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阶型小组学习法在机械工程软件类课程中的实践与总结 被引量:2
1
作者 田亚铃 李吉 +1 位作者 曾凤 王艳萍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13-315,共3页
以机械类软件应用课程为案例,总结传统讲授方式下的典型教学形态和不足,提出小组学习方法。文章对简单型"小组学习"方法的分组、管理进行了介绍,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简单型"小组学习"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在... 以机械类软件应用课程为案例,总结传统讲授方式下的典型教学形态和不足,提出小组学习方法。文章对简单型"小组学习"方法的分组、管理进行了介绍,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简单型"小组学习"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的作用与意义,提出了以平时成绩作为"竞争"筹码的具体实施方法。针对学习难度较大的综合型课程、终端专业课教学,提出了"学习管理"型"小组学习"方法,分析了小组内部学习管理模式及责、权、利关系,阐述了"学习管理"对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文章进一步总结了融合"小组学习"、"竞争"、"学习管理"教学方法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行为组织对教学质量形成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阶型 小组学习 竞争 学习管理 教学行为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方式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文广 王付军 +3 位作者 刘平平 苏睿 李刚俊 左芳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16-318,共3页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借助双方的优势资源,围绕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实践基地、育人项目等四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参与机械设计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改善课程教学的效果,提升人...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借助双方的优势资源,围绕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实践基地、育人项目等四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参与机械设计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改善课程教学的效果,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教学内容 授课教师 实践基地 育人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唐剑兵 王付军 +3 位作者 郑向华 陈黎丽 顾铭 李一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19-320,共2页
文中结合我校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面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改革现有的课程框架,进行课程整合,重组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机械设计课程群。创建课程框架和动态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文中结合我校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面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改革现有的课程框架,进行课程整合,重组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机械设计课程群。创建课程框架和动态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形成教、学、赛一体的课内教学与课外竞赛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群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槽形表面织构对柱塞密封副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国荣 廖代胜 +3 位作者 钟林 廖文玲 李梦媛 魏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5-173,共9页
目的提高压裂泵柱塞表面的摩擦学性能。方法基于稳态二维不可压缩Reynolds方程,建立沟槽形表面织构化柱塞动压润滑理论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差分法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柱塞表面的油膜压力分布和剪切应力,进而获得油膜承载力和摩擦系数... 目的提高压裂泵柱塞表面的摩擦学性能。方法基于稳态二维不可压缩Reynolds方程,建立沟槽形表面织构化柱塞动压润滑理论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差分法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柱塞表面的油膜压力分布和剪切应力,进而获得油膜承载力和摩擦系数,开展最小油膜厚度、织构的深度、横截面形状、面积占比以及分布角度对柱塞密封副油膜承载能力和摩擦系数影响规律的数值分析。结果随矩形沟槽织构深度从2μm增加到40μm,织构的动压润滑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当深度约为最小油膜厚度的0.6倍时达到最佳,并且最小油膜厚度越大,织构的动压效应越差。4种横截面沟槽织构的动压润滑性能优劣顺序为:矩形>内凸阶梯型>椭圆形>V型。随织构宽度从100μm增加到480μm,油膜承载力先增加后减小,宽度在360μm(72%面积占比)时达到最大。在6种分布角度中,60°矩形沟槽织构的润滑减磨性能最好。结论在流体动压润滑范围内,适当减小最小油膜厚度,沟槽底部尽可能平整,保持织构深度略小于最小油膜厚度,并使垂直速度方向油膜收敛区域的织构长度较长,便能获得润滑减摩性能较好的沟槽形表面织构。合理参数的沟槽形织构能够极大提高压裂泵柱塞表面的油膜承载力,降低摩擦系数,有利于延长柱塞密封副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泵柱塞 表面织构 沟槽 动压润滑 织构参数 油膜承载力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LBP特征实现铁路扣件识别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强 李柏林 +1 位作者 侯云 范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3-899,共7页
为了提高铁路扣件基于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BP (local binary pattern)编码算法.该方法为了避免基本LBP对噪声敏感问题,根据不同邻域的不同噪声强度,结合测量误差服从高斯分布的原则,计算邻域内像素均值和偏差;根据... 为了提高铁路扣件基于视觉的自动化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BP (local binary pattern)编码算法.该方法为了避免基本LBP对噪声敏感问题,根据不同邻域的不同噪声强度,结合测量误差服从高斯分布的原则,计算邻域内像素均值和偏差;根据偏差大小,自动设置阈值,实现自适应噪声抑制.为了避免基本LBP表达邻域差分关系不完整的缺陷,提出了利用邻域内随机采样的方式得到采样点对,通过比较随机点对的差分关系得到LBP编码.对在晴天、阴天、雨天等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铁路扣件图像上进行实验,并与原始以及其他改进LBP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晴天提高了3.32%,阴天提高了3.27%,雨天提高了4.10%,能够满足铁路扣件自动化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P 抗噪声 扣件 图像识别 图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珍 张亚丽 +2 位作者 周健松 王静波 陈建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9,共9页
