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基层组织改革与壮大集体经济的一致性与适配性研究——以成都市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为例
1
作者 陈艺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3,128,共9页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的调整改革有利于打破资源要素的区域流动障碍,促进乡村产业布局调优、乡村治理降本增效,对加速壮大集体经济意义重大。成都作为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典型,其基层组织结构的优化改革对壮大集...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的调整改革有利于打破资源要素的区域流动障碍,促进乡村产业布局调优、乡村治理降本增效,对加速壮大集体经济意义重大。成都作为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典型,其基层组织结构的优化改革对壮大集体经济的加速作用显著,但同时也在实践中暴露出空间优化规模效应传导不足、乡村组织运行机制不明、集体资产盘活不精准等诸多新问题、新矛盾。未来持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借助农村基层组织改革成果,以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切入点,完善乡村组织运行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逐步体现数量调减、布局调优、成本降低的改革效能,重塑乡村基层治理与集体经济壮大的新版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目标模式、发展路径与政策选择——以成都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统筹试点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健生 陈家泽 余梦秋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8,共5页
当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一种多元制度并存、分割封闭运行的体制。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存在依次递进的两个目标:一是普惠;二是公平。在普惠方面,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性全覆盖,但从公平性角度看,城乡之间医疗保... 当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一种多元制度并存、分割封闭运行的体制。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存在依次递进的两个目标:一是普惠;二是公平。在普惠方面,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性全覆盖,但从公平性角度看,城乡之间医疗保障的公平性正在受到严重的挑战。解决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的公平性问题需要统筹安排,实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的一体化。本文以成都市为例,从区域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角度,设计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的目标模式,探讨其发展路径以及提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 目标模式 制度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灾后安置点的社区化管理思考与对策——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艺 王健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6-99,共4页
震后灾区的安置点是非常态的社会组织形式。如何规范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受灾群众,是影响灾区居民能否真正回到常态生活的关键,长远而言,更是未来整个社会发展走向的指标。本文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安置点管理面临的新旧矛盾不容... 震后灾区的安置点是非常态的社会组织形式。如何规范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受灾群众,是影响灾区居民能否真正回到常态生活的关键,长远而言,更是未来整个社会发展走向的指标。本文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安置点管理面临的新旧矛盾不容忽视、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特殊群体亟须照顾、社会关系网络破碎、受灾群众巨大心灵伤痛和可持续生计问题六大挑战;并指出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以受灾群众民主自治的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申诉受理机制的建立、灾后重建的社区参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是震后灾区安置点管理的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安置点 社区重建 社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设立的目标价值与实践博弈——基于成都市的调查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燕 卢晓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67,共6页
优化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对于新时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目标价值是制度设计的思想先导。优化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不仅需要从实施层面来进行探讨,而且还有必要深入到制度设立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的... 优化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对于新时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目标价值是制度设计的思想先导。优化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不仅需要从实施层面来进行探讨,而且还有必要深入到制度设立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故,本文以成都为样本,将法律价值的理论探讨与成都的实证调查相结合,对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设立的目标价值与实践博弈进行研析,并进而提出优化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的路径与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法律顾问 选聘制度 公平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残疾人“个性化”救助模式调研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睿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4,F0003,共6页
社会救助的理念和做法源远流长。但多着力于被救助者的"群体"特征,鲜有虑及"个性"需求,因而难免陷入"不及人所需"或"及人所不需"的窘境。如何摆脱这一尴尬局面?成都市提出了"量体裁衣&qu... 社会救助的理念和做法源远流长。但多着力于被救助者的"群体"特征,鲜有虑及"个性"需求,因而难免陷入"不及人所需"或"及人所不需"的窘境。如何摆脱这一尴尬局面?成都市提出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举措。调查表明,这一试图破解社会救助难题的新方式能够"及人所需",能够获得被救助者相当程度的认可。但是,在继续推广中,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个体需求与全局统筹;二是需求差异与资源配置;三是输血方式与造血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社会救助 个性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区域人口红利的演进趋势及其经济增长逻辑——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平 《西北人口》 CSSCI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在创新性地细分人口红利为"普通型人口红利"和"核心型人口红利"的基础上,通过广泛使用"六普"数据建立成都市人口模型,得出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机制的成都逻辑:(1)静态数据显示成都一次红利窗口假性关闭... 在创新性地细分人口红利为"普通型人口红利"和"核心型人口红利"的基础上,通过广泛使用"六普"数据建立成都市人口模型,得出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机制的成都逻辑:(1)静态数据显示成都一次红利窗口假性关闭,但劳动力回流趋势表明潜在一次人口红利期间实际大幅延长;同时"核心型人口红利"的挖掘和培养是成都开启二次人口红利期的钥匙。(2)政策牵引下成都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趋势明显,产业发展正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但劳动密集型仍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对此的理论解释是:在国家实施东部区域先发展战略的作用下,农民工大量流向东部区域,造成中西部区域人口红利窗口暂时关闭。由此预测,在西部大开发等区域政策指引下,随着农民工向中西部回归的趋势的形成,中西部区域人口红利窗口将得到大幅度扩展,并对产业结构转变带来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产业发展 经济增长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网滤波组合逼近法的公交通行效率提升研究——以成都市二环高架BRT为例
