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深圆形基坑的力学监测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家国 邹力 +1 位作者 任鹏 吴兴序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在工业建筑的地下工程中,需开挖37.4 m深的圆形基坑,使用了内力与变形监测系统,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现场监测数据表明,以品字形分布的由排桩、冠梁、腰梁构成的支护结构措施与地下连续墙相似。由于该支护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均较高,... 在工业建筑的地下工程中,需开挖37.4 m深的圆形基坑,使用了内力与变形监测系统,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现场监测数据表明,以品字形分布的由排桩、冠梁、腰梁构成的支护结构措施与地下连续墙相似。由于该支护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均较高,因此由开挖基坑所造成的扰动在较小的变形范围内得到了控制。由于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并设置适当的施工工期,邻近的17m深矩形基坑对圆形基坑开挖带来的影响可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圆形基坑 现场监测 测斜仪 土压力 钢筋轴力 腰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圆形基坑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智勇 许敬 +1 位作者 张家国 任鹏 《路基工程》 2016年第6期152-155,共4页
依托德阳某超深圆形基坑项目,结合流固耦合理论,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超深圆形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对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了评估和优化。结果表明:由于支护桩间的高压旋喷桩的作用,圆形基坑开挖引起的排桩水平位移明显减小,... 依托德阳某超深圆形基坑项目,结合流固耦合理论,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超深圆形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对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了评估和优化。结果表明:由于支护桩间的高压旋喷桩的作用,圆形基坑开挖引起的排桩水平位移明显减小,而桩周的土层强度显著增大;降低圆形基坑周边土层中的地下水位,不仅可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流土和管涌事故,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开挖对土体的扰动。排桩的中下部弯矩比其他区域更大,因此,土体开挖至基坑的中下部位置时应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圆形基坑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排桩 施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层土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邹力 胡伟明 李雷雷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4期163-166,171,共5页
不同区域和深度的土,其工程特性因其地理区域、应力历史和环境情况的不同而体现出差异性。本文基于等值梁法推导了基坑抗倾覆稳定性的极限状态方程,结合成灌高铁的工程实际,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探讨了不同深度的土的参数对基坑内撑——排... 不同区域和深度的土,其工程特性因其地理区域、应力历史和环境情况的不同而体现出差异性。本文基于等值梁法推导了基坑抗倾覆稳定性的极限状态方程,结合成灌高铁的工程实际,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探讨了不同深度的土的参数对基坑内撑——排桩墙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基坑抗倾覆稳定性对嵌固端土体的参数较为敏感,且土参数按深度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存在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抗倾覆稳定性 等值梁法 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地震对新浇注混凝土钢筋握裹强度的影响
4
作者 徐明强 李固华 +4 位作者 魏建东 何广杰 王科 黎明 张家国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66-169,共4页
试验采用中国核动力院的6 m×6 m高性能地震模拟试验台和EI centro地震时程曲线,研究了C30和C50新浇混凝土遭受7度或8度模拟地震后钢筋握裹强度,震动时新浇混凝土的龄期分别为12 h、24 h、48 h7、2 h和7d。试验结果表明与未遭受震... 试验采用中国核动力院的6 m×6 m高性能地震模拟试验台和EI centro地震时程曲线,研究了C30和C50新浇混凝土遭受7度或8度模拟地震后钢筋握裹强度,震动时新浇混凝土的龄期分别为12 h、24 h、48 h7、2 h和7d。试验结果表明与未遭受震动的混凝土相比7,度或8度震动对新浇混凝土在龄期28 d时的钢筋握裹强度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地震 新浇混凝土 钢筋握裹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楼梯对框架结构影响的Pushover分析
5
作者 吴波 张平 邹力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4期227-229,共3页
通过对考虑与不考虑楼梯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得到了此两种情况下框架结构的各项受力性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地震作用 楼梯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PUSHOVE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