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后胆道压力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105
1
作者 索运生 张明哲 +4 位作者 尹思能 肖宏 陈先林 易斌 李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和T管引流后胆道压力的变化,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比较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月3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胆道压力的变化,其中一期缝合15...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和T管引流后胆道压力的变化,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比较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月3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胆道压力的变化,其中一期缝合15例,T管引流15例。结果①胆总管静水压测定值为6.0~18.5cmH2O(0.54-1.66kPa)。②胆道压力:一期缝合组术前、后比较,术后第l天胆道压力轻度增高,术后第5天明显下降(q=4.53l,P〈0.05)。T管引流组术后第5天胆总管压力较术前明显下降(q=3.440,P〈0.05)。2组术中测压无显著性差异(t=1.228,P=0.230),术后第1、3、5天比较2组均有显著差异(t=3.108,P=0.004;t=2.071,P=0.048;t=3.355,P=0.002),T管引流组胆道压力下降明显。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后,胆总管压力无明显变化,说明此术式不会引起胆道压力过高而致胆漏;T管持续引流胆汁可降低胆总管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附530例报告) 被引量:74
2
作者 尹思能 李青亮 +7 位作者 张诗诚 蔡斌 易斌 郑坚 李涛 肖宏 陈先林 赵晓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  1992年 3月~ 2 0 0 1年 5月无选择经随访后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5 30例 ,其中置T管 2 2 2例 ,术后 2月拔T管 ,并常规作胆道镜检 ;胆管I期缝合 30 2例 ,术后 3月作静脉胆道造影或B超随...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  1992年 3月~ 2 0 0 1年 5月无选择经随访后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5 30例 ,其中置T管 2 2 2例 ,术后 2月拔T管 ,并常规作胆道镜检 ;胆管I期缝合 30 2例 ,术后 3月作静脉胆道造影或B超随访 ;经胆囊管探查 6例。 结果 中转开腹率 0 4 % ( 2 / 5 30 )。胆管阴性探查率 4 0 % ( 2 1/ 5 30 )。术中结石取净率 85 3 %( 434/ 5 0 9)。胆管再生结石率 0 8% ( 4/ 5 30 )。手术并发症率 13 6 % ( 72 / 5 30 ) ,死亡率 0 4 % ( 2 / 5 30 )。 5 30例随访 ( 3 5± 0 3)年 ,无胆管狭窄。 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创伤小、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低 ,半数以上可作胆管I期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 临床价值 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669例报告 被引量:101
3
作者 索运生 徐琳 +2 位作者 陈安平 尹思能 肖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942-94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669例(胆道镜取石术,液电碎石术,胆道狭窄扩张术,经胆囊管引流术,胆道内支架术)。结果手术成功643例(96.1%),胆漏17例(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669例(胆道镜取石术,液电碎石术,胆道狭窄扩张术,经胆囊管引流术,胆道内支架术)。结果手术成功643例(96.1%),胆漏17例(2.5%)经内镜鼻导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治愈,胆道轻度狭窄2例(0.3%)无临床表现未处理,残余结石4例(0.5%)经术后内镜取石治愈,细导管滑脱2例(0.3%)经再次手术治愈,晚期胰头癌死亡1例(0.1%)。581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5.6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术 一期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经胆囊管输尿管导管胆道引流607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肖宏 索运生 +5 位作者 尹思能 易斌 陈先林 孙科 王征夏 张胜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留置输尿管导管作胆管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1992年6月~2014年10月,在60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经右锁中线肋下穿刺置入输尿管导管经胆囊管残端置入胆总管行胆道引流术。结果 598例(98.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留置输尿管导管作胆管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1992年6月~2014年10月,在60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经右锁中线肋下穿刺置入输尿管导管经胆囊管残端置入胆总管行胆道引流术。结果 598例(98.5%)胆管引流获得成功。插管失败6例(1.0%),中转鼻胆管引流2例,T管引流4例;输尿管导管打折或堵塞导致无任何液体流出2例(0.3%);输尿管导管早期滑脱导致胆汁性腹膜炎1例(0.2%),再次腹腔镜下放置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治愈。一期缝合术后有狭窄影像3例(0.5%)未处理。598例术后3~14天经输尿管导管胆管造影无残石,588例术后2~4周拔管,10例4~6周拔管。588例随访6~60个月,平均18.5月,无胆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留置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可有效预防术后胆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输尿管导管引流 胆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江 戴德祥 陈安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9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切口漏胆13例,其中4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9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9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切口漏胆13例,其中4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9例联合内镜乳头切开和鼻胆管引流治愈。术后T管早期滑脱4例和常规拔T管4例均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经再次手术置T管和腹腔引流管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管切口漏胆、术后T管早期滑脱和T管瘘道形成不全是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和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术 胆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输液增温器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徐琳 王晓波 叶茜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进行肠内营养时按常规经营养管输注营养液,观察组... 