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社区中老年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年龄切点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帆 蒋小波 +5 位作者 曹洪义 唐毅 杨婧 任欣 亢君 万海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96-2999,共4页
背景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是一种与男性年龄增长相关的临床和生物化学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多器官功能带来不良影响。目前国内外均没有较为统一的诊断标准,不同地区LOH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异。目的了解成都市社... 背景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是一种与男性年龄增长相关的临床和生物化学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多器官功能带来不良影响。目前国内外均没有较为统一的诊断标准,不同地区LOH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异。目的了解成都市社区中老年男性LOH的患病情况,并研究其LOH高危年龄切点。方法2017年5—8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温江区成都印钞公司社区固定人群中选取30~70岁的中老年男性800例,按照排除标准筛选出709例进行中老年男性雄激素缺乏(ADAM)量表调查,同时测定其血清总睾酮(TT)。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中老年男性筛查阳性率,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中老年男性筛查阳性情况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LOH高危中老年男性年龄切点。结果709例研究对象中30~39岁231例(32.6%),40~49岁168例(23.7%),50~59岁178例(25.1%),60~69岁132例(18.6%)。ADAM量表、血清TT、ADAM量表联合血清TT筛查阳性率分别为67.1%、19.0%、17.9%。不同年龄段中老年男性ADAM量表、血清TT、ADAM量表联合血清TT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量表、ADAM量表联合血清TT筛查阳性情况与年龄相关(rs=0.238、0.231,P<0.05)。ADAM量表、血清TT、ADAM量表联合血清TT筛查LOH的年龄切点分别为42.5、50.5、53.5岁。结论成都市社区中老年男性LOH患病率较高,且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其LOH年龄切点范围为40~5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功能减退症 年龄因素 中老年男性雄激素缺乏调查量表 血清总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及考核标准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许钟月 王覃 +17 位作者 卢春燕 李大江 曹洪义 钟莉 何清华 许慎 李静 陈雯 张琪 黄媛媛 袁艳玲 杨帆 刘玉溥 周虹 王楠 唐晨 鲜海英 陈德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各级医院相关科室基线时和医院行为干预后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了解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及医院行为干预作用,制定各级医院和各类科室质量控制建议标准。方法本研究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 目的调查四川省各级医院相关科室基线时和医院行为干预后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了解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及医院行为干预作用,制定各级医院和各类科室质量控制建议标准。方法本研究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电力医院作为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和社区医院各层次医院代表,采用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症调查问卷和病历查阅方式,在2015—2018年间以预调查-医院干预-调查-医院干预-再调查的模式在各级医院各科室展开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调查共完成了5773份问卷和病历查询,基线时各级医院骨密度筛查率多在10%左右,骨质疏松症诊断率明显高于治疗率,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转诊率和随访率远高于三级医院。医院行为干预后,各级医院的骨密度筛查率、骨质疏松症诊断率和治疗率均较前提升,显示出更好的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诊治差距。基于此次调查结果制定各级医院和相关科室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相关指标的考核标准。结论目前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仍不理想,呈现低筛查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现状。但骨质疏松症医疗质量可控,通过实施和贯彻骨质疏松症诊疗质控量化考核指标,可一定程度上提升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诊疗质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联合定量超声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帆 蒋小波 +7 位作者 曹洪义 宁蓬 冯秋 曾静 陈敏 刘虹蝶 万海艳 陈应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39-1342,1360,共5页
目的以双能X线骨密度(DEX)测定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评价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IOF)、定量超声骨密度(QUS-T)诊断骨质疏松症(OP)的切点值及单独或联合运用筛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以期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骨质疏松症筛查工... 目的以双能X线骨密度(DEX)测定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评价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IOF)、定量超声骨密度(QUS-T)诊断骨质疏松症(OP)的切点值及单独或联合运用筛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以期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骨质疏松症筛查工具,为该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400名成都社区绝经后妇女和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调查表,收集受试者基本人口学资料、病史资料、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并对400名受试者进行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及双能X线骨密度(DEX)测定。