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管内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出现时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贾飞 凌亮 +6 位作者 刘波 李春平 李荟茹 沈祥丽 王孟樵 张丹 张健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椎管内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出现时刻延迟的因素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行分娩镇痛出现产时发热的产妇[体温≥38.0℃、年龄≥18岁、单胎、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根据分娩镇痛后... 目的:探讨影响椎管内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出现时刻延迟的因素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行分娩镇痛出现产时发热的产妇[体温≥38.0℃、年龄≥18岁、单胎、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根据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出现时刻的中位数值进行分组,小于等于中位数值为早发热组、大于中位数值为晚发热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产时发热出现时刻延迟的相关因素及两组母婴的妊娠结局。结果:共纳入253例产妇,产妇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出现时刻范围为1.83~28.42 h,中位数值为8.00 h,其中早发热组126例,晚发热组12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初产妇、人工破膜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是影响产时发热出现时刻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分娩镇痛前使用缩宫素是其保护性因素(OR<1,P<0.05)。晚发热组产妇发热时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率、新生儿NICU住院率、新生儿肺炎的比例均高于早发热组(P<0.05)。结论:初产妇、人工破膜及较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可能与椎管内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出现时刻的延迟有关,而分娩镇痛前使用缩宫素可能具备一定的保护作用。产时发热出现越晚,母婴临床结局可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产时发热 出现时刻 影响因素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波 凌亮 +4 位作者 魏大源 贾飞 王孟樵 张刚 张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建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行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2276例作为训练集,年龄≥18岁,BMI 18.5~40.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产妇是否出现产时发热(体温≥38.0℃)分为两组:发热组与... 目的建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行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2276例作为训练集,年龄≥18岁,BMI 18.5~40.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产妇是否出现产时发热(体温≥38.0℃)分为两组:发热组与未发热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选择2022年1—3月于同一医院行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568例作为验证集,纳入标准与训练集相同,通过R语言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本研究训练集中有197例(8.7%)产妇出现产时发热;验证集中有46例(8.1%)产妇出现产时发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训练集中初产妇、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贫血及预估新生儿体重增加是产时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体表面积增大和分娩镇痛前宫口增大是产时发热的保护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8(95%CI 0.660~0.732),敏感性为83.2%,特异性为47.9%。验证集中通过R语言进行外部验证,预测模型的AUC为0.703(95%CI 0.634~0.772),敏感性为65.2%,特异性为71.3%。结论初产妇、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贫血及预估新生儿体重增加是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体表面积增大和分娩镇痛前宫口增大是保护性因素,基于这些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在分娩镇痛前预测产时发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分娩镇痛 产时发热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男性因素不育患者行形态选择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对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龚艺 孟祥黔 +4 位作者 刘勉 王京 熊符 钟影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8-1433,共6页
目的使用放大系统对不育男性患者的精子进行形态选择性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MSI),观察IMSI技术能否改善因男性精液问题而不孕不育夫妇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8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将行TESA(... 目的使用放大系统对不育男性患者的精子进行形态选择性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MSI),观察IMSI技术能否改善因男性精液问题而不孕不育夫妇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8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将行TESA(经皮睾丸穿刺抽吸精子术)获得的睾丸精子通过放大系统(×6600)挑选后行卵母细胞注射(IMSI组),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91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经TESA取精术后行常规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2014年1月-11月共44例畸精子症患者行形态选择性包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IMSI组),2014年1月-11月共71例畸精子症患者行常规ICSI治疗(ICSI组)。统计分析ICSI组和IMSI组患者的实验室结局和临床结局。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正常受精率IMSI组显著高于ICSI组(84.3%vs 77.0%)(P〈0.05);ICSI组的卵裂率95.5%,优胚率28.2%,囊胚形成率54.8%,种植率26.4%,临床妊娠率47.3%,流产率14%,梗阻性无精子症IMSI组患者的卵裂率96.7%,优胚率29.2%,囊胚形成率54.3%,种植率32.3%,临床妊娠率50.0%,流产率7.