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290例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杜清 赵本南 +4 位作者 兰丽娟 刘亚玲 王玥莲 陈红 刘大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729-734,共6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纳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治愈出院的290例境外输入性SARS-CoV-2感染者,分为无症状感染者组(131例)及确诊病例组(1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成都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纳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治愈出院的290例境外输入性SARS-CoV-2感染者,分为无症状感染者组(131例)及确诊病例组(1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感染SARS-CoV-2后成为确诊病例的影响因素。结果:290例患者年龄2个月~68岁,14~4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247例),男性占比83.4%,62.1%来自亚洲,43.8%合并脂肪肝。确诊病例组以普通型患者为主(80.5%),仅1例重型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组住院时间短于确诊病例组,两组复诊时(出院后半个月)的淋巴细胞计数、CD4^(+)T计数、CD8^(+)T计数、CD4^(+)T/CD8^(+)T、肌酸激酶均较入院时降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均较入院时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入院时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入院时乳酸脱氢酶增加与显性感染相关。有13例普通型患者复诊时的肺部病灶较出院时增加,其中3例核酸"复阳"。结论:成都市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源于亚洲,重症患者少。部分SARS-CoV-2感染者在康复早期仍存在病毒间断复制。对境外输入患者早隔离、早治疗不仅有利于疫情防控,还可能改变了自然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境外输入 临床特点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出院后2年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复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本南 杜清 +4 位作者 康俊 刘大凤 张玲 兰丽娟 袁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7期1281-1287,共7页
目的:总结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2年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及胸部CT复诊结果。方法:收集治愈出院后1、2年均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复诊的29例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的血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及胸部高分辨... 目的:总结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2年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及胸部CT复诊结果。方法:收集治愈出院后1、2年均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复诊的29例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的血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及胸部高分辨率CT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各指标的变化,为评估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远期恢复情况提供参考。结果:出院后2年异常血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升高(72.4%)及NK细胞计数降低(65.5%);与出院后1年比较,血小板计数、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降低,血清纤维结合蛋白、甘油三酯、胰岛素、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感染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半年,血清特异性总抗体结果明显高于接种前。超半数(55.2%)复诊者心脏彩超结果正常,异常结果主要为瓣膜轻度反流(24.1%)及左室舒张功能降低(31.0%);与出院后1年比较,有7例(24.1%)心脏彩超异常结果减少。28例出院后2年复查胸部CT,异常结果主要为磨玻璃影(17.9%)、肺小结节(直径<6 mm)(32.1%)及散在索条影(39.3%),71.4%(20/28)的随访者两次胸CT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新冠肺炎康复者出院后2年的异常血实验室指标主要为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升高及NK细胞计数降低。虽然大部分患者心脏彩超及胸部CT与1年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仍有部分患者异常结果在减少。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半年总抗体仍显著高于接种前,但特异性抗体水平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复诊 实验室检查 疫苗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本南 刘大凤 +3 位作者 刘亚玲 杨铭 兰丽娟 杜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65-471,共7页
目的分析含丙硫异烟胺(protionamide,Pto)和(或)对氨基水杨酸(para-aminosalicylic acid,PAS)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症")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收... 目的分析含丙硫异烟胺(protionamide,Pto)和(或)对氨基水杨酸(para-aminosalicylic acid,PAS)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症")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结核科入院及门诊就诊的MDR-TB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使用含Pto和(或)PAS抗结核方案治疗者336例。依据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分为两组,其中仅含Pto治疗方案的患者91例(简称"Pto组"),含Pto和PAS治疗方案的患者245例(简称"Pto+PAS组")。所有患者均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及第1、3、6、9、12、18、24个月分别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出现时机,以及采用优甲乐治疗的时机、治疗率及治疗剂量、疗效情况。结果 336例MDR-TB患者中,药物性甲减症的发生率为28.87%(97/336),其中4例出现黏液性水肿、2例出现乏力伴脱发经检查甲状腺功能后确诊,其余91例患者均无明显自觉症状,均在复诊检测甲状腺功能时发现。Pto+PAS组甲减症的发生率[32.24%(79/245)]明显高于Pto组[19.78%(18/91)](χ^2=5.020,P=0.025),男性甲减症的发生率[24.07%(52/216)]明显低于女性[37.50%(45/120)](χ^2=6.772,P=0.009)。发生药物性甲减症的比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用药后1.5个月内、3个月内、3~6个月内、6个月后的占比分别为40.20%(39/97)、24.74%(24/97)、17.53%(17/97)、17.53%(17/97);Pto+PAS组在1.5个月内甲减症的发生率[46.83%(37/79)]明显高于Pto组[11.11%(2/18)](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8)。78例甲减症患者需要采用优甲乐治疗,Pto+PAS组需要采用优甲乐治疗的比率[84.81%(67./79)]明显高于Pto组[61.11%(11/18)](χ^2=5.227,P=0.022)。优甲乐最终使用剂量分别为49例(62.82%)≤50μg/d、20例(25.64%)51~75μg/d、9例(11.54%)>75μg/d;其中4例Pto+PAS组患者使用优甲乐剂量超过125μg/d后甲减症仍控制不佳而停用Pto及PAS,其余74例患者均达到治疗效果。结论MDR-TB患者采用含Pto联合PAS方案较单含Pto方案治疗更易出现甲减症,抗结核药物治疗前3个月甲减症发生率高,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采用优甲乐治疗的药物性甲减症患者,如果在不同剂量治疗后效果较好而不必停用Pto及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疗法 联合 丙硫异烟胺 对氨水杨酸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临床方案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CT特征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忠琴 张娜 +6 位作者 侯可可 杨铭 徐蓉 傅航 谢林均 郭应坤 许华燕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CT图像及临床资料,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2月12日确诊4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CT图像和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年龄分为45岁以下(n=26)...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CT图像及临床资料,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2月12日确诊4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CT图像和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年龄分为45岁以下(n=26)和45岁以上(n=2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表现差异。结果:患者常见胸部CT表现包括磨玻璃影和实变影。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5岁以上患者出现实变影和小叶间隔增厚构成比高于45岁以下患者(19/23 vs 14/26、16/23 vs 9/26,P<0.05)。患者平均累及肺叶数为(3.31±1.70)个,45岁以上多于45岁以下患者(3.96±1.33 vs 2.73±1.80,t=-2.729,P<0.01)。45岁以上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占比高于45岁以下合并基础疾病者(11/26,P<0.001)。所有患者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45例,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0例,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者28例,45岁以上C反应蛋白升高患者为17/23,高于45岁以下患者(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影像学表现多样,不同年龄段的影像表现和临床特点也不同。45岁以上患者更常出现实变影和小叶间隔增厚,肺部病变累及范围更大,且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占比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病毒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