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党校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研究--基于成都市委党校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课题组 赵汝周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63-67,共5页
党校机关党建工作是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党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后勤管理等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党校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着力点是:抓党支部组织建设,打牢党建工作基础;抓制度建设,构建党员教育新机制;抓... 党校机关党建工作是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党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后勤管理等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党校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着力点是:抓党支部组织建设,打牢党建工作基础;抓制度建设,构建党员教育新机制;抓队伍建设,提升党员干事业的活力;抓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升党员的思想境界;抓先进性和作风教育,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抓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党校发展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机关 成都党校 党建工作 党支部 党员教育 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成都市城市社区管理为视角 被引量:8
2
作者 黄仕红 宋小娥 任晓波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78-83,共6页
在社会管理实践中,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的演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如何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成都在探索适应社会转型期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制度规范、组织体系... 在社会管理实践中,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的演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如何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成都在探索适应社会转型期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制度规范、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上看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转变基层社会管理观念,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预防为主、基层为重、法治为上"的"五为"善治理念,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法制,理顺社区运行机制,促进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 城市社区 社会管理 体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基于成都市特色小(城)镇的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藻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92,共7页
探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更是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在西部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成都市为例,通过对其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探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更是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在西部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成都市为例,通过对其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特色产业的"各美其美"与乡村资源整合的有机统一;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加盟"三农"人才队伍势在必行;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推进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乡村旅游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社区治理中的社区干部:行动逻辑与角色困境——基于成都市LH社区的样本考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德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Z期14-17,共4页
社区干部是转型社区治理的重要行动主体,他们的角色定位和策略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转型社区重构的演进步伐,是观察转型社区治理的重要维度。面对日趋复杂化的社区事务和陌生化的社会,他们采取了多种治理策略。其治理行动在产生了一... 社区干部是转型社区治理的重要行动主体,他们的角色定位和策略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转型社区重构的演进步伐,是观察转型社区治理的重要维度。面对日趋复杂化的社区事务和陌生化的社会,他们采取了多种治理策略。其治理行动在产生了一定绩效的同时,也使其陷入治理的角色困境:治理资源的匮乏、"挤压式"的职责负荷及对行政权力的过度依附。转型社区善治的达成亟须化解转型社区干部的角色困境,有效发挥其连接国家与社会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社区 治理 社区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碧君 朱凤霞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成都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基本现状是教育缺失。制度障碍、受教育权未获得普遍认同、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薄弱、无稳定的权利救济渠道是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基础,家庭、社区为纽带,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 成都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基本现状是教育缺失。制度障碍、受教育权未获得普遍认同、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薄弱、无稳定的权利救济渠道是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基础,家庭、社区为纽带,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依托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将有利于保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子女 教育缺失 社会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推进机关党内民主建设——对成都市机关党内民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凡 吴欣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2期20-24,共5页
民主是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成都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事业需要,作为改革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的机关干部和党员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成都目前机关党内民主的状况却与改革事业的目标与要求,... 民主是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成都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事业需要,作为改革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的机关干部和党员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成都目前机关党内民主的状况却与改革事业的目标与要求,以及成都农村基层民主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不相适应。因此,一要与时俱进地加大对机关党员党内民主和党员主体地位的教育培训。二要切合机关特点,创新机关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践行"阳光党务",落实机关党员的知情权;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员直接参与党内事务的机制,落实机关党员的参与权;引入公推直选,落实机关党员的选举权;还权赋能,落实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权。三要加强机关党内民主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党内民主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党内民主 基层民主 党员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青羊区统筹城乡公共文化的理念创新与制度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文杰 樊婴 +8 位作者 王苹 赵德强 陈学明 卢铃 傅松年 徐毅 钟秀娟 张中信 郭伟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9年第3期63-68,共6页
成都市青羊区在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活动中进行了理念创新与制度建设,但也遇到了一定困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这些理念与制度创新具有积极意义:让新市民与"城里人"一样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新市民的整体素质,促使新市民主动参... 成都市青羊区在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活动中进行了理念创新与制度建设,但也遇到了一定困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这些理念与制度创新具有积极意义:让新市民与"城里人"一样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新市民的整体素质,促使新市民主动参与到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试验区 统筹城乡 公共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成都市藏族移民宗教信仰变迁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碧君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1年第3期46-50,共5页
移民是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伴生现象之一。信仰主体的都市化必然带来该宗教的都市化。信仰环境变化是导致信仰表达形式变化之原因所在。制度空间直接影响信仰场景的都市化(或称复制)程度,进而影响信仰行为的结构变化。藏传佛教本... 移民是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伴生现象之一。信仰主体的都市化必然带来该宗教的都市化。信仰环境变化是导致信仰表达形式变化之原因所在。制度空间直接影响信仰场景的都市化(或称复制)程度,进而影响信仰行为的结构变化。藏传佛教本身是一种二元结构信仰体系,这为藏族移民和藏传佛教的都市化提供了教理依据,从而使藏民在入世和出世之间自由转换而较少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都市藏族移民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为主线 重塑镇域经济新格局--以成都市安德镇为例
9
作者 刘佳 滕骥 邵兴全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3期97-100,共4页
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成都郫县安德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现代大都市经济的辐射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在统筹城乡发展,重塑镇域经济新格局中,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逐渐发展成为"中雁竞... 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成都郫县安德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现代大都市经济的辐射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在统筹城乡发展,重塑镇域经济新格局中,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逐渐发展成为"中雁竞飞"中的先行者。在产业发展上,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在城镇化道路上,实践"立城优城"线路;在金融服务上,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当然,安德镇在建设现代型小城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城镇规模偏小,人口集中度有待提高,企业规模较小,对大型企业集团的培育与引进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今后的措施是积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协调规划建设,注重城镇效益提升,实施交通优先战略,为全镇的发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域经济 统筹城乡 产业集群 安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对成都市的启示