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简称SPS)技术制备了Ni-Mo-Pb O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分析NiMo-Pb O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了Ni-Mo-Pb O复合材料从室温至700℃的摩擦学性能.在烧结过程中,Pb O和Mo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简称SPS)技术制备了Ni-Mo-Pb O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分析NiMo-Pb O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了Ni-Mo-Pb O复合材料从室温至700℃的摩擦学性能.在烧结过程中,Pb O和Mo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PS烧结制备的Ni-Mo-Pb O复合材料主要由Ni的固溶体、Pb和钼的氧化物组成.复合材料的摩擦和磨损性能与温度有关.Ni-Mo-Pb O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磨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先减小后稍有增加.少量的Pb O加入到镍基合金中显著改善了镍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尤其在约500℃时,复合材料显现出非常低的摩擦系数(0.09)和磨损率[约2.8×10_(–6) mm_3/(N·m)],这归因于主要由Pb O、少量的Ni O及钼酸盐组成的致密的润滑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复合材料 高温 自润滑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局部二值模式图像特征点匹配算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强 李柏林 +1 位作者 罗建桥 陈小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8-272,共5页
针对图像匹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BRIEF算法的特征点匹配算法。该算法利用随机点与特征点之间的差分大小和差分幅值关系来生成特征点描述算子。针对BRIEF对噪声敏感问题,因为小的像素幅值差分更易受到噪声影响,为了抑制噪声,... 针对图像匹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BRIEF算法的特征点匹配算法。该算法利用随机点与特征点之间的差分大小和差分幅值关系来生成特征点描述算子。针对BRIEF对噪声敏感问题,因为小的像素幅值差分更易受到噪声影响,为了抑制噪声,通过设置小像素差分阈值,差分在阈值内的设置为不确定位,然后通过其邻域均值来决定不确定位的值。特征点匹配使用描述算子之间的汉明距离进行比较来完成。实验将BRIEF和ORB算法进行了比较,证明该算子具有更高的判别性,计算简单且具有很好的噪声抑制性能,运行速度快,匹配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EF ORB 特征点匹配算子 局部二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不确定度估计的极限费舍尔信息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谢暄 高乐 +3 位作者 吕珏 李西峰 谢三山 谢永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784,共7页
极限费舍尔信息(EFI)是源于极限物理信息理论下的一种信息测度。由于在测量实践中,很难一一准确且高效地定义与补偿所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并估计测量不确定度。因此,该文提出了采用根据EFI推导的概率密度函数(PDFs)来估计被测量的测试... 极限费舍尔信息(EFI)是源于极限物理信息理论下的一种信息测度。由于在测量实践中,很难一一准确且高效地定义与补偿所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并估计测量不确定度。因此,该文提出了采用根据EFI推导的概率密度函数(PDFs)来估计被测量的测试边界信息,即待测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以及待测系统的物理规则更加动态地刻画测量不确定性。从物理应用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数理推导与讨论,相比不考虑物理意义的数学模型,该方法更适用于实际应用。最后,用两组实例验证了该EFI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Fisher信息 信息论 测量不确定度 参数估计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交联微球的制备及吸水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静 辜兴悦 李瑞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69,共4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作为单体,N,N–亚甲基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利用反向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交联微球,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分散剂浓度、搅拌速度、AA中和度对交联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作为单体,N,N–亚甲基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利用反向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交联微球,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分散剂浓度、搅拌速度、AA中和度对交联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中AM的质量分数为60%、交联剂用量为1%、AA中和度为80%、分散剂浓度为1%、搅拌速度为350 r/min,交联微球的吸水倍率分别达到最大值450.77,426.83,426.83,426.83,424.23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酰胺 交联微球 反向悬浮聚合 吸水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冲击压电传感器螺栓预紧有限元建模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吉 田亚铃 +1 位作者 孙远程 李柏林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15-118,共4页