7
作者 崔红卫 曾鹦 陈蛇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4,共6页
针对高峰值多峰公交线路因配车多且发车频率高所引发的线路运转效率相对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滤波组合逼近法,旨在优化公交线网以提升城市公交通行效率。借助IC卡、RFID技术、图像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OD客流调查,获取高峰值多峰公交... 针对高峰值多峰公交线路因配车多且发车频率高所引发的线路运转效率相对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滤波组合逼近法,旨在优化公交线网以提升城市公交通行效率。借助IC卡、RFID技术、图像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OD客流调查,获取高峰值多峰公交线路的站点客运量值,采用Matlab多项式曲线拟合真实客流数据获取客流量函数。通过滤波消除多峰高峰值站点,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高峰值多峰公交线路站点客运量与原线路实现魏尔斯特拉斯逼近。最后以成都市二环高架BRT为例,验证和测度滤波组合逼近法对BRT线网提档升级的可操作性和高效性,据此提出既能保证原线路客流的全覆盖,还能减少换乘次数、降低发车频次等切实可行的线网优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行能力 滤波组合逼近法 交通诱导 RFID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艺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年第2期14-19,共6页
建立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筹资水平较低、法律支持和农民认识不够等问题,而且乡镇卫生院投... 建立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筹资水平较低、法律支持和农民认识不够等问题,而且乡镇卫生院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人才短缺。应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在筹资中的责任,合理选择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类型,强化对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投入和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补偿类型 乡镇卫生院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产业转移机遇 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四川省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为例
9
作者 余梦秋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2期65-67,共3页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国外及东部地区某些产业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因此,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如何有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将其承接产业...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国外及东部地区某些产业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因此,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如何有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将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较详细分析,进而提出承接好产业转移的原则和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优势 原则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试点镇"建设之调查
10
作者 钟富诚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新世纪的小城镇建设路子怎么走,它是否像某些人所认为的"虚热,无序",还是实实在在的"大战略"?带着这个问题,作者在四川成都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小城镇建设开创了一条切合中国农村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新世纪的小城镇建设路子怎么走,它是否像某些人所认为的"虚热,无序",还是实实在在的"大战略"?带着这个问题,作者在四川成都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小城镇建设开创了一条切合中国农村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它是新时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小城镇建设 试点镇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民生与自治互促共赢策略--成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政策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健 徐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6,共7页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是目前农村工作的两个重点。成都以民生带动民主、民主保障民生为特点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有机地将这两个重点结合起来,通过政府制度化的专项资金投入,不仅撬动起更多的社会资...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是目前农村工作的两个重点。成都以民生带动民主、民主保障民生为特点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有机地将这两个重点结合起来,通过政府制度化的专项资金投入,不仅撬动起更多的社会资金改善村庄的民生,而且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强化了民主学习,收到民主与民生互促双赢的效果。成都的实践给基层治理和村级公共服务的完善带来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管理 村级公共服务 自治 成都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与社会控制——以成都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0-134,共5页
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终结了实施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自愿救助代替了强制性收容遣送,体现了社会进步和人文关怀。如何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社会救助和关怀,同时确保城市公共秩序及城市环境不受... 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终结了实施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自愿救助代替了强制性收容遣送,体现了社会进步和人文关怀。如何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社会救助和关怀,同时确保城市公共秩序及城市环境不受影响,已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强化城市管理必须采用综合治理手段:其一,要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尤其是对其中弱势者的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其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强化社会控制,并在相关法律的框架内制定地方性法规,将一些法律解释全面化和可操作化;其三,实现社会救助社会化、多元化;其四,政府应明确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主体,规范公安、城管、民政、卫生等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乞讨人员 社会救助 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稻作农业区的形成与经济社会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莉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8-161,共4页
由于成都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蜀王杜宇时期,蜀人就开始致力于农作物的栽培养殖。经开明氏,秦代李冰对岷江、沱江水利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成都平原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基本形成。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成都平原得到较好的开拓与发展,形成稻作... 由于成都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蜀王杜宇时期,蜀人就开始致力于农作物的栽培养殖。经开明氏,秦代李冰对岷江、沱江水利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成都平原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基本形成。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成都平原得到较好的开拓与发展,形成稻作农业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并对促进国家统一和进行全国性救灾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水利灌溉系统 稻作农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诚信社会 铸造诚信成都——从诚信社会基本构成要素谈诚信成都的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昱 胡燕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0-153,共4页
