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宁 李晓华 姚英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57-1558,F0003,共3页
目的报道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呼吸衰竭1例,并复习文献33例。方法自Medline和CNKI数据库检索国内外新生儿甲亢病例报道。结果本病例为胎龄31+2周早产儿,入院后第1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心率增快、呼吸增快等,并因呼吸衰竭给予呼... 目的报道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呼吸衰竭1例,并复习文献33例。方法自Medline和CNKI数据库检索国内外新生儿甲亢病例报道。结果本病例为胎龄31+2周早产儿,入院后第1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心率增快、呼吸增快等,并因呼吸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实验室检查证实为甲亢。后其母亦证实为妊娠合并甲亢。33例中,心率增快、呼吸增快或体质量不增是临床表现中最多见的。结论减少对孕母甲状腺疾病漏诊率及熟练掌握新生儿甲亢的临床表现是防止临床上漏诊或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亢进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晴 杜逸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184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新生儿窒息后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184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新生儿窒息后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水平及循环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VEGF、HSP70、CK-MB、cTn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治疗后VEGF、CK-MB、cTnT水平均明显下降(P_均<0.05),HSP70水平均明显上升(P <0.05),但观察组患儿VEGF、CK-MB、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5),HSP70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治疗后HR、R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_均<0.05),SpO_2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_均<0.05),观察组患儿RR、HR、SpO_2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心电图异常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显著,可将其作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新生儿窒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热休克蛋白70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 被引量:35
3
作者 汪瑾 巨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4-497,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见的院内感染性肺炎,国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新生儿预后。目前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早产、低出生体质量、血流性感染、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等。预防措施包括抬高床头角度...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见的院内感染性肺炎,国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新生儿预后。目前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早产、低出生体质量、血流性感染、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等。预防措施包括抬高床头角度、密闭式吸痰、医护人员卫生消毒、使用硫糖铝、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改进呼吸机使用方式、口腔及皮肤护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复张策略联合小潮气量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22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淑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肺复张策略(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LRM)联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cutelung injury,ALI)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在ALI新生儿中建立合理的机械通气模式的方法。方法:前瞻性观察我院新生儿... 目的:观察采用肺复张策略(Lung recruitment maneuver,LRM)联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cutelung injury,ALI)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在ALI新生儿中建立合理的机械通气模式的方法。方法:前瞻性观察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22例ALI患儿,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所制定,给予小潮气量联合复张策略(Recruitment maneuver,RM)的通气方式。实施RM时采用持续肺膨胀(Cst)法,每8 h进行1次,共3 d。分别在患儿第1次LRM之前和LRM之后的12、24、48、72 h记录RM后的血气指标、呼吸机参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使用RM3~5 d后复查胸片,随访患儿的上机时间及预后。结果:治疗后12、24、48、72 h,RM组PaO2、PaO2/FiO2和Cst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基础组以及同时间点非RM组值;同时,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PaCO2)和吸气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则明显下降,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基础组以及同时间点非RM组值。RM组复张后各时间点的心率和血压同复张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RM联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可以改善ALI患儿的氧合功能并提高其肺顺应性。患儿的耐受性良好,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新生儿 肺复张策略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RB基因变异所致新生儿过度惊吓反应症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正蔚 悦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3-1517,共5页
