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富有活力的新教师培训课程——锦江区促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动探索
1
作者 陈瑾 林锐 《四川教育》 2014年第7期39-40,共2页
在深入的调研与访谈中,我们发现,新教师刚入职的前三年很有教育理想、教育激情,家庭负担少,是黄金成长期.为此,我们把原来新教师入职培训周期由一年改变为三年,按适应、胜任、创优三个级别实施梯级培训,让每一个新教师对自己每一个阶段... 在深入的调研与访谈中,我们发现,新教师刚入职的前三年很有教育理想、教育激情,家庭负担少,是黄金成长期.为此,我们把原来新教师入职培训周期由一年改变为三年,按适应、胜任、创优三个级别实施梯级培训,让每一个新教师对自己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资源都非常明确,既保障了新教师迅速进入角色,也让优秀者尽快脱颖而出,缩短了成长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课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教师 锦江区 教育理想 家庭负担 培训周期 发展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联动”内生初任教师的发展动能
2
作者 陈瑾 《四川教育》 2007年第5期19-19,共1页
渴求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是每个教师心中的愿望,参加学习培训理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为什么有的培训难以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而有的培训却受到一线教师的踊跃追捧?究其原因,培训内容是否贴近教师需要、培训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培训者... 渴求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是每个教师心中的愿望,参加学习培训理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为什么有的培训难以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而有的培训却受到一线教师的踊跃追捧?究其原因,培训内容是否贴近教师需要、培训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培训者是否在教师中有影响力等,都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打破“培训者本位”的培训“惯性”,树立起服务教师的意识,按“市场”需求定制培训“菜单”,按需施培,重心下移,拉动教师培训内需,构筑起师资培训机构、基层学校和教师“三维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内生教师培训活力,让教师培训成为教师心中的“至爱”,进而产生“想培,就要你培”的心理驱动,最终达成受培者“不待扬鞭自奋蹄”之效,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任教师 动能 三维 教育问题 进修学校 基层学校 教师个体 职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育教学中排斥竞技运动观点的质疑 被引量:6
3
作者 蒋丰 兰林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竞技运动在体育教学中虽有弊端,但仍然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体育教学发展不能以牺牲竞技运动为代价,反而应该加强利用竞技运动资源,实现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 竞技运动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 被引量:2
4
作者 钟维礼 杨霖 +6 位作者 刘庆华 许元明 胡开勇 张长力 赵科峰 李从伟 蒋亚英 《四川教育》 2001年第2期32-36,共5页
关键词 教学情境 开放式教学 主体性教育 问题情境 教学手段 中学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建构基于教育实践的研修共同体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晓明 陈瑾 《四川教育》 2009年第9期23-24,共2页
针对传统培训“脱离个体实践、脱离现实问题;缺乏互动研究、缺乏行动改进”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培训需要尽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将固定的培训地点,转化为以干部、教师的实际工作场景为培训地点,强化“做中学”;二是... 针对传统培训“脱离个体实践、脱离现实问题;缺乏互动研究、缺乏行动改进”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培训需要尽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将固定的培训地点,转化为以干部、教师的实际工作场景为培训地点,强化“做中学”;二是将以培训者的知识经验为起点,转变为以受培者的知识和经验为起点;三是将培训的单一性和单向性,转向强化团队“研修”的选择性和针对性,进而实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共同体 培训地点 知识经验 教师培训 “做中学” 个体实践 互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君用心如日月——评王崧舟老师《去年的树》
6
作者 江亚丽 余小刚 《四川教育》 2013年第7期36-37,共2页
真正要进入王崧舟的语文世界,一定不要避开他所倡导的诗意语文。诗意.往往被人视为令人神往而又略显玄远的语词。实际上,诗意存在于我们任何有思想的意义行为之中,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既有秩序(对语文教学本身来说,是按照课标... 真正要进入王崧舟的语文世界,一定不要避开他所倡导的诗意语文。诗意.往往被人视为令人神往而又略显玄远的语词。实际上,诗意存在于我们任何有思想的意义行为之中,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既有秩序(对语文教学本身来说,是按照课标精神,通过教师心中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心智发展,重组学生的语言经验结构),就一定烙上了心中幻化的具象,这就是心象对既有存在的价值诉求,或称“诗意的栖居”,只不过,它不是以单独的话语形式存在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年的树》 王崧舟 语文教学 老师 诗意存在 诗意的栖居 课标精神 心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评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小平 《四川教育》 2012年第9期42-42,共1页
