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民看病不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建南 卢洪岩 +4 位作者 刘勇华 杨朝伦 尹代红 辛珏 李晋蓉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第10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成都市卫生局 看病难 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原因分析 市民 人民群众 公共卫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贾洪 刘丽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2,共2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院图书馆正不断面临着从传统的形式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变。文章分析了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理念,使医院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能适应新时期信息工作的需要。对解决图书馆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探讨和建议。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棒对牙周炎和冠周炎病原菌的抗菌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肖晓蓉 朱硃 +3 位作者 张继 罗开元 林紫玲 刘黎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评价替硝唑棒对牙周炎和冠周炎病原菌的抗菌作用。方法:(1)采用厌氧菌药物敏感试验的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替硝唑和甲硝唑对200株临床分离株的MIC50和MIC90。(2)采用厌氧菌培养方法测定51例牙周炎和冠周炎患者局部应用替硝唑和甲硝... 目的:评价替硝唑棒对牙周炎和冠周炎病原菌的抗菌作用。方法:(1)采用厌氧菌药物敏感试验的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替硝唑和甲硝唑对200株临床分离株的MIC50和MIC90。(2)采用厌氧菌培养方法测定51例牙周炎和冠周炎患者局部应用替硝唑和甲硝唑前后,牙周炎病原菌和冠周炎病原菌的变化。结果:替硝唑棒剂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梭杆菌和消化链球菌具有明显抗菌作用,其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0.25、0.25、8 mg/L和0.5、0.5、1、8mg/L;其清除率为94.4%~100%,细菌数量均有明显减少。替硝唑对牙周炎和冠周炎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明显强于甲硝唑(P<0.05)。结论:局部应用替硝唑棒可明显抑制牙周炎和冠周炎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棒 甲硝唑棒 牙周炎 冠周炎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口裂腹鱼和鲤鱼H-FABP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谱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亚秋 李瑞文 +2 位作者 郑玉才 吉红 刘茂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4-560,共7页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水平与影响肉质性状的肌内脂肪含量有关,鱼类H-FABP的表达水平对其肌内脂肪含量是否相关仍未见报道.本研究获得齐口裂腹鱼和鲤鱼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序列,利用半定...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水平与影响肉质性状的肌内脂肪含量有关,鱼类H-FABP的表达水平对其肌内脂肪含量是否相关仍未见报道.本研究获得齐口裂腹鱼和鲤鱼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序列,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其表达特性并测定肌内脂肪含量,比较H-FABP基因在不同生活环境的2种鲤科鱼肌内脂肪沉积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和鲤鱼H-FABP基因的ORF为402 bp,编码133个氨基酸,它们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与人、猪、小鼠、斑马鱼、大西洋鲑、虹鳟等的同源性为71.3%~90%;H-FABP基因在2种鲤科鱼的心、肌肉、脂肪、肝、脑、脾、肾和鳃等组织中均有表达,肝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H-FABP基因的肌肉表达谱在齐口裂腹鱼和鲤鱼中存在明显差异:齐口裂腹鱼中的表达随生长发育呈上升趋势,在大体重鱼(500 g)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小体重鱼(P<0.05),其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370,P<0.05);H-FABP基因在鲤鱼生长发育中呈下降趋势,而小体重鱼(50~60 g)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它大体重鱼(P<0.05),其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7.083,P<0.01).据此推测,齐口裂腹鱼和鲤鱼肌肉组织H-FABP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关联性的差异可能与2种鱼的生活环境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口裂腹鱼 鲤鱼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基因表达 肌内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三酚在宫腔镜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凌 常林利 +1 位作者 周萍 陈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48-749,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和口服米索前列醇在妇女宫腔镜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我院取IUD困难患者60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32例,于术前10分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 mg;米索前列醇组28例,于术...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和口服米索前列醇在妇女宫腔镜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我院取IUD困难患者60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32例,于术前10分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 mg;米索前列醇组28例,于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结果:间苯三酚组宫颈充分软化25例(78.13%)与米索前列醇组22例(7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1例心率减慢,米索前列醇组阴道流血15例,下腹胀痛2例,血压升高1例。结论:静脉注射间苯三酚为一种起效快、副反应少的软化宫颈方法,适合用于宫腔镜IUD取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宫腔镜 米索前列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棒治疗牙周炎、冠周炎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罗开元 邓珠泽仁 +2 位作者 王莉 邹明奎 陈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2-334,共3页
