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园林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分析
1
作者 梅龙跃 《花卉》 2025年第12期31-33,共3页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超过60%的城市面临内涝及水资源短缺并存的困局。传统“快排式”雨水管理引发年均损失可利用雨水资源约80亿m3。市政园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占比不低于15%的绿色基础设施,却普遍存在雨水直排率超70%、硬化率高等...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超过60%的城市面临内涝及水资源短缺并存的困局。传统“快排式”雨水管理引发年均损失可利用雨水资源约80亿m3。市政园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占比不低于15%的绿色基础设施,却普遍存在雨水直排率超70%、硬化率高等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强调通过生态手段管理雨水,达到雨水的自然净化、自然积存及自然渗透,为市政园林雨水管理提供全新的设计范式。旨在探讨如何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优化市政园林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设计,充分发挥其在城市雨水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市政园林 雨水收集 雨水利用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探索--以成都市科幻大道更新改造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郑轶丽 解国君 +2 位作者 谢鲁 唐贵伟 万豫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3-103,共11页
当前,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往以工程思维为导向粗放设计的城市街道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望。如何在街道设计过程中更加以人的需求为中心,通过街道空间要素设计满足现代城市高品质建设要求,推动城市... 当前,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往以工程思维为导向粗放设计的城市街道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望。如何在街道设计过程中更加以人的需求为中心,通过街道空间要素设计满足现代城市高品质建设要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成为城市街道设计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街道空间相关研究与我国街道更新的现实困境,提出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的理论内涵及设计策略,即基于街道平面布置、街道立面控制、街道设施配置三个层面的街道U型空间全要素统筹设计。最后以成都市科幻大道为例,探讨了城市更新背景下非城市中心区的街道更新改造策略和路径,展示了街道U型空间设计策略的具体应用,为街道精细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园城市 街道空间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的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旸 程麒铭 +6 位作者 苏义鸿 刘非 吴洋 饶烨 谢鲁 朱钢 陈垚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时因参数过多而导致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了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SOBOL法对比分析了LID设施空间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影响...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时因参数过多而导致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了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SOBOL法对比分析了LID设施空间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影响,探明了敏感性参数,进而根据敏感性参数分析结果改进Pareto最优前沿,获得LID设施空间布局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径流蓄滞能力趋于饱和导致其布局参数敏感性整体减弱;LID设施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敏感程度受汇水区排水管网排水能力的影响,尤其是排水能力较弱的区域参数呈现出显著的敏感性;通过优化敏感性参数可显著减少NSGA-Ⅱ算法的评价次数,与优化前相比,在同等建设成本下节点溢流量可削减9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空间布局优化 全局敏感性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 SOBOL法 NSGA-Ⅱ算法 海绵城市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形态异位预构建强化湿地移栽植物的耐淹和固土特性研究
4
作者 尹晓彤 郭盾 +4 位作者 史维娟 黎斌 杨垒 蓝君 任勇翔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淹水胁迫阻碍植物正常生长是制约现有湿地修复技术的突出瓶颈。根系形态的变化是植物应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策略,为论证根系形态异位预构建-移栽这一修复路线的可行性,通过比较3种根域限制强度(5、10、40 cm)育成的香蒲(Typha orientalis... 淹水胁迫阻碍植物正常生长是制约现有湿地修复技术的突出瓶颈。根系形态的变化是植物应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策略,为论证根系形态异位预构建-移栽这一修复路线的可行性,通过比较3种根域限制强度(5、10、40 cm)育成的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在3个淹水深度(0、20、40 cm)下的生长状态和土壤抗侵蚀能力,明确了根系形态异位预构建对提高植物淹水耐受性和根土复合体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在3种根域限制强度下,10 cm垂向空间限制培育的香蒲具有最佳的根系形态,其根冠比、根孔隙度和根体积较未垂向空间限制培育的香蒲提高了31.9%、18.6%、51.14%。移栽后,在淹水深度40 cm的最不利条件下,其光能捕获能力、光电子转移效率和根系泌氧能力较无垂向空间培育的香蒲分别提高了12.8%、12.6%和17.0%,增强了香蒲的氧气产量和氧气传输能力,缓解了淹水导致植物根部缺氧问题,还增大了香蒲移栽后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了香蒲对淹水环境的适应性。通过对不同根系形态的香蒲移栽后的根土复合体根质量密度和抗剪切能力的测定,发现10 cm垂向限制培育后再移栽的香蒲根质量密度是无垂向限制培育后再移栽香蒲的2.36倍,同时,相较于未经垂向空间限制培育后再移栽的香蒲,垂向空间限制培育后再移栽香蒲的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切能力、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所提升,增强了其土壤抗侵蚀能力。根系形态异位预构建-移栽这一组合种植方式可为湿地植被修复提供一条更加快速、稳定、高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蒲 淹水 异位培育 生理响应 根土复合体 根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铺装层开裂对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性能劣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叶华文 蒋成川 +3 位作者 何建希 潘威洲 邓雪峰 徐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55,97,共11页
