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贾丽刚 费翔 +16 位作者 经翔 李明星 聂芳 蒋栋 唐少珊 张巍 丁红 宋涛 周琦 张蓓 孙志霞 马晓娟 何年安 李芳 祝英乔 程文 罗渝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7-1154,共8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10 m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2月1日—2024年6月30日17家医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229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与息肉性质的关系,采...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10 m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2月1日—2024年6月30日17家医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229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与息肉性质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肿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不同指标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胆固醇性息肉108例,腺瘤102例,息肉型胆囊癌19例。胆固醇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患者年龄(Z=-4.476,P<0.001)、息肉数量(χ^(2)=15.561,P<0.001)、直径(Z=-8.149,P<0.001)、回声(χ^(2)=9.241,P=0.010)、血流信号(χ^(2)=23.107,P<0.001)、增强强度(χ^(2)=47.610,P<0.001)、增强模式(χ^(2)=6.468,P=0.011)、血管形态(χ^(2)=84.470,P<0.001)、胆囊壁完整性(χ^(2)=7.662,P=0.006)、基底部宽度(Z=-9.83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瘤和息肉型胆囊癌患者年龄、息肉部位、直径、回声、增强模式、血管形态、基底部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33、-3.902、-5.042,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增强、分支型血管形态、基底部宽度是肿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63、5.770、3.075,P均<0.001)。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鉴别胆固醇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优于单一指标和息肉直径(P均<0.01)。结论 超声造影可有效鉴别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性质,为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病变 腺瘤性息肉 胆固醇息肉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诊断 鉴别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多中心研究数据的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定性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沈若霞 杨丽春 +6 位作者 罗晓茂 年英华 唐丽娜 陈琴 罗俊 吕志红 程印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85-889,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超声造影定性特征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基于国内进行的乳腺结节超声造影多中心研究数据,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3月来自国内8家医院的有效病例1074个乳腺病灶,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定性... 目的分析不同超声造影定性特征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基于国内进行的乳腺结节超声造影多中心研究数据,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3月来自国内8家医院的有效病例1074个乳腺病灶,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定性分析乳腺病灶超声造影各项参数特征,包括增强时相、增强强度、增强顺序、增强后病灶的形态、增强后病灶的边缘、增强后病灶范围、增强均匀性、增强后充盈缺损、蟹足征以及滋养血管。比较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对照病理结果,对10项乳腺病灶超声造影特征进行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病理结果最为相关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良、恶性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除增强顺序外,其余9项超声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后进入模型的5个参数分别为增强强度、增强后病灶范围、增强均匀性、增强后病灶形态及蟹足征,与乳腺恶性病灶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造影剂 诊断 鉴别 中国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联合5D Heart智能导航技术用于正常胎儿心脏超声筛查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丽蓉 冉海涛 +3 位作者 罗瑜 马晓娟 杨芳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2-876,共5页
