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一步提升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成都市社科院课题组 王苹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4期86-89,共4页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成都市"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奋斗目标的必经过程。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成都市"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奋斗目标的必经过程。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缺乏有效统筹和整合;公共文化产品的种类较单一,群众参与程度低;公共文化经费投入仍不足,尚未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不足,队伍素质还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需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中心;整合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置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人才队伍保障机制、考核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资源 城乡统筹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与均等化公共服务创新路径研究--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余梦秋 周灵 +1 位作者 陈健生 陈家泽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7,共4页
本文从统筹城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路径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着手,从破解城乡二元发展现实难题的需要、市场失灵与公共产品理论、加强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论述了均等化公共服务创新路径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成都市为例,对成都... 本文从统筹城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路径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着手,从破解城乡二元发展现实难题的需要、市场失灵与公共产品理论、加强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论述了均等化公共服务创新路径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成都市为例,对成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以及成效进行了详细地梳理,指出了其在均等化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创新点。最后,借鉴成都市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创新做法,提出了四川省统筹城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经济圈的区域特征及其带动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艺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3-155,共3页
本文认为成都经济圈的圈层结构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辐射层中又划分为近辐射层和远辐射层,以涵盖川南地区。在对成都经济圈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概括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成都经济圈对卫星城镇建设和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带... 本文认为成都经济圈的圈层结构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辐射层中又划分为近辐射层和远辐射层,以涵盖川南地区。在对成都经济圈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概括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成都经济圈对卫星城镇建设和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带动效应,提出了“由点到面”和“由面及点”的带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经济圈 区域特征 带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试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从政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7,共3页
设立"成都试验区"的意义重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需要,是国家宏观战略布局的需要。文中阐述了科学确立"成都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努力创造具有普... 设立"成都试验区"的意义重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需要,是国家宏观战略布局的需要。文中阐述了科学确立"成都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努力创造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新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试验区 建设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重要文化中心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
5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本文围绕将成都建成为西部重要文化中心这一基本目标,着重论述了实现它的战略意义、成都已有的基础、存在问题及成因、基本途径等,为未来成都文化建设勾勒出了一个较为详尽的战略发展蓝图,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关键词 成都 文化 文化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成都”的“地缘文化”
6
作者 罗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0-123,共4页
论文提出了"全域成都的地缘文化"概念。从自然、社会历史成因和现实存在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阐释:"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赋予成都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缘文化特质;以"飞鸟"为符号寓意象征,描述了"全域成都... 论文提出了"全域成都的地缘文化"概念。从自然、社会历史成因和现实存在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阐释:"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赋予成都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缘文化特质;以"飞鸟"为符号寓意象征,描述了"全域成都地缘文化"的现实文化资源版图的大致分布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成都 成都平原 地缘文化 符号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十二五”时期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路径问题研究
7
作者 钟怀宇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3-156,共4页
城市现代化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和目标体系,需要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的同步推进。成都提出的在"十二五"期间的城市现代化"新三最"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系统上解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主动力... 城市现代化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和目标体系,需要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的同步推进。成都提出的在"十二五"期间的城市现代化"新三最"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系统上解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主动力如何实现由传统工业化为主导向信息化为主导的转换、城市现代化发展主旨如何实现发展与公平的合理平衡、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内生条件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三个宏观命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成都"十二五"时期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现实命题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路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现代化 发展方式 发展与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异同中探索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基于成都试验区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重庆试验区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钟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成都于2007年6月被国家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预示着成都要在原有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探索新的思路和改革模式。因此,本文通过对成都试验区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重庆试验区的差异和相似点的... 成都于2007年6月被国家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预示着成都要在原有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探索新的思路和改革模式。因此,本文通过对成都试验区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重庆试验区的差异和相似点的比较研究,明确成都试验区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找准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破除城乡统筹发展遇到的障碍,使成都的发展为全国提供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区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进成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
作者 王苹 钟声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13-16,共4页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反映了'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制定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西部地区中心...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反映了'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制定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成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使全市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小康社会 成都市 经济建设 产业结构 农民收入 城市辐射力 城市经营 创新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严君平的学术思想