了解目前小学生能力方面、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和能力测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改进并构建起科学的、有效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能力测评 小学生 学生能力培养 数学 评价体系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幸福感——从无到有
8
作者 何浪 《四川教育》 2014年第7期44-44,共1页
新教师是否能成为骨干教师,差别主要在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知识、批判反思性知识.课程设置及评价也应依据教师成长规律而设定,以丰厚教师实践性知识.下面我们从... 新教师是否能成为骨干教师,差别主要在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知识、批判反思性知识.课程设置及评价也应依据教师成长规律而设定,以丰厚教师实践性知识.下面我们从案例来探索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成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念 幸福感 实践性知识 教师成长规律 骨干教师 自我知识 课程设置 新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在儿童的视角思考教育——赴加拿大学习掠影
9
作者 陈瑾 《四川教育》 2016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注理由】 岁末年初,为了切实践行教育部提出的“创新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地区性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的“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精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组织了部分学校管理者、教研机构的培训者分赴加拿大、... 【关注理由】 岁末年初,为了切实践行教育部提出的“创新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地区性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的“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精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组织了部分学校管理者、教研机构的培训者分赴加拿大、芬兰等地考察国外教育改革与发展新经验,旨在以“他山之石”启迪当下的教育变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加拿大、芬兰等发达国家在社会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方面与我国有所不同,但其明确的办学方向、鲜明的办学特色、先进的培养模式、规范科学的管理让参训者受益匪浅。每位参训者在观察中揣摩、聆听中感悟、交流中借鉴、对比中反思,拓宽了视野,内化了理念。这就为学校变革、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期所刊发的三篇文章,无论是“站在儿童的视角思考教育”,还是“为未来而教”“触摸‘春天’的教育”,都以全新的视野、独到的观点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相信这些考察观感与思想点滴。能激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涟漪、创新活力和变革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思考教育 国际合作与交流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习 儿童 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管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研考试考的是谁?
10
作者 龚萍 《四川教育》 2011年第10期43-44,共2页
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业绩怎么判断,学生学习效果又该怎样鉴定,有没有一个考察涵盖这些因素的基本标准?这是历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头痛的事情,在我国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的当下,一些地方自然把对学生的调研考试作为一个衡... 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业绩怎么判断,学生学习效果又该怎样鉴定,有没有一个考察涵盖这些因素的基本标准?这是历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头痛的事情,在我国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的当下,一些地方自然把对学生的调研考试作为一个衡量的天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研考试 教育主管部门 教育评价标准 工作业绩 教育质量 学习效果 基本标准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评价的实践与创新
11
作者 龚萍 《四川教育》 2012年第9期40-41,共2页
课改以来我们已经在评价上迈出了一大步。评价目的上,淡化甄别选拔,强化了导向与激励功能;评价主体上,建立了教师、同学、家长、自评多元主体评价的格局;评价方式上,采取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纸笔测试和口头测试相结合的方... 课改以来我们已经在评价上迈出了一大步。评价目的上,淡化甄别选拔,强化了导向与激励功能;评价主体上,建立了教师、同学、家长、自评多元主体评价的格局;评价方式上,采取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纸笔测试和口头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上,从相对单一的知识与能力角度,拓展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语文监测评价这条路上,我们正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主体 教学质量检测 价值观 语文 人为本 创新 实践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校本研修形式与内容的有机整合
12
作者 陈瑾 《四川教育》 2018年第7期66-67,共2页