关键词 牙周炎 冠周炎 替硝唑棒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酒渣鼻、慢性荨麻疹 被引量:6
7
作者 段西凌 林新瑜 +4 位作者 李乐平 黄际远 史克剑 钟兴华 王尚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酒渣鼻 幽门螺杆菌 尿素呼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G及IgG亚类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段西凌 李乐平 +2 位作者 叶长宁 林新瑜 王尚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6-456,共1页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G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段西凌 叶长宁 +2 位作者 李乐平 杨雁 王尚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免疫球蚩白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针吸取细胞学在霍奇金病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宇琪 杨霞 +2 位作者 董荣春 许峰 孙维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70-271,I038,共3页
目前,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已在国内外深入开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总结分析经活检诊断为霍奇金病(Hodgkinsdisease,HD)的FNAC资... 目前,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已在国内外深入开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总结分析经活检诊断为霍奇金病(Hodgkinsdisease,HD)的FNAC资料,以探讨FNAC在HD诊断上的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杰金氏病 细胞学诊断 细针吸取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040例拔牙原因统计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田洪君 罗开元 林敬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9-140,共2页
23040例拔牙原因统计分析田洪君,罗开元,林敬涌拔牙手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常见手术之一。拔牙原因分析,国内文献曾有报道。作者对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1991年8月至1992年7月,23040例拔牙原因... 23040例拔牙原因统计分析田洪君,罗开元,林敬涌拔牙手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常见手术之一。拔牙原因分析,国内文献曾有报道。作者对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1991年8月至1992年7月,23040例拔牙原因(龋病、牙周病、阻生牙、乳牙滞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病因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监视下34例宫角妊娠吸刮术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萍 冉崇兰 +1 位作者 张凌 代倩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7-30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视下宫角妊娠吸刮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术前诊断宫角妊娠35例,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角妊娠吸刮术。结果:35例中32例由我院诊断宫角妊娠,2例外院转入并由我院确诊,1例腹腔镜直视下为间质部妊娠。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视下宫角妊娠吸刮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术前诊断宫角妊娠35例,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角妊娠吸刮术。结果:35例中32例由我院诊断宫角妊娠,2例外院转入并由我院确诊,1例腹腔镜直视下为间质部妊娠。3例宫角穿孔。34例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吸刮术及宫角穿孔修补术,1例中转开腹切除患侧输卵管。腹腔镜下吸刮术均一次性吸刮干净,无一例妊娠物残留及再次清宫。术中出血少,平均出血量为21.5 ml。结论:腹腔镜监视下宫角妊娠吸刮术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角妊娠 吸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不同方式处理腹膜和返折腹膜术后粘连的比较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晓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06-607,共2页
关键词 不缝合壁层腹膜 剖宫产术中 术后粘连 新式剖宫产术 手术时间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紊乱症与龋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开元 邹锦清 +2 位作者 史宗道 易新竹 罗宗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8-299,共2页