10
作者 邓星盈 黄开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2-95,共4页
试论严君平的学术思想邓星盈黄开国西汉的严君平是四川学术史上第一个写作学术专著,并建立起系统的学说的学者。他的著作《老子指归》,在中国学术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严君平的学术思想是以道家为主,辅以法家... 试论严君平的学术思想邓星盈黄开国西汉的严君平是四川学术史上第一个写作学术专著,并建立起系统的学说的学者。他的著作《老子指归》,在中国学术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严君平的学术思想是以道家为主,辅以法家、儒家的思想。这里的所谓道家,已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君平 学术思想 《老子指归》 天地万物 黄老之学 儒家思想 宇宙演化 《汉书·艺文志》 《老子》 为无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至隋唐的巴蜀学术
11
作者 邓星盈 黄开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1-49,共9页
三国至隋唐的巴蜀学术邓星盈黄开国巴蜀学术经汉代的兴盛之后,由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战乱不断而相对滞后。隋唐社会经济的进步,又使巴蜀学术有了相对的发展,并为宋代巴蜀学术的极大繁荣奠定了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巴蜀学术在三... 三国至隋唐的巴蜀学术邓星盈黄开国巴蜀学术经汉代的兴盛之后,由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战乱不断而相对滞后。隋唐社会经济的进步,又使巴蜀学术有了相对的发展,并为宋代巴蜀学术的极大繁荣奠定了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巴蜀学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变幻无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 《易》学 《毛诗》 三论宗 古文经学 儒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 柳本尊 三国志 隋唐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智能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探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晓玲 李后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共4页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情感智能成为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中尤为重要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驱动力。情感智能在改变人类生存境遇和情感存在模式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了变革性的力量。情感智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情感智能成为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中尤为重要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驱动力。情感智能在改变人类生存境遇和情感存在模式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了变革性的力量。情感智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可为和可行的空间和技术。基于情感智能在多模态的情感识别、多样式的情感计算和人机的情感和谐交互方面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助力。通过明确情感智能技术运用的规则与遵循、促进“情感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交叉学科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情感智能素养等实践策略,实现情感智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晓雯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年第9期566-567,共2页
该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存在的六方面不足 ,相应提出了六方面对策措施建议 ,从而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以农民健康促农村小康。
关键词 农村 卫生事业建设 思考 对策 农民 小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晓雯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5,共4页
回顾马克思恩格斯丰富系统且富有科学预见性的城乡关系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认识,文章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着重论述了其对当代的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城乡发展理论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我国中医药产业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晓雯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第8期452-454,共3页
面对国际植物药市场的巨大商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作者在指出中医药代表未来医学方向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医药产业令人堪忧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加速我国中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药产业 现代化 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国语》中的重民思潮 被引量:2
16
作者 伍星明 黄生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22-25,共4页
《左传》、《国语》中的重民思潮伍星明,黄生文在《左传》和《国语》中可以看出,春秋存在着一股重民的社会思潮。所以称为重民思潮,而不叫做重民思想,是因为重民的观念虽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却仅是散见于诸多人的言论中,尚无... 《左传》、《国语》中的重民思潮伍星明,黄生文在《左传》和《国语》中可以看出,春秋存在着一股重民的社会思潮。所以称为重民思潮,而不叫做重民思想,是因为重民的观念虽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却仅是散见于诸多人的言论中,尚无较为系统的理论、然而,这股重民的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民思想 社会思潮 《左传》 《国语》 中国古代文化史 先秦儒家 普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低保户进行分类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海迅 陈祖华 刘芸 《社会保障研究》 2010年第3期77-82,共6页
由于缺乏一套有效的收入监测机制,低保户隐性收入很难核实,导致低保户是"只进不退",随之而来的是通过骗取低保户资格以享受低保金待遇的骗保行为日趋严重。本文建议借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不看报表看三表"的思路... 由于缺乏一套有效的收入监测机制,低保户隐性收入很难核实,导致低保户是"只进不退",随之而来的是通过骗取低保户资格以享受低保金待遇的骗保行为日趋严重。本文建议借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不看报表看三表"的思路,通过水、电、气消耗多少来间接核查低保户的准确收入,以便使己不符合低保资格的低保户退保。同时建议根据低保户的收入状况,把低保户分为A、B、C三类来管理,低保金及优惠救助政策也分成三档,这样就可以参照当地低保待遇标准,实行低保金差(缺)额发放,差(缺)多少就发多少,这不仅可节省低保金,有助控制和减少骗保行为,还可使低保户成为节能减排的"急先锋"和"排头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少骗保 低保户 分类管理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事权配置与非均等化——基于外溢性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军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1,共3页
本文运用外溢性理论分析了中国的公共服务事权配置,分析表明,外溢性明显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供给行为,可能会造成公共服务的供应不足和公共设施的过度供应,并加重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可行的解决思路是:减少分权层级,并按外溢性理论科学... 本文运用外溢性理论分析了中国的公共服务事权配置,分析表明,外溢性明显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供给行为,可能会造成公共服务的供应不足和公共设施的过度供应,并加重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可行的解决思路是:减少分权层级,并按外溢性理论科学分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外溢性 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府行为规范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苹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4年第4期43-46,共4页
政府行为规范化对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政府行为规范化的重要性入手 ,分析了政府行为不规范的主要表现 ,并深入探讨其原因 ,从而得出实现政府行为规范化的措施。
关键词 政府行为规范 推进 转变政府职能 行政体制改革 措施 重要性 重要意义 不规范 从政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道建设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20
作者 王苹 梁丽娟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1年第4期80-83,共4页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价值标准、战略目标、是否廉洁、政策是否民主科学、高效与否、领导者素质、公务员行为规范程度乃至政府建筑物等诸因素印象的总和.它以政府自身的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意...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价值标准、战略目标、是否廉洁、政策是否民主科学、高效与否、领导者素质、公务员行为规范程度乃至政府建筑物等诸因素印象的总和.它以政府自身的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意向、主观评判的影响.它是政府的理念、行为及效果的集中综合表现.政府形象的好坏,对政府影响力和权威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政府的目标、意图能否顺利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的国家,尤其需要一个有良好形象的政府.但由于政府公务员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导致出现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以及其他的一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地干扰了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因此,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提高其道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建设 政府形象 投资环境 行政效率 政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