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牛流马新论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成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0-164,共5页
诸葛亮的《作木牛流马法》,对木牛和流马的文字表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实际上蕴含着以往被忽视的重要信息,由此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诸葛亮的木牛是以汉代作为天子仪仗的木牛为基础,针对祁山地理条件加以改进的运载工具,... 诸葛亮的《作木牛流马法》,对木牛和流马的文字表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实际上蕴含着以往被忽视的重要信息,由此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诸葛亮的木牛是以汉代作为天子仪仗的木牛为基础,针对祁山地理条件加以改进的运载工具,历史证明对木牛的改进实际上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流马则是针对斜谷地理条件专门设计的漂流运载工具。所谓“流马”,实际上乃顺流而下之“马”。流马的设计是成功的,但应用范围过于狭窄。诸葛亮设计流马,是为了实现由长途运粮向就地屯田战略转变的一种权宜之计。《作木牛流马法》当初只是对照实物或图形资料的文字说明,一旦脱离实物对照或图形资料,这种文字说明便很难读懂。这便是木牛流马失传之后难以成功复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牛流马 差异性 改进 原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叔同文艺审美教育观发微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明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104-107,共4页
李叔同的审美教育观 ,主要体现在以“艺德”为宗旨 ,以自然修生、艺术陶冶为“成人之德”的养成途径。本文从道德修养与艺术学习、大自然与人格养成、音乐艺术与心性陶冶几个方面 ,对李叔同的文艺审美教育观作了细致的分析、阐发。指出... 李叔同的审美教育观 ,主要体现在以“艺德”为宗旨 ,以自然修生、艺术陶冶为“成人之德”的养成途径。本文从道德修养与艺术学习、大自然与人格养成、音乐艺术与心性陶冶几个方面 ,对李叔同的文艺审美教育观作了细致的分析、阐发。指出其审美教育观主要源于中国古代孔子及儒家的审美教育思想 ,但又不拘泥于此。由此形成的“人文教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人格 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