为合理评估混凝土铺装层开裂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劣化的影响,开展足尺模型疲劳试验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得到铺装层开裂后钢桥面板典型易损细节疲劳应力,并提出疲劳应力增大系数量化分析裂缝尺寸对各细节疲劳应力的影响效应。结... 为合理评估混凝土铺装层开裂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劣化的影响,开展足尺模型疲劳试验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得到铺装层开裂后钢桥面板典型易损细节疲劳应力,并提出疲劳应力增大系数量化分析裂缝尺寸对各细节疲劳应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凝土裂缝深度不超过其厚度20%时,正交异性钢桥面典型细节疲劳应力增幅很小;混凝土层正下方的横隔板-U肋-顶板及横隔板-U肋细节疲劳应力对混凝土裂缝长度、深度变化较敏感,混凝土开裂对横隔板弧形开口处及U肋圆弧处的影响较小;纵桥向裂缝对疲劳应力的影响比横桥向裂缝显著,且多裂缝会明显增大疲劳细节处应力水平,会加速桥面结构疲劳性能劣化,因此须设钢筋网阻滞裂缝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 混凝土层开裂 疲劳应力 性能劣化 足尺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力学的腐蚀钢丝疲劳S-N曲线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叶华文 叶杨帆 +2 位作者 邓雪峰 杨军川 徐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0-2000,共11页
高强冷拔钢丝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缆索承重结构,服役过程中钢丝腐蚀与断裂威胁着结构安全。钢丝腐蚀后表面的蚀坑因应力集中效应易产生疲劳裂纹,因此腐蚀钢丝剩余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裂纹的扩展阶段,且裂纹扩展受到腐蚀程度(... 高强冷拔钢丝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缆索承重结构,服役过程中钢丝腐蚀与断裂威胁着结构安全。钢丝腐蚀后表面的蚀坑因应力集中效应易产生疲劳裂纹,因此腐蚀钢丝剩余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裂纹的扩展阶段,且裂纹扩展受到腐蚀程度(初始损伤)的显著影响。精确表征腐蚀程度并准确评估服役期钢丝腐蚀后的剩余寿命,仍是亟待解决的维修难题。首先采用蚀坑最大深度表征钢丝腐蚀程度,以应力强度因子幅作为裂纹扩展驱动力指标,基于断裂力学的Paris公式建立受拉钢丝裂纹扩展理论模型,进而推导腐蚀钢丝的疲劳S-N曲线。大量既有的腐蚀钢丝疲劳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比较验证了所提理论模型及疲劳S-N曲线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含多个蚀坑的钢丝裂纹扩展有限元模拟表明,等效单裂纹适用于多腐蚀坑钢丝疲劳寿命的简化分析。参数分析表明,蚀坑深度和腐蚀环境是腐蚀钢丝疲劳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应力比和疲劳加载频率影响较小,所提出的S-N曲线在钢丝常规服役条件下适用于评估其剩余寿命,可得到合理的预测结果。基于断裂力学所提的理论方法和疲劳S-N曲线可为腐蚀钢丝的疲劳强度和寿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拔钢丝 腐蚀 剩余寿命 S-N曲线 蚀坑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叶华文 潘威洲 +2 位作者 何建希 叶杨帆 邓雪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为了解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及失效机理,以川南城际铁路临港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正交异性钢-SFRC组合桥面板足尺模型进行疲劳试验,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 为了解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及失效机理,以川南城际铁路临港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正交异性钢-SFRC组合桥面板足尺模型进行疲劳试验,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型,研究关键细节的疲劳应力和开裂等情况。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设计参数(钢顶板厚度、栓钉布置、SFRC抗拉强度及层厚)下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的失效模式,并提出了主要控制参数取值建议。结果表明:200万次疲劳加载后足尺模型的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136 mm,出现在SFRC层上缘,钢结构未开裂,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良好;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主要由SFRC层开裂控制,钢顶板厚度、栓钉布置对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较小,SFRC抗拉强度和层厚对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影响较大,为主要控制参数;在常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铺设薄层(厚度不超过50 mm)SFRC时,SFRC抗拉强度不应小于5 MPa,在常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铺设普通SFRC(钢纤维体积含量不高于1%,抗拉强度不高于3 MPa)时,SFRC层厚不宜低于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桥面板 正交异性钢板 钢纤维混凝土 疲劳失效模式 参数分析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阳某工业污水厂MBR工艺设计与运行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秦川 戴红 +1 位作者 郝静 龚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167,共5页
梓潼县经开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2×10^(4)m^(3)/d,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2)/O/A-MBR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TN≤10 mg/L,NH_(3)-N≤1.5 mg/L。介绍了... 梓潼县经开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2×10^(4)m^(3)/d,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2)/O/A-MBR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TN≤10 mg/L,NH_(3)-N≤1.5 mg/L。介绍了该工业污水厂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的确定、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工艺设计特点和实际运行效果。经过30 d调试运行,出水水质、污泥泥龄、回流量等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碳源投加量偏大。采用优化调度运行,进水中混杂生活污水,提高进水B/C,既节省碳源投加量,又能解决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不够的问题。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该工程削减了对潼江的污染负荷,改善了水质并有效保护了水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水处理厂 A^(2)/O/A-MBR系统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CFRP布置方式对加固含复合型边裂纹钢结构的疲劳性能影响