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畸精子症患者的正常受精率IMSI组显著高于ICSI组(68%vs 75.5%)(P〈0.05),囊胚形成率IMSI组显著高于ICSI组(54.6%vs 67.9%)(P〈0.05),ICSI组的卵裂率96.2%,优胚率27.6%,种植率28.2%,临床妊娠率43.7%,流产率9.7%;IMSI组患者的卵裂率95.2%,优胚率27.1%,种植率30.7%,临床妊娠率43.2%,流产率1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精子经放大系统选择后行ICSI,正常受精率较传统ICSI有显著性提高;畸精子症患者射出的精液标本经放大系统挑选后行ICSI,正常受精率、囊胚形成率较传统ICSI有显著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精子细胞器形态学检测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形态选择性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发育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IVF/ICSI周期中作为黄体支持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迟洪滨 周灿权 +10 位作者 王树玉 杨冬梓 全松 龙晓林 朱依敏 曲文玉 钟影 刘嘉茵 杨菁 叶虹 乔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目的:评价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商品名:雪诺同8%)在中国女性体外受精(IVF)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作为黄体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研究。在12家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共894例患者入组,自取... 目的:评价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商品名:雪诺同8%)在中国女性体外受精(IVF)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作为黄体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此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研究。在12家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共894例患者入组,自取卵日开始使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作为黄体支持,评价周期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生化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并对基线数据与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评价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使用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共885例患者完成胚胎移植,其中857例患者完成研究,周期临床妊娠率44.0%(389/885),生化妊娠率为49.3%(436/885),持续妊娠率36.6%(324/885),早期流产率4.4%(17/389),异位妊娠率0.6%(5/885),着床率27.2%(536/1971)。妊娠结果与基线因素的分析,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的年龄(30.9±3.7岁vs31.7±3.9岁)和取卵日孕酮水平(3.2±1.9nmol/Lvs4.5±8.3nmol/L)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3,P=0.000),而两组其他基线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5%,患者对药物使用方法的总体满意度89.7%。结论: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作为黄体支持具有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给药方式,患者更愿接受黄体酮凝胶阴道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 体外受精 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黄体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待产中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防范 被引量:24
5
作者 周珍真 范玉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产科医生 医疗事故 医疗纠纷 待产 生理过程 生理变化 心理变化 紧张状态 医务人员 思想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time-lapse筛选早期IVF/ICSI胚胎及其临床结局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明颢 黄军 +1 位作者 钟影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60-1764,178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time-lapse(延迟摄像)和传统形态学方法筛选IVF/ICSI胚胎的临床结局,评价time-lapse用于早期胚胎观察和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个IVF/ICSI周期的资料,根据胚胎的筛选方法,分为time-lapse monitoring组(TLM组...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time-lapse(延迟摄像)和传统形态学方法筛选IVF/ICSI胚胎的临床结局,评价time-lapse用于早期胚胎观察和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个IVF/ICSI周期的资料,根据胚胎的筛选方法,分为time-lapse monitoring组(TLM组)(n=68)和对照组(n=71),比较两组间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并根据女方年龄、受精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66.2%、61.8%、47.1%;对照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分别为:47.9%、43.7%、30.3%;TLM组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相较于年龄≤30岁的患者,年龄31~35岁的患者利用time-lapse更能明显改善临床结局;利用time-lapse能明显提高IVF周期的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但对于ICSI和TESA周期,效果则不理想。结论使用time-lapse动态监测胚胎并根据胚胎的形态动力学参数对胚胎进行评价和筛选,与传统方法相比,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年龄较大的(〉30岁)或者是进行IVF周期的患者更能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LAPSE 传统形态学方法 胚胎筛选 临床妊娠率 胚胎着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操作严重并发症35例的治疗与预防探讨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晓筑 张勇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操作严重并发症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到2009年7月两所医院宫腔镜操作1891例,其中宫腔镜检查术1159例,宫腔镜取IUD及电切手术732例。结果:35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占1.85%,其中宫腔镜检查术发生率为0.... 目的:探讨宫腔镜操作严重并发症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到2009年7月两所医院宫腔镜操作1891例,其中宫腔镜检查术1159例,宫腔镜取IUD及电切手术732例。结果:35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占1.85%,其中宫腔镜检查术发生率为0.78%,治疗性宫腔镜手术发生率为3.55%。35例中子宫穿孔11例,其中有3例经腹腔镜下修补治愈;TURP综合征3例,其中1例经ICU抢救治愈;出血5例,其中3例经球囊尿管压迫止血;盆腔感染8例,其中1例盆腔脓肿经腹腔镜手术治愈;宫腔粘连10例,全部经二次分粘后放置IUD同时人工周期治疗。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早期出血用球囊尿管压迫止血效果好;严格控制手术时间是预防TURP综合征的重要环节;腹腔镜或B超监测是避免和及时发现穿孔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妊娠6次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万琪 耿丽红 钟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58,共1页