目的:对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1例新生儿过度惊吓反应症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该病新生儿期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19年9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 目的:对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1例新生儿过度惊吓反应症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该病新生儿期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19年9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就诊的过度惊吓反应症患儿的临床诊疗过程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以"新生儿过度惊吓反应症""neonatal hyperekplexia""newborn""startle disease"为检索词查询万方、PubMed数据库(建库起至2019年9月),对国内外早期诊断病例(2个月以内,基因检测阳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例及文献检索共纳入19例进行合并分析。所有患儿均在新生儿期起病,对不可预知的刺激发生过度惊吓反应,57.8%的患儿发生需要复苏的强直窒息发作。全部病例叩鼻试验阳性,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无特异性异常。氯硝西泮对此病有较好疗效。维杰瓦诺策略(Vigerano manoenvre)可缓解急性发作。本例患儿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检测到符合临床提示的基因变异。基因突变GLRB c.844846delGTT p.(Val282del)源于父亲;GLRB c.527G>A p.(Argl76Lys)源于母亲。纳入病例中的73.6%为GLRA1变异,15.8%为SLC6A5变异,10.5%为GLRB变异。结论:本例患儿具有过度惊吓反应症的典型临床表现,通过基因突变分析发现了与此病相关的GLRB变异。该病可以治疗但容易误诊,常在新生儿期发生危及生命的全身僵硬及窒息发作,提示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叩鼻试验阳性可作为诊断的特征性线索。因涉及多个基因,可采用全外显子二代基因测序。氯硝西泮对此病有较好疗效,具体用药剂量及时间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惊吓反应 基因 GLRB 氯硝西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2例报告
6
作者 贺月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5-295,共1页
1临床资料 例1,女,1日龄。因气促、发热入院。G1P1,35+5周早产,因宫内窘迫行破腹产,羊水III度污染。出生体质量2 250 g,Apgar评分8分、10分、10分,无窒息抢救史。母产前因胎膜早破入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8.7℃,反应差,... 1临床资料 例1,女,1日龄。因气促、发热入院。G1P1,35+5周早产,因宫内窘迫行破腹产,羊水III度污染。出生体质量2 250 g,Apgar评分8分、10分、10分,无窒息抢救史。母产前因胎膜早破入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8.7℃,反应差,烦躁激惹,哭声高尖。气略促,轻微三凹症。双肺闻及中细湿!音,四肢肌张力高,原始反射引出不全或未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感染 新生儿 APGAR评分 入院体检 出生体质量 抗感染治疗 临床资料 宫内窘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晓荣 黄园园 +2 位作者 李雪 钟兰 张玮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5-77,共3页
目的调查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现状,分析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不佳的原因。方法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和半结构式会谈法,对儿科有陪伴病区的31名临床护理人员身份识别腕带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护士进行访谈。结果 31名护士中身份识别腕带使... 目的调查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现状,分析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不佳的原因。方法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和半结构式会谈法,对儿科有陪伴病区的31名临床护理人员身份识别腕带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护士进行访谈。结果 31名护士中身份识别腕带使用正确率为35.48%。工作年限<3年、职称为护士、值夜班护士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率相对较低。结论儿科身份识别腕带的使用率较低,应重点加强对低年资、低级别及夜班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身份识别的安全意识,保障患儿的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身份识别腕带 身份识别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对胎龄<37周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段顺艳 孔祥永 +35 位作者 徐凤丹 吕红艳 巨容 李占魁 曾淑娟 武辉 张雪峰 刘卫鹏 刘芳 程红斌 丁艳洁 陈铁强 许平 杨李红 吴素静 汪瑾 彭立 赵小林 丘惠娴 温伟溪 李莹 李楠 文峥 郭果 王凤 李改梅 李薇 赵晓英 许云波 陈文超 尹欢 王晓亮 单瑞艳 韩梅盈 杨春燕 封志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7-891,共5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PROM)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取课题组各协作单位产科登记信息在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出生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共7684例。各协作单位派专人培训后填写统一的表格,...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PROM)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取课题组各协作单位产科登记信息在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出生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共7684例。各协作单位派专人培训后填写统一的表格,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PROM、胎盘早剥、产前激素使用、Apgar评分、羊水污染、并发症等。按有无PROM分为PROM组与对照组,统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PROM组病死率小于对照组,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95%CI分析:病死率〈1;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症〉1。(2)调整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激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病和5 min Apgar评分〈7分等因素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R 95%CI〉1,但病死率和IC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M是早产儿并发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规范处理PROM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NEC、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早产儿 病死率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