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视角下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瀚 张洁馨 +1 位作者 朱容芳 邬忠萍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4期81-83,共3页
深入研究不同专业课程的特色与优势,挖掘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措施。汽车构造作为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等汽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汽车专业培养体系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在“新工科”建设发... 深入研究不同专业课程的特色与优势,挖掘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措施。汽车构造作为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等汽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汽车专业培养体系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在“新工科”建设发展的要求下,结合专业特点,对该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进行提炼总结,将“爱国主义情怀、大国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责任与担当”作为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的五大核心要素,并以此为中心对课程内容包含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同时文章也提出“四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式将课程的思政元素与汽车构造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将隐性教育灵活渗透到显性教育中,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推进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工科 课程建设 汽车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与实践——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
2
作者 邬忠萍 黎庆芳 +1 位作者 郑毅 杨甫东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面对企业招工难和大批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双重矛盾,本文以提高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为切入口,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对成都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几年毕业生情况进行总结,深入分析调研结果,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标,旨在... 面对企业招工难和大批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双重矛盾,本文以提高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为切入口,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对成都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几年毕业生情况进行总结,深入分析调研结果,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标,旨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教学质量 汽车服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测试实验室建设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新厂 刘剑 罗家鑫 《时代汽车》 2022年第22期77-79,共3页
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测试实验室,开发了“自动驾驶功能的感知-决策-控制算法”和“虚拟测试场景搭建”2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通过动画演示展示实验过程,同时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设计。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表明智能网联汽车虚拟... 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测试实验室,开发了“自动驾驶功能的感知-决策-控制算法”和“虚拟测试场景搭建”2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通过动画演示展示实验过程,同时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设计。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表明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测试实验平台具有很好的实践性和交互性,教学效果良好,对学生新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培养作用,为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组合预测辅助的列车自主定位方法
4
作者 边浩毅 付国平 +1 位作者 董家希 蔡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199,共7页
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列车定位方法是下一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车定位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从提高列车定位的安全性、自主性角度出发,并充分考虑组合定位系统的成本及异质传感器的互补性能... 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列车定位方法是下一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车定位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从提高列车定位的安全性、自主性角度出发,并充分考虑组合定位系统的成本及异质传感器的互补性能,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和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构建车载组合定位方案。