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低血小板计数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守娟 王丽 +8 位作者 周明 吴蓓 王磊 段萌 廖洪帆 胡瑞晴 胡朝霞 朱丽 胡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对不同分层血小板计数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采用Evacure-4A膜型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科住院的302例低血小板计... 目的对不同分层血小板计数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采用Evacure-4A膜型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科住院的302例低血小板计数ACLF患者,根据血小板计数将其分为3组:A组(血小板计数:25×10^(9)/L~50×10^(9)/L)101例;B组(血小板计数:51×10^(9)/L~80×10^(9)/L)98例;C组(血小板计数:81×10^(9)/L~100×10^(9)/L)103例。所有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包括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计量资料各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88.74%(268/302)患者人工肝治疗后临床症状呈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各组患者肝功能ALT(t值分别为14.755、21.614、15.965)、AST(t值分别为11.491、19.301、3.919)、TBil(t值分别为19.182、17.486、21.75)较治疗前均呈不同程度下降(P值均<0.001);INR呈不同程度缩短(t值分别为3.497、3.327、4.358,P值均<0.05)。使用Evacure-4A膜型选择性血浆分离器行人工肝治疗后,A、B、C组血小板计数分别由治疗前(37.73±6.27)×10^(9)/L、(66.97±7.64)×10^(9)/L、(93.82±5.38)×10^(9)/L降至治疗后(36.59±7.96)×10^(9)/L、(62.59±7.37)×10^(9)/L、(85.99±12.49)×10^(9)/L,其中B、C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2.993、8.240,P值均<0.001),A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人工肝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治疗能改善ACLF患者的肝功能及INR,使用Evacure-4A膜型选择性血浆分离器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对血小板的影响较小,治疗血小板明显低下ACLF患者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人工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不同疾病谱慢性HBV感染者病毒基因分型与细胞免疫及凝血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守娟 王丽 +5 位作者 陈竹 胡朝霞 王磊 吴蓓 朱丽 段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不同疾病谱慢性HBV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研究不同基因型与细胞免疫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的四川地区慢性HBV感染者543例,其中包括慢性HBV携带者31例、慢...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不同疾病谱慢性HBV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研究不同基因型与细胞免疫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的四川地区慢性HBV感染者543例,其中包括慢性HBV携带者31例、慢性乙型肝炎285例、重症乙型肝炎7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81例以及肝细胞癌69例。收集患者血液标本,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BV DNA基因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进行凝血功能测定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543例慢性HBV感染者中B型400例,占73.66%,C型123例,占22.65%,B、C混合型及C、D混合型各10例,各占1.84%。B型与C型相比,不同疾病谱中HBV基因型的分布、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显示,各疾病谱内CD3+、CD3+CD4+数量在重症乙型肝炎组,CD3+CD8+数量在慢性乙型肝炎组,CD4+/CD8+在慢性HBV携带者组、重症乙型肝炎组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组C型均高于B型;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CD3+、CD3+CD4+数量、CD3+CD8+数量和肝细胞癌组中CD3+、CD3+CD4+数量、CD3+CD8+数量、CD4+/CD8+则是C型均低于B型,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D3+CD4+(t=2.078,P=0.041)、CD3+CD8+(t=6.672,P<0.001)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四川地区不同疾病谱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分型以B型、C型常见,B型为主,各疾病谱中HBV基因型的分布无差异。在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且在感染的不同阶段,机体的免疫紊乱各不相同,感染不同的基因型与凝血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免疫 细胞 血液凝固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肿瘤疾病智能化诊疗模式的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晓云 李林峰 +6 位作者 郭佺 曾义岚 李海洋 杜映荣 陈刚 梁跃东 陆荫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60-2364,共5页
建立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和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是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从国内外CDSS和MDT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和分析,总结其特点与不足,同时结合"医疗大数据资源"及"大数据技术"的时代背景,对发展适合... 建立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和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是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从国内外CDSS和MDT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和分析,总结其特点与不足,同时结合"医疗大数据资源"及"大数据技术"的时代背景,对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肝胆肿瘤智能化诊疗平台-"联合CDSS和MDT"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道肿瘤 决策支持系统 临床 肿瘤治疗方案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HCV相关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游国琼 王丽 +1 位作者 段萌 朱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7-190,共4页
肝硬化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也是包括慢性HCV感染在内的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临床结局。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出现前,基于PEG-IFN及利巴韦林(RBV)的抗HCV治疗常由于肝硬化的存在而疗效不佳,甚至失代偿期肝硬化本身即是应用PEG-IFN治疗的绝... 肝硬化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也是包括慢性HCV感染在内的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临床结局。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出现前,基于PEG-IFN及利巴韦林(RBV)的抗HCV治疗常由于肝硬化的存在而疗效不佳,甚至失代偿期肝硬化本身即是应用PEG-IFN治疗的绝对禁忌证。DAAs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HCV感染的一线药物,大量研究显示DAAs用于HC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耐受度。一方面,DAAs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要优于PEG-IFN/RBV;另一方面,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也可耐受DAAs治疗,虽然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比例可能较普通患者更低,但是DAAs仍能使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在多方面获益。综述了DAAs用于治疗HC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最新研究,以求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肝硬化 抗病毒药 治疗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