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邦银
蒲育
+5 位作者
何敏
何磊
环明苍
蔡玉郭
刘林
蒋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分析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23例作为HIV阳性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脊柱结核患者...
目的分析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23例作为HIV阳性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脊柱结核患者316例作为对照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IV阳性组PPD试验阳性率[21.7%(5/23)]、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47.8%(11/23)]、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13.0%(3/23)]、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率[4.3%(1/23)]、并发肺结核发生率[21.7%(5/23)]、典型脊柱结核影像学特征发现率[43.5%(10/23)]、结核中毒症状发生率[13.0%(3/23)]均低于对照组[81.0%(256/316)、84.8%(268/316)、28.2%(89/316)、21.2%(67/316)、60.8%(192/316)、82.0%(259/316)、58.9%(186/316)]。除结核抗体阳性率、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42、21.75,P值分别为0.115、0.051)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4.99、232.23、142.52、220.68、132.16,P值均为0.000)。HIV阳性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者的检出率为82.6%(19/23),高于对照组[20.6%(65/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00)。HIV阳性组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定量,血红蛋白量分别为(285.17±23.04)个/μl、(40.44±0.37) g/L、(129.30±1.72) g/L,较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前[(219.83±26.56)个/μl、(29.51±0.94) g/L、(97.48±3.16) g/L]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04、-10.977、-8.318,P值均为0.000);体质量指数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前、后分别为20.84±0.29、20.85±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 1,P=0.594)。HIV阳性组术后标本培养耐药率、肝功能损伤率、结核未愈率、远期死亡率分别为30.4%(7/23)、65.2%(15/23)、8.7%(2/23)、8.7%(2/23),均高于对照组[13.0%(41/316)、34.5%(109/316)、0.9%(3/316)、0.6%(2/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11、37.71、15.04、17.39,P值分别为0.020、0.006、0.003、0.001)。结论 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与单纯脊柱结核患者比较,临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大多降低;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患者免疫学与营养学指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HIV感染
共病现象
疾病特征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IV感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桂辉
黄涛
+5 位作者
程耀
黄晓秋
傅小燕
马瑶
李鹏
何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分析HIV感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临床特征、短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诊断为TBM的148例患者,将52例HIV感染并发TBM者作为观察组,96例未并发HIV感染者作为...
目的分析HIV感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临床特征、短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诊断为TBM的148例患者,将52例HIV感染并发TBM者作为观察组,96例未并发HI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及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者分别占78.8%(41/52)和51.9%(27/52),并发其他肺外结核者占73.1%(38/52),均高于对照组[分别占39.6%(38/96)、30.2%(29/96)、30.2%(29/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89、6.76、8.27,P值均<0.05)。观察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总数、蛋白含量、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85.0(141.0,225.0)mm H2O(1mm H2O=0.0098kPa)、30.0(4.0,175.0)×10^6/L、1141.2(762.8,1548.6)mg/L、2.3(1.7,2.7)mmol/L、117.0(111.1,121.9)mmol/L,对照组分别为284.0(197.5,315.0)mm H2O、360.0(280.0,415.0)×10^6/L、1660.0(1270.0,1900.0)mg/L、1.4(1.2,1.8)mmol/L、105.1(102.6,112.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63、4.79、2.57、4.17、4.19,P值均<0.05)。头颅影像学检查显示,观察组脑组织梗死灶发生率为46.2%(24/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1%(2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28)。观察组病情好转者有20例(38.5%),恶化及死亡者有32例(61.5%);对照组好转者有62例(64.6%),恶化及死亡者有34例(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P<0.05)。观察组病情恶化及死亡者中体质量指数(BMI)<18.0、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 个/μl、规范抗结核及抗病毒治疗者分别占56.3%(18/32)、43.8%(14/32)、53.1%(17/32)、28.1%(9/32)和40.6%(13/32),与病情好转者的25.0%(5/20)、15.0%(3/20)、20.0%(4/20)、60.0%(12/20)和75.0%(15/2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7、4.62、5.61、5.19、5.8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 [OR(95%CI)=4.21(1.15~15.45)]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规范抗结核治疗[OR(95%CI)=0.28(0.05~0.94)]及规范抗病毒治疗[OR(95%CI)=0.13(0.04~0.47)]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感染对TBM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指标、头颅影像学检查和预后均有明显影响,及时进行规范的抗结核及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结核
脑膜
疾病特征
预后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柱结核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邦银