结果单独运用IOF、QUS-T作为筛查标准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76、0.832,切点值分别是:6.5、-2.75,其约登指数分别是0.278、0.527,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IOF联合QUS-T作为筛查标准时,ROC曲线下面积是0.834,以Y=23.196,此时灵敏度为64.8%,特异性为91.1%,约登指数为0.559;QUS-T与IOF并联时即满足IOF≥6.5或QUS-T≤-2.75其中之一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其灵敏度为77.84%,特异性为76.79%,约登指数为0.546;串联即同时满足IOF≥6.5和QUS-T≤-2.75即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其灵敏度为29.55%,特异性为96.43%,约登指数为0.260,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单独或联合运用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定量超声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F 定量超声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和胞磷胆碱片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任欣 曹洪义 陈应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93-1896,共4页
目的观察甲钴胺与胞磷胆碱片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均予降糖、降压、降脂治疗,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 目的观察甲钴胺与胞磷胆碱片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均予降糖、降压、降脂治疗,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组联合应用甲钴胺和胞磷胆碱片,疗程共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有效率和周围神经传导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lc,HbA1c)、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改善均明显(P<0.05),而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长(P<0.05),治疗组增长幅度更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及胞磷胆碱片均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提高周围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且两者联用有协同作用,能发挥更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胞磷胆碱片 有效率 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动脉压及脉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小波 杨帆 韩乾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38-3340,共3页
目的:评价有创中心动脉压及脉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173例疑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非冠心病组(狭窄<50%)、冠心病组(≥50%),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结果:非冠心病组与冠... 目的:评价有创中心动脉压及脉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173例疑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非冠心病组(狭窄<50%)、冠心病组(≥50%),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结果: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比较,中心动脉收缩压(SBP-C)、中心动脉舒张压(DBP-C)、中心动脉脉压(PP-C)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支、双支、三支冠脉病变各组间比较,SBP-C、PP-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SBP-C[P=0.019,OR=1.207,95%CI(1.032,1.412)]及PP-C[P=0.023,OR=1.166,95%CI(1.021,1.332)]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具有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SBP-C、PP-C明显增高,而DBP-C明显低于非冠心病患者。SBP-C、PP-C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SBP-C、PP-C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中心动脉压 脉压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Ⅰa型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梅 郑群 +1 位作者 罗国晶 余希杰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9-273,共5页
1例20岁青年男性诊断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Ⅰa 型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4岁起病,主要特征为反复抽搐、早发肥胖、身材矮小、短趾、皮下及颅内钙化。实验室检查示低钙、高磷、高甲状旁腺素血症、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 1例20岁青年男性诊断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Ⅰa 型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4岁起病,主要特征为反复抽搐、早发肥胖、身材矮小、短趾、皮下及颅内钙化。实验室检查示低钙、高磷、高甲状旁腺素血症、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升高,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正常,患者及其父母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提示患者GNAS 基因杂合突变[c.563(exon7)_c.566(exon7)del CTGA],其父母无该基因突变。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及基因测序结果,诊断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Ⅰa型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Ⅰa型 亚临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GNA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歇性高血糖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毅 杨婧 +1 位作者 曹洪义 郑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02-304,共3页
