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参数MRI及影像组学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诊断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36
1
作者 彭涛 肖建明 +7 位作者 张仕慧 蒲冰洁 高月琴 牛翔科 王宗勇 曾小辉 杨进 李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26-1530,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多参数MRI(mpMRI)和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评价其诊断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的价值。方法结合纹理分析、MR动态增强定量分析、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和部分临床资料建立Logistic回归(LR)、逐步回... 目的建立基于多参数MRI(mpMRI)和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评价其诊断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的价值。方法结合纹理分析、MR动态增强定量分析、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和部分临床资料建立Logistic回归(LR)、逐步回归(SR)、经典决策树(cDT)、条件推断树(CIT)、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运用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价上述模型和变量的重要性。结果验证组中RF模型诊断CSPC的AUC大于SVM、cDT、SR模型(P均<0.05),RF模型与LR、CIT模型诊断CSPC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模型间诊断CSPC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概率阈值为16%~91%时,RF模型的净获益最大,优于其他模型;概率阈值为23%~91%时,SVM模型的净获益仅次于RF模型而优于其他模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部分纹理分析参数的重要性较高。结论RF模型诊断CSPC优于其他模型,SVM模型次之。PSAD和纹理分析相关参数诊断CSPC的重要性高于PI-RADS评分和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疗效、短期生存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邬仁华 卿毅 +4 位作者 李林 白娟 李玲 朱海波 伍建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2-887,共6页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的疗效,并分析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短期预后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收...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的疗效,并分析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短期预后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Ⅳ期肺腺癌患者67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3)和联合组(n=34),对照组予以化疗+PD-1抑制剂治疗,联合组予以化疗+PD-1抑制剂+贝伐单抗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9.41%和7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和54.55%(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KPS评分增加稳定率为73.5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5.45%(P<0.05);联合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血液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及周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73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免疫治疗联合贝伐单抗进行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Ⅳ期肺腺癌,可明显提高近期治疗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抗血管生成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纹理分析结合机器学习在高级别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肖建明 牛翔科 +3 位作者 王娜 陈志凡 王宗勇 彭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对比MR双参数与多参数成像纹理及定量分析结合机器学习对高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前列腺癌并行前列腺多参数MRI和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的194例患者,采用Omni-Kinetics软件分别在T2WI、表... 目的对比MR双参数与多参数成像纹理及定量分析结合机器学习对高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前列腺癌并行前列腺多参数MRI和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的194例患者,采用Omni-Kinetics软件分别在T2WI、表观扩散系数(ADC)、T1加权动态磁敏感增强(T1WI_DSC)序列勾画病灶所在全部层面兴趣区,提取病变区纹理及定量特征数据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双参数(T2WI+ADC)与多参数(T2WI+ADC+T1WI_DSC)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差异。结果双参数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86.11%,准确度为84.75%;多参数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6.97%,特异度为86.11%,准确度为86.44%。两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18比0.946,P=0.077)。结论MR双参数纹理分析结合机器学习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纹理分析 最少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鉴别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T2WI低信号病变 被引量:15
4