10
作者 肖百冶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4期72-77,共6页
关键词 深圳市 政府行政体制 成都市 政府职能 政府管理 政府权力 监督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成都市“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实践的理论考察
11
作者 付启章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
"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应该包含着两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和内容。一是党内民主自身必须有着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党内民主能够示范、带动人民民主的先决条件。二是在党内民主的发展过程当中,通过制度化的机制和纽带,不... "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应该包含着两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和内容。一是党内民主自身必须有着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党内民主能够示范、带动人民民主的先决条件。二是在党内民主的发展过程当中,通过制度化的机制和纽带,不断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基于上述的认识,成都市通过"公推直选"、"党内会议开放"、"社会评价"等具体制度、机制的运行,在不断提高党内民主自身水平的基础上,有力地促进了人民民主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示范 带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藏族移民社会融合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吴碧君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0年第3期84-87,共4页
本文运用2006-2010年对成都市藏族移民的调查资料与数据,对都市藏族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及其现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藏族移民在经济、身份、文化、心理四个方面的融合状况的分析发现,都市藏族移民社会融合的总体水平偏低。经济融合的程... 本文运用2006-2010年对成都市藏族移民的调查资料与数据,对都市藏族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及其现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藏族移民在经济、身份、文化、心理四个方面的融合状况的分析发现,都市藏族移民社会融合的总体水平偏低。经济融合的程度高和速度快,文化、心理和身份融合的步伐则相对较慢。藏族移民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政治身份、移民时间、信仰状况等都对其自身社会融合的程度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藏族移民 社会融合 异质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在社区治理的效度与限度——基于成都市G社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甲奇 何格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1,128,共12页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已成为共识。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规范权利运行和公共秩序稳定的体制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多元治理主体积极参...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已成为共识。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规范权利运行和公共秩序稳定的体制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多元治理主体积极参与并寻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社区行政有效而治理失效、回应性治理问题等,推动治理理念的转变。成都市G社区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实践,证明了数字技术在赋能社区治理现代化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从界定数字技术赋能的阈值边界、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的人情味、解决数据确权等方面,克服数字技术在社区治理中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社区治理 回应性治理 技术赋能 时间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中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成都市委党校课题组 梁吉充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人才资源开发 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状 成都市 农村经济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 开发和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残疾人个性化服务工作的初步成效与经验
15
作者 成都科学和谐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邵昱 李友民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7年第3期55-58,共4页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科学和谐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成都市正在推行的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进行了调研,总结和分析了初步成效和经验,冀求为全面、深入地推进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科学和谐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成都市正在推行的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进行了调研,总结和分析了初步成效和经验,冀求为全面、深入地推进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和关注此项工作的官员、学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 成效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农村社区建设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研究
16
作者 朱灵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6期116-117,共2页
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的各项改革已经开始朝着更高的水平迈进。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建设开始出现并有效发展。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同时,当今社会的信息化技术... 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的各项改革已经开始朝着更高的水平迈进。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建设开始出现并有效发展。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同时,当今社会的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已经被逐渐应用到农村生活中的诸多领域。在我国的一些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社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交流工具。文章以成都市为例,对成都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农村社区 社区建设 互联网 信息技术 推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内在逻辑
17
作者 孙志智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91-93,共3页
粮食安全不仅是民之要者,更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始终是维护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的压舱石。对于成都而言,保障粮食安全,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新时代国家赋予成都的历史使命,... 粮食安全不仅是民之要者,更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始终是维护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的压舱石。对于成都而言,保障粮食安全,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新时代国家赋予成都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府粮仓 粮食安全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数字素养特征、教育需求及提升策略
18
作者 杨爱青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数字素养教育已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数字赋能乡村发展的效能。从农民本体需求出发,围绕数字素养结构和数字素养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农民数字素养能力已迈向较高阶段。依据数字教育需求特征,从...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数字素养教育已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数字赋能乡村发展的效能。从农民本体需求出发,围绕数字素养结构和数字素养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农民数字素养能力已迈向较高阶段。依据数字教育需求特征,从培育村民主体数字自觉、优化教育内容、深耕数字信任、发挥社会协同作用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农村 数字素养教育 教育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创新“三治结合”的路径研究
19
作者 卢莹莹 《乡村论丛》 2025年第2期45-51,共7页
乡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乡村治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乡村治理从依靠传统宗法制度到政社合一,到改革放权,再到推进现代化,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能力,为乡... 乡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乡村治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乡村治理从依靠传统宗法制度到政社合一,到改革放权,再到推进现代化,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治理体系支撑,需要进一步创新优化“三治结合”的治理方式。推动治理主体均衡化,释放乡村自治空间,构建“经济型能人”和“正义型好人”协调搭配的自治模式,以治理机制的制度化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以治理结果的善治化为导向重塑乡村德治风貌,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的强大合力,有序推进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三治结合” 乡村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20
作者 许雯 耿强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47,共9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资本、产业链、供应链及科技创新等多个层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为“十五五”时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资本、产业链、供应链及科技创新等多个层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为“十五五”时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数实融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纵深发展,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层面支持,这些新形势为“十五五”时期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现阶段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仍面临来自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面的困境和阻力,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十五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发展规划,探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路径,包括从宏观层面完善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协同高效的发展生态;中观层面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现代化为抓手,推进产业共建;微观层面从投资端、融资端和经营端多点发力,保障要素平等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协同发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