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倍体川贝母脱毒苗的诱导
被引量:
6
1
作者
江明殊
王跃华
+3 位作者
刘涛
马丹炜
王晓蓉
刘银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
以有效组分含量高的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芽为研究对象,开展快速获得脱毒苗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对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芽诱导不定根选取在35℃高温预脱毒处理后,选取生长状况好的不定根,切取其长度为0.4 mm的生长点区域进行培养,不仅愈伤组...
以有效组分含量高的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芽为研究对象,开展快速获得脱毒苗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对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芽诱导不定根选取在35℃高温预脱毒处理后,选取生长状况好的不定根,切取其长度为0.4 mm的生长点区域进行培养,不仅愈伤组织诱导率高(57.89%),而且经检测其脱毒效果也最好(脱毒率为92.87%)。最佳多倍体脱毒鳞茎芽诱导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2 mg/L IAA,培养40 d后出芽率达到77.3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NAA+0.2 mg/L IBA,培养30 d后生根率为8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多倍体
脱毒苗
诱导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虫夏草菌寄主小金蝠蛾人工饲养成虫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12
2
作者
向丽
陈士林
+6 位作者
代勇
韩开华
王强
陈学平
周祖基
叶萌
周宇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2-1176,共5页
小金蝠蛾是冬虫夏草菌的优良寄主之一,人工培育成虫能否正常交尾及产卵直接关系到种源的持续利用,是目前冬虫夏草人工培育产业的制约因子之一。本文通过对人工饲养小金蝠蛾两个世代(R1、R2)成虫的形态、羽化、交尾、产卵、寿命等生物学...
小金蝠蛾是冬虫夏草菌的优良寄主之一,人工培育成虫能否正常交尾及产卵直接关系到种源的持续利用,是目前冬虫夏草人工培育产业的制约因子之一。本文通过对人工饲养小金蝠蛾两个世代(R1、R2)成虫的形态、羽化、交尾、产卵、寿命等生物学特征与其野生亲本进行比较,研究人工培育条件下小金蝠蛾成虫的交尾、产卵能力,为人工培育种源及种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小金蝠蛾成虫的平均体长、体重、含卵量、产卵量、寿命均为野生亲本>R1>R2,但在羽化、交尾、产卵等行为上野生亲本与R1、R2不存在明显差异;人工饲养两个世代幼虫的种群增长率分别为177.27%和117.56%,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小金蝠蛾种群可实现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蝠蛾
人工饲养
冬虫夏草菌
生物学特性
种群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贝母多倍体诱导条件的优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
1
3
作者
江明殊
王跃华
+3 位作者
刘涛
范文萍
杨敏
王晓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903-4907,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多倍体诱导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表L9(34)进行试验,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川贝母...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多倍体诱导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表L9(34)进行试验,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川贝母多倍体诱导率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为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多倍体诱导条件的最优组合是秋水仙素浓度为900 mg/L、浸泡时间为48h、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为4%、处理温度为20℃,在此条件下,其诱导率可达94.3%;细胞染色体鉴定结果为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8,诱导后的愈伤组织为多倍体;对野生、组培二倍体、组培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进行有效药用成分生物碱总含量测定,其中组培多倍体生物碱总含量最高为0.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愈伤组织
多倍体
生物碱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贝母无公害仿生态栽培体系
被引量:
11
4
作者
丁丹丹
余强
+2 位作者
王晓蓉
李西文
向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5-783,共9页
川贝母为我国传统名贵濒危高原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采挖过度导致野外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由于川贝母生长环境相对狭窄,生态环境脆弱,生长年限较长,导致生产管理难度大、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管理不当将会导致农药残留量超标。通过川贝...
