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邦银 蒲育 +5 位作者 何敏 何磊 环明苍 蔡玉郭 刘林 蒋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分析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23例作为HIV阳性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脊柱结核患者... 目的分析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23例作为HIV阳性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脊柱结核患者316例作为对照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IV阳性组PPD试验阳性率[21.7%(5/23)]、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47.8%(11/23)]、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13.0%(3/23)]、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率[4.3%(1/23)]、并发肺结核发生率[21.7%(5/23)]、典型脊柱结核影像学特征发现率[43.5%(10/23)]、结核中毒症状发生率[13.0%(3/23)]均低于对照组[81.0%(256/316)、84.8%(268/316)、28.2%(89/316)、21.2%(67/316)、60.8%(192/316)、82.0%(259/316)、58.9%(186/316)]。除结核抗体阳性率、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42、21.75,P值分别为0.115、0.051)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4.99、232.23、142.52、220.68、132.16,P值均为0.000)。HIV阳性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者的检出率为82.6%(19/23),高于对照组[20.6%(65/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00)。HIV阳性组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定量,血红蛋白量分别为(285.17±23.04)个/μl、(40.44±0.37) g/L、(129.30±1.72) g/L,较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前[(219.83±26.56)个/μl、(29.51±0.94) g/L、(97.48±3.16) g/L]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04、-10.977、-8.318,P值均为0.000);体质量指数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前、后分别为20.84±0.29、20.85±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 1,P=0.594)。HIV阳性组术后标本培养耐药率、肝功能损伤率、结核未愈率、远期死亡率分别为30.4%(7/23)、65.2%(15/23)、8.7%(2/23)、8.7%(2/23),均高于对照组[13.0%(41/316)、34.5%(109/316)、0.9%(3/316)、0.6%(2/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11、37.71、15.04、17.39,P值分别为0.020、0.006、0.003、0.001)。结论 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与单纯脊柱结核患者比较,临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大多降低;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患者免疫学与营养学指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HIV感染 共病现象 疾病特征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活动性髋关节结核的短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海 蒲育 何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评价一期与分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活动性髋关节结核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5例活动性髋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3~77岁,平均(50.3±2.1)... 目的评价一期与分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活动性髋关节结核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5例活动性髋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3~77岁,平均(50.3±2.1)岁。一期结核病灶清除、人工关节置换(简称“一期”)患者16例;一期结核病灶清除、分期人工关节置换(简称“分期”)患者9例。关节置换术后1、2、3、6、12、18、24个月随访时行髋关节X线摄影(简称“X线摄影”)、 CT扫描,同时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假体初始固定、早期生存情况及有无结核复发。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46.7±7.6)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为(88.2±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45,P<0.001)。25例患者随访期间X线摄影显示股骨柄与股骨压配良好,未见股骨柄松动、下沉。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结核复发。结论一期与分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活动性髋关节结核的短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邦银 蒲育 +7 位作者 何敏 蒋曦 李海 刘林 何磊 环明苍 蔡玉郭 刘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312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手术治疗未愈者24例,治愈者288例。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发病至就诊间...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312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手术治疗未愈者24例,治愈者288例。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手术入路、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患者依从性、脊柱病变节段、是否并发其他部位结核、耐药情况、病灶清除情况、内固定稳定性、术前规范抗结核时间、全程随访情况、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等信息,分析导致患者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结果未愈组不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者、脊柱病变〉2个节段者、耐药结核病者、病灶清除不彻底者、全程未进行规律随访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为无效者、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12个月者、行后路手术者分别占75. 0%( 18/24),66. 7%(16/24),41. 7%(10/24).66. 7%(16/24)、5& 3%,(14/24)、58. 3%(14/24)、41. 7%(10/24)、66. 6%(16/24),均明显高于治愈组[分别占 27.4%(79/288)、35. 8%( 103/288)、12.1%( 35/288 )、35. 8%(103/288 ), 26.4%( 76/288)、29. 2%( 84/288 )、4. 9%(14/288),17. 7%(51/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才值分别为 10. 11、7. 19、15. 64、8. 97、11. 01、& 75、12. 14、12.29.P值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OR(95%CZ)=3. 15(1.03~9.64)]、脊柱病变>2 个节段[OR(95%CZ)= 2. 52( 1. 29~4. 94)]、耐药结核病[OR(95%CD =4. 31(1. 25 ~14. 88)]、病灶清除不彻底[OR(95%CI)=4. 90( 1. 39~17. 27)]、全程未规律随访[OR(95%CZ)= 3. 99(1. 