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检测新技术在肉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熊颖涵 李重言 +4 位作者 李若林 吴饶 周智威 孙宏虎 孙群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I0018,共10页
肉类食品是全球消费者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但微生物引起的腐败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经典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低等不足,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安全保障的需求。近年来,随着肉品微生物... 肉类食品是全球消费者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但微生物引起的腐败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经典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低等不足,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安全保障的需求。近年来,随着肉品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微生物检测在速度、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得到显著提升。本文综述培养法、免疫学方法、生化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及荧光检测等经典检测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介绍高通量测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高光谱等新技术的检测原理和技术优势,探讨其在未来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提高肉品安全的监测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微生物 食品安全 经典检测技术 微生物检测新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质谱非靶向筛查分析方法在食品化学危害物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培育 宋娟 +10 位作者 蒋锡兰 肖全伟 李绍波 姚静 吴恋 刘川 林浩 陈燕秋 陈世奇 戴琴 吴文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17-331,共15页
监测食品化学危害物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基于强分离能力、高质量分辨率和高质量精度的高效液相色谱/高效凝胶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平台,非靶向筛查可实现多种潜在及未知食品化学危害物的广泛识别。由于食品化学危害物种类多... 监测食品化学危害物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基于强分离能力、高质量分辨率和高质量精度的高效液相色谱/高效凝胶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平台,非靶向筛查可实现多种潜在及未知食品化学危害物的广泛识别。由于食品化学危害物种类多、采集的数据信息量大及数据分析过程繁琐,非靶向筛查分析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具有较大的挑战性。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模式和高效的数据分析策略是对潜在及未知食品化学危害物进行非靶向筛查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非靶向筛查分析方法所涉及的数据采集模式、分析流程和分析策略,以及近5年来非靶向筛查技术在食品化学危害物筛查中的应用,以促进食品化学危害物非靶向筛查分析方法的开发和应用,为食品中风险因子的提前预警和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危害物 高分辨质谱 非靶向筛查 数据采集模式 分析策略 食品质量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及其荧光探针在食品安全检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茂杰 施晓 +5 位作者 涂垚 饶钧玥 曹芸榕 吴任之 王利娜 韩国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1-409,共9页
合理、有效、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碳基纳米材料,其表现出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良好的光稳定性、可调节的发射波长以及光化学稳定等独特的优点;... 合理、有效、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碳基纳米材料,其表现出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良好的光稳定性、可调节的发射波长以及光化学稳定等独特的优点;此外,CQDs具有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其表面经过化学修饰后可与抗体、核酸等大分子偶联而不改变其生物性质,采用CQDs荧光检测技术可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限,节省人力物力。因此,CQDs被认为是传感器研究中功能最强大的碳纳米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碳点的结构、分类和CQDs作为荧光探针的机制,重点介绍了基于CQDs的绿色合成以及作为荧光探针在食品安全检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CQDs的合成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合成 快速检测技术 病原菌 重金属 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30种食源性兴奋剂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川 李佳佳 +4 位作者 吴雪莹 陈燕秋 石培育 宋娟 戴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9-299,共11页
针对不同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食源性兴奋剂检测基质效应差异较大、干扰较多等问题,本研究建立通过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0种蛋白同化剂、8种糖皮质激素和12种利尿剂等食源性兴奋剂,试样经5%甲酸-乙腈... 针对不同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食源性兴奋剂检测基质效应差异较大、干扰较多等问题,本研究建立通过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0种蛋白同化剂、8种糖皮质激素和12种利尿剂等食源性兴奋剂,试样经5%甲酸-乙腈提取,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0种食源性兴奋剂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介于67.5%~114.3%,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7%~16.1%(n=6)。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检测通量大、检测效率高等特点,提高了不同复杂基质下的检测准确性,能够满足赛事用动物源性食品中30种食源性兴奋剂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动物源性食品 蛋白同化剂 糖皮质激素 利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侧向流层析联用技术的肉制品真实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尚柯 张彪 +5 位作者 张敏 杨华雨 叶梅 段庆梓 王巍 宫亚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共12页