蒲育
+7 位作者
何敏
蒋曦
李海
刘林
何磊
环明苍
蔡玉郭
刘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312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手术治疗未愈者24例,治愈者288例。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发病至就诊间...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312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手术治疗未愈者24例,治愈者288例。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手术入路、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患者依从性、脊柱病变节段、是否并发其他部位结核、耐药情况、病灶清除情况、内固定稳定性、术前规范抗结核时间、全程随访情况、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等信息,分析导致患者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结果未愈组不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者、脊柱病变〉2个节段者、耐药结核病者、病灶清除不彻底者、全程未进行规律随访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为无效者、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12个月者、行后路手术者分别占75. 0%( 18/24),66. 7%(16/24),41. 7%(10/24).66. 7%(16/24)、5& 3%,(14/24)、58. 3%(14/24)、41. 7%(10/24)、66. 6%(16/24),均明显高于治愈组[分别占 27.4%(79/288)、35. 8%( 103/288)、12.1%( 35/288 )、35. 8%(103/288 ), 26.4%( 76/288)、29. 2%( 84/288 )、4. 9%(14/288),17. 7%(51/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才值分别为 10. 11、7. 19、15. 64、8. 97、11. 01、& 75、12. 14、12.29.P值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OR(95%CZ)=3. 15(1.03~9.64)]、脊柱病变>2 个节段[OR(95%CZ)= 2. 52( 1. 29~4. 94)]、耐药结核病[OR(95%CD =4. 31(1. 25 ~14. 88)]、病灶清除不彻底[OR(95%CI)=4. 90( 1. 39~17. 27)]、全程未规律随访[OR(95%CZ)= 3. 99(1. 39~17.27)]、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为无效[OR(95%CO=4.46(1.34~11.84))]、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12个月[OR(95%CD = 12. 30(2. 20~68. 80)]及行后路手术方式[OR(95%CD =& 51(1. 77~23. 91)]是脊柱结核患者术后不愈的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结核诊治过程中要早期就诊,采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方案治疗.避免适应性耐药,手术尽量选择前路手术方式,术中尽可能彻底清除病灶,术后注重全程随访.及时调整不合理抗结核药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外科手术
治疗失败
因素分析.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邦银
蒲育
何敏
何磊
环明苍
蔡玉郭
刘林
蒋曦
机构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骨
科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病案统计科
出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49-453,共5页
基金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普及应用项目(18PJ470)。
文摘
目的分析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23例作为HIV阳性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脊柱结核患者316例作为对照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IV阳性组PPD试验阳性率[21.7%(5/23)]、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率[47.8%(11/23)]、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13.0%(3/23)]、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率[4.3%(1/23)]、并发肺结核发生率[21.7%(5/23)]、典型脊柱结核影像学特征发现率[43.5%(10/23)]、结核中毒症状发生率[13.0%(3/23)]均低于对照组[81.0%(256/316)、84.8%(268/316)、28.2%(89/316)、21.2%(67/316)、60.8%(192/316)、82.0%(259/316)、58.9%(186/316)]。除结核抗体阳性率、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42、21.75,P值分别为0.115、0.051)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4.99、232.23、142.52、220.68、132.16,P值均为0.000)。HIV阳性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者的检出率为82.6%(19/23),高于对照组[20.6%(65/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00)。HIV阳性组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定量,血红蛋白量分别为(285.17±23.04)个/μl、(40.44±0.37) g/L、(129.30±1.72) g/L,较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前[(219.83±26.56)个/μl、(29.51±0.94) g/L、(97.48±3.16) g/L]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04、-10.977、-8.318,P值均为0.000);体质量指数强化围手术期管理前、后分别为20.84±0.29、20.85±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 1,P=0.594)。HIV阳性组术后标本培养耐药率、肝功能损伤率、结核未愈率、远期死亡率分别为30.4%(7/23)、65.2%(15/23)、8.7%(2/23)、8.7%(2/23),均高于对照组[13.0%(41/316)、34.5%(109/316)、0.9%(3/316)、0.6%(2/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11、37.71、15.04、17.39,P值分别为0.020、0.006、0.003、0.001)。结论 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与单纯脊柱结核患者比较,临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大多降低;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患者免疫学与营养学指标有所改善。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HIV感染
共病现象
疾病特征
对比研究
Keywords
Tuberculosis,spine
HIV infections
Comorbidity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IV感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桂辉
黄涛
程耀
黄晓秋
傅小燕
马瑶
李鹏
何畏
机构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结核
科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病案统计科
出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基金
成都市科技惠民项目(2015-HM01-00479-SF).