目的评估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医师甲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和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对114胎正常胎儿进行心脏超声筛查,记录2种检查方法采集图像所用时间,并对相... 目的评估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医师甲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和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对114胎正常胎儿进行心脏超声筛查,记录2种检查方法采集图像所用时间,并对相同的9个切面进行评分;1周后,医师甲再次、医师乙首次对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各切面显示合格率,分析同一医师和不同医师间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结果2胎因胎动明显无法确定智能导航点位置而被排除。胎儿心脏容积图像和常规二维超声图像的采集时间分别为(94.76±35.21)s和(595.88±139.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与常规二维超声对胎儿四腔心、五腔心、右心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的显示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对胃泡水平腹部横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合格率低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P均<0.05)。不同医师间(除三血管气管和主动脉弓切面)及同一医师不同时间(除主动脉弓切面)对容积数据进行分析后各切面的评分一致性好(Kappa均>0.75)。结论STIC联合5DHeart智能导航技术可缩短检查时间;9个胎儿心脏切面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胎儿心脏超声筛查需要,用于正常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脏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智能导航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技术不同旋转步进角度测量胎儿胆囊体积 被引量:5
4
作者 罗瑜 冯梦娟 +4 位作者 胡祎 周微尘 徐莲 杨芳 马晓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VOCAL)技术不同旋转步进角度测量中晚孕期胎儿胆囊体积的一致性,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对157名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分别选择旋转步进角度30°、18°、12°...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VOCAL)技术不同旋转步进角度测量中晚孕期胎儿胆囊体积的一致性,并分析其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对157名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分别选择旋转步进角度30°、18°、12°,测量胎儿胆囊体积,观察胎儿胆囊体积与孕周的相关性,并比较3种旋转步进角度测量胎儿胆囊体积的一致性。结果 30°、18°、12°旋转步进角度测得胎儿胆囊体积值均与孕周相关性高(r=0.92、0.88、0.90,P均<0.001),且30°与18°(ICC=0.94)、30°与12°(ICC=0.97)及18°与12°(ICC=0.94)测量胎儿胆囊体积的一致性均良好。结论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不同旋转步进角度测量胎儿胆囊体积值的一致性良好,且均与孕周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胆囊 体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B超图像特征提取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江莉 汪小毅 +3 位作者 李德玉 汪天富 郑昌琼 程印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为了建立适合于脂肪肝B超图象识别的最佳特征矢量,首先提取正常肝和脂肪肝B超图像的近远场灰度比特征以及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游程长度两种纹理模型中的9个特征。再用Kolmogorov-Smirnov假设检验和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两次特征选择。通过特... 为了建立适合于脂肪肝B超图象识别的最佳特征矢量,首先提取正常肝和脂肪肝B超图像的近远场灰度比特征以及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游程长度两种纹理模型中的9个特征。再用Kolmogorov-Smirnov假设检验和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两次特征选择。通过特征选择,最初的10个特征矢量只有近远场灰度比以及灰度共生矩阵的角二阶矩、熵、反差分矩共4个特征被保留下来,用于脂肪肝的识别。这4个特征组成了适合于脂肪肝B超图象分析的最佳特征矢量。研究表明由这4个特征组成的最佳特征矢量对脂肪肝识别有着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特征提取 近远场灰度比 灰度共生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美托洛尔与依那普利对心房纤颤患者活动后心室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任继刚 李嘉俊 周琳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地高辛、美托洛尔及依那普利对心房纤颤患者活动后心室率的影响。方法5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4组。A组13例,口服地高辛0.125 mg,qd;B组13例,口服地高辛0.125 mg,qd,依那普利10 mg,qd;C组18例,口服地高辛0.125 mg,qd;美托洛尔25 ... 目的观察地高辛、美托洛尔及依那普利对心房纤颤患者活动后心室率的影响。方法5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4组。A组13例,口服地高辛0.125 mg,qd;B组13例,口服地高辛0.125 mg,qd,依那普利10 mg,qd;C组18例,口服地高辛0.125 mg,qd;美托洛尔25 mg,b id;D组15例,口服地高辛0.125 mg,qd,美托洛尔25 mg,b id,依那普利10 mg,qd。连续用药2周,比较用药前后静息时及活动后心室率变化情况。结果静息状态下,各组均能有效控制房颤心室率(P<0.05或P<0.01)。但在活动后,C组和D组能明显控制心室率(P<0.01),其余两组活动后心室率与用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依那普利对持续房颤患者静息或活动后心室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能有效控制房颤患者活动后心室率,未观察到短期应用依那普利对持续性房颤患者活动后的心室率发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地高辛 依那普利 心房纤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CEUS预测模型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宫洁 陈琴 +8 位作者 罗俊 唐丽娜 杨丽春 吕志华 程印蓉 袁丽君 程艳 王胜利 韩小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4-878,共5页
