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verlap吻合与π吻合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锋 彭德伟 +2 位作者 李文艺 何静 黄金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1-536,共6页
目的:比较Overlap吻合与π吻合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行TLTG的胃癌患者98例,根据食管空肠吻合方式分为Overlap吻合组(n=56)和π吻合组(n=4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 目的:比较Overlap吻合与π吻合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行TLTG的胃癌患者98例,根据食管空肠吻合方式分为Overlap吻合组(n=56)和π吻合组(n=4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上缘至食管切缘距离),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与随访并发症(吻合口溃疡、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PG-SGA)评分与营养状况客观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Overlap吻合组手术时间[(230.36±25.12)min vs(205.58±20.43)min]、吻合时间[(43.22±6.15)min vs(27.45±5.36)min]均长于π吻合组(P<0.05);两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PG-SGA量表评分与营养状况客观指标水平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erlap吻合和π吻合在TLTG术中各有优势,π吻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Overlap吻合 π吻合 并发症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锋 彭德伟 +1 位作者 王梦桥 季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全胃切除术的13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全胃切除术的13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SP),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SP)联合谷氨酰胺强化低氮、低热量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氮平衡)、免疫功能指标(辅助性T细胞CD4^+、CD4^+/CD8^+、IgG、C反应蛋白)、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降钙素原、二胺氧化酶、D-乳酸)、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tomach cancer-speci?c module,QLQ-STO22)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患者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CD4+、IgG水平及氮平衡、CD4^+/CD8^+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降钙素原、二胺氧化酶、D-乳酸、C反应蛋白水平显均著低于本组营养支持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_均<0.05)。营养支持治疗后1周和1个月,两组患者QLQ-STO22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患者QLQ-STO22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术后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联合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胃癌 全胃切除术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毛发胃石症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建 祝东强 +2 位作者 刘恒 张勇 赵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3,228,共2页
关键词 胃肠结石 毛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分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祝东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9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评分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际结果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采用计算死亡... 目的研究不同评分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际结果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采用计算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系统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预评分,统计不同区段的并发症预测发生例数,结合实际研究中各区段并发症实际发生例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的实际/预测比(O/E)。根据所有患者的整体死亡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并对比两组的改良POSSUM(P-POSSUM)、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手术严重性评分(OS)及生理学评分(PS)评分。结果有并发症组患者POSSUM、OS评分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两组患者P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40.5%,实际并发症发生率为48.6%,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490,P=0.482)。死亡组患者P-POSSUM、OS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患者P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率为2.7%,实际死亡率为5.4%,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50,P=0.555)。死亡组患者APACHEⅡ、OS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患者P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PACHEⅡ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率显著高于实际死亡率(χ2=4.168,P<0.05)。结论 POSSUM评分系统能够准确预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POSSUM评分系统对术后死亡率的预测较为准确,APACHEⅡ评分系统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死亡率无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分系统 肝门部胆管癌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