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熊猫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分型、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分析
1
作者 王一霖 郭向辉 +4 位作者 彭焜 王乙好 袁羽 刘颂蕊 耿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2-680,共9页
【目的】明确四川大熊猫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 PEC)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为大熊猫源Ex PEC感染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四川省绵阳市和雅安市野外死亡大熊猫的肠外器官采集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通过16S rRNA基因序... 【目的】明确四川大熊猫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 PEC)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为大熊猫源Ex PEC感染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四川省绵阳市和雅安市野外死亡大熊猫的肠外器官采集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与Ex PEC多重PCR鉴定,继而对分离的Ex PEC进行系统进化群分群、MLST分型和PFGE分型,并采用K-B法与Wafergen Smartchip超高通量qPCR进行耐药表型测定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分离出9株Ex PEC,系统进化群分别为B2群和A群;MLST和PFGE分型均为3种分子型,其中MLST为ST555、U10和ST127型,PFGE为Ⅰ、Ⅱ和Ⅲ型;9株Ex PEC对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与萘啶酸敏感率达100%;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9类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的检测发现,β-内酰胺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检出率较高。【结论】分离鉴定的9株大熊猫源Ex PEC系统进化群主要为B2群,MLST和PFGE分型主要为ST127/PFGE基因Ⅰ型,具有明显的多重耐药性,且β-内酰胺类和多重耐药类ARGs检出率较高,主要通过抗生素失活(antibiotic deactivate)和抗生素外排泵(efflux pump)两种耐药机制介导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 大熊猫 分子分型 耐药性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不同竹类食物对圈养亚成年大熊猫碘营养生理的影响
2
作者 姚英 何鑫 +4 位作者 何欢柳 潘子赟 徐琴 王海瑞 张万起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07,共6页
【目的】旨在了解亚成年大熊猫在采食竹子不同部位时的碘营养生理特征,探究适宜的监测指标。【方法】选取19只健康亚成年大熊猫,依次采食竹叶(竹叶采食期)、竹茎(竹茎采食期)和竹笋(竹笋采食期)。并在竹叶采食期、竹茎采食期和竹笋采食... 【目的】旨在了解亚成年大熊猫在采食竹子不同部位时的碘营养生理特征,探究适宜的监测指标。【方法】选取19只健康亚成年大熊猫,依次采食竹叶(竹叶采食期)、竹茎(竹茎采食期)和竹笋(竹笋采食期)。并在竹叶采食期、竹茎采食期和竹笋采食期分别进行3次、1次和2次代谢试验,每次代谢试验间隔28 d,连续3 d采集尿样,测定碘、甲状腺激素和硫氰酸盐水平。各采食期结束时采集血样,测定碘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各采食期间采集竹子样品,测定碘含量。【结果】竹叶碘含量远高于竹茎和竹笋(P<0.05);采食竹子不同部位对血清碘、fT4和T3含量及尿碘、fT4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血清碘与血清fT4、尿碘显著正相关(P<0.05);尿fT3与血清fT3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采食不同竹类食物影响亚成年大熊猫血清和尿碘及fT4含量;血清碘和尿碘可作为亚成年大熊猫碘营养状况的监测指标;血清fT4、fT3和尿fT3可作为亚成年大熊猫甲状腺功能的监测指标,但尿样指标的指示性次于血清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成年大熊猫 竹子 硫氰酸盐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熊猫寄生虫性肺炎继发急性肠炎的病理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江枫 刘颂蕊 +4 位作者 岳婵娟 李运莉 黄文俊 张东升 彭西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2期75-77,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一例小熊猫由肺部寄生虫感染继发急性肠炎的病例。剖检观察死亡小熊猫各组织器官的眼观变化,并采取心、肝、脾、肺、肾、胰腺和消化道各段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寄生... 本文报道了一例小熊猫由肺部寄生虫感染继发急性肠炎的病例。剖检观察死亡小熊猫各组织器官的眼观变化,并采取心、肝、脾、肺、肾、胰腺和消化道各段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寄生虫性肺炎、肠炎及肝、肾、脾充血和实质细胞变性是该例小熊猫的损伤特征,病理学诊断为寄生虫性肺炎继发急性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寄生虫病 肠源性细菌感染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