1病例报告患者,36岁,既往G6P0,因继发不孕1年于2011年10月5日来我院要求助孕。患者2000年因异位妊娠开腹行左侧输卵管部分切除术。2001年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提示右侧输卵管粘连,遂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和盆腔粘连松解术。2001年... 1病例报告患者,36岁,既往G6P0,因继发不孕1年于2011年10月5日来我院要求助孕。患者2000年因异位妊娠开腹行左侧输卵管部分切除术。2001年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提示右侧输卵管粘连,遂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和盆腔粘连松解术。2001年早孕自然流产。2002年因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病灶切除术。2004年两次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一次行药物保守治疗,一次开腹行右侧输卵管病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异位妊娠 输卵管部分切除术 盆腔粘连松解术 病灶切除术 药物保守治疗 输卵管粘连 双侧输卵管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例震后再育不孕女性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倩 钟雪飞 +3 位作者 王芳革 徐银静 钟燕梅 冯玉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震后再育不孕女性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妇科突发事件后不孕的临床辨证论治和科学研究提供流行病学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1例震后再育不孕女性进行调查,揭示震后再育不孕女... 目的:初步探讨震后再育不孕女性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妇科突发事件后不孕的临床辨证论治和科学研究提供流行病学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1例震后再育不孕女性进行调查,揭示震后再育不孕女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被调查的101例震后再育不孕女性其年龄主要集中在35~45岁;单一证型聚类结果为:肝郁证、肾虚证聚为第一类;血瘀证聚为第二类;湿热证、脾虚证聚为第三类;从单一证型来看,以肝郁证及肾虚证常见,血瘀证次之,湿热证、脾虚证少见;从复合证型来看,肝郁肾虚最常见,肝郁肾虚血瘀次之,其余证型少见。结论:所调查的101例震后再育不孕女性以中年女性为主,其单一证型以肝郁证及肾虚证常见,复合证型以肝郁肾虚证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 再育 不孕症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精子中段形态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祥黔 龚艺 +3 位作者 黄军 曾永梅 全松 钟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5-259,共5页
目的在高倍镜下观察精子中段的形态,从而评估精子中心体功能,从而探讨精子中段形态与中心体功能的关系以及中段形态不同的精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针对57例在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 目的在高倍镜下观察精子中段的形态,从而评估精子中心体功能,从而探讨精子中段形态与中心体功能的关系以及中段形态不同的精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针对57例在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的患者,将首先在低倍镜(×200~×400)下挑选过的精子再次利用MSOME(精子细胞器官形态学检查)系统,在6 000倍放大镜下对精子进行精子中心体形态分组(A组:1≤a/b≤1.2;B组:a/b≥1.5;C组:其他不规则形态),然后分别将这3组精子注射入卵后,分组进行胚胎培养,最终观察每组胚胎发育和着床情况。结果 A,B,C 3组比较发现D3移植优胚率(79.7%vs 55.6%vs33.3%)和胚胎着床率(43.2%vs 11.1%vs 0%)在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受精率(73.3%vs 80.4%vs 63.5%)、囊胚利用率(23.2%vs 22.2%vs 9.09%)、胚胎冷冻率(29.2%vs 25.0%vs 13.0%)、D3优胚率(35.3%vs 37.8%vs 18.8%)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体形态较好的精子注射入卵后,可获得较高正常受精的胚胎,能显著提高第3天可移植优胚的几率,同时能显著改善胚胎的着床率,但由于样本量较少,仍然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来进一步证实,为精子中心体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精子细胞器官形态学检查 中心体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林 郭丽萍 +1 位作者 钟影 汤本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EP)的发生率、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OHSS行IVF-ET后发生的5例E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HSS患者IVF-ET后EP发生率2.06%(5/243),5例患者均为重度OHSS,...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EP)的发生率、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OHSS行IVF-ET后发生的5例E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HSS患者IVF-ET后EP发生率2.06%(5/243),5例患者均为重度OHSS,其中1例为卵巢妊娠;另4例为宫内外同时妊娠(HP),宫外均为输卵管妊娠。非OHSS患者IVF-ET后EP发生率4.83%(120/2482)。卵巢妊娠术前误诊为输卵管妊娠,1例输卵管妊娠延误诊断直至破裂出现低血容量休克,1例肠胀气明显致输卵管妊娠诊断延误,1例输卵管妊娠误诊为卵巢破裂出血。所有患者术后OHSS症状明显缓解,3例宫内妊娠正常发育,1例稽留流产。结论:OHSS患者IVF-ET后EP发生率低于非OHSS患者EP发生率。OHSS因腹水及增大卵巢干扰,EP容易误诊或延误诊断。一旦发现OHSS患者IVF-ET后EP或HP,应及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异位妊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24-1725,共2页
目的对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女性3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 目的对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女性3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卵泡个数、卵泡直径以及卵巢体积与对照组相E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着很高的价值与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清晰的检测出卵泡个数、卵泡直径以及卵巢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囊卵巢综合征 诊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送孕妇发生坠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13