川贝母为我国传统名贵濒危高原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采挖过度导致野外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由于川贝母生长环境相对狭窄,生态环境脆弱,生长年限较长,导致生产管理难度大、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管理不当将会导致农药残留量超标。通过川贝母集约化"二段式"育苗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前期管理成本,提高大田及野生抚育成活率,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及质量。本文对川贝母无公害栽培的关键环节,包括产地环境选择、新品种选育"、二段式"育苗技术、综合农艺管理、野生抚育模式、采收加工等进行了概述,为川贝母无公害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无公害
仿生态栽培
野生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7
5
作者
王晓蓉
王强
+2 位作者
余强
邓小敏
石菊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期47-48,共2页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是从川贝母野生驯化栽培品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并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贝1号产量较高、品质佳、适应性强,适宜在海拔3 000m以上气候冷凉地区种植。与现有栽培对照品种相比,...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是从川贝母野生驯化栽培品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并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贝1号产量较高、品质佳、适应性强,适宜在海拔3 000m以上气候冷凉地区种植。与现有栽培对照品种相比,其鳞茎(干品)平均产量为123.36kg/667m^2,增产36.57%;西贝母碱含量为0.083%,增加62.75%。该文主要介绍了川贝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1号
新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晓蓉
王强
《农村百事通》
2017年第10期25-25,共1页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于2015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旧内首个通过审定的川贝母新品种。
关键词
川贝母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多点品比试验
7
作者
王晓蓉
王强
+2 位作者
余强
邓小敏
石菊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54-157,共4页
[目的]通过川贝母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优选川贝母新品系。[方法]从川贝母种质资源中系统选育获得川贝母新品系CB-1、CB-2,以现有栽培品种为对照,于2013、2014年度在甘孜州、阿坝州、宝兴县等5个点开展2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收获后测定小区...
[目的]通过川贝母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优选川贝母新品系。[方法]从川贝母种质资源中系统选育获得川贝母新品系CB-1、CB-2,以现有栽培品种为对照,于2013、2014年度在甘孜州、阿坝州、宝兴县等5个点开展2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收获后测定小区产量,用RCT99作物品种区试试验管理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B-1在2年多点品比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能,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均排名第1,且其西贝母碱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居第1。该新品系已于2014年通过田间技术鉴定,并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为川贝1号。[结论]川贝1号稳定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佳,是国内首个通过审定的川贝母新品种,可进一步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新品种
川贝1号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倍体川贝母脱毒苗的诱导
被引量:
6
1
作者
江明殊
王跃华
刘涛
马丹炜
王晓蓉
刘银花
机构
成都
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成都
恩威
投资
(
集团
)
有限公司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
基金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资助科研项目
四川省成都市科技计划(编号:12GGYB413SW-001)
文摘
以有效组分含量高的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芽为研究对象,开展快速获得脱毒苗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对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芽诱导不定根选取在35℃高温预脱毒处理后,选取生长状况好的不定根,切取其长度为0.4 mm的生长点区域进行培养,不仅愈伤组织诱导率高(57.89%),而且经检测其脱毒效果也最好(脱毒率为92.87%)。最佳多倍体脱毒鳞茎芽诱导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2 mg/L IAA,培养40 d后出芽率达到77.3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NAA+0.2 mg/L IBA,培养30 d后生根率为89.17%。
关键词
川贝母
多倍体
脱毒苗
诱导
愈伤组织
分类号
Q945.3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虫夏草菌寄主小金蝠蛾人工饲养成虫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12
2
作者
向丽
陈士林
代勇
韩开华
王强
陈学平
周祖基
叶萌
周宇爝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
成都
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成都
恩威
投资
(
集团
)
有限公司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2-1176,共5页
基金
成都恩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项目(200701001):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
负责人:周祖基
文摘
小金蝠蛾是冬虫夏草菌的优良寄主之一,人工培育成虫能否正常交尾及产卵直接关系到种源的持续利用,是目前冬虫夏草人工培育产业的制约因子之一。本文通过对人工饲养小金蝠蛾两个世代(R1、R2)成虫的形态、羽化、交尾、产卵、寿命等生物学特征与其野生亲本进行比较,研究人工培育条件下小金蝠蛾成虫的交尾、产卵能力,为人工培育种源及种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小金蝠蛾成虫的平均体长、体重、含卵量、产卵量、寿命均为野生亲本>R1>R2,但在羽化、交尾、产卵等行为上野生亲本与R1、R2不存在明显差异;人工饲养两个世代幼虫的种群增长率分别为177.27%和117.56%,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小金蝠蛾种群可实现持续利用。
关键词
小金蝠蛾
人工饲养
冬虫夏草菌
生物学特性
种群增长率
Keywords
Hepialus xiaojinensis
artificial breeding
Cordyceps Sinensi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growth rat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贝母多倍体诱导条件的优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
1
3
作者
江明殊
王跃华
刘涛
范文萍
杨敏
王晓蓉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成都
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成都
恩威
投资
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903-4907,共5页
基金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资助的科研项目(2012)
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12GGYB413SW-001)
