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成都市生态绿隔区管控探索
1
作者
汪小琦
高菲
+1 位作者
刘欣
周姝雯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58,共5页
生态绿隔区是城镇开发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之间的区域,在城乡规划管控中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规划管理应逐渐从城镇空间延伸到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从生态红线保...
生态绿隔区是城镇开发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之间的区域,在城乡规划管控中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规划管理应逐渐从城镇空间延伸到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从生态红线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扩大到生态绿隔区,完善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下的全域管控体系。在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总体目标下,对生态绿隔区的管控不仅要从保护生态功能角度提出限制建设的刚性管控要求,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绿隔区亦是一种自然资源,从促进其生态价值转化的角度提出发展建设指引,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绿隔区
公园城市
刚性管控
生态价值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NVI-met模型的北京市典型道路行道树树种优化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周姝雯
高菲
马克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城市道路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人行道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行道树被广泛认为会降低道路空气交换速率,从而造成道路污染物浓度升高;然而,行道树通过改变湍流形成空气颗粒物浓度差异化分布,同时对颗粒物有一定截获能力。因此...
城市道路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人行道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行道树被广泛认为会降低道路空气交换速率,从而造成道路污染物浓度升高;然而,行道树通过改变湍流形成空气颗粒物浓度差异化分布,同时对颗粒物有一定截获能力。因此,合理规划行道树有望改变道路空气流场进而改善局部空气质量。以北京地安门内大街为例,从改善道路污染的角度展开基于ENVI-met模型的行道树设计与技术探索,得出:1)ENVI-met可用于道路污染物扩散及沉降模拟研究;2)行道树冠幅是影响道路颗粒物扩散的重要因素,冠幅宽度到达道路宽度时,往往会影响颗粒物的快速扩散,导致道路颗粒物浓度升高;3)冠幅较大且冠层高度靠近地面的行道树对道路颗粒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本研究为行道树树种选择提供有利依据,同时也是国内首次用ENVI-met对颗粒物扩散和沉降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行道树
北京
PM10
ENVI-m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市生态绿隔区管控探索
1
作者
汪小琦
高菲
刘欣
周姝雯
机构
成都市
规划设计
研究院
成都市
规划设计
研究院
规划
五所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研究室
出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58,共5页
文摘
生态绿隔区是城镇开发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之间的区域,在城乡规划管控中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规划管理应逐渐从城镇空间延伸到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从生态红线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扩大到生态绿隔区,完善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下的全域管控体系。在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总体目标下,对生态绿隔区的管控不仅要从保护生态功能角度提出限制建设的刚性管控要求,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绿隔区亦是一种自然资源,从促进其生态价值转化的角度提出发展建设指引,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态绿隔区
公园城市
刚性管控
生态价值转化
Keywords
Ecological buffer zone
Park city
Rigid control
Ecological value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NVI-met模型的北京市典型道路行道树树种优化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周姝雯
高菲
马克明
机构
成都
规划设计
研究院
成都
规划设计
研究院
规划设计
五所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
生态
环境
研究
中心
中国
生态
学学会自然保护区专业委员会
国际景观
生态
学会中国分会
国家湿地科学与技术专家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地学分会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城市道路网络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绿地滞尘效应多尺度研究”(编号41430638)资助。
文摘
城市道路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人行道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行道树被广泛认为会降低道路空气交换速率,从而造成道路污染物浓度升高;然而,行道树通过改变湍流形成空气颗粒物浓度差异化分布,同时对颗粒物有一定截获能力。因此,合理规划行道树有望改变道路空气流场进而改善局部空气质量。以北京地安门内大街为例,从改善道路污染的角度展开基于ENVI-met模型的行道树设计与技术探索,得出:1)ENVI-met可用于道路污染物扩散及沉降模拟研究;2)行道树冠幅是影响道路颗粒物扩散的重要因素,冠幅宽度到达道路宽度时,往往会影响颗粒物的快速扩散,导致道路颗粒物浓度升高;3)冠幅较大且冠层高度靠近地面的行道树对道路颗粒物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本研究为行道树树种选择提供有利依据,同时也是国内首次用ENVI-met对颗粒物扩散和沉降开展研究。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行道树
北京
PM10
ENVI-met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s
roadside tree
Beijing
PM10
ENVI-met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成都市生态绿隔区管控探索
汪小琦
高菲
刘欣
周姝雯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ENVI-met模型的北京市典型道路行道树树种优化研究
周姝雯
高菲
马克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