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配送管理实务》课程为例
1
作者 谢欣 《中国储运》 2025年第4期131-132,共2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知易行难,需要创新驱动赋能。“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体现类型教育特征的一种创新,是职业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出的一个创新品种和创新选项。以高职《配送管理实务》课程为例,根据岗位的...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知易行难,需要创新驱动赋能。“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体现类型教育特征的一种创新,是职业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出的一个创新品种和创新选项。以高职《配送管理实务》课程为例,根据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1+X证书的技能点和技能大赛的技能点,构建模块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方法中,充分体现工作岗位的新需求、新技术技能,并将1+X技能证书考核内容、技能大赛的技能点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教学过程。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物流专业 配送管理实务 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课堂小组合作中“搭便车”现象规避研究——以“食品冷藏冷冻技术”为例
2
作者 叶静 贺蕊 +2 位作者 侯诗洋 王金龙 陈佳会 《中国储运》 2023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高职课堂常见的教学活动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碰撞和互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交流沟通能力,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然而,受学习环境的影响,...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高职课堂常见的教学活动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碰撞和互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交流沟通能力,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然而,受学习环境的影响,“搭便车”现象频繁出现在高职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效率和效果。通过对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食品冷藏冷冻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调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活动方式 个性化思维 高职课堂 冷藏冷冻 交流沟通能力 专业必修课程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快递实务”课程合作学习中“搭便车”行为探析
3
作者 陈佳会 鲁晓雪 +2 位作者 潘山中 肖洲 王震 《中国储运》 2024年第2期60-61,共2页
针对高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愈演愈烈、层出不穷的“搭便车”现象,笔者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快递实务》课程为例,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搭便车”行为的现状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搭便车”行为的原因进行全方位剖析,以期有效防范... 针对高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愈演愈烈、层出不穷的“搭便车”现象,笔者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快递实务》课程为例,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搭便车”行为的现状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搭便车”行为的原因进行全方位剖析,以期有效防范和规避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产生,提高学生的合作参与度。一、《快递实务》课程合作学习模式《快递实务》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是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通过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快递作业流程为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任务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式 合作学习模式 现代物流管理 快递实务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 小组合作学习 就业为导向 职业能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输管理实务的“双线融合”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4
作者 陈佳会 叶静 +1 位作者 孙璐 刘笑言 《中国储运》 2023年第5期88-89,共2页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推进,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本文基于《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提出“双线融合”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推动“双线融合”教学模...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推进,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本文基于《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提出“双线融合”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推动“双线融合”教学模式的课程应用领域,有效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锤炼,推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促进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创新教学模式 双线融合 比较分析法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 课程应用 文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