作者 熊青青 牛翔科 +2 位作者 高月琴 张仕慧 彭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观察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鉴别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T2WI低信号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59例存在前列腺中央腺体T2WI低信号病变患者,其中前列腺癌患者32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伴慢性炎症患者15例(增生伴慢性炎症组)... 目的观察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鉴别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T2WI低信号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59例存在前列腺中央腺体T2WI低信号病变患者,其中前列腺癌患者32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伴慢性炎症患者15例(增生伴慢性炎症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患者12例(HGPIN组),测量并比较其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对比剂血浆容积(V_p)、达峰时间(TTP)、最大浓度(Conc_(max))、最大斜率(Slope_(m ax))和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TC),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增生伴慢性炎症组与HGPIN组间K_(trans)、K_(ep)、V_e、V_p、TTP及Slope_(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前列腺癌组与HGPIN组间K^(trans)、K_(ep)、V_e、Slope_(max)及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组与增生伴慢性炎症组间V_p及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GPIN组与增生伴慢性炎症组间K^(trans)、K_(ep)、V_p及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显示TTP、K^(trans)及K_(ep)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3、0.735和0.721,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均大于V_e值诊断前列腺癌的AUC(P均<0.05)。结论 DCE-MRI参数TTP、K^(trans)和K_(ep)可于前列腺中央腺体T2WI低信号病变中有效鉴别诊断前列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RADS v2研究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浩 杨国庆 +3 位作者 付泉水 陈洪 赵林伟 牛翔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索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二版(PI-RADS v2)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评分一致性及其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病变176例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表现。由两位观察者盲法对病灶进行... 目的 :探索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二版(PI-RADS v2)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评分一致性及其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病变176例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表现。由两位观察者盲法对病灶进行评分。Kappa检验对两位观察者评分一致性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I-RADS v2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PI-RADS v2在外周带和移行带病灶中的评分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63和0.60;对于外周带和移行带癌,PI-RADS v2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76%,87%和81%,69%,64%,72%。结论:对于前列腺外周带和移行带病灶,PI-RADS v2观察者间一致性均为高度。对于外周带癌,PI-RADS v2可取得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对于移行带癌,虽然诊断敏感性较高,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增加诊断特异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的机器学习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 被引量:4
6
作者 曾小辉 彭涛 +4 位作者 高月琴 牛翔科 陈雪卉 张仕慧 陈志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的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和Logistic回归3种机器学习模型,评价上述模型对高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前列腺多参数MR扫描并取得病理结果的194例... 目的建立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的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和Logistic回归3种机器学习模型,评价上述模型对高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前列腺多参数MR扫描并取得病理结果的194例患者的资料,其中高级别癌63例,非高级别癌131例。将评价因素(PI-RADS v2评分、年龄、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录入SVM、DT和Logistic回归3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诊断,通过ROC曲线评价PI-RADS v2评分和3种机器学习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价值。结果PI-RADS v2、SVM、DT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72.73%、69.09%、87.27%和70.91%;特异度分别为87.29%、93.22%、93.22%和95.76%。DT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ROC的AUC(AUC=0.90,P<0.01)最大,且与PI-RADS v2评分、SVM、Logistic回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I-RADS v2评分、SVM、DT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价值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多序列检查诊断胆总管小结石 被引量:9
7
作者 熊燕 周翔平 +3 位作者 肖建明 王宗勇 彭涛 陈志凡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0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序列对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7例经手术临床证实的胆总管小结石病例的磁共振表现,比较薄层T2WI-FS、True FISP、MRCP HASTE和SPACE 4个单序列以及4个序列联合对胆总管小结石的检出率,并做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不同序列对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7例经手术临床证实的胆总管小结石病例的磁共振表现,比较薄层T2WI-FS、True FISP、MRCP HASTE和SPACE 4个单序列以及4个序列联合对胆总管小结石的检出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4个序列联合对胆总管小结石的检出率(89.5%)高于单个序列(P<0.05)。结论:对胆总管小结石的磁共振诊断宜结合MRCP HASTE和SPACE序列、以及True-FISP、薄层T2WI-FS等多种序列,以提高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胆总管结石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SO与经典特征选择方法在高级别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娜 肖建明 +2 位作者 罗钛 李春燕 吕赛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对比R语言中LASSO与经典特征选择方法在前列腺纹理分析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临床怀疑高级别前列腺癌,进行多参数磁共振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磁共振检查后一个月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结果。... 