目的糖尿病伴早期肾病患者在控制血糖波动后,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观察血糖漂移程度增高是否为糖尿病早期肾病微血管病变程度的危险因子。方法3组受试人群:分别将血糖控制在慢性间歇性高血糖、慢性持续性高血糖、... 目的糖尿病伴早期肾病患者在控制血糖波动后,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观察血糖漂移程度增高是否为糖尿病早期肾病微血管病变程度的危险因子。方法3组受试人群:分别将血糖控制在慢性间歇性高血糖、慢性持续性高血糖、理想范围内。在不同时间段测量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结果3组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检测:入组前:A组:134.1±57.3mg/g,B组:134.9±58.0mg/g,C组:135.8±50.6mg/g。20天后:A组:127.7±58.4mg/g,B组:60.6±23.9mg/g,C组:69.9±31mg/g.。6月后:A组:139.7±63.4mg/g,B组:145.5±49.5mg/g,C组:31.6±18.4mg/g。12月后:A组:161.4±74.3mg/g,B组:184.0±48.9mg/g,C组:14.2±6.7mg/g。结论血糖波动度过大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显著相关,血糖波动越大,漂移程度越高,糖尿病早期肾病进展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间歇性高血糖 尿白蛋白排泄率 尿白蛋白/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毅 杨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299-299,301,共2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远程教...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远程教育,比较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110.68±10.26)显著高于对照组(91.45±13.67)分(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等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管理 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位一体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经济学效应的影响
9
作者 唐毅 杨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两位一体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经济学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7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两位一体管理模式进... 目的探讨两位一体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经济学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7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两位一体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糖尿病防治信念持有情况及治疗费用成本。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防治信念持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总成本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位一体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费用成本,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全新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位一体管理模式 糖尿病 治疗效果 经济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健康绝经前女性骨转换标志物参考范围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范翩翩 王覃 +13 位作者 卢春燕 李静 徐勇 曹洪义 谢小华 吴雪艳 郭彦宏 刘婷 陈燕 黄媛媛 张琪 许慎 陈雯 陈德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6-902,共7页
背景骨转换标志物(BTMs)是评估抗骨质疏松症疗效、预测骨量丢失和骨折风险的重要指标,而我国目前尚缺乏西部地区绝经前女性BTMs参考范围的研究。目的建立中国西部地区健康绝经前女性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 背景骨转换标志物(BTMs)是评估抗骨质疏松症疗效、预测骨量丢失和骨折风险的重要指标,而我国目前尚缺乏西部地区绝经前女性BTMs参考范围的研究。目的建立中国西部地区健康绝经前女性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的参考范围,并探究绝经后女性在不同骨密度、骨折状态下P1NP、CTX水平。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3月,于四川省成都市、广元市、西昌市、泸州市各随机选取一个城市社区和一个农村社区,以年龄≥30岁的女性为调查对象。检测血钙、血磷、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1,25二羟维生素D〔1,25(OH)_2D〕、P1NP、CTX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检测L1~4、股骨颈、全髋骨密度;问卷调查受试者骨折史、绝经状态。结果本研究纳入1 060例女性,其中绝经前女性319例,绝经后女性741例。绝经后女性L1~4、股骨颈、全髋骨密度低于绝经前女性,体质指数(BMI)、血钙、血磷、血肌酐、P1NP、CTX水平及骨折史比例高于绝经前女性(P<0.05)。不同年龄女性P1NP、CTX水平及L1~4、股骨颈、全髋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0岁女性P1NP水平高于30~44岁,≥45岁女性CTX水平高于30~44岁,≥55岁女性CTX水平高于45~49岁;≥45岁女性L1~4、股骨颈骨密度低于30~44岁,≥55岁女性全髋骨密度低于30~54岁(P<0.05)。30~44岁人群可用于建立绝经前女性的BMTs参考范围,P1NP参考范围为178.36~887.73μg/L,CTX参考范围为0.04~0.67μg/L。绝经后女性不同骨密度者CT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女性不同骨密度者P1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量低下、骨质疏松症者P1NP水平高于骨量正常者(P<0.05)。有无骨折史的绝经后女性P1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骨折史的绝经后女性CTX水平高于无骨折史者(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西部地区健康绝经前女性P1NP参考范围为178.36~887.73μg/L,CTX参考范围为0.04~0.67μg/L;绝经后女性骨转换加快,且骨密度减低及骨折人群骨转换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转换标志物 参考值 中国西部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