目的: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与封闭式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联用技术,建立肉制品真实性快速检测方法,解决实验室方法不适于基层与现场快检需求的问题。方法:通过GenB... 目的: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与封闭式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联用技术,建立肉制品真实性快速检测方法,解决实验室方法不适于基层与现场快检需求的问题。方法:通过GenBank筛选猪、牛、羊、鸡、鸭线粒体基因的特异序列,使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比对种内保守、种间特异的靶片段,依据MIRA引物探针设计原则设计靶基因引物探针组,通过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空白对照等方式系统筛选引物探针,确定猪、牛、羊、鸡、鸭的专属性引物探针,并采用反应体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筛选,优化完善特异性检测方法。对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考察,包括DNA提取、灵敏度、检出限、假阳性与假阴性考察等,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使用建立的方法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进行比对分析,方法的平均假阳性率为3.49%、假阴性率为3.54%,符合现场快检方法的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牛、羊、猪、鸡、鸭5种常见肉类的MIRA-LFD技术,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实现了肉制品真实性的现场快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真实性 动物源性成分 多酶恒温快速扩增技术 侧向流层析技术 现场快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氯米芬、曲美他嗪和美度铵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娟 李君 +4 位作者 张阳阳 姚蕾珺 肖全伟 李绍波 戴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7-264,共8页
建立通过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5%甲酸-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经Amide色谱柱(3.0 mm×100 mm,1.7μm)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内标法定量... 建立通过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曲美他嗪、氯米芬和美度铵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5%甲酸-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经Amide色谱柱(3.0 mm×100 mm,1.7μm)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内标法定量。氯米芬和曲美他嗪在1.0~4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美度铵在5.0~200.0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3%~6.1%(n=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3%~100.7%,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基质干扰、简便快速、实用性强,普遍适用于食品中的氯米芬、曲美他嗪和美度铵的测定,可为体育赛事的食品保障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米芬 曲美他嗪 美度铵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4种β-阻断剂残留 被引量:3
7
作者 姚静 吴恋 +5 位作者 刘川 石培育 廖梅 毛锐 陈世奇 宋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7,共8页
建立了同位素标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畜肉、禽肉、鱼肉、牛奶和鸡蛋中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卡替洛尔、阿替洛尔4种β-阻断剂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酶解后经乙腈提取,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同... 建立了同位素标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畜肉、禽肉、鱼肉、牛奶和鸡蛋中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卡替洛尔、阿替洛尔4种β-阻断剂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酶解后经乙腈提取,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β-阻断剂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0.5μg·kg^(-1),方法回收率在78.4~102.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1.9~8.7%。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4种β-阻断剂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同位素标记 动物源性食品 Β-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标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2种利尿剂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恋 戴琴 +6 位作者 姚静 唐柏杨 廖梅 杨小琪 石培育 陈世奇 宋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41-1949,共9页
本研究建立了稳定同位素标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2种利尿剂的方法。试样经5%甲酸乙腈提取,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12种利尿剂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 本研究建立了稳定同位素标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2种利尿剂的方法。试样经5%甲酸乙腈提取,通过式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12种利尿剂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介于71.3%~104.7%,相对标准偏差介于1.2%~11.1%(n=6)。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等特点,能够满足多种动物源性食品中12种利尿剂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动物源性食品 利尿剂 稳定同位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39种植物源性毒素
