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炭强化泡沫钛基空气扩散电极电过臭氧氧化及降解布洛芬效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思蓓 梅竣乔 +3 位作者 谢谨裕 刘轶君 邓凤霞 邱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96,共18页
为了提高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对布洛芬这一新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活性炭强化的泡沫钛空气扩散电极(AC@Ti-F GDE)的电过臭氧处理体系。该体系通过增强传统电过臭氧体系的氧化效能,用于布洛芬的去除。结果表明,相对于传... 为了提高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对布洛芬这一新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活性炭强化的泡沫钛空气扩散电极(AC@Ti-F GDE)的电过臭氧处理体系。该体系通过增强传统电过臭氧体系的氧化效能,用于布洛芬的去除。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电极(Ti-F),微孔泡沫钛空气扩散电极(Ti-F GDE)体系中的HO•相对含量提升了155.7%。在投加活性炭后,AC@Ti-F GDE体系中的HO•相对含量在Ti-F GDE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35.4%。这种显著提升的HO•产量得益于AC@Ti-F GDE体系中H2O2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电过臭氧的氧化效能。通过精确调控活性炭的投加密度和颗粒粒径,确定了AC@Ti-F GDE电过臭氧体系中最佳的活性炭投加密度为0.8 mg/cm^(3),最佳颗粒粒径为850μm。在此基础上,将AC@Ti-F GDE电过臭氧体系应用于布洛芬污染物的处理,通过对比不同因素下该体系降解布洛芬的程度,得到最佳运行条件:pH值为7.00,电流为150 mA,O3,gas浓度为52.2 mg/L,并采用液相质谱检测布洛芬降解过程中中间产物,得出了该体系的降解矿化机理:布洛芬首先通过羟基化、去甲基化和脱羧等反应逐步氧化支链,随后攻击苯环并开环生成脂肪酸,最终被进一步矿化生成CO_(2)和H_(2)O。AC@Ti-F GDE电过臭氧新体系,强化了传统电过臭氧体系氧化效能,为后续电过臭氧处理布洛芬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过臭氧技术 空气扩散电极 H_(2)O_(2) 布洛芬 颗粒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锰矿改性污泥活性炭对Cu^(2+)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莉 陈尧 +1 位作者 蒋文举 雍晓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121,129,共5页
文章对比研究了污泥活性炭(AC)和1%软锰矿改性的污泥活性炭(ACP)对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时间、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吸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180 min后Cu2+吸附达到平衡,pH=4.8时吸附效果最优;伪二阶动力学方程和... 文章对比研究了污泥活性炭(AC)和1%软锰矿改性的污泥活性炭(ACP)对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时间、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吸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180 min后Cu2+吸附达到平衡,pH=4.8时吸附效果最优;伪二阶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能很好地拟合两种污泥活性炭的吸附反应。通过计算,室温下,改性前后的污泥活性炭Langmuir模型的饱和吸附量Qm分别是78.13 mg/g和94.34 mg/g。在初始浓度200 mg/L,pH=5,吸附剂投加量为2g/L时,1%软锰矿改性的污泥活性炭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90.15 mg/g,比未改性时提高了2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锰矿 污泥活性炭 Cu2+吸附动力学 等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密闭酸浸提-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总砷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静 张新申 +4 位作者 钱蜀 万旭 李海霞 王俊伟 佟玲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2-102,共1页
考察了HNO3-HCl,HNO3-H2O2,HNO3-H2O2-HF三种酸浸提体系(都需要浸提后过滤,在聚四氟乙烯烧杯中煮沸5~10min)对标准物质ESS-3、GSD-2、GSD-9、GSD-10和GSD-12的酸浸提效果。结论如下:①在HNO,-HCl和HNO,-H202酸浸提体系下,ESS-3、... 考察了HNO3-HCl,HNO3-H2O2,HNO3-H2O2-HF三种酸浸提体系(都需要浸提后过滤,在聚四氟乙烯烧杯中煮沸5~10min)对标准物质ESS-3、GSD-2、GSD-9、GSD-10和GSD-12的酸浸提效果。结论如下:①在HNO,-HCl和HNO,-H202酸浸提体系下,ESS-3、GSD-2、GSD-9和GSD-10的测定结果在参考值范围内,金属矿区河流沉积物GSD-6和GSD-12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参考值相比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沉积物 酸浸提 光度法测定 HNO3-H2O2 原子荧光 总砷 土壤 密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猪脑膜的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洁 肖丹 袁红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8-854,共7页
基于哺乳动物脑组织含有丰富的乙酰胆碱酯酶这一生物学、医药学常识,采用新鲜的猪脑膜作为酶膜,将其紧贴于pH玻璃电极玻璃球敏感膜上作为酶源,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对氯化乙酰胆碱具有灵敏的响应。对测定体系的缓冲溶液的p... 基于哺乳动物脑组织含有丰富的乙酰胆碱酯酶这一生物学、医药学常识,采用新鲜的猪脑膜作为酶膜,将其紧贴于pH玻璃电极玻璃球敏感膜上作为酶源,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对氯化乙酰胆碱具有灵敏的响应。对测定体系的缓冲溶液的pH进行了优化,考察了该传感器的选择性和寿命,并研究了几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对酶相对活性的影响以及传感器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基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会对乙酰胆碱酯酶发生抑制作用这一机理,选择最佳浓度的有机溶剂作为测试介质,将该传感器用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西维因的测定,具有线性范围广、检测限低、重现性较好的特点。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水中西维因的测定,回收率在92.5%~105.0%之间,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猪脑膜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西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污染源作用下填埋场地下水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娜英 韩智勇 +3 位作者 王双超 李龙波 黄进 赵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900-4910,共11页