部编教材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关注文体。寓言的文体特征是通过感性而形象的寓体,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折射出理性且抽象的道理。寓言类文体往往言简意赅,字数不多,但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所以,寓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在... 部编教材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关注文体。寓言的文体特征是通过感性而形象的寓体,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折射出理性且抽象的道理。寓言类文体往往言简意赅,字数不多,但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所以,寓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在我国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教材中均有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与内容 有机整合 校本研修 小学语文 文体特征 语文教学 言简意赅 文体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调研考试的导向简析
13
作者 陈瑾 《四川教育》 2011年第10期42-43,共2页
编者按:近些年。在取消统一考试的大前提下,有些地区为了监控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实施了一种“学科调研考试”的评价方式。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有说,调研考试价值大,是非常必要的一种评价方式,有说,调研考试... 编者按:近些年。在取消统一考试的大前提下,有些地区为了监控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实施了一种“学科调研考试”的评价方式。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有说,调研考试价值大,是非常必要的一种评价方式,有说,调研考试存在的问题多,应该取消这种评价方式。究竟利弊何许。请看以下两位老师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研考试 考试价值 导向 教育教学质量 评价方式 统一考试 编者按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住课堂的语文味——谈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性回归
14
作者 江亚丽 《四川教育》 2008年第2期64-64,共1页
最近,听了两位教师执教《歌声》一课,他们在语文教学生活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究。其中,对第一自然段的教学,给人留下了许多思考。
关键词 教学生活化 理性回归 语文 课堂 自然段 执教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醒童心绽活力 带着问题去飞翔
15
作者 何娟 《四川教育》 2019年第17期44-45,共2页
“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正如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所说,叶玲老师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在一节节语文课堂上,通过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与学生相遇。
关键词 童心 唤醒 教学生涯 语文课堂 哲学家 老师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灯,被幸福的“烛光”点亮
16
作者 焦剑 《四川教育》 2008年第2期83-83,共1页
有位名校长曾经说过:“学校的发展像泡茶,茶水在不断添水中会慢慢变淡,最终成为白开水。”一所学校要保持那浓浓的香味,就得像守壶的人那样,守护学校的特色,才能使其持续散发浓香。“幸福教育”便是我校的办学特色,“追求幸福的... 有位名校长曾经说过:“学校的发展像泡茶,茶水在不断添水中会慢慢变淡,最终成为白开水。”一所学校要保持那浓浓的香味,就得像守壶的人那样,守护学校的特色,才能使其持续散发浓香。“幸福教育”便是我校的办学特色,“追求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我校的教育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教育” 烛光 办学特色 享受教育 学校 名校长 泡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捆绑发展,在反思中行进
17
作者 陈瑾 《四川教育》 2008年第7期16-17,共2页
自2003年以来,我区为了推进城乡统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优质学校引领薄弱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我以锦江区学校捆绑发展历经的几次重大转变,来说明捆绑发展在反思中的不断深入。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发展 城乡统筹 优质学校 锦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准中小教学的衔接点
18
作者 陈利 《四川教育》 2007年第5期32-32,共1页
中小衔接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衔接优劣的关键在于是否找准了衔接点:
关键词 衔接点 中小教学 科学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链条发展,促教育公平
19
作者 黄彬 《四川教育》 2010年第4期12-12,共1页
无论是正在召开的两会上。还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教育公平”都是最受关注的字眼,时刻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在《纲要》的制定中和发布后,教育公平都引发了最热烈的讨论.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链条 日常生活 《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质量监测实践探索
20
作者 蒋晓明 陈瑾 +1 位作者 邓小兵 田利燕 《四川教育》 2019年第11期16-17,共2页
创新质量监测体系,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全面、立体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要坚持专业化本土化结合,实施规范、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测;要基于监测结果系统改进,依托大数据促进教育科学发展;此外,大数据还要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质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