针对BDS/IMU组合在隧道运行环境中,卫星信号受限导致定位失效情况下IMU单独导航定位误差累积发散问题,提出一种灰色组合预测模型辅助的列车定位精度保持方法;基于BDS失效前组合系统定位信息建立算法模型,当列车处于卫星信号受限环境中时,利用灰色组合模型预测的列车定位数据序列持续校正IMU累积误差,从而保障列车运行全过程中定位输出的可用性。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的仿真平台上对所提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DS/IMU组合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能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东向/北向位置误差均小于2 m,东向/北向速度误差均小于0.2 m/s;在BDS定位失效环境下通过灰色组合模型预测数据修正IMU累积误差,相对于IMU单独导航,东向/北向位置误差均降低85%以上,东向/北向速度误差均降低80%以上,定位精度能够满足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列车定位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定位 自主定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 灰色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列控系统等级转换建模与验证
5
作者 董家希 刘珂帆 +2 位作者 鄢春花 杜利芳 周家宇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6期21-24,共4页
随着列控系统的发展,我国现有铁路线路主要应用有CTCS-3级和CTCS-2级两种列控系统。等级转换是在列车运行控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功能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列控系统的安全性。本文采用时间自动机建模方法,依据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基... 随着列控系统的发展,我国现有铁路线路主要应用有CTCS-3级和CTCS-2级两种列控系统。等级转换是在列车运行控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功能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列控系统的安全性。本文采用时间自动机建模方法,依据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基础方案的需求规范,对等级转换场景进行了功能性及实时性的需求分析,描述CTCS-3级和CTCS-2级列控系统转换过程中的功能特性和时间约束,对等级转换场景进行建模仿真,并通过形式化验证的方式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系统 等级转换 UPPAAL建模 时间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KF的BDS/IMU组合列车定位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蔡煊 王长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3-400,共8页
为提高列车定位的精确性和连续性,采用北斗卫星接收机和惯性测量单元构建车载组合定位系统.针对多传感器组合定位信息融合估计的非线性和鲁棒性需求,将抗差估计理论的等价权原理应用于标准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 为提高列车定位的精确性和连续性,采用北斗卫星接收机和惯性测量单元构建车载组合定位系统.针对多传感器组合定位信息融合估计的非线性和鲁棒性需求,将抗差估计理论的等价权原理应用于标准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构造了一种改进的UKF算法,通过对标准UKF算法的噪声协方差进行等价替换,从而起到调节滤波增益的作用,使得滤波算法对传感器观测粗差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将改进的UKF算法与标准UKF算法应用于列车组合定位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传感器无观测异常时,改进UKF算法的滤波精度总体上略优于标准UKF算法;当传感器观测值含有随机粗差时,改进UKF算法的滤波精度及稳定性明显优于标准UKF算法,北向、东向位置平均估计误差分别降低了48.5%、48.8%,北向、东向速度平均估计误差分别降低了43.7%、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定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 无迹卡尔曼滤波 抗差估计 等价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惯性测量单元和轨道电子地图的有轨电车车载组合定位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陶汉卿 黄莺 +2 位作者 蔡煊 侯宇婷 廖继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1-195,共5页
车辆定位技术是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技术存在的缺点,结合有轨电车的运营特点和定位需求,提出了以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为主、以“IMU(惯性测量单元)+轨道电子地图”定位为辅的有轨... 车辆定位技术是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技术存在的缺点,结合有轨电车的运营特点和定位需求,提出了以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为主、以“IMU(惯性测量单元)+轨道电子地图”定位为辅的有轨电车车载组合定位方案。对该组合定位方案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组合定位系统可以保证有轨电车的精确、连续测速定位,可为有轨电车车辆定位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车辆定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 轨道电子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权组合模型的地铁车辆车轮踏面磨损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陶汉卿 蔡煊 周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62,共5页
为准确获取地铁车辆车轮踏面随列车运行里程的磨损变化情况,选取灰色新陈代谢模型、二次指数平滑模型以及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单项预测模型,以样本点处组合预测误差绝对值最小为最优准则,建立了地铁车辆车轮踏面磨损变化趋势的最优非负... 为准确获取地铁车辆车轮踏面随列车运行里程的磨损变化情况,选取灰色新陈代谢模型、二次指数平滑模型以及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单项预测模型,以样本点处组合预测误差绝对值最小为最优准则,建立了地铁车辆车轮踏面磨损变化趋势的最优非负变权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实例检验变权组合模型和各单项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构建的变权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克服各单项预测模型的缺陷,预测精度及稳定性明显优于各单项预测模型,可为地铁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车轮踏面磨损趋势的准确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车轮踏面 磨损量 组合预测 最优非负变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列车定位中的应用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8