9
作者 叶华文 张超凡 +2 位作者 邓加林 何建希 邓雪峰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2,共11页
为提高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对疲劳开裂钢结构的加固效率,以预应力CFRP加固含复合型边裂纹受拉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既有疲劳试验和裂纹扩展有限元模拟进行不同预应力CFRP布置方式加固的预裂受拉钢板的裂纹扩展行为以及疲劳寿... 为提高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对疲劳开裂钢结构的加固效率,以预应力CFRP加固含复合型边裂纹受拉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既有疲劳试验和裂纹扩展有限元模拟进行不同预应力CFRP布置方式加固的预裂受拉钢板的裂纹扩展行为以及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CFRP加固量和初始裂纹尺寸,预应力CFRP布置方式对含复合型边裂纹钢板的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最显著;沿名义主拉应力方向布置预应力CFRP的裂纹扩展驱动力消减率比垂直于初始裂纹长度方向布置的高1倍,疲劳寿命提高率则高约3倍,并随着预应力水平的增加,沿主拉应力方向布置的加固优势更加明显;在CFRP加固刚度比为0.18、钢板预压应力为30 MPa情况下,沿名义主拉应力方向布置的预应力CFRP可提高疲劳寿命超百倍,加固效率比非预应力CFRP高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加固 预应力CFRP 布置方式 复合型边裂纹 扩展行为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桥面混凝土层横向受力的弹性地基梁比拟模型
10
作者 叶华文 何建希 +2 位作者 潘威洲 周渝 邓雪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7,109,共9页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多由工程经验确定,针对因缺乏明确的受力机制分析而容易导致其结构开裂或不经济的问题,根据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构造特点,将混凝土铺装层横桥向受力比拟为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建立了轮载下...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多由工程经验确定,针对因缺乏明确的受力机制分析而容易导致其结构开裂或不经济的问题,根据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构造特点,将混凝土铺装层横桥向受力比拟为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建立了轮载下混凝土层横桥向效应的理论分析模型,推导了混凝土层横桥向弹性变形、受力和有效作用范围的解析式。以实际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构造为原型,设计和实施了足尺模型静载试验,还进行了空间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弹性地基梁比拟模型的合理性。因横隔板和刚性混凝土层约束,偏载下U肋扭转变形可忽略不计;轮载横桥向有效作用范围不超过5个U肋中心距。基于有限元的参数分析表明:栓钉布置和横隔板对混凝土层横桥向受力影响很显著。在所提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内,提出的横桥向受力计算公式适用于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桥面 轮载作用 弹性地基梁 混凝土铺装层 横向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附属地面建筑的集约化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平 张健 古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15,共6页
为解决地铁车站附属设施地面建筑(以下简称“车站附属地面建筑”)分散布置的问题,在总结车站附属地面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基础上,通过分析车站附属地面建筑的空间布局,探讨了车站附属地面建筑集约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车站附属地面建筑... 为解决地铁车站附属设施地面建筑(以下简称“车站附属地面建筑”)分散布置的问题,在总结车站附属地面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基础上,通过分析车站附属地面建筑的空间布局,探讨了车站附属地面建筑集约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车站附属地面建筑的集约化设计可分为车站附属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集约化设计以及车站附属地面建筑自集约设计两大类。前者主要阐述了车站附属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物结合的集约化设计思路和方法;后者主要基于车站出入口、安全出口及风亭的相互组合。阐述了其自集约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车站附属地面建筑 集约化设计 自集约设计 合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提升路径探究--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为例
12
作者 谢鲁 郑轶丽 +2 位作者 解国君 曾小云 沈悦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7-72,共6页
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生产生活有序运行的重要“生命线”的空间载体。当前,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背景之下,新的发展理念从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城市韧性、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完善智慧治理等方面为综合管廊规划设计... 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生产生活有序运行的重要“生命线”的空间载体。当前,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背景之下,新的发展理念从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城市韧性、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完善智慧治理等方面为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方向。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公园城市综合管廊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公园城市语境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路径及建议,并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为例,对构建的公园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综合管廊 规划建设 天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规划理论在锦江生态带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马德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2-45,共4页