文摘
目的分析HIV感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的临床特征、短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诊断为TBM的148例患者,将52例HIV感染并发TBM者作为观察组,96例未并发HI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及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者分别占78.8%(41/52)和51.9%(27/52),并发其他肺外结核者占73.1%(38/52),均高于对照组[分别占39.6%(38/96)、30.2%(29/96)、30.2%(29/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89、6.76、8.27,P值均<0.05)。观察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总数、蛋白含量、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85.0(141.0,225.0)mm H2O(1mm H2O=0.0098kPa)、30.0(4.0,175.0)×10^6/L、1141.2(762.8,1548.6)mg/L、2.3(1.7,2.7)mmol/L、117.0(111.1,121.9)mmol/L,对照组分别为284.0(197.5,315.0)mm H2O、360.0(280.0,415.0)×10^6/L、1660.0(1270.0,1900.0)mg/L、1.4(1.2,1.8)mmol/L、105.1(102.6,112.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63、4.79、2.57、4.17、4.19,P值均<0.05)。头颅影像学检查显示,观察组脑组织梗死灶发生率为46.2%(24/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1%(2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28)。观察组病情好转者有20例(38.5%),恶化及死亡者有32例(61.5%);对照组好转者有62例(64.6%),恶化及死亡者有34例(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P<0.05)。观察组病情恶化及死亡者中体质量指数(BMI)<18.0、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 个/μl、规范抗结核及抗病毒治疗者分别占56.3%(18/32)、43.8%(14/32)、53.1%(17/32)、28.1%(9/32)和40.6%(13/32),与病情好转者的25.0%(5/20)、15.0%(3/20)、20.0%(4/20)、60.0%(12/20)和75.0%(15/2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7、4.62、5.61、5.19、5.8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 [OR(95%CI)=4.21(1.15~15.45)]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规范抗结核治疗[OR(95%CI)=0.28(0.05~0.94)]及规范抗病毒治疗[OR(95%CI)=0.13(0.04~0.47)]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感染对TBM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指标、头颅影像学检查和预后均有明显影响,及时进行规范的抗结核及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HIV感染
结核
脑膜
疾病特征
预后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Keywords
HIV infections
Tuberculosis, meningeal
Disease attributes
Prognosis
Risk factors
Factor analysis, statistical
分类号
R529.3 [医药卫生—内科学]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柱结核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邦银
蒲育
何敏
蒋曦
李海
刘林
何磊
环明苍
蔡玉郭
刘勇
机构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骨
科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病案统计科
出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10-514,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312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手术治疗未愈者24例,治愈者288例。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手术入路、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患者依从性、脊柱病变节段、是否并发其他部位结核、耐药情况、病灶清除情况、内固定稳定性、术前规范抗结核时间、全程随访情况、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等信息,分析导致患者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结果未愈组不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者、脊柱病变〉2个节段者、耐药结核病者、病灶清除不彻底者、全程未进行规律随访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为无效者、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12个月者、行后路手术者分别占75. 0%( 18/24),66. 7%(16/24),41. 7%(10/24).66. 7%(16/24)、5& 3%,(14/24)、58. 3%(14/24)、41. 7%(10/24)、66. 6%(16/24),均明显高于治愈组[分别占 27.4%(79/288)、35. 8%( 103/288)、12.1%( 35/288 )、35. 8%(103/288 ), 26.4%( 76/288)、29. 2%( 84/288 )、4. 9%(14/288),17. 7%(51/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才值分别为 10. 11、7. 19、15. 64、8. 97、11. 01、& 75、12. 14、12.29.P值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OR(95%CZ)=3. 15(1.03~9.64)]、脊柱病变>2 个节段[OR(95%CZ)= 2. 52( 1. 29~4. 94)]、耐药结核病[OR(95%CD =4. 31(1. 25 ~14. 88)]、病灶清除不彻底[OR(95%CI)=4. 90( 1. 39~17. 27)]、全程未规律随访[OR(95%CZ)= 3. 99(1. 39~17.27)]、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为无效[OR(95%CO=4.46(1.34~11.84))]、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12个月[OR(95%CD = 12. 30(2. 20~68. 80)]及行后路手术方式[OR(95%CD =& 51(1. 77~23. 91)]是脊柱结核患者术后不愈的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结核诊治过程中要早期就诊,采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方案治疗.避免适应性耐药,手术尽量选择前路手术方式,术中尽可能彻底清除病灶,术后注重全程随访.及时调整不合理抗结核药物方案。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外科手术
治疗失败
因素分析.统计学
Keywords
Tuberculosis, spinal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Treatment failure
Factor analysis, statistical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529.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IV检测阳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强化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分析
李邦银
蒲育
何敏
何磊
环明苍
蔡玉郭
刘林
蒋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HIV感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吴桂辉
黄涛
程耀
黄晓秋
傅小燕
马瑶
李鹏
何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脊柱结核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邦银
蒲育
何敏
蒋曦
李海
刘林
何磊
环明苍
蔡玉郭
刘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