目的评价采用乳腺CEUS预测模型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观察者一致性。方法收集多中心共953例接受超声和CEUS检查的乳腺单发结节患者。本课题组由初始组(各医院1名低年资医师)、检查者组(各医院1~2名具有2年以上CEUS检查经验的医师)、研究组... 目的评价采用乳腺CEUS预测模型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观察者一致性。方法收集多中心共953例接受超声和CEUS检查的乳腺单发结节患者。本课题组由初始组(各医院1名低年资医师)、检查者组(各医院1~2名具有2年以上CEUS检查经验的医师)、研究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名高年资医师)及交叉盲读组(各医院1~2名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构成。首先由初始组及检查者组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病灶进行分类,其次由交叉盲读组和研究组采用乳腺CEUS预测模型再次进行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4组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效能;分析观察者间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一致性。结果953例中,病理证实良性病灶451例(451/953,47.32%),恶性病灶435例(435/953,45.65%),癌前病变67例(67/953,7.03%)。初始组、检查者组、研究组及交叉盲读组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准确率分别为71.67%(683/953)、74.92%(714/953)、80.17%(764/953)及83.42%(795/953)。初始组与检查者组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P<0.001),与研究组及交叉盲读组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6、0.41,P均<0.001);检查者组与研究组、交叉盲读组的一致性均为中等(Kappa=0.68、0.51,P均<0.001);研究组与交叉盲读组的一致性中等(Kappa=0.74,P<0.001)。结论不同观察者采用乳腺CEUS预测模型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一致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罗瑜 邱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6-796,共1页
患者女,4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下腹部刺痛2个月,伴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既往月经规律,无其他特殊病史。查体:双合诊于盆腔扪及直径约10cm包块,边界较清,活动度差,轻压痛。实验室检查:CA125234.10 U/ml。经阴道超声:紧邻子宫后方... 患者女,4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下腹部刺痛2个月,伴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既往月经规律,无其他特殊病史。查体:双合诊于盆腔扪及直径约10cm包块,边界较清,活动度差,轻压痛。实验室检查:CA125234.10 U/ml。经阴道超声:紧邻子宫后方盆腔内见7.58cm×5.58cm和8.27cm×7.12cm较均匀低回声团块(图1A),二者似相连;CDFI于团块内见Ⅱ级血流(图1B)并探及动脉血流频谱(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淋巴瘤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兔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熊妮 唐雯 顾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501,共7页
目的观察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模型兔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将5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低剂量(20 Gy)组(n=22)、高剂量(40 Gy)组(n=22)及对照组(n=11),针对前2组建立RIHD模型、对照组实行假放射治疗... 目的观察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模型兔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将5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低剂量(20 Gy)组(n=22)、高剂量(40 Gy)组(n=22)及对照组(n=11),针对前2组建立RIHD模型、对照组实行假放射治疗(放疗)。于放疗前(T0期)、放疗后0周(T1期)、5周(T2期)及15周(T3期)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图像后处死高、低剂量组各2只及对照组1只进行病理观察;于放疗后25周(T4期)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全部处死进行病理观察,将超声图像导入QLab 10软件,应用aCMQ进行分析。结果3组各期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剂量组前壁基底段(BA)、前壁中间段(MA)、侧壁中间段(MAL)、前间隔中间段(MAS)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在T3期较同组前期及同期另外2组均降低(P均<0.05),T4期除后壁基底段(BIL)、下壁基底段(BI)、下壁中间段(MI)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外,其余节段均较同组前期及同期另外2组降低(P均<0.05),T3、T4期整体应变及应变率均较同组前期降低(P均<0.05);低剂量组T4期BA、MA、MAL、MAS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均较同组前期及对照组降低(P均<0.05)。光镜下高、低剂量组于T2期心肌开始呈现炎性渗出表现,随时间推移出现纤维化,血管壁增厚及炎性浸润,高剂量组重于低剂量组并于T4期出现坏死。结论2D-STI可较常规超声更早地定量评价RIHD模型兔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心室功能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