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会-经济因子修正的沱江流域农业面源总磷污染负荷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姚婧 杨丽君 +7 位作者 肖宇婷 樊敏 谌书 刘云峰 王华伟 陈雯 邓粤 王美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2-1035,共14页
本研究选取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引入社会-经济因子,采用修正的排污系数法估算该流域污染负荷。首先基于流域28个区县2011—2017年的人口和农作物产量等相关数据,采用GM(1,1)预测法预测其在2021—2025年期间的变化趋势,其次采用修正的排... 本研究选取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引入社会-经济因子,采用修正的排污系数法估算该流域污染负荷。首先基于流域28个区县2011—2017年的人口和农作物产量等相关数据,采用GM(1,1)预测法预测其在2021—2025年期间的变化趋势,其次采用修正的排污系数法计算各区县农业面源总磷(TP)污染负荷,最后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索2025年各污染源TP污染负荷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21—2025年,TP污染负荷总体将呈逐年递增趋势,增量将为266.34 t,增幅将为2.18%,各污染源TP污染负荷贡献率将表现为畜禽养殖>农田固废>农田径流>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与2017年相比,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TP污染负荷较高的区县将减少,而农田径流、农田固废和畜禽养殖TP污染负荷较高的区县将增加。2017年与2025年修正后的各污染源TP污染负荷最大值出现的区县具有较大的差异。2025年,修正前后各污染源TP污染负荷局部集聚特征差异显著,且修正后的各污染源TP污染负荷将表现为同污染程度集聚。因此,基于沱江流域社会-经济因子修正的流域各农业面源TP污染负荷评估不仅能考虑排污系数的区域差异性,也能更深层地揭示TP污染负荷的空间集聚效应,且该修正方法具有所需参数少、操作简单的特点,能推广到其他相似流域的水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总磷 空间相关性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沱江流域主要污染负荷预测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姚婧 肖宇婷 +5 位作者 樊敏 谌书 刘云峰 陈雯 邓粤 王美玲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119,共15页
耦合社会-经济因子探究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未来变化趋势,可为优化水环境规划和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经济增长预测法、工业点源传统统计法、人口趋势灰色模型预测法和排污系数法分别计算了2020—... 耦合社会-经济因子探究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未来变化趋势,可为优化水环境规划和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经济增长预测法、工业点源传统统计法、人口趋势灰色模型预测法和排污系数法分别计算了2020—2025年该区域28个县(市、区)的工业GDP值,工业点源废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负荷(COD、NH_(3)-N、TN、TP),农村与城镇人口及生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负荷,并利用ArcGIS技术探究了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染源主要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20—2025年,工业GDP值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而工业废水排放量总体呈逐年减少趋势,预计到2025年,流域工业GDP值将增加至2.52×10^(12)元,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将减少至0.64×10^(8)t。工业点源主要污染负荷表现为COD>NH_(3)-N>TN>TP。沱江流域总人口数与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城镇人口与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呈逐年增加趋势,农村人口与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呈逐年减少趋势,且城镇人口及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增加量大于农村人口及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减少量。城镇、农村生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负荷表现为COD>NH_(3)-N>TN>TP。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染源主要污染负荷在空间上存在高度异质性。2025年,来自工业点源的主要污染负荷均呈上游较少,中、下游较多的特征;来自城市生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负荷均呈中、上游较多,下游较少的特征;来自农村生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负荷均呈中游较多,上、下游较少的特征。笔者提出耦合社会-经济因子预测流域污染负荷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与社会经济指标相关联的流域工业点源、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的预测研究中,以期为未来流域水环境管理与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因子 灰色模型 污染负荷预测 空间分布特征 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会计改革的演进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帅建英 刘雨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59-160,F0003,共3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会计制度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几经起伏,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中国会计改革发展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拥抱国际的社会主义会...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会计制度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几经起伏,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中国会计改革发展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拥抱国际的社会主义会计改革道路,彰显“中国智慧”。汲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会计改革发展经验,从思维转型、工具转型和技术转型三方面为新会计在新经济下的内涵重构、框架再建、价值再创提供新启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会计制度 新经济 数智化 思维转型 工具转型 技术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