9
作者 刘川 陈燕秋 +9 位作者 林浩 汪璐瑶 石培育 刘蓉 王义 吴文林 毛锐 肖全伟 宋娟 戴琴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9,共9页
为有效评估蜂蜜中可能残留多种植物源性毒素的食品安全风险,建立和验证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蜂蜜中39种植物源性毒素的检测方法。试样经0.1%甲酸水提取,HLB小柱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本方法中3... 为有效评估蜂蜜中可能残留多种植物源性毒素的食品安全风险,建立和验证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蜂蜜中39种植物源性毒素的检测方法。试样经0.1%甲酸水提取,HLB小柱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本方法中39种植物源性毒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介于78.7%~112.8%,相对标准偏差介于1.6%~15.2%(n=6)。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通量大、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满足蜂蜜中该类毒素监测的应用需求。在实际36批次样品的检测过程中,部分样品分别检出了不同含量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和闹羊花毒素III,证明蜂蜜中确具有残留该类植物毒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蜂蜜 植物源性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快速测定奶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
10
作者 邓思思 覃浩 +5 位作者 熊梅瑾 赵红阳 刘玲 黄玉英 鲍蕾 李绍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8-284,共7页
建立功能性奶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快速检测方法。奶粉经60%甲醇水溶液提取,在pH 8.5的硼酸盐缓冲液条件下,加入邻苯二甲醛衍生剂,去除伯胺类物质的干扰后,样品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与9-芴甲氧羰酰氯反应... 建立功能性奶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快速检测方法。奶粉经60%甲醇水溶液提取,在pH 8.5的硼酸盐缓冲液条件下,加入邻苯二甲醛衍生剂,去除伯胺类物质的干扰后,样品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与9-芴甲氧羰酰氯反应生成具有荧光吸收的络合物。采用C18液相色谱柱(150 mm×4.6 mm,2.7μm),流动相A为10 mmol/L乙酸钠缓冲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柱温45℃,激发波长275 nm,发射波长320 nm。结果表明:1-脱氧野尻霉素与其他组分分离效果良好,方法检出限为4 ng/mL,在0.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9,回收率为101.8%~104.1%。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测定奶粉中DNJ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 1-脱氧野尻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油中含有内源性香兰素的佐证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川 林浩 +2 位作者 肖全伟 万渝平 戴琴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4,119,共6页
研究芝麻中香兰素的含量水平以及香兰素在芝麻油加工过程的转移情况,以便为芝麻油中含有内源性香兰素提供佐证。使用高分辨质谱仪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芝麻中的香兰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39种不同品种、来源的芝麻中的香兰素含量... 研究芝麻中香兰素的含量水平以及香兰素在芝麻油加工过程的转移情况,以便为芝麻油中含有内源性香兰素提供佐证。使用高分辨质谱仪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芝麻中的香兰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39种不同品种、来源的芝麻中的香兰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芝麻油加工过程中香兰素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芝麻中香兰素的含量水平不同,且在加工过程中香兰素能够转移至芝麻油中,可能导致芝麻油中内源性的香兰素含量范围较大。因此,不能将芝麻油中检出香兰素作为“假香油”的判定标准,建议持续研究芝麻及芝麻油中内源性香兰素的含量水平并进行科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芝麻油 香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抗倒酯微乳剂气相色谱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婷 高婷婷 +3 位作者 赵霞 李靖 许艳秋 高立明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8期27-31,共5页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方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试样中的抗倒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抗倒酯、内标物和杂质能有效分离,保留时间适中。抗倒酯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1;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9.86%;标准偏差为0.0681,变异系数为...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方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试样中的抗倒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抗倒酯、内标物和杂质能有效分离,保留时间适中。抗倒酯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1;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9.86%;标准偏差为0.0681,变异系数为0.27%。该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满足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倒酯 气相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无糖糕点中9种甜味剂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群 刘川 +4 位作者 郭添荣 廖梅 蒋云露 宫亚君 宋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69-2178,共10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快速测定网购无糖糕点中阿力甜、甜菊糖苷、甘草酸铵、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75%甲醇水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HLB固相小柱净化,...