目的对比R语言中LASSO与经典特征选择方法在前列腺纹理分析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临床怀疑高级别前列腺癌,进行多参数磁共振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磁共振检查后一个月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结果。提取T2WI、ADC、T1WI-DCE序列的纹理特征及T1WI-DCE的定量特征,分别应用LASSO和经典方法进行纹理特征选择,再对经特征选择后的数据分别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LR)建立高级别前列腺癌的预测模型,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评价模型效能。结果LASSO+LR验证集敏感度为0.8261,特异度为0.9444,准确度为0.8983;经典法+LR验证集敏感度为0.9130,特异度为0.9167,准确度为0.9153;两个模型验证组AU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630)。结论LASSO和经典方法在用于前列腺纹理分析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特征选择时,均表现出良好效能,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可应用磁共振纹理分析鉴别高级别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前列腺癌 纹理分析 特征选择 逻辑回归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回波成像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立绥 彭涛 +1 位作者 牛翔科 权光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8-400,共3页
回波时间(TE)是指施加射频脉冲到产生回波信号的时间间隔。临床常用的脉冲序列的TE一般在2~200 ms。在人体组织中,骨皮质、肌腱、韧带等T2*/T2的时间均比常规序列的TE短,表现为在射频激励后,其横向磁化矢量迅速衰减至零,因此常规序... 回波时间(TE)是指施加射频脉冲到产生回波信号的时间间隔。临床常用的脉冲序列的TE一般在2~200 ms。在人体组织中,骨皮质、肌腱、韧带等T2*/T2的时间均比常规序列的TE短,表现为在射频激励后,其横向磁化矢量迅速衰减至零,因此常规序列在信号采集时已读取不到任何信号,在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为了直接显示这些组织的信号,必须选择更短TE的序列进行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序列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肝纤维化模型体素内相位不相干运动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立绥 杜勇 +5 位作者 彭涛 宋丽华 段玉梅 吕赛群 牛翔科 权光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评价体素内相位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在家兔肝纤维化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构建家兔肝纤维化不同时期的模型,进行多b值(分别为0、50、100、200、300、800、1000、1200 s/mm^2)IVIM成像,并最终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相应将实验... 目的评价体素内相位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在家兔肝纤维化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构建家兔肝纤维化不同时期的模型,进行多b值(分别为0、50、100、200、300、800、1000、1200 s/mm^2)IVIM成像,并最终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相应将实验家兔分为S1~S4 4组,测量不同时期纤维化肝脏IVIM双指数模型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及灌注分数f值,比较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与S1组、S2组与S3组的参数。结果对照组家兔D值高于S1组家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值及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纤维化级别的增加,D、D*及f值也逐渐减低。其中,S2组与S3组的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值和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值有助于鉴别正常肝脏及肝纤维化S1期,D*值有助于鉴别S2及S3期的肝纤维化,而f值则不能发现早期肝纤维化,也不能帮助进行肝纤维化分期。IVIM成像提供了一种无创的肝纤维化早期及准确分期的方法,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带放置方式对非对比剂肺动脉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曲源 周立绥 +3 位作者 孙亮 权光南 李敏 吴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流入翻转序列(IFIR)进行非对比剂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并探讨放置不同方式的翻转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24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放置3种不同方式的翻转带以进行肺动脉IFIR成像。扫描图像进行厚层及斜面重建后,根据肺动脉... 目的探讨流入翻转序列(IFIR)进行非对比剂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并探讨放置不同方式的翻转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24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放置3种不同方式的翻转带以进行肺动脉IFIR成像。扫描图像进行厚层及斜面重建后,根据肺动脉各级分支显示的清晰度、对比度、信噪比及伪影进行评分,并比较不同翻转带方式在各方面的得分。结果翻转双肺、翻转整个胸部再翻转右心室及左、右心房、翻转右肺及左心房室3种方法的血管显示及对比度得分分别为(2.91±0.88)分、(3.21±0.66)分、(3.54±0.51)分和(2.71±0.62)分、(3.08±0.50)分、(3.75±0.44)分。通过翻转右肺及左心房室的方法成像效果最佳,其肺动脉及其分支显示程度及清晰度得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FIR成像可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翻转右肺及左心房室的成像质量最好,可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肺动脉显影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肺动脉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定量监测血管靶向药物治疗结肠癌移植瘤
12
作者 熊青青 段玉梅 +2 位作者 杨朝炳 王云玲 贾文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9-853,共5页
