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水质-水量-水源地耦合模型的生态补水量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潘若云
江雪
潘荦
黄晓荣
-
机构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
成都市郫都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63,7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9160)。
-
文摘
为研究受损河流生态修复所需的补水量,基于QUAL-2K水质模型模拟断面水质,Tennant法确定河道生态流量,构建了以水质达标、生态水量达标、对水源地影响最小为目标的耦合模型,并将耦合模型应用于四川省某中小河流,在水质目标下,通过对河流现状水质因子评价分析,选取氨氮、总磷两种水质因子达到Ⅲ类水为目标,对该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进行模拟;水量目标下,以多年平均流量的30%和50%分别作为非汛期和汛期的生态流量;水源地目标下,生态补水不应侵占水源地本身生态流量和其他用水户用水。结果表明,水质目标下全年引水量为7 197万m^(3),水量目标下全年引水量为6 808万m^(3),综合水源地可引水量,确定补水月份为1-6月,全年引水量为1.01亿m^(3)。研究成果证明生态补水可作为短期内改善因缺水而受损的生态系统的一种手段,能够为跨区补水河流项目生态补水量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
-
关键词
生态补水
水质-水量-水源地耦合模型
补水水源
生态修复
-
Keywords
ecological water replenishment
water quality-water quantity-water source model
water source
ecological remediation
-
分类号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