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社区中老年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年龄切点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帆 蒋小波 +5 位作者 曹洪义 唐毅 杨婧 任欣 亢君 万海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96-2999,共4页
背景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是一种与男性年龄增长相关的临床和生物化学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多器官功能带来不良影响。目前国内外均没有较为统一的诊断标准,不同地区LOH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异。目的了解成都市社... 背景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是一种与男性年龄增长相关的临床和生物化学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多器官功能带来不良影响。目前国内外均没有较为统一的诊断标准,不同地区LOH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异。目的了解成都市社区中老年男性LOH的患病情况,并研究其LOH高危年龄切点。方法2017年5—8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温江区成都印钞公司社区固定人群中选取30~70岁的中老年男性800例,按照排除标准筛选出709例进行中老年男性雄激素缺乏(ADAM)量表调查,同时测定其血清总睾酮(TT)。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中老年男性筛查阳性率,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中老年男性筛查阳性情况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LOH高危中老年男性年龄切点。结果709例研究对象中30~39岁231例(32.6%),40~49岁168例(23.7%),50~59岁178例(25.1%),60~69岁132例(18.6%)。ADAM量表、血清TT、ADAM量表联合血清TT筛查阳性率分别为67.1%、19.0%、17.9%。不同年龄段中老年男性ADAM量表、血清TT、ADAM量表联合血清TT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量表、ADAM量表联合血清TT筛查阳性情况与年龄相关(rs=0.238、0.231,P<0.05)。ADAM量表、血清TT、ADAM量表联合血清TT筛查LOH的年龄切点分别为42.5、50.5、53.5岁。结论成都市社区中老年男性LOH患病率较高,且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其LOH年龄切点范围为40~5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功能减退症 年龄因素 中老年男性雄激素缺乏调查量表 血清总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及考核标准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许钟月 王覃 +17 位作者 卢春燕 李大江 曹洪义 钟莉 何清华 许慎 李静 陈雯 张琪 黄媛媛 袁艳玲 杨帆 刘玉溥 周虹 王楠 唐晨 鲜海英 陈德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各级医院相关科室基线时和医院行为干预后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了解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及医院行为干预作用,制定各级医院和各类科室质量控制建议标准。方法本研究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 目的调查四川省各级医院相关科室基线时和医院行为干预后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了解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及医院行为干预作用,制定各级医院和各类科室质量控制建议标准。方法本研究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电力医院作为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和社区医院各层次医院代表,采用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症调查问卷和病历查阅方式,在2015—2018年间以预调查-医院干预-调查-医院干预-再调查的模式在各级医院各科室展开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调查共完成了5773份问卷和病历查询,基线时各级医院骨密度筛查率多在10%左右,骨质疏松症诊断率明显高于治疗率,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转诊率和随访率远高于三级医院。医院行为干预后,各级医院的骨密度筛查率、骨质疏松症诊断率和治疗率均较前提升,显示出更好的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诊治差距。基于此次调查结果制定各级医院和相关科室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相关指标的考核标准。结论目前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仍不理想,呈现低筛查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现状。但骨质疏松症医疗质量可控,通过实施和贯彻骨质疏松症诊疗质控量化考核指标,可一定程度上提升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诊疗质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联合定量超声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帆 蒋小波 +7 位作者 曹洪义 宁蓬 冯秋 曾静 陈敏 刘虹蝶 万海艳 陈应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39-1342,1360,共5页
目的以双能X线骨密度(DEX)测定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评价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IOF)、定量超声骨密度(QUS-T)诊断骨质疏松症(OP)的切点值及单独或联合运用筛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以期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骨质疏松症筛查工... 目的以双能X线骨密度(DEX)测定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评价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IOF)、定量超声骨密度(QUS-T)诊断骨质疏松症(OP)的切点值及单独或联合运用筛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以期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骨质疏松症筛查工具,为该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400名成都社区绝经后妇女和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调查表,收集受试者基本人口学资料、病史资料、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并对400名受试者进行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及双能X线骨密度(DEX)测定。结果单独运用IOF、QUS-T作为筛查标准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76、0.832,切点值分别是:6.5、-2.75,其约登指数分别是0.278、0.527,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IOF联合QUS-T作为筛查标准时,ROC曲线下面积是0.834,以Y=23.196,此时灵敏度为64.8%,特异性为91.1%,约登指数为0.559;QUS-T与IOF并联时即满足IOF≥6.5或QUS-T≤-2.75其中之一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其灵敏度为77.84%,特异性为76.79%,约登指数为0.546;串联即同时满足IOF≥6.5和QUS-T≤-2.75即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其灵敏度为29.55%,特异性为96.43%,约登指数为0.260,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单独或联合运用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定量超声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F 定量超声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