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晓蕾 余世禄 +3 位作者 余涛 黄杰 郭平 梁河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分别应用复方丹参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与正常组对照,发现复方丹参治疗组的血清SOD显著增高(t=2.147,P<0.05);血清CK-BB明显下降(t=2.400,P<0.05),并恢复至正常水平;新生儿行为神经20项评分异常率亦较胞二... 本文分别应用复方丹参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与正常组对照,发现复方丹参治疗组的血清SOD显著增高(t=2.147,P<0.05);血清CK-BB明显下降(t=2.400,P<0.05),并恢复至正常水平;新生儿行为神经20项评分异常率亦较胞二磷胆碱组下降(u=1.97,P<0.05),死亡率略有降低(u=1.00,P>0.05)。两组其后的生长发育及丹佛智能筛查结果无显著差异。提示复方丹参中的有效成份可能通过阻断HIE的发病机制而减轻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复方丹参 胞二磷胆碱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电刺激的肌电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足背屈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先辉 程健 +3 位作者 朱华 张希玲 余丹 兰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带电刺激的肌电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足背屈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66例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带电刺激的肌电反馈治疗(Est-EMGBFT)。两组患儿均于治... 目的探讨带电刺激的肌电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足背屈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66例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带电刺激的肌电反馈治疗(Est-EMGBFT)。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胫前肌徒手肌力测定(MMT)及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I-ROM)测定,治疗组患儿同时经表面肌电图测定肌电积分值(iEMG)及均方根值(RMS)。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儿肌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EMG及RMS增加(P<0.05),主动关节活动度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Est-EMGBFT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足背屈功能康复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刺激的肌电反馈疗法 肌力 主动关节活动范围 肌电积分 均方根值 脑性瘫痪 痉挛型双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汉 尹梦笛 +4 位作者 吕筱航 张高福 王墨 阳海平 李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伴高凝状态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7例初发PN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高凝状态组、非高凝状态组,以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分析高凝状态下单纯型肾病组(SNS... 目的探讨儿童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伴高凝状态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7例初发PN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高凝状态组、非高凝状态组,以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分析高凝状态下单纯型肾病组(SNS)和肾炎型肾病组(NNS)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7例患儿中,高凝状态组50例,非高凝状态组7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状态组的血小板数目(PLT)、血小板压积(PCT)、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凝状态组和非高凝状态组在PLT、Fib、D2、补体C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高凝状态患儿中,SNS组(32例)和NNS组(18例)的HCT、TC、LDL、PT、补体C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与补体C3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5),PLT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57例患儿经治疗后无血栓事件发生,病情好转。结论初发PNS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PLT、Fib、D2可作为高凝状态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补体系统激活与高凝状态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高凝状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暴发宋内志贺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桂华 邓建军 +11 位作者 陈昌辉 朱渝 乔勇 李晓辉 何亚薇 李桦 余华 蒋虹 张熔 彭茜 李运璧 万朝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某小学暴发的宋内志贺菌食物中毒大便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志贺菌监测、分离、鉴定依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共获得245份大便培养阳性病例完整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26例,女119例。结果发... 目的探讨某小学暴发的宋内志贺菌食物中毒大便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志贺菌监测、分离、鉴定依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共获得245份大便培养阳性病例完整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26例,女119例。结果发热、呕吐、腹痛、寒颤、里急后重是多数患儿的首发症状,男生的腹泻次数与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细胞、中性细胞比例,中性细胞绝对值,低血钾,大便常规白细胞构成比、红细胞构成比、脓细胞阳性率、隐血阳性率,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大便常规中吞噬细胞阳性率高于男生(P<0.05)。结论宋内志贺菌感染多呈不典型发作,部分临床特征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内志贺杆菌 暴发 临床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肉芽肿病高危儿产前诊断研究
5
作者 田雯 蒋利萍 +3 位作者 舒岚 刘玮 张璐颖 赵晓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0-526,532,共8页
目的探讨羊水脱落细胞基因分析及宫内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在慢性肉芽肿病(CGD)高危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基因分析确诊的6例CGD患儿[5例X连锁CGD(X-CGD),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GD(AR-CGD)]... 目的探讨羊水脱落细胞基因分析及宫内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在慢性肉芽肿病(CGD)高危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基因分析确诊的6例CGD患儿[5例X连锁CGD(X-CGD),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GD(AR-CGD)]家系中8例高危儿经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提取羊水脱落细胞RNA和DNA,经PCR扩增、测序分析CYBB或CYBA基因;其中2例高危儿在B超引导下,经皮采集胎儿脐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对上述基因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脱落细胞CYBB、CYBA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在5例X-CGD患儿家系的7例高危儿中,1例为正常女性胎儿,2例女性胎儿突变基因携带情况不明确,1例为正常男性胎儿,2例为X-CGD男性胎儿,1例为可疑X-CGD男性胎儿;1例AR-CGD患儿家系中的高危儿为可疑AR-CGD女性胎儿。上述2例可疑CGD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均异常低下,脐血基因分析验证1例为X-CGD男性胎儿,1例为AR-CGD女性胎儿。4例正常胎儿顺利出生,4例CGD胎儿行人工流产术。结论羊水脱落细胞基因分析与宫内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相结合,可为CGD高危儿提供可靠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脱落细胞 胎儿脐血 基因分析 呼吸爆发试验 慢性肉芽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Th1/Th2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庆元 李红霞 朱杰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19-123,共5页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Th1/Th2比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6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Th1/Th2比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6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盐酸西替利嗪、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加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西咪替丁和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Th1/Th2比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6、IL-8、IL-17、IL-18、Th2、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_1、C反应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α_1-微球蛋白、N-乙酰-β-葡萄糖苷酶、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IL-10、IL-12、Th1水平及Th1/Th2比值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长于本组治疗前(P_均<0.05),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紫癜性肾炎,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其肾功能和凝血功能,调节Th1/Th2免疫失衡,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孟鲁司特钠 紫癜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