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快速测定网购无糖糕点中阿力甜、甜菊糖苷、甘草酸铵、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75%甲醇水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HLB固相小柱净化,经C_(18)柱(3.0mm×100mm,1.7μm)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甜味剂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为0.003mg·kg~0.03mg·kg^(-1),方法回收率为78.7%~105.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2.1%~10.3%。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用于无糖糕点中9种甜味剂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无糖糕点 甜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27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蕾珺 陈燕秋 +8 位作者 林浩 汪璐瑶 石培育 张阳阳 黄婷 宋娟 王义 戴琴 刘川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1-842,共12页
针对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的残留风险,并为进一步提高传统QuEChERS的检测效率,研究建立使用一体化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叶中27种PA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中的试样经1%甲酸乙腈提... 针对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的残留风险,并为进一步提高传统QuEChERS的检测效率,研究建立使用一体化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叶中27种PA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中的试样经1%甲酸乙腈提取,使用离心管一体盐包盐析和下压式QuEChERS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7种PAs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73.0%~111.8%,相对标准偏差为1.6%~13.8%(n=6)。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通量大、灵敏度高、减少传统QuEChERS反复开盖等特点,能够满足茶叶中PAs的监测需求。对实际60批次茶叶样品进行检测,部分茶叶样品分别检出了不同含量的PAs,证明茶叶中有残留该类植物毒素的风险,建议持续跟踪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乳中的氟吡呋喃酮及其代谢物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燕秋 林浩 +3 位作者 肖全伟 宋娟 刘川 戴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291,共7页
建立同时快速测定牛乳中氟吡呋喃酮及其代谢物6-氯烟酸和二氟乙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牛乳样品前处理采用简单高效的分散式固相萃取法(QuEChERS)净化,并对净化策略进行了评估,经改进的QuEChERS处理后,以乙腈-水(含0.1%... 建立同时快速测定牛乳中氟吡呋喃酮及其代谢物6-氯烟酸和二氟乙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牛乳样品前处理采用简单高效的分散式固相萃取法(QuEChERS)净化,并对净化策略进行了评估,经改进的QuEChERS处理后,以乙腈-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在Shim-pack-GIST C_(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氟吡呋喃酮、6-氯烟酸、二氟乙酸分别在0.005~0.5、0.005~0.5、0.025~2.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在3个添加水平条件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2%~97.6%,相对标准偏差为3.6%~5.3%,检出限为0.01~0.05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定量限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适用于大批量牛乳样品中氟吡呋喃酮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准确测定,实验结果为监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氟吡呋喃酮 代谢物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技术分析共煎煮对苍术-白术药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宝宏 唐雪梅 +4 位作者 马旻新 王伟 蒋媛媛 敖慧 陈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85-3591,共7页
目的研究共煎煮对不同比例配伍(1∶3、1∶2、1∶1、2∶1、3∶1)的苍术-白术药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术、白术单煎和共煎煮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各挥发油的组成。结果苍术-白术药对各比例配伍... 目的研究共煎煮对不同比例配伍(1∶3、1∶2、1∶1、2∶1、3∶1)的苍术-白术药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术、白术单煎和共煎煮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各挥发油的组成。结果苍术-白术药对各比例配伍共煎组挥发油得率均高于分别单煎,共煎煮后绝大多数成分在混合挥发油中的实测相对含量与理论计算含量有明显差异。共煎煮能促进苍术挥发油主成分茅苍术醇的提取,与大剂量白术配伍(1∶2和1∶3)还能同时促进β-桉叶醇的溶出;同时,共煎煮能抑制白术挥发油主成分苍术酮、大根香叶烯B和巴伦西亚橘烯的提取。结论苍术、白术配伍共煎煮能提高挥发油提取率,并且改变挥发油类成分的组成含量,其中苍术活性成分溶出增加,而白术活性成分溶出减少,这可能会导致共煎煮后药对药理活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白术 药对 共煎煮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多目标快速筛查鱼肉中30种蛋白同化激素及糖皮质激素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添荣 吴文林 +5 位作者 张崟 万渝平 叶梅 陈代伟 黄霞 张龙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快速筛查和确证鱼肉中30种蛋白同化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分析方法。鱼肉样品用80%乙腈溶液(含0.2%甲酸)提取,离心,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后复溶。采用Waters A... 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快速筛查和确证鱼肉中30种蛋白同化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分析方法。鱼肉样品用80%乙腈溶液(含0.2%甲酸)提取,离心,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后复溶。