39~17.27)]、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为无效[OR(95%CO=4.46(1.34~11.84))]、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12个月[OR(95%CD = 12. 30(2. 20~68. 80)]及行后路手术方式[OR(95%CD =& 51(1. 77~23. 91)]是脊柱结核患者术后不愈的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结核诊治过程中要早期就诊,采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方案治疗.避免适应性耐药,手术尽量选择前路手术方式,术中尽可能彻底清除病灶,术后注重全程随访.及时调整不合理抗结核药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外科手术 治疗失败 因素分析.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回归的膝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蔡玉郭 郑永利 +1 位作者 何敏 蒲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LASSO回归的膝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136例膝关节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的136例非结核性膝关节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建模;再选择2... 目的:建立基于LASSO回归的膝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136例膝关节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的136例非结核性膝关节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建模;再选择2022年2-10月就诊的72例疑似膝关节结核患者作为验证组,其中13例经病理学确诊为膝关节结核。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MRI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LASSO回归筛选可能影响膝关节结核的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11个潜在诊断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γ-干扰素(IFN-γ)释放水平、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抗体、GeneXpert MTB/RIF、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周围组织肿胀、骨质破坏及关节周围脓肿形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77,95%CI:0.955~0.999)、IFN-γ释放水平(OR=1.005,95%CI:1.001~1.009)、LAM抗体(OR=15.348,95%CI:6.344~37.130)、GeneXpert MTB/RIF(OR=21.073,95%CI:8.281~53.628)、骨髓水肿(OR=2.996,95%CI:1.165~7.702)、半月板损伤(OR=5.007,95%CI:1.868~13.425)、软骨损伤(OR=4.117,95%CI:1.649~10.274)、周围组织肿胀(OR=5.389,95%CI:2.059~14.102)及关节周围脓肿形成(OR=7.570,95%CI:1.876~30.546)是膝关节结核的独立诊断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根据验证组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膝关节结核风险的AUC为0.927(95%CI:0.898~0.957);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膝关节结核风险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预测膝关节结核风险的概率阈值为0.15~0.90时,患者的净收益率大于0。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膝关节结核的风险降低;IFN-γ释放水平增加、LAM抗体阳性、GeneXpert MTB/RIF阳性,以及发生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周围组织肿胀及关节周围脓肿形成,发生膝关节结核的风险增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膝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膝关节 早期诊断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复发、多发骨结核一例
5
作者 李邦银 蒲育 +1 位作者 何敏 曾义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79-582,共4页
多发骨结核是指累及脊柱多个不连续节段、多关节.或者是脊柱、关节及其他骨组织同时受累的骨结核[1]。多发骨结核发病率低[2,3].临床表现可不典型[4],容易误诊[5,6].应该引起重视。现介绍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1例累及枕骨... 多发骨结核是指累及脊柱多个不连续节段、多关节.或者是脊柱、关节及其他骨组织同时受累的骨结核[1]。多发骨结核发病率低[2,3].临床表现可不典型[4],容易误诊[5,6].应该引起重视。现介绍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1例累及枕骨斜坡、岩骨尖、寰椎、颈椎、胸椎、腰椎、紙椎、双侧骼骨的罕见多发骨结核患者.以期对该类非典型骨结核有更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结核 多发 复发 临床表现 枕骨斜坡 医疗中心 公共卫生 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脊柱结核并发艾滋病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
6
作者 何敏 蒲育 +3 位作者 蔡玉郭 李邦银 何磊 环明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并发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搜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行手术治疗的23例脊柱结核并发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并发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搜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行手术治疗的23例脊柱结核并发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CD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神经功能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情况等,分析研究对象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68.4±11.3) min,平均出血量为(490.6±101.5) ml,无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0±0.7)分,明显低于术前的(8.2±0.6)分,疼痛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P=0.001)。4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完全恢复正常。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患者的ESR和CRP分别为(9.3±2.6) mm/1 h和(4.8±1.2)mg/L,较术前的(79.4±4.6)mm/1 h和(57.5±5.9)mg/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66,P=0.000;t=47.73,P=0.000);经围手术期管理及后续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末次随访时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67.5±38.5)个/μl,较术前的(233.3±41.1)个/μl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7,P=0.001)。所有患者植骨融合符合BridwellⅠ~Ⅱ级标准,植骨融合中位时间为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器断裂。2例患者术后1 d出现癫痫,5例术后肺不张、高热,11例术后出现腹胀,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合理选择手术时机,脊柱结核并发AIDS的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共病现象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