针对压电传感器在高温、高冲击等复杂环境工作性能分析的需要,文中分析了等效外载荷、温度预紧和过盈接触预紧3种螺栓预紧方法的适用性,对比分析了参数过盈预紧法和模型过盈预紧法的分析效率和一致性。文中提出了适应于温度场与冲击耦... 针对压电传感器在高温、高冲击等复杂环境工作性能分析的需要,文中分析了等效外载荷、温度预紧和过盈接触预紧3种螺栓预紧方法的适用性,对比分析了参数过盈预紧法和模型过盈预紧法的分析效率和一致性。文中提出了适应于温度场与冲击耦合工况的螺栓预紧新方法——基于迭代的过盈预紧法(ICPIC)。该方法通过参数法快速迭代出精确的模型几何尺寸,采用过盈接触准确表达预紧结构内在关系,实现螺栓预紧模型的准确表达。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传感器 螺栓预紧 过盈接触 基于迭代的过盈预紧法 有限元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织构化压裂泵柱塞密封副动压润滑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国荣 廖文玲 赵明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0,共11页
为改善压裂泵柱塞密封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在压裂泵柱塞密封副表面建立不同的复合表面织构(不同复合织构类型、不同分布方式、不同截面形状等),并在结合柱塞密封副几何结构特征、压力边界条件及雷诺方程的基础上,建立织构化柱塞密封副动... 为改善压裂泵柱塞密封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在压裂泵柱塞密封副表面建立不同的复合表面织构(不同复合织构类型、不同分布方式、不同截面形状等),并在结合柱塞密封副几何结构特征、压力边界条件及雷诺方程的基础上,建立织构化柱塞密封副动压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对雷诺方程进行求解,仿真分析复合织构对柱塞密封副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织构对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与外织构深度有密切关系;内织构为凹坑或凸起,以及内织构为不同截面形状的复合织构,主要是通过影响织构平均深度与摩擦副间隙的大小关系,而对复合织构的动压润滑性能造成不同的影响规律;内织构分布于外织构右侧(润滑介质入口一侧)对复合织构动压润滑性能的提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泵柱塞密封副 复合织构 动压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迪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8-49,共2页
微博这一新媒体自诞生起,就以其开放、即时、互动等特点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微博既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工具,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要发挥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优势,转变观念、准确角色定位,建立官方微群体... 微博这一新媒体自诞生起,就以其开放、即时、互动等特点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微博既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工具,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要发挥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优势,转变观念、准确角色定位,建立官方微群体,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强覆盖面,掌握微博体,主动增强微博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AM交联微球聚合工艺及微球粒径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静 辜兴悦 李瑞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4,共5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作为单体、N,N-亚甲基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利用反向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一丙烯酰胺交联微球,研究了分散剂的HLB值及用量、丙烯酸中和度、搅拌速度和交联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微球粒径的影响。...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作为单体、N,N-亚甲基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利用反向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一丙烯酰胺交联微球,研究了分散剂的HLB值及用量、丙烯酸中和度、搅拌速度和交联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的HLB值为4.5、丙烯酸中和度为80%、搅拌速度为350r/min、交联剂用量为1%-1.5%的时候,聚合反应过程平稳,所得微球粒径大小适中且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微球 聚合反应 微球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壁机器人双目视觉障碍检测系统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东林 游传坤 +2 位作者 丁超 龙再勇 汤炎锦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5-772,共8页
针对壁面障碍物的不确定性,设计了一种爬壁机器人双目视觉障碍检测系统。具体包括搭建双目平行视觉系统,根据双目视觉理论对摄像机进行标定,获取相机标定参数;通过标定参数和极线约束对双目图像进行校正,解决图像畸变不共面问题;利用块... 针对壁面障碍物的不确定性,设计了一种爬壁机器人双目视觉障碍检测系统。具体包括搭建双目平行视觉系统,根据双目视觉理论对摄像机进行标定,获取相机标定参数;通过标定参数和极线约束对双目图像进行校正,解决图像畸变不共面问题;利用块搜索模型和相似度函数获取视差,保证视差获取的快速性与鲁棒性;最后提出一种障碍物检测算法:建立壁面检测模型约束检测范围,引入面积阈值,过滤干扰并实现障碍物提取,提出一种障碍物定位算法,通过宽度、深度与偏距三个方面对障碍物进行定位,同时,通过线性插值解决障碍物中心视差丢失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实时性的基础上,该系统能够有效检测前方障碍物且准确提取率能够达到95.9%,定位误差为4.91%,满足爬壁机器人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物检测 双目视觉 爬壁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双证书”人才培养及科研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成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83-184,共2页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型机电一体化人才的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搞好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证书"人才的培养问题十分紧迫。文章对机电一体化技术...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型机电一体化人才的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搞好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证书"人才的培养问题十分紧迫。文章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的意义与紧迫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其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要紧跟上市场的需求,要在加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上狠下工夫,应加强校内、外实训场所的建设,应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双师型教师 双证书人才 科研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接触界面超声干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东林 吴薇萍 +2 位作者 胡琳 汤炎锦 丁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0-918,共9页