现代社会诚信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范畴,是整合文化传统、政府行为、制度规范等因素而成的综合体系。本文通过对现代社会诚信体系基本构成要素的分析,对诚信成都的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诚信 社会诚信体系 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伯君 邓立新 +1 位作者 余梦秋 杜兴端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8,共6页
农民的主要收入结构由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三部分组成。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以成都农村土地制度产权改革前后农民收入变化为样本进行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就如何充分释放产权改革的能量,进一步... 农民的主要收入结构由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三部分组成。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以成都农村土地制度产权改革前后农民收入变化为样本进行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就如何充分释放产权改革的能量,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制度强制性变迁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新平 明亮 胡家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6,共9页
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农地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演化有重大影响。纵观1978年以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历程,清晰呈现了国家对农村土地的放权和农民土地权利扩大同向进行的特征。在“农地改革-农村社会结构”互动分析框架下,将农... 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农地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演化有重大影响。纵观1978年以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历程,清晰呈现了国家对农村土地的放权和农民土地权利扩大同向进行的特征。在“农地改革-农村社会结构”互动分析框架下,将农地制度变革、人口流动、土地流转和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看作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发现农地制度变迁不断强化农民的土地权利,激活土地的财富效应,进而凸显农村的人口推拉效应,推动农村社会结构的重构。存量农民、农民工、农业规模经营者和下乡市民四类人群在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化改革进程影响下的行为选择及后果,会引发农村社会结构的重构与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改革 人口流动 社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红利、产业承接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以成都城乡统筹试验区为背景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新平 徐睿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4期87-92,共6页
随着西部经济发展及中部地区的崛起,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参与人口红利再分配成为必然。鉴于此,有必要及时调整农村就业政策,将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作为一项主要的就业政策,以促进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和人口红利的高效再... 随着西部经济发展及中部地区的崛起,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参与人口红利再分配成为必然。鉴于此,有必要及时调整农村就业政策,将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作为一项主要的就业政策,以促进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和人口红利的高效再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产业承接 农村劳动力 就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与性别社会化——毕摩教在凉山彝族女性生命转折点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88,共5页
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毕摩教获取了社会化的主体地位,在凉山彝族女性人生阶段的转折点上以仪式的方式推动女性按其所期望的角色行为,完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内化的性别社会化过程。凉山彝族女性的一生可分为孩童、少女、准妻子、妇女4... 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毕摩教获取了社会化的主体地位,在凉山彝族女性人生阶段的转折点上以仪式的方式推动女性按其所期望的角色行为,完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内化的性别社会化过程。凉山彝族女性的一生可分为孩童、少女、准妻子、妇女4个时段,毕摩教在4个时段中的一些针对女性的宗教仪式对彝族妇女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摩教 彝族女性 性别社会化 生命转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成都样本”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燕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6期59-63,共5页
2003年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以来陆续改革户籍政策,并于2010年底出台了《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意见》引发了国内舆论界和理论界的热评。笔者仅以成都的户籍制度改革为样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阐释户籍制度改... 2003年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以来陆续改革户籍政策,并于2010年底出台了《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意见》引发了国内舆论界和理论界的热评。笔者仅以成都的户籍制度改革为样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阐释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与重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成都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提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难题,以为我国其它省市户籍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成都样本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工业的发展道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成西 许蓉生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5-148,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焕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进入了发展最快、最好、成就最大的时期。但这20多年的发展历程绝非一帆风顺。成都工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复杂过程,由过去严格...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焕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进入了发展最快、最好、成就最大的时期。但这20多年的发展历程绝非一帆风顺。成都工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复杂过程,由过去严格按国家计划发展,变为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学会游泳,在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段充满艰辛和曲折的探索历程,站在21世纪的高度回顾和反思这段探索历程,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对于内陆城市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走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可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有利于增强今后成都工业发展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 竞争的比较优势 工业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