城市河道的规划与建设不仅要考虑传统的防洪要求,更要考虑道路轨道规划、地下管网建设以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在施工阶段还要顾及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百姓居住环境、施工环境治理等动态因素。以锦江生态带河道治理工程为研究对... 城市河道的规划与建设不仅要考虑传统的防洪要求,更要考虑道路轨道规划、地下管网建设以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在施工阶段还要顾及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百姓居住环境、施工环境治理等动态因素。以锦江生态带河道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从工程设计角度出发,采用动态规划理论,针对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的3阶段各关键要素进行动态研判和分析,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进行最优解配置,在力求满足工程实体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低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满足锦江生态带周边的“公园城市”建设。基于动态规划理论的河道治理工程全过程控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相关经验可为其他市政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治理 市政工程 动态规划 锦江生态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D模式导向下的河流蓝绿空间融合发展路径——以成都东部新区绛溪河流域为例
14
作者 罗捷 卿腊梅 黄川壑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4期41-50,共10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迫切需要探索蓝绿空间品质优化与价值转化的路径方法。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为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water-oriented development,WOD)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开发模式,能够有效推动水环境保护和经济...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迫切需要探索蓝绿空间品质优化与价值转化的路径方法。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为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water-oriented development,WOD)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开发模式,能够有效推动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为积极探索以水资源优化为核心目标的河流蓝绿空间融合发展路径,促进河流蓝绿空间的高质量发展,研究以WOD模式为导向,以成都东部新区绛溪河流域为例,从区域尺度,基于MSPA模型与MCR模型构建蓝绿融合的生态网络格局;从人本尺度,基于水生态、水环境、水旅游3个维度,提出河流蓝绿空间融合发展的策略方法。最后,通过规划引领,生态营造,环境提升,产业赋能,实现河流蓝绿空间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协同发展实践,为河流蓝绿空间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D模式 蓝绿空间 河流廊道 空间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铁路友好体系形态、架构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文丽 戴朝华 +1 位作者 陈维荣 张涵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892-7911,共20页
在双碳目标下,为构建绿色、共享、安全、高效、稳定的新型铁路发展模式,改善传统系统由内至外的刺性、孤立等不友好特征,该文提出一种铁路友好体系以协同推进交通领域的低碳转型。首先,结合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趋势,阐述铁路友好体系的基... 在双碳目标下,为构建绿色、共享、安全、高效、稳定的新型铁路发展模式,改善传统系统由内至外的刺性、孤立等不友好特征,该文提出一种铁路友好体系以协同推进交通领域的低碳转型。首先,结合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趋势,阐述铁路友好体系的基本形态与典型特征;然后,依据不同网络属性,将铁路系统整体划分并建立为牵引系统友好架构、非牵引系统友好架构、牵引–非牵引系统友好架构3层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环节耦合协同关系,进一步提出并设计铁电友好、网源友好、车网友好、自我友好系列技术框架;通过对关键技术难点及完善路线探讨剖析,给出未来展望和阶段发展建议,以期对后续更为深入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铁路友好体系 低碳转型 可再生能源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变换法的薄壁箱梁的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敏尧 何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21-126,142,共7页
为了提高薄壁箱梁自由振动的高阶固有频率解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数学方法,分析薄壁箱梁的自由振动特性,包含了其横截面形变的影响。基于广义坐标原理,利用虚功变分原理推导出运动控制方程,在相应的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下,运用微分... 为了提高薄壁箱梁自由振动的高阶固有频率解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数学方法,分析薄壁箱梁的自由振动特性,包含了其横截面形变的影响。基于广义坐标原理,利用虚功变分原理推导出运动控制方程,在相应的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下,运用微分变换法(DTM)求解分析固有频率。该模型考虑了箱梁截面的翘曲和畸变形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有效性。算例分析中,计算薄壁箱梁的固有频率和绘制模态振型图,并与已知文献进行比较可知:该文章求解固有频率的理论方法与已知文献的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此方法通过考虑畸变效应影响提高薄壁箱梁的自由振动固有频率的精确度,且可通用于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箱梁固有频率计算;在振型分析中,横向位移和畸变形变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 翘曲 扭转 畸变 微分变换法(D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