9
作者 蔡煊 陶汉卿 +3 位作者 侯宇婷 廖继轩 肖金梅 宋晓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17-2427,共11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掌控的全球导航卫星技术战略资源,对我国铁路运输列车运行控制相关关键技术的技术升级和更新迭代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提升我国高铁技术的全球竞争力起到关键支撑作用。为促进和深化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我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掌控的全球导航卫星技术战略资源,对我国铁路运输列车运行控制相关关键技术的技术升级和更新迭代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提升我国高铁技术的全球竞争力起到关键支撑作用。为促进和深化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我国铁路运输特定行业领域中的技术转化和结合应用,简要阐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应用于铁路运输的技术优势,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中的应用必要性和安全性出发,总结归纳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铁路位置相关服务安全应用及非安全应用需求,针对铁路位置服务核心安全应用之一的列车定位给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列车组合定位原理。从基于北斗的多传感器组合列车定位技术及信息融合算法、多模卫星列车定位技术、北斗差分列车定位技术以及基于北斗的列车组合定位系统安全完好性监测技术等方面,综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列车定位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最后,从北斗导航定位通用性能指标标准与铁路列车运行控制安全相关标准的关联统一、基于北斗的紧耦合结构多传感器列车定位技术、列车运行控制专用北斗终端开发设计以及铁路北斗专用测试平台和评估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展望其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挑战。本研究可为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列车定位中的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铁路位置服务 列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多式联运技术及其相关标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超德 李冬 +6 位作者 周炯 胡铁钧 刘宏友 谢山三 黄兆飞 曹勇 陈希成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8,共9页
多式联运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已成为世界各国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措施。20世纪以来,欧美通过政府政策主导,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运量不断增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式联运技术和标准体系,其多... 多式联运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已成为世界各国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措施。20世纪以来,欧美通过政府政策主导,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运量不断增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式联运技术和标准体系,其多式联运发展形式和相关标准对我国发展多式联运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式联运 规则 标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齿轮箱齿根裂纹故障解调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新厂 陈春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6,共7页
机车运行的过程中齿轮箱传动系统不仅受到传递载荷、轮轨冲击载荷的联合影响,而且还要适应轮对、构架之间复杂的相对运动,导致齿轮传动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采集到的信号成分复杂并且具有明显调制现象。该文针对齿轮系统含有齿根裂纹故... 机车运行的过程中齿轮箱传动系统不仅受到传递载荷、轮轨冲击载荷的联合影响,而且还要适应轮对、构架之间复杂的相对运动,导致齿轮传动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采集到的信号成分复杂并且具有明显调制现象。该文针对齿轮系统含有齿根裂纹故障情况下采集到的信号调制现象进行解调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得到轮对、电机、构架以及车体等机车部件在齿轮箱齿轮含有齿根裂纹故障情况下的振动信号;然后,运用仿真得到的电机振动信号对多种解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一种适合机车齿轮箱齿根裂纹故障的解调方法。结果表明基于复Morlet小波簇的梳状滤波器的解调方法可以对机车振动信号进行有效的解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裂纹 齿轮箱传动系统 解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组合的磁浮列车定位方案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煊 邬忠萍 +2 位作者 郭金莹 侯宇婷 陶汉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7-181,共5页