目的观察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进行肠内营养时按常规经营养管输注营养液,观察组进行肠内营养时采用输液增温器对营养液予持续恒定加温,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相关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均P<0.01),术后腹胀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输注营养液时应用输液增温器予持续恒定加温,增温效果确切稳定,减少了因营养液温度不适造成的胃肠道反应,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癌 肠内营养 输液增温器 胃肠功能 胃肠道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和胃肠道损伤 被引量:2
7
作者 尹思能 张明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60-461,共2页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和胃肠道损伤。 方法  1991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 ,完成连续无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探查 90 16例 ,其中发生胆道损伤 14例 ( 0 15 % ) ,胃肠道损伤 3例( 0...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和胃肠道损伤。 方法  1991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 ,完成连续无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探查 90 16例 ,其中发生胆道损伤 14例 ( 0 15 % ) ,胃肠道损伤 3例( 0 0 3% )。其中 1例胆管横断伤、10例胆管部分损伤、1例胃损伤、2例十二指肠损伤均在腹腔镜下修补。 结果  1例胆道损伤腹腔镜下修补术后胆漏 ,1年后发生胆道狭窄 ,其余均痊愈出院。 结论 胆道部分损伤及胃肠道损伤可在腹腔镜下处理 ,对于胆道横断伤的腹腔镜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道损伤 胃肠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微循环通道及其临床意义——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
8
作者 周总光 高贤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墨汁灌注连续切片光镜观察,对20例恒河猴的胰腺微循环通道进行了研究。猴的胰腺微循环通道主要途径为:小叶间动脉→小叶内动脉→入岛血管→胰岛血窦→出岛血管(门脉)→腺泡毛细血管网→...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墨汁灌注连续切片光镜观察,对20例恒河猴的胰腺微循环通道进行了研究。猴的胰腺微循环通道主要途径为:小叶间动脉→小叶内动脉→入岛血管→胰岛血窦→出岛血管(门脉)→腺泡毛细血管网→小叶内静脉→小叶间静脉。构成胰腺基本单位的胰腺小叶,其血供特点是:由独支小叶内动脉供给血液,相邻小叶内动脉及其分支之间无吻合存在,属终动脉,推测这一特点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小叶内灶性坏死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微循环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镜联合会师技术经胆囊管入路行球囊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59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进衡 张刚 +4 位作者 王妍亭 陈安平 易斌 张胜龙 高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87-2889,共3页
目的:通过实施三镜联合会师技术经胆囊管入路行球囊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观察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将自制球囊套扎于鼻胆管,通过胆道镜置入的输尿管导管来引导鼻胆管经腹部置入,再用十二指肠镜将... 目的:通过实施三镜联合会师技术经胆囊管入路行球囊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观察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将自制球囊套扎于鼻胆管,通过胆道镜置入的输尿管导管来引导鼻胆管经腹部置入,再用十二指肠镜将其经口取出,取出过程中,鼻胆管自带球囊对细径胆总管进行取石,然后留置鼻胆管引流,行腹腔镜下细径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59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及T管引流,术后造影显示取净结石58例(98.3%),残余小结石1例(1.7%),残余小结石合并胆漏1例、胆漏1例(3.4%),胰腺炎2例(3.4%),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8%(4/59),无胆道穿孔、十二指肠出血、肠穿孔、重症胰腺炎及死亡等并发症。结论:三镜联合会师技术及经胆囊管入路行球囊鼻胆管引流术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球囊鼻胆管引流 细径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三镜、鼻胆管引流术在左肝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朝成 陈安平 +4 位作者 孙科 罗聪 唐世川 尹思能 索运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2-976,共5页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同期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下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同期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下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中伴或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共49例。均行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其中观察组22例,采用十二指肠镜下安置鼻胆管引流;对照组27例,采用T管引流,对比分析鼻胆管引流组与T管引流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随访。本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排气时间鼻胆管引流组早于T管引流组,分别为(57.4±13.4)h、(67.9±1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8,t=0.007,均P<0.05)。术后带管时间鼻胆管引流组为4~12 d,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的75~9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22,Z=0.000,均P<0.05)。结论:针对本院有限的病例研究,左肝内肝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术在未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前提下,具有加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鼻胆管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