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 被引量:1
1
作者 毛丹丹 刘平 +3 位作者 胡文广 李思秀 蓝明平 杨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8-875,共8页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IESS)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并给予ACTH治疗的80例IESS患儿(男50例,女3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ACTH治疗2...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IESS)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并给予ACTH治疗的80例IESS患儿(男50例,女3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ACTH治疗28 d疗效分为有效组(n=39)与无效组(n=41),收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基本信息、病因、治疗方案及治疗前后脑电图高度失律严重程度评分(即Kramer评分)等指标。构建修正Poisson回归模型以发现疗效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阳性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患儿起病年龄为1个月7 d~1岁9个月。发作形式包括单纯痉挛发作66例,合并其他发作如局灶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14例。32例ACTH治疗前已给予抗癫痫发作药物(ASMs)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4 d的Kramer评分分别为10.0(8.3,12.0)分和6.0(4.0,7.0)分。经ACTH治疗后39例(48.8%)有效。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中围产期存在异常、病因不明发育迟滞、ACTH治疗前已使用ASMs、ACTH给药剂量>2 U/(kg.d)、联合2种以上ASMs、治疗14 d时仍有发作的构成比高,且ACTH治疗14 d Kramer评分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正Poisson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两组ACTH治疗前是否使用ASMs(RR=0.546,95%CI 0.357~0.833,P=0.005)、治疗14 d后的Kramer评分(RR=0.701,95%CI 0.620~0.79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性别、年龄、围产期情况、病因、发作形式、治疗前Kramer评分、发病至治疗间隔时间、ACTH疗程、联合ASMs种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14 d的Kramer评分对疗效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930,95%CI 0.873~0.987,P<0.001],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84.6%,约登指数为0.773,即治疗14 d Kramer评分越高,疗效越差,以6分为截点值,每升高1分,疗效降低接近30.0%。结论治疗前已使用ASMs可能会影响ACTH的疗效,治疗14 d后的Kramer评分≥6分或可作为ACTH治疗IESS疗效不佳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 痉挛发作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脑电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9/Th17细胞失衡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幼鼠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丽丽 黄志 吴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幼鼠采用双类似物(Lys262-Ala207)经鼻黏膜诱导免疫耐受后,了解实验幼鼠Th1/Th17/Th9细胞及产生相关细胞因子的细胞变化情况及其与EAMG幼鼠发病的相关性,探讨其调控作用机制。... 目的: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幼鼠采用双类似物(Lys262-Ala207)经鼻黏膜诱导免疫耐受后,了解实验幼鼠Th1/Th17/Th9细胞及产生相关细胞因子的细胞变化情况及其与EAMG幼鼠发病的相关性,探讨其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幼年雌性C57BL/6小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3组:模型组、耐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经腹腔注射含1.0 mg/kg mAb35的Ringer’s液0.2 ml,建立EAMG模型;耐受组在致敏前10 d先经鼻黏膜滴入Lys262-Ala207诱导黏膜耐受,再按照模型组方式进行处理;对照组注射不含mAb35的Ringer’s缓冲液0.2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细胞中分别代表Th1/Th17/Th9细胞功能的CD4+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细胞、CD4+白介素(interleukin,IL)-17+细胞和CD4+IL-9+细胞的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17、IL-9的水平。结果:(1)MG的临床表现对照组明显轻于模型组和耐受组,而耐受组经双类似物免疫耐受后,其临床症状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2)模型组、耐受组和对照组的CD4+IFN-γ+细胞含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即:模型组分别比耐受组和对照组高(P=0.00),而耐受组也比对照组高(P=0.00);(3)模型组、耐受组和对照组的CD4+IL-17+细胞含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即:模型组分别比耐受组和对照组高(P=0.00),而耐受组也比对照组高(P=0.00);(4)模型组、耐受组和对照组的CD4+IL-9+细胞含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即:模型组分别比耐受组和对照组高(P=0.00),而耐受组也比对照组高(P=0.00)。(5)模型组、耐受组和对照组的脾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17、IL-9的水平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即:模型组分别比耐受组和对照组高(P=0.00),而耐受组也比对照组高(P=0.00)。结论:采用Lys262-Ala207对实验幼鼠进行鼻黏膜耐受后不仅能有效的缓解其MG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下调导致实验幼鼠发病的CD4+IFN-γ+细胞、CD4+IL-17+细胞和CD4+IL-9+细胞含量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FN-γ、IL-17、IL-9的水平,缓解Th1/Th17/Th9细胞功能失衡现象,从而达到预防和减轻实验幼鼠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鼻黏膜耐受 双类似物 Th1 TH17 TH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