为解决现有磁浮列车测速定位方法存在的设备结构复杂、建设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普勒雷达、惯性测量装置以及轨道电子地图,构建一种磁浮车载组合定位方案并给出具体定位原理及定位流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车... 为解决现有磁浮列车测速定位方法存在的设备结构复杂、建设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普勒雷达、惯性测量装置以及轨道电子地图,构建一种磁浮车载组合定位方案并给出具体定位原理及定位流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车载组合定位系统可以保证磁浮列车在不同条件下的连续、精确测速定位。为磁浮交通列车定位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且理论上可行的备选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列车定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多普勒雷达 惯性测量单元 轨道电子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齿轮箱齿根裂纹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新厂 孙琦 蔺渝鸿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129,共6页
齿轮箱是机车传动系统的重要部件。诊断齿轮箱齿根裂纹故障有助于减少或者避免列车运行事故。基于图傅里叶变换方法对齿轮箱传动系统齿根裂纹进行故障诊断时,由于受到高斯白噪声的影响,处理后故障特征频率不够明显。提出一种基于复Morle... 齿轮箱是机车传动系统的重要部件。诊断齿轮箱齿根裂纹故障有助于减少或者避免列车运行事故。基于图傅里叶变换方法对齿轮箱传动系统齿根裂纹进行故障诊断时,由于受到高斯白噪声的影响,处理后故障特征频率不够明显。提出一种基于复Morlet小波梳状滤波器以及图谱理论相结合的齿轮箱传动系统齿根裂纹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复Morlet小波簇梳状滤波器对含有齿轮箱齿根裂纹故障信息的信号进行滤波以及包络解调处理;然后,通过图谱傅里叶变换方法将信号中含有的冲击分量集中到图谱域的高阶区域,从而提取出信号中所含有的冲击成分,可为齿轮箱齿根裂纹故障诊断提供有力依据。通过运用所提出方法对含有齿根裂纹的机车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分析,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机车齿轮箱 齿根 裂纹 复Morlet小波簇梳状滤波器 图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共振及图谱理论的齿轮故障特征提取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新厂 孙琦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机车齿轮箱齿轮工作环境恶劣且极易出现齿轮损伤。齿轮箱齿根裂纹损伤检测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以及图谱理论相结合的齿根裂纹故障提取方法。基于随机共振以及图谱理论的故障提取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机车齿轮箱齿轮工作环境恶劣且极易出现齿轮损伤。齿轮箱齿根裂纹损伤检测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以及图谱理论相结合的齿根裂纹故障提取方法。基于随机共振以及图谱理论的故障提取方法具体过程如下:首先,运用复Morlet小波梳状滤波器对原始信号进行解调处理;然后,运用图谱理论方法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提取信号中含有的冲击信号成分;最后利用随机共振方法对提取的冲击信号进行处理,达到消除信号中噪声干扰增强信号中冲击成分的目的。运用文中所提出方法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机车齿轮箱 齿根裂纹 随机共振 图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车站列车进路搜索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文雄 侯宇婷 蔡煊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2年第12期6-11,共6页
现有进路搜索算法普遍采用遍历搜索,从提高搜索效率出发,引入智能优化型的粒子群算法在解空间内追随最优粒子进行搜索。针对粒子群算法在进路搜索中的应用,对粒子含义与粒子位置迭代部分重新定义。从搜索的安全性与高效性等方面考虑,采... 现有进路搜索算法普遍采用遍历搜索,从提高搜索效率出发,引入智能优化型的粒子群算法在解空间内追随最优粒子进行搜索。针对粒子群算法在进路搜索中的应用,对粒子含义与粒子位置迭代部分重新定义。从搜索的安全性与高效性等方面考虑,采用迭代次数控制与精度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结束搜索。进行实验仿真,测试算法可行性与核心参数最优取值,实验结果表明:惯性参数为0.3,历史最优参数为0.3,全局最优参数为0.4,具有最高搜索效率,搜索算法按照搜索精度要求用时0.5 s左右,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列车进路搜索,为智能优化算法在铁路车站列车进路搜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路搜索 粒子群算法 参数最优取值 站场型数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的违规驾驶行为建模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意东 全洪钰 +1 位作者 王文迪 何太碧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3期191-197,共7页
为探究机动车驾驶员违规驾驶行为机理及其对后续驾驶行为的影响,编制了符合我国驾驶环境和驾驶特征的问卷量表,提炼了3个违规驾驶行为因子:习惯性违规(I1)、危险性违规(I2)、疏忽性违规(I3)。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违规驾驶行... 为探究机动车驾驶员违规驾驶行为机理及其对后续驾驶行为的影响,编制了符合我国驾驶环境和驾驶特征的问卷量表,提炼了3个违规驾驶行为因子:习惯性违规(I1)、危险性违规(I2)、疏忽性违规(I3)。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违规驾驶行为”“后续驾驶行为”和“执行意向”三个变量,构建了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EX-TPB)的违规驾驶行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分析违规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行为态度(AT)和主观规范(SN)对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知觉行为控制(PBC)与违规驾驶行为(IDB)对执行后续安全驾驶行为意向(BI)有正向显著影响,执行意向(EI)是行为意向转化为实际行为的中介变量,并且提升了对后续安全驾驶行为的解释力;经驾驶信息差异性分析,可知实际驾龄越高的驾驶员在习惯性违规和疏忽性违规方面有显著差异,每周驾驶频率越高的驾驶员更容易导致习惯性违规和疏忽性违规,1年内发生3次及以上违规被罚的驾驶员对被罚0~2次的驾驶员有更高的疏忽性违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违规驾驶行为 EX-TPB 结构方程模型 执行意向 驾驶行为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