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含0.1%甲酸的乙酸铵(20 mmol/L)溶液-乙腈体系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0种激素在0.5~1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0;检出限介于0.2~1.0μg/kg之间,定量限介于0.5~2.0μg/kg之间;4种不同鱼肉(多宝鱼、鳜鱼、乌鱼、草鱼)在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69.7%~103.2%,相对标准偏差为2.3%~9.4%,该方法高效快捷、准确可靠,适用于鱼肉中蛋白同化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多目标筛查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鱼肉 蛋白同化激素 糖皮质激素 多目标快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甲硝唑、二甲硝咪唑和洛硝哒唑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浩 刘川 +4 位作者 张阳阳 肖全伟 毛锐 万渝平 戴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7-363,共7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甲硝唑、二甲硝咪唑、洛硝哒唑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同位素稀释,混合阳离子交换柱净化,经C_(18)色谱柱(3.0 mm×100 mm,1.7μm)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内标法定量...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甲硝唑、二甲硝咪唑、洛硝哒唑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同位素稀释,混合阳离子交换柱净化,经C_(18)色谱柱(3.0 mm×100 mm,1.7μm)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内标法定量。甲硝唑、二甲硝咪唑、洛硝哒唑在1.0~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1.6%~3.7%(n=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0%~101.4%,能有效降低基质干扰。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普遍适用于蜂蜜中甲硝唑、二甲硝咪唑、洛硝哒唑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二甲硝咪唑 洛硝哒唑 蜂蜜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 EMR Lipid净化结合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畜肉中17种β-受体激动剂 被引量:9
19
作者 毛锐 林浩 +3 位作者 刘川 姚静 肖全伟 戴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20-328,共9页
目的:建立了一种采用QuEChERS EMR Lipid净化结合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畜肉中17种β-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加入pH为5.2的乙酸铵缓冲溶液,以β-葡萄糖醛苷酶/芳基硫酸酯酶酶解,经5%甲酸乙... 目的:建立了一种采用QuEChERS EMR Lipid净化结合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测定畜肉中17种β-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加入pH为5.2的乙酸铵缓冲溶液,以β-葡萄糖醛苷酶/芳基硫酸酯酶酶解,经5%甲酸乙腈提取,QuEChERS EMR Lipid净化,采用CORTECS^(™)UPLC®C_(18)柱(3.0 mm×100 mm,1.6μm),0.1%甲酸水和甲醇梯度洗脱,在分时段多反应监测(scheduled MRM,sMRM)模式下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17种β-受体激动剂在0~2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01~0.09μg/kg,定量限为0.05~0.31μg/kg。在0.5、2.0、5.0μg/kg 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1.7%~111.8%,RSD为0.8%~10.3%(n=6)。100批市售生鲜畜肉中未检出β-受体激动剂。结论:该法前处理步骤简便,净化效果良好,缩短酶解时间,提高了样品检测效率,内标法定量精准可靠,适用于大批量畜肉样品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激动剂 畜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 QUECHERS 同位素内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蔬菜种类四川泡菜中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钱杨 饶瑜 +4 位作者 蒋云露 沈秋霞 艾丽 吴李川 袁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77-284,共8页
以4种原料(萝卜、豇豆、辣椒及混合蔬菜)分别发酵四川泡菜,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蔬菜原料四川泡菜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椒泡菜中微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其主要细菌属包括Lactobacillus、Pediococcus、unclassified En... 以4种原料(萝卜、豇豆、辣椒及混合蔬菜)分别发酵四川泡菜,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蔬菜原料四川泡菜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椒泡菜中微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其主要细菌属包括Lactobacillus、Pediococcus、unclassified Enterobacteriaceae、Lactococcus、Enterobacte r、Pectobacterium、Citrobacter、Sphingomonas和Aeromonas;豇豆泡菜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最低,其主要细菌属仅有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和unclassified Enterobacteriaceae;Lactobacillus、Pediococcus、unclassified Enterobacteriaceae、Lactococcus、Enterobacter和unclassified Streptococcaceae是萝卜泡菜中主要的细菌属;Lactobacillus、Pediococcus、unclassified Enterobacteriaceae、Lactococcus、Enterobacter和Fructobacillus是混合泡菜中的主要细菌属。通过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蔬菜种类四川泡菜中微生物和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辣椒泡菜中的微生物主要和pH具有强相关性;豇豆泡菜中的微生物主要和醋酸具有强相关性;4种泡菜共有的主要细菌属中,Lactobacillus与pH呈负相关,与醋酸呈正相关;Pediococcus与亚硝酸盐呈负相关;unclassified Enterobacteriaceae与pH呈正相关,与醋酸呈负相关。研究结果为指导四川泡菜工业化生产,促进四川泡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种类 四川泡菜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