文摘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多倍体诱导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表L9(34)进行试验,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川贝母多倍体诱导率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为秋水仙素浓度>浸泡时间>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多倍体诱导条件的最优组合是秋水仙素浓度为900 mg/L、浸泡时间为48h、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为4%、处理温度为20℃,在此条件下,其诱导率可达94.3%;细胞染色体鉴定结果为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8,诱导后的愈伤组织为多倍体;对野生、组培二倍体、组培多倍体川贝母鳞茎进行有效药用成分生物碱总含量测定,其中组培多倍体生物碱总含量最高为0.657%。
关键词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愈伤组织
多倍体
生物碱
正交试验
Keywords
Fritillaria cirrhosa
callus
polyploidy
alkaloid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Q813.12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贝母无公害仿生态栽培体系
被引量:
11
4
作者
丁丹丹
余强
王晓蓉
李西文
向丽
机构
中药鉴定与安全性评估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康定
恩威
高原药材野生抚育基地
有限
责任
公司
成都
恩威
投资
(
集团
)
有限公司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5-78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Z 2016013):青蒿素类化合物抗疟机理研究青蒿素类化合物抗疟机理研究,负责人:屠呦呦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重大新药创制(2017ZX09101002-003-001):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创新药物研究,负责人:向丽
文摘
川贝母为我国传统名贵濒危高原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采挖过度导致野外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由于川贝母生长环境相对狭窄,生态环境脆弱,生长年限较长,导致生产管理难度大、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管理不当将会导致农药残留量超标。通过川贝母集约化"二段式"育苗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前期管理成本,提高大田及野生抚育成活率,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及质量。本文对川贝母无公害栽培的关键环节,包括产地环境选择、新品种选育"、二段式"育苗技术、综合农艺管理、野生抚育模式、采收加工等进行了概述,为川贝母无公害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
川贝母
无公害
仿生态栽培
野生抚育
Keywords
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
pollution-free
imitation ecological cultivation
wild tending
分类号
R282.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7
5
作者
王晓蓉
王强
余强
邓小敏
石菊莲
机构
成都
恩威
投资
(
集团
)
有限公司
康定
恩威
高原药材野生抚育基地
有限
责任
公司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期47-48,共2页
基金
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2011NZ0098-12-05)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FZ0021)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SZ0274)
文摘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是从川贝母野生驯化栽培品种中经系统选育而成,并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贝1号产量较高、品质佳、适应性强,适宜在海拔3 000m以上气候冷凉地区种植。与现有栽培对照品种相比,其鳞茎(干品)平均产量为123.36kg/667m^2,增产36.57%;西贝母碱含量为0.083%,增加62.75%。该文主要介绍了川贝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川贝1号
新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Keywords
Chuanbei 1
New cultivar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techniques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晓蓉
王强
机构
成都
恩威
投资
(
集团
)
有限公司
康定
恩威
高原药材野生抚育基地
有限
责任
公司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17年第10期25-25,共1页
文摘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于2015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旧内首个通过审定的川贝母新品种。
关键词
川贝母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川省
分类号
S567.23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多点品比试验
7
作者
王晓蓉
王强
余强
邓小敏
石菊莲
机构
成都
恩威
投资
(
集团
)
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54-157,共4页
基金
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2011NZ0098-12-05)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FZ0021
2011SZ0274)
文摘
[目的]通过川贝母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优选川贝母新品系。[方法]从川贝母种质资源中系统选育获得川贝母新品系CB-1、CB-2,以现有栽培品种为对照,于2013、2014年度在甘孜州、阿坝州、宝兴县等5个点开展2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收获后测定小区产量,用RCT99作物品种区试试验管理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B-1在2年多点品比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能,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均排名第1,且其西贝母碱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居第1。该新品系已于2014年通过田间技术鉴定,并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为川贝1号。[结论]川贝1号稳定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佳,是国内首个通过审定的川贝母新品种,可进一步进行推广。
关键词
川贝母
新品种
川贝1号
品比试验
Keywords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
New variety
CB-1
Variety test
分类号
S567.231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倍体川贝母脱毒苗的诱导
江明殊
王跃华
刘涛
马丹炜
王晓蓉
刘银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冬虫夏草菌寄主小金蝠蛾人工饲养成虫生物学特性
向丽
陈士林
代勇
韩开华
王强
陈学平
周祖基
叶萌
周宇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贝母多倍体诱导条件的优化及含量测定
江明殊
王跃华
刘涛
范文萍
杨敏
王晓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川贝母无公害仿生态栽培体系
丁丹丹
余强
王晓蓉
李西文
向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王晓蓉
王强
余强
邓小敏
石菊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
王晓蓉
王强
《农村百事通》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多点品比试验
王晓蓉
王强
余强
邓小敏
石菊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