为提高粗糙接触界面的声耦合性能,对超声波与粗糙界面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通过界面分形模型的建立,得到含分形参数的接触刚度表达式,并结合界面声学模型分析不同耦合条件下声反射系数的变化;搭建超声干耦合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测得粗... 为提高粗糙接触界面的声耦合性能,对超声波与粗糙界面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通过界面分形模型的建立,得到含分形参数的接触刚度表达式,并结合界面声学模型分析不同耦合条件下声反射系数的变化;搭建超声干耦合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测得粗糙铝板表面轮廓,利用结构函数法对分形维数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分形维数的粗糙铝板进行受压条件下的反射系数测量。结果表明:对粗糙接触界面施加一定载荷有利于超声波在界面处的传播,且分形维数较大的粗糙铝板达到良好声耦合效果所需的载荷更小,更便于超声干耦合检测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耦合 反射系数 粗糙接触界面 分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表面固态耦合超声检测研究
17
作者 唐东林 汤炎锦 +3 位作者 胡琳 吴薇萍 龙再勇 丁超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0-576,共7页
固态耦合超声检测时两固体粗糙表面接触界面处的超声波不完全耦合,为提升该界面处超声检测的耦合效果,需深入研究其耦合特性。以粗糙表面的弹簧接触模型为基础,结合粗糙表面接触理论推导出固态耦合超声检测的耦合界面理论模型。根据实... 固态耦合超声检测时两固体粗糙表面接触界面处的超声波不完全耦合,为提升该界面处超声检测的耦合效果,需深入研究其耦合特性。以粗糙表面的弹簧接触模型为基础,结合粗糙表面接触理论推导出固态耦合超声检测的耦合界面理论模型。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材料参数分析,得到表征界面耦合效果的平均声反射系数与接触载荷以及接触表面当量粗糙度的关系,并与T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在不同当量表面粗糙度和不同接触载荷下分别测得接触界面的平均声反射系数,并对比了不同当量表面粗糙度下界面声耦合效果达到最佳时接触载荷的理论值和实验值,计算得最大相对误差为13.04%,表明实验结果与所提出的理论模型结果基本吻合。所建立的固态耦合超声检测界面理论模型形式简洁,实用性强,并可通过针对性地控制相关参数来改善耦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固态耦合 不完全接触界面 弹簧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工作台进给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荣 罗刚 +3 位作者 胥宏 陈勇 杨章 杨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7-30,共4页
在采用滚动直线导轨的基础上,对中走丝线切割机床DK7732的工作台进给系统进行了设计。根据机床工作台速度从静止加速至快速移动速度,为满足工作台性能的要求,对工作台进给系统电机转速、驱动扭矩、惯量匹配作了详细的计算。另外,对工作... 在采用滚动直线导轨的基础上,对中走丝线切割机床DK7732的工作台进给系统进行了设计。根据机床工作台速度从静止加速至快速移动速度,为满足工作台性能的要求,对工作台进给系统电机转速、驱动扭矩、惯量匹配作了详细的计算。另外,对工作台滚珠丝杠螺母进给传动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台进给系统 驱动扭矩 惯量匹配 传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清管器发球装置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成 韩传军 +1 位作者 李刚俊 张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6-132,共7页
为研究清管器发球装置在导流工况下的振动特性,以P6.3 MPa DN800/DN700型清管器发球装置为例,建立了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基于ANSYS Workbench-Fluent软件,对输送介质分别为天然气和液体时的发球装置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探究结构参数和... 为研究清管器发球装置在导流工况下的振动特性,以P6.3 MPa DN800/DN700型清管器发球装置为例,建立了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基于ANSYS Workbench-Fluent软件,对输送介质分别为天然气和液体时的发球装置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探究结构参数和流体参数对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固耦合工况下,发球装置的固有频率比液固耦合时要高,在流固耦合工况下,低阶模态对应的固有频率比无耦合工况时低;对低阶模态振型分析发现,在发球装置的平衡管法兰连接处、放空管法兰连接处与L弯管段以及旁通U形管位置振动剧烈;壁厚、旁通管直径和工作压力对两种耦合工况下发球装置的固有频率影响较大,但流速对其影响很小,且两种耦合工况下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相似;随着壁厚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固有频率增大;随着旁通管直径的增加,前6阶固有频率变化很小,但在6~15阶,固有频率先减小后增大。研究结果对避免共振和管道强烈振动以及结构减振优化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管器发球装置 流固耦合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腐蚀缺陷超声信号的PSO-SVM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潘峰 唐东林 +2 位作者 陈印 吴薇萍 丁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1-757,共7页
针对金属管道腐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相结合的管道腐蚀缺陷的分类方法。对预处理后的超声缺陷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 针对金属管道腐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相结合的管道腐蚀缺陷的分类方法。对预处理后的超声缺陷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提取相应的时域无量纲参数作为特征向量;建立SVM缺陷分类模型,并采用PSO算法优化SVM参数,提高模型的缺陷分类准确率。实验证明,该方法建立的模型针对不同深度的超声缺陷信号的识别率达到87.5%,优于相同试验样本下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的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信号 管道腐蚀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