作者 林芳 邓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送孕妇发生坠床的原因,探讨有效预防坠床的护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护理隐患,达到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急诊科发生坠床事件进行根因分析,绘制发生原因”鱼骨图”。结果:找出了...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送孕妇发生坠床的原因,探讨有效预防坠床的护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护理隐患,达到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急诊科发生坠床事件进行根因分析,绘制发生原因”鱼骨图”。结果:找出了发生坠床的根本原因,并采取加强患者安全管理的积极措施,建立了RCA管理小组,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结论:护送患者是医疗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及时改正,才能真正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送 孕妇 坠床 根因分析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人尿促卵泡素与基因重组促卵泡素对超促排卵周期影响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梦苑 卫茂玲 +4 位作者 耿丽红 吕兴钰 李霞 田海清 腊晓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613-361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高纯度人尿促卵泡素应用于超促排卵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7期)、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高纯度人尿促卵泡素应用于超促排卵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7期)、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4年7月。收集试验组采用高纯度人尿促卵泡素进行超促排卵治疗,对照组采用基因重组促卵泡素进行超促排卵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两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成熟卵数、获卵数、超促排卵刺激天数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4 784例患者。两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成熟卵数、获卵数、超促排卵刺激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01,95%CI(0.90,1.14),P=0.83;OR=1.04,95%CI(0.91,1.19),P=0.56;MD=-0.21,95%CI(-0.80,0.38),P=0.49;MD=-0.12,95%CI(-0.82,0.58),P=0.73;MD=-0.40,95%CI(-0.91,0.11),P=0.12〕。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获卵数和超促排卵刺激天数与原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漏斗图左右呈大致对称,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高纯度人尿促卵泡素在超促排卵周期中的临床疗效与基因重组促卵泡素相当。但由于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卵泡素 人尿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超排卵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瘤剥除术后胎盘植入致子宫自发性破裂1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翊 艾瑛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7-717,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自发性破裂 子宫腺肌瘤 胎盘植入 术后 剥除 阴道流血 2009年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女性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诊断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武利芳 周麟宛 +5 位作者 张翊 钟影 唐松源 贾研 张涛 刘敬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孕女性中,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分布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成都西囡妇科医院就诊的411例不孕女性,根据子宫内膜组织跨膜硫酸已酰肝素蛋白聚糖合癸聚糖-1(CD138)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染色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不孕女性中,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分布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成都西囡妇科医院就诊的411例不孕女性,根据子宫内膜组织跨膜硫酸已酰肝素蛋白聚糖合癸聚糖-1(CD138)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染色结果分为CD138+组和CD138-组,其中CD138+诊断为CE。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基础资料、宫腔形态特征和伊红(HE)染色结果。结果:CD138 IHC染色CE检出率高于HE染色(52.1%vs 38.0%,P<0.05)。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形态在CD138+组和CD138-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子宫内膜和HE阳性是影响CD138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OR 5.25,95%CI 1.37~20.04;OR 4.99,95%CI 3.09~8.07,P<0.05)。结论:CD138 IHC染色可以提高CE的检出率;宫腔镜检查不能独立诊断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形态 宫腔镜检查 CD138 伊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浆胎盘生长因子与死胎、子痫前期等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剑英 王静依 颜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01-404,408,共5页
