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技术中介的相互依存创新网络系统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腾
李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4,共8页
创新网络系统已成为当前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技术中介能够实现不同企业或组织技术需求与技术投入的最优匹配。相互依存网路将创新网络、技术中介网络和技术服务支持网络整合为有机整体。为此,构建了节点负载的相互依存创新网络系...
创新网络系统已成为当前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技术中介能够实现不同企业或组织技术需求与技术投入的最优匹配。相互依存网路将创新网络、技术中介网络和技术服务支持网络整合为有机整体。为此,构建了节点负载的相互依存创新网络系统级联失效鲁棒性模型。研究发现,容限系数越高的系统,其鲁棒性越好。在随机失效方式下,随机网络结构比其它两种组织网络结构任务完成效率高;在优先失效方式下,一定比例的组织节点优先失效即可导致整个网络完全瘫痪。该结论为研究创新网络结构以及关键创新技术节点冗余机制的采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网络
技术中介
相互依存网络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卸荷工况对注浆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悦
刘丰铭
+4 位作者
赵春风
侯忠伟
王有宝
涂义亮
韩达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土-结构物接触面力学特性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之一,揭示其机理有利于促进对桩基础、挡土墙等结构物承载性能的认识。本文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注浆设备和室内后注浆试验方法,对3种注浆量和4种加、卸荷工况下,共计28组注浆...
土-结构物接触面力学特性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之一,揭示其机理有利于促进对桩基础、挡土墙等结构物承载性能的认识。本文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注浆设备和室内后注浆试验方法,对3种注浆量和4种加、卸荷工况下,共计28组注浆和未注浆大型接触面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不同加、卸荷工况对注浆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和剪切影响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可逐渐消除加卸荷产生的接触面初始剪切模量和剪切应力差异。未注浆接触面未出现软化;注浆接触面呈现软化现象,并且软化出现在剪切法向应力较小的卸荷接触面剪切过程中。后注浆主要通过提高接触面等效黏聚力,改善接触面力学特性,对接触面等效内摩擦角无明显影响。同一注浆量下,浆液对无卸荷工况接触面等效黏聚力的改善效果优于卸荷工况;卸荷工况的接触面剪切影响范围略大于无卸荷工况;加卸荷和注浆工况下,接触面剪切影响范围与接触面峰值剪切应力呈正相关。同一剪切法向应力下,注入浆液,通过压密注浆形成浆块,增大接触面混凝土板的粗糙度,改善卸荷接触面剪切特性;通过浆液渗透形成浆土混合体,对无卸荷接触面处土体特性进行改善。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桩基工程后注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卸荷
剪切带
力学特性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技术中介的相互依存创新网络系统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腾
李冲
机构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4,共8页
基金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金发2014[3026])
文摘
创新网络系统已成为当前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技术中介能够实现不同企业或组织技术需求与技术投入的最优匹配。相互依存网路将创新网络、技术中介网络和技术服务支持网络整合为有机整体。为此,构建了节点负载的相互依存创新网络系统级联失效鲁棒性模型。研究发现,容限系数越高的系统,其鲁棒性越好。在随机失效方式下,随机网络结构比其它两种组织网络结构任务完成效率高;在优先失效方式下,一定比例的组织节点优先失效即可导致整个网络完全瘫痪。该结论为研究创新网络结构以及关键创新技术节点冗余机制的采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创新网络
技术中介
相互依存网络
鲁棒性
Keywords
Innov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Broker
Interdependent Networks
Robustness
分类号
F091.35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卸荷工况对注浆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悦
刘丰铭
赵春风
侯忠伟
王有宝
涂义亮
韩达光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鲁汶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出处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265,51808083)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100705)
+1 种基金
重庆鲁汶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20210602)
在渝高校与中科院所属院所合作项目(HZ2021009)。
文摘
土-结构物接触面力学特性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之一,揭示其机理有利于促进对桩基础、挡土墙等结构物承载性能的认识。本文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注浆设备和室内后注浆试验方法,对3种注浆量和4种加、卸荷工况下,共计28组注浆和未注浆大型接触面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不同加、卸荷工况对注浆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和剪切影响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可逐渐消除加卸荷产生的接触面初始剪切模量和剪切应力差异。未注浆接触面未出现软化;注浆接触面呈现软化现象,并且软化出现在剪切法向应力较小的卸荷接触面剪切过程中。后注浆主要通过提高接触面等效黏聚力,改善接触面力学特性,对接触面等效内摩擦角无明显影响。同一注浆量下,浆液对无卸荷工况接触面等效黏聚力的改善效果优于卸荷工况;卸荷工况的接触面剪切影响范围略大于无卸荷工况;加卸荷和注浆工况下,接触面剪切影响范围与接触面峰值剪切应力呈正相关。同一剪切法向应力下,注入浆液,通过压密注浆形成浆块,增大接触面混凝土板的粗糙度,改善卸荷接触面剪切特性;通过浆液渗透形成浆土混合体,对无卸荷接触面处土体特性进行改善。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桩基工程后注浆提供指导。
关键词
接触面
卸荷
剪切带
力学特性
注浆
Keywords
interface
unloading
shear bands
mechanical properties
grouting
分类号
TU473.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技术中介的相互依存创新网络系统鲁棒性研究
马腾
李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卸荷工况对注浆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影响
吴悦
刘丰铭
赵春风
侯忠伟
王有宝
涂义亮
韩达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