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成都市博物院几件院藏青铜兵器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姚智辉
孙淑云
肖璘
白玉龙
-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成都市博物院
-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5年第2期19-26,共8页
-
文摘
为了解巴蜀青铜兵器的制作技术及表面斑纹形成机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成都市博物院的几件带斑纹的馆藏青铜兵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件截面样品均为青铜铸造组织,锡含量平均为11%。三件器物表面斑纹层均含锡和铜并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斑纹工艺可分为二类:剑周991极可能为直接铸出凸凹不平的剑体,在凸起部位涂高锡合金膏剂,加热处理后得到。另一类可能先直接铸出金属基体,在欲成斑处涂抹合金膏剂或纯锡,加热处理打磨得到。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巴蜀青铜兵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青铜兵器
斑纹
金相
工艺
-
Keywords
Bronze weapons
Patch
Metallography
Technology
-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5.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从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看足阳明经脉循行演变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印帅
程施瑞
曾芳
谢涛
周兴兰
江章华
梁繁荣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成都市博物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KG008)
成都市科技项目(2014-RK00-00078-ZF)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
-
文摘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拟综合分析老官山汉墓人像经络线条循行路线及历代相关文献记载,探讨足阳明胃经循行变化情况,为梳理经络理论的发展源流提供依据。
-
关键词
足阳明胃经
成都老官山汉墓
髹漆人像
-
Keywords
the meridian of foot yangming
laoguanshan, Chengdu
lacquer figure
-
分类号
R224.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