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成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考
1
作者 伍星明 姜钧 罗金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8-40,共3页
对成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考伍星明,姜钧,罗金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遵循其精神,我们对成都农... 对成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考伍星明,姜钧,罗金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遵循其精神,我们对成都农村经济的改革开放历程,进行了重点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农村 农村市场化 市场经济发展 农村市场经济 小城镇建设 中心城市 产业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流通结构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过杰 阎沁芬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5期11-15,共5页
一、流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中心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的聚集体,而流通则是城市重要的经济功能之一。从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过程考察,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交换是它的必要条件,而流通是交换的总体,流通过程是生产过程的继续,社会再... 一、流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中心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的聚集体,而流通则是城市重要的经济功能之一。从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过程考察,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交换是它的必要条件,而流通是交换的总体,流通过程是生产过程的继续,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商品流通 流通过程 城市经济 商品经济 必要条件 社会再生产 经济功能 经济活动 结构合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舍弃“古为今用”的口号 被引量:1
3
作者 谭继和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3期74-76,共3页
最近,史学界在讨论史学的社会价值问题时,重新提出了如何评价“古为今用”口号的问题。无疑地,这个口号所强调的史学要面向社会需要的原则,是我国史学工作者所应当坚持的,但把它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政治性口号,则在理论内涵和... 最近,史学界在讨论史学的社会价值问题时,重新提出了如何评价“古为今用”口号的问题。无疑地,这个口号所强调的史学要面向社会需要的原则,是我国史学工作者所应当坚持的,但把它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政治性口号,则在理论内涵和实践效果上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古为今用”是古往今来任何阶级的历史学家的史学研究工作的共同目的,它不能清楚表明马克思主义史学独有的特征。不管哪个阶级的历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发展 史学界 两个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学家 史学工作者 实践效果 传统史学 理论内涵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认识全民所有制企业自负盈亏的问题——本刊编辑部公开讨论会的发言摘要
4
作者 李牧 许廷星 +6 位作者 刘诗白 石柱成 过杰 李守凡 贺弘毅 李世春 顾宗枨 《社会科学研究》 1980年第4期48-52,16,共6页
本刊编辑部最近约集成都地区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部门的工作同志,座谈讨论了全民所有制企业自负盈亏的问题。现以发言的先后为序,将一些同志的意见摘要整理发表,以供研究和参考。
关键词 自负盈亏 全民所有制企业 企业权力 固定资产 国营企业 国家计划 公开讨论 成都地区 集体所有制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标准的自身属性
5
作者 贾自亮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2-122,共1页
首先,生产力是一个动态性标准。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事物,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的本身,既包括数量的增加,又包括质量的提高。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科技智能水平的提高,质量越来越居于重要的地位。由于生产力标准... 首先,生产力是一个动态性标准。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事物,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的本身,既包括数量的增加,又包括质量的提高。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科技智能水平的提高,质量越来越居于重要的地位。由于生产力标准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所以,考虑一切问题,开展一切工作,要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否则就不可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发展 总趋势 社会属性 科技 国民经济 劳动者 生产关系 人类生存环境 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