目的:分析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和PLGF/可溶性内皮因子(SE)比值与妊娠不利结局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于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和成都市锦江区妇... 目的:分析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和PLGF/可溶性内皮因子(SE)比值与妊娠不利结局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于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和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及住院部纳入孕16~22用意向经阴道分娩的孕妇734例。纳入人群在入组时留取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入组后每4周均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和量表调查。血液标本离心后分析PI。GF、SVEGFR-1、SE含量及比值,用Logistic回归分析指标与妊娠不利结局的关系。结果:正常分娩孕妇486例,诊断为胎儿过小66例,子痫前期24例,发生死胎2例,其他不利结局156例。PLGF/SVEGFR—1指标诊断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死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60%、72%,72%、84%,8l%、95%;假阳性率控制在5%~14%。PLGF/SE指标诊断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死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62%、86%,78%、84%,60%、88%;假阳性率控制在11%~16%。结论:PLGF/SVEGFR-1和PLGF/SE比值可作为孕早中期预测妊娠不利结局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生长因子(PLGF)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 PLGF 可溶性内皮因 子(SE) 妊娠不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血清TOS,TAS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浆载脂蛋白(a)的关系 被引量:21
18
作者 涂铵素 钟影 毛熙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血清总氧化态(TOS),总抗氧化态(TAS)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浆载脂蛋白(a)[Apo(a)]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采用抗氧化剂联合达因-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血清总氧化态(TOS),总抗氧化态(TAS)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浆载脂蛋白(a)[Apo(a)]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采用抗氧化剂联合达因-35治疗患者作为A组(45例),采用达因-35治疗患者作为B组(45例),同期选取月经正常,基础体温双相的健康自愿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二甲酚橙法测定血清TOS水平,采用ABTS法测定血清TAS水平,采用双波长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Apo(a)水平。组间比较TOS、TAS、OSI(TOS/TAS)与Apo(a)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OS、TAS、OSI与Apo(a)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前,研究组血清TOS,OSI、血浆Apo(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血清TOS,血浆Apo(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与B组,TA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与B组,月经自然恢复率明显高于B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OS、OSI与血浆Apo(a)水平呈正相关(r=0.524,0.531,P<0.05);血清TAS水平与血浆Apo(a)水平呈负相关(r=-0.519,P<0.05)。结论抗氧化剂治疗通过显著降低TOS、OSI、Apo(a)水平与增高TAS水平,从而显著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程度,改善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预后与并发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总氧化态 总抗氧化态 载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时间对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思颖 魏大源 +3 位作者 张丹 贾飞 刘波 张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44-1249,共6页
目的探索硬膜外分娩镇痛时间对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0年6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并中转剖宫产的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剖宫产麻醉方式分组:硬膜外导管... 目的探索硬膜外分娩镇痛时间对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0年6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并中转剖宫产的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剖宫产麻醉方式分组:硬膜外导管位置正确且镇痛良好则行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组),脊髓麻醉在麻醉医生综合判断后实施(脊髓组),即刻剖宫产以及硬膜外麻醉或脊髓麻醉失败选择全身麻醉(全麻组)。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用于寻找影响中转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风险因素。使用镇痛时间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镇痛时间临界值,按临界值将孕妇分为两组,利用交叉表计算各组的相对危险度。结果研究共纳入820例孕妇,其中硬膜外组615例(75.0%)、脊髓组186例(22.7%)、全麻组19例(2.3%)均为即刻剖宫产,无硬膜外麻醉或脊髓麻醉失败改为全身麻醉病例。硬膜外组镇痛时间8.2±4.7 h,脊髓组镇痛时间10.6±5.1 h,全麻组镇痛时间6.7±5.2 h。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镇痛时间每延长1 h(OR=1.094,95%CI 1.057~1.132,P<0.001)、术前宫口每开大1 cm(OR=1.066,95%CI 1.011~1.124,P=0.017)是硬膜外麻醉失败的独立风险因素。镇痛时间临界值为9.5 h,镇痛时间超过临界值的孕妇接受脊髓麻醉的相对风险度为1.204(95%CI 1.103~2.341,P<0.001)。结论镇痛时间延长会增加硬膜外麻醉失败的风险,对镇痛时间超过9.5 h的非即刻剖宫产建议选择脊髓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镇痛时间 剖宫产 麻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环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的有效性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波 贾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326,共3页
宫腔镜检查为众多宫腔内疾病诊疗的常见操作[1]。虽其创伤轻微,但术中疼痛刺激仍可引起明显体动,影响检查。镇静药物因其镇痛作用弱,单独使用需要加大镇静药物用量,但会增加呼吸、循环抑制的风险[2]。目前常用麻醉方式为丙泊酚与阿片类... 宫腔镜检查为众多宫腔内疾病诊疗的常见操作[1]。虽其创伤轻微,但术中疼痛刺激仍可引起明显体动,影响检查。镇静药物因其镇痛作用弱,单独使用需要加大镇静药物用量,但会增加呼吸、循环抑制的风险[2]。目前常用麻醉方式为丙泊酚与阿片类药物相结合的静脉麻醉[3]。丙泊酚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良反应,如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以及注射痛等[4]。宫腔镜检查中,其发生率可高达36.6%[5]。环泊酚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Ⅰ类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及效价高等特点。但环泊酚是否适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尚有待研究。本研究探讨不同剂量的环泊酚在宫腔镜诊疗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宫腔镜检查 静脉麻醉药 镇静药物 循环抑制 注射痛 镇痛作用 药物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