为给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和自然衰减修复提供理论支撑,以四川省红层区某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采集了11组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通过水化学分析和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了红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其周围农业、生活污染源共同... 为给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和自然衰减修复提供理论支撑,以四川省红层区某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采集了11组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通过水化学分析和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了红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其周围农业、生活污染源共同作用下,地下水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不同污染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地下水水质尚未超标;但相对于背景井,地下水已普遍受到不同污染源的影响,其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扩散区地下水中(RDPD)的主要污染物为NO3-(Pi(背)=7.320)和Cl-(Pi(背)=7.136);农业区中(RDAS)的主要污染物为NO3-(Pi(背)=15.185);农业生活混合区中(RDHP)的主要污染物为NO3-(Pi(背)=25.040)和SO42-(Pi(背)=8.259).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Proteobacteria(43.6%~84.1%)为该研究区域地下水中的优势菌门.Bradyrhizobium和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内一个未划分的属为农业区地下水中的优势菌属,甲基珠菌科(Methylococcaceae)内一个未划分的属、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内一个未划分的属和sulfuritalea为农业生活混合区地下水中的优势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扩散区无明显的优势菌属,但其群落丰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受不同污染源的综合影响,不同区域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RDPD、RDHP、RDAS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背景监测井(RDBJ)中的无显著差异,其中RDPD和RDHP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较为相似.环境因子对水样品微生物群落影响程度依次为SO42->Cl->NH4+-N>NO3--N>ORP>pH值,因此,调查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生活污染源和填埋场污染源的影响,其次为农业污染源,最后是自然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 微生物群落结构 生活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红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职业类别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韦茜佳 李浩 +4 位作者 徐慧 葛一洪 张国治 熊霞 韩智勇 《中国沼气》 2022年第1期43-50,共8页
农村生活垃圾的高效管理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便捷可行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此,该研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结合现场和文献... 农村生活垃圾的高效管理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便捷可行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此,该研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结合现场和文献调研,构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了量化。其中准则层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环境指标(46.38%)、经济指标(28.70%)、技术指标(24.92%),在环境指标中,三废排放对环境、社会影响程度(25.51%)的权重大于三废处理达标率(20.87%);在经济指标中,单位垃圾处理量的运行费用(20.39%)权重要明显大于单位垃圾处理量的设施投资费用(8.31%);在技术指标中,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17%)、操作运行便捷程度(4.88%)、可处理的垃圾种类(3.36%)、垃圾资源化利用率(2.96%)、技术应用广泛度(2.77%)、工程设备验收情况(2.42%)、操作运行规范程度(2.35%)。专家群体职业类别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选择的影响明显,其中行政管理专家(51.95%)和企业固废技术专家(56.69%)则更关注环境指标,高校科研院所专家(34.17%)更关注经济指标,企业固废技术专家(17.25%)对技术指标关注相对更弱。案例分析显示,生物处理得分最高(84.08),热处理得分最低(61.42),因此,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选择上,需因地制宜,宜首选生物处理技术,实现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决策指标体系 处理技术选择 专家职业类别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分析在皮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佟玲 赵云峰 张新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8,共4页
流动注射分析法作为一门分析技术,几十年来来发展迅速,并和多种检测手段进行联用。本文主要介绍一些流动注射分析法及与流动注射联用的一些主要检测方法,并主要综述其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皮革工业 流动注射分析 应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A^2/O+反硝化深床滤池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杰 陈钰 +2 位作者 刘颖 曹洲榕 张培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33,共4页
以四川省岷江流域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为例,介绍了项目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参数。在一期处理水量8000 m^3/d的情况下,采用倒置A^2/O的生化处理工艺+反硝化深床滤池的深度处理工艺使出水水质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DB 51/... 以四川省岷江流域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为例,介绍了项目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参数。在一期处理水量8000 m^3/d的情况下,采用倒置A^2/O的生化处理工艺+反硝化深床滤池的深度处理工艺使出水水质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其中COD、BOD5、SS、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91.25%、97.2%、93.75%、8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倒置A^2/O 反硝化深床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初沉池污水厂污泥处理工艺选择及工程实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汪洋 雍晓蕾 +2 位作者 周秋玲 王正富 杨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14-317,326,共5页
设初沉池的污水处理厂一般为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相当大。且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泥质存在差异,需根据两者的泥质特点,结合技术、经济、后期处置要求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污泥处理路线,以最大程度实现对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 设初沉池的污水处理厂一般为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相当大。且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泥质存在差异,需根据两者的泥质特点,结合技术、经济、后期处置要求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污泥处理路线,以最大程度实现对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该文对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泥质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污泥处理工艺路线的设计要点。并以成都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和其迁建工程成都市新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污泥处理系统为实例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处理 污泥处置 初沉污泥 剩余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