颞颌关节紊乱症与龋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罗开元,邹锦清,史宗道,易新竹,罗宗赉龋病是否是额颌关节紊乱症的危险因素,如果是危险因素,其病因学联系的强度如何?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群中龋... 颞颌关节紊乱症与龋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罗开元,邹锦清,史宗道,易新竹,罗宗赉龋病是否是额颌关节紊乱症的危险因素,如果是危险因素,其病因学联系的强度如何?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群中龋病与颗颌关节紊乱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 龋齿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磁学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瞿宁厚 李晓勇 +4 位作者 王纯 刘昌乙 何勇 郭英 刘静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3-96,共4页
生物磁学是近30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国外发展较快,国内则相对滞后,不过在磁疗方面则卓有进展。生物磁学与运动医学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应用前景广阔.笔者对生物磁学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作一介绍和概述。
关键词 生物磁学 应用 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霍震 杜月君 +2 位作者 刘素琼 陈红 隆玉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95-696,共2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同孕周的妇女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子痫前期组,30例相同孕周的妇女为对照组,采用Beckman-Coulter 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同孕周的妇女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子痫前期组,30例相同孕周的妇女为对照组,采用Beckman-Coulter 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表达情况。结果:子痫前期组CD34+/CD45+和CD62P+总数占外周有核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相同孕周的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内皮祖细胞数量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痈前期 内皮祖细胞 CD34+/CD5+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穿刺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江 张成琼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3-473,共1页
1病例报告 患者,40岁,因腹腔镜下子宫鞘内次全切除术后左下腹穿刺孔瘢痕处周期性疼痛及包块1年,于2007年4月16日入我院。患者因月经增多2年,加重2月,B超检查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于2004年9月20日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子宫鞘... 1病例报告 患者,40岁,因腹腔镜下子宫鞘内次全切除术后左下腹穿刺孔瘢痕处周期性疼痛及包块1年,于2007年4月16日入我院。患者因月经增多2年,加重2月,B超检查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于2004年9月20日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子宫鞘内次全切除术。术中未发现双侧附件异常病灶及盆腔内粘连。术中用切割机绞碎子宫及肌瘤并经左下腹穿刺孔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切除术后 穿刺孔 腹腔镜 多发性子宫肌瘤 次全切除术 病例报告 月经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RhD血清型红细胞RhD抗原的表达
18
作者 周英 吕文彬 +3 位作者 李健 陈雪 王乃红 方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52-1454,共3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红细胞表面RhD抗原的实验方法,并研究不同RhD血清型红细胞表面D抗原表达的差异。选取标准的RhD(+)和RhD(-)细胞按1∶1比例混合,用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D,二抗为FITC-抗-IgG F(ab′)2]染色,应用FCM... 本研究旨在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红细胞表面RhD抗原的实验方法,并研究不同RhD血清型红细胞表面D抗原表达的差异。选取标准的RhD(+)和RhD(-)细胞按1∶1比例混合,用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D,二抗为FITC-抗-IgG F(ab′)2]染色,应用FCM检测RhD(+)细胞的比例,并确立IgG抗-D的最佳使用稀释度。采用FCM检测RhD阳性、弱D型、RhDel型、RhD阴性红细胞表面D抗原数量。结果显示,IgG抗-D单克隆抗体的最佳使用稀释度是1∶4,1×106/50μl。RhD阳性、弱D型、RhDel型、RhD阴性者RhD(+)红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6.8±2.97)%、(79.5±9.88)%、(47.8±11.43)%、(3.7±2.96)%,红细胞表面D抗原平均荧光强度依次为33.3±6.21道、18.6±5.39道、7.10±1.17道、0.79±0.55道。结论:4种不同血清表现型的RhD抗原数量的差异有显著性,以RhD阳性的抗原数量最多,弱D型次之,RhDel型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 弱D RhDel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盆腹膜后淋巴管平滑肌瘤1例
19
作者 温全 张勇 +2 位作者 皮健 宁平 古建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1-591,共1页
关键词 盆腹膜后 淋巴管平滑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血与新生儿静脉血中乙肝标志物结果的比较
20
作者 刘晓蓉 李萍 吴友慧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孕妇所生新生儿用脐带血检测乙肝标志物的价值。方法:141例胎儿出生后,抽取脐带血和股静脉血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配对比较脐带血检测的准确性。结果:141例中,有130例两种标本的结果完全一致(92.2%)。脐血标本诊断...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孕妇所生新生儿用脐带血检测乙肝标志物的价值。方法:141例胎儿出生后,抽取脐带血和股静脉血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配对比较脐带血检测的准确性。结果:141例中,有130例两种标本的结果完全一致(92.2%)。脐血标本诊断准确性达到92.91%。用脐带血标本检测HBVM,敏感性为89.48%,特异性93.44%。结论:在临床上脐带血可以代替股静脉血检测乙肝标志物。严格规范操作,避免污染,准确性可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标志物 脐带血 静脉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