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原发性肝癌HIFU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罗银灯 赵建农 +8 位作者 钟维佳 郭大静 吴伟 陈维娟 谢微波 罗小平 朱辉 冉立峰 张园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原发性肝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疗效评估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于HIFU治疗前、治疗后2周内及治疗后3月行常规磁共振...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原发性肝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疗效评估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于HIFU治疗前、治疗后2周内及治疗后3月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DWI。DWI采用平面回波(Echoplanar imaging,EPI)序列,b值选800 s/mm2。分析DWI图、ADC图病灶的信号变化,对病灶中央、周边、周围肝组织及背部肌肉4个ROI ADC值、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在HIFU治疗前后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variance,ANOVA),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结果:26例原发性肝癌病灶在DWI原始图像上呈高信号,ADC图呈冷色。HIFU治疗后2周内,24例病灶在DWI原始图像上呈低信号,ADC图呈暖色;3月后复查,DWI原始图像、ADC图上表现与治疗后2周内表现比较无明显变化。1例残存肿瘤组织,1例复发。对病灶稳定的24例治疗前后数据比较行方差分析,结果HIFU治疗后2周病灶中央ADC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2周的ADC值无明显差异(P=0.50)。同样,HIFU治疗后2周病灶周边ADC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2周的ADC值无明显差异(P=0.63)。HIFU治疗后2周病灶中央SI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2周的SI值无明显差异(P=0.99)。同样,HIFU治疗后2周病灶周边SI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2周的SI值无明显差异(P=0.97)。结论:肝脏DWI可以对原发性肝癌HIFU治疗后的凝固性坏死情况作出准确判断,ADC值升高及SI值降低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HIFU治疗后的凝固性坏死的联合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原发性肝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MRI的定量影像学特征用于胶质瘤分级诊断 被引量:13
2
作者 贾颖 杜学松 +3 位作者 陈君辉 张园园 方靖琴 张伟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37-1142,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提取的定量影像学特征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胶质瘤术前常规MRI资料,采用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VASARI)特征集提取30个定量影像学特征(F1~F30),以Kappa检验验证其稳定性,筛选不同胶质瘤级别间有... 目的探讨常规MRI提取的定量影像学特征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胶质瘤术前常规MRI资料,采用伦勃朗视觉感受图像(VASARI)特征集提取30个定量影像学特征(F1~F30),以Kappa检验验证其稳定性,筛选不同胶质瘤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定量特征,并以Binary Logistic回归评价其用于胶质瘤分级诊断的价值。结果 153例中,WHOⅡ级胶质瘤68例,Ⅲ级34例,Ⅳ级51例。30个VASARI特征均有较高稳定性(Kappa值均>0.5),其中10个定量特征,包括脑功能区受累情况(F3)、强化程度(F4)、强化百分比(F5)、未强化百分比(F6)、坏死百分比(F7)、强化边缘厚度(F11)、强化边缘清晰度(F12)、扩散(F17)、室管膜侵犯(F19)及未强化区跨脑中线情况(F22)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3有助于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回归系数(β)=-0.467,优势比(OR)=0.627,P=0.005)]及WHOⅡ级与Ⅲ级胶质瘤(β=-0.683,OR=0.505,P=0.006);F22对鉴别WHOⅢ级与Ⅳ级胶质瘤有较高诊价值(β=2.161,OR=8.682,P=0.008)。结论依据VASARI特征集基于常规MRI提取的定量影像学特征稳定性较好,可用于术前分级诊断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特征 定量参数 神经胶质瘤 肿瘤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1H-MRS联合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技术定量分析评估脂肪肝治疗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羲娥 黄子星 +3 位作者 袁放 宋彬 刘曦娇 张威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在3.0T MRI上联合运用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和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技术评估脂肪肝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搜集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例26例,于干预治疗前、干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行1次磁共振化学位移抑脂成像(梯度回波T1WI同/... 目的:探讨在3.0T MRI上联合运用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和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技术评估脂肪肝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搜集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例26例,于干预治疗前、干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各行1次磁共振化学位移抑脂成像(梯度回波T1WI同/去相位双回波)和氢质子波谱成像(1 H-MRS),测得同/去相位序列的信号强度值(SIIP和SIOP),计算双回波脂变指数(FI)。测得1 H-MRS的水峰峰值(Pwater)和脂肪峰峰值(Plipid)、水峰峰下面积(Awater)、脂肪峰峰下面积(Alipid),计算肝细胞相对脂肪含量1(RLC1)及相对脂肪含量2(RLC2)。同期测量患者的血脂、谷氨酰转肽酶、腹围及身高体重指数(BMI),将其拟合成临床脂肪肝指数(FLI)。以FLI为参照标准,对不同时间点MRI所测得肝脏脂肪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I、RLC1、RLC2与FLI进行秩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性(r>0,P<0.05)。干预治疗前后对照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FI、RLC1、RLC2、FLI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时间(time)变化趋势的对比Polynomial检验显示time*type有统计学意义(P=0.000),提示FI、RLC1、RLC2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变化是有差异的。可靠性分析显示,治疗前后组的FI和治疗前组的RLC1、RLC2的可重复性好,组内相关系数ICC≥0.75。结论:1H-MRS和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脂肪肝进行定量测定,可作为脂肪肝动态监测、疗效评估和随访观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7503.0T DWI ADC值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及术后复发和吻合口炎性纤维化关系 被引量:18
4
作者 郭达 杨陈 +2 位作者 周倩 周记宇 敬宗林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0-1315,共6页
目的:3.0T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及术后复发和吻合口炎性纤维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3.0T MRI检查,并测量肿瘤实性部分... 目的:3.0T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及术后复发和吻合口炎性纤维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3.0T MRI检查,并测量肿瘤实性部分平均ADC值、最小ADC值。比较不同病理分级组、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组、炎性纤维组间肿瘤实性部分各ADC值,分析ADC值与病理分级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诊断术前病理分期以及术后复发和吻合口炎性纤维化效能。结果:不同病理分级患者平均ADC值、最小ADC值差异显著,其中最小ADC值随着分化程度增加明显增加(P<0.05),高、中分化组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P<0.05)。复发组患者平均ADC值、最小ADC值明显<纤维化组(P<0.05)。采用Spearman法分析显示最小ADC值与肿瘤病理分期存在负相关性(rs=-0.528,P<0.05)。最小ADC值诊断低分化、高分化直肠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95%CI:0.596~0.817)、0.778(95%CI:0.672~0.884)。最小ADC值、平均ADC值诊断术后复发/纤维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771~0.935)、0.795(95%CI:0.680~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DWI肿瘤最小ADC值有助于术前预判病理分期以及术后诊断吻合口局部复发、炎性纤维化,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级 复发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