目的应用动态增强MR(DCE-MRI)参数定量监测血管靶向类药物治疗结肠癌移植瘤的早期效果。方法将36只接种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裸鼠按随机数字法等分为3组,并分别腹腔注射贝伐单抗(抗血管生成药物组,10mg/kg体质量)、考布他汀(血管破坏剂组... 目的应用动态增强MR(DCE-MRI)参数定量监测血管靶向类药物治疗结肠癌移植瘤的早期效果。方法将36只接种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裸鼠按随机数字法等分为3组,并分别腹腔注射贝伐单抗(抗血管生成药物组,10mg/kg体质量)、考布他汀(血管破坏剂组,100mg/kg体质量)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100mg/kg体质量)。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24、48h对实验动物行DCE-MRI扫描,分析传输常数(Ktrans)、回流常量(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和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每次扫描完成后各组随机处死2只裸鼠,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瘤体微血管密度(MVD)。DCE-MRI参数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的比较行方差分析;DCE-MRI参数与MVD间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裸鼠皮下结肠癌移植瘤瘤体边缘区域DCE-MRI呈显著的渐进性强化,呈高灌注,中心区域强化幅度较低,呈现低灌注改变;抗血管生成药物组和血管破坏剂组不同时间点Ktrans及Ke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肿瘤的Ktran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Ke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trans和Kep值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4、48h,相同时间Ktrans和Kep值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时间点抗血管生成药物组V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后24h组间比较Ve和iAU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血管生成药物组和血管破坏剂组坏死较对照组明显,血管内皮较对照组稀疏。MVD计数与Ktrans和Kep值呈正相关(r=0.66、0.71,P均<0.05)。结论 DCE-MRI参数Ktrans和Kep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到肿瘤血管靶向药物治疗后的效果,或可指导临床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结肠肿瘤 微血管密度 肿瘤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反相位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曲源 周立绥 +1 位作者 王艳 权光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评价同反相位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行MR同反相位增强成像,在同反相位图像上计算胶质瘤实体部分信号下降比率(signal loss ratio,SLR),比较高级别胶质瘤(hi... 目的评价同反相位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行MR同反相位增强成像,在同反相位图像上计算胶质瘤实体部分信号下降比率(signal loss ratio,SLR),比较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和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SLR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SLR值的分级效能。结果HGG的SLR值高于LG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R鉴别HGG和LGG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895。结论同反相位成像能帮助进行胶质瘤的分级,且简便易行,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分级 磁共振成像 同反相位成像 信号下降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的免疫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虹霖 牛翔科 +2 位作者 熊燕 陈志凡 彭涛(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771-2778,共8页
肝细胞肝癌(HCC)作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约70%~80%HC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可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比例较低,且目前常见的局部治疗手段,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 肝细胞肝癌(HCC)作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约70%~80%HC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可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比例较低,且目前常见的局部治疗手段,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术(RFA)等,对中晚期HCC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晚期HCC患者五年总生存率(OSR)仅为10%~18%。近年,随着肿瘤免疫机制进一步阐明,其临床试验得到广泛开展。目前中晚期HCC免疫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领域研究热点,其中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ICB)和过继性细胞疗法(ACT)治疗HCC的初步临床试验取得良好结果,但单药治疗方案通常患者获益有限,联合多种免疫治疗或将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结合的治疗策略能否取得更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拟对HCC免疫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回顾肿瘤疫苗、细胞因子、ACT、ICB、溶瘤病毒和溶瘤细菌等治疗方法,以期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 过继性细胞疗法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多参数模型预测早期三阴性乳腺癌 被引量:8
15
作者 植彪 余建群 吕赛群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动态增强MRI、超声和临床资料建立的多参数模型对早期(T_(1-2)N_(1)M_(0))三阴性乳腺癌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4年1月-2019年6月同时行乳腺动态增强MRI及乳腺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T_(1-2)N _(1)M_(0)期乳腺癌...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动态增强MRI、超声和临床资料建立的多参数模型对早期(T_(1-2)N_(1)M_(0))三阴性乳腺癌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4年1月-2019年6月同时行乳腺动态增强MRI及乳腺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T_(1-2)N _(1)M_(0)期乳腺癌的194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三阴组和非三阴组。采用秩和检验筛选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及MRI和超声征象作为风险预测因子,利用决策树、随机森林、Logistic线性回归法分别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对三种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符合率分别为0.763、0.932和0.887,敏感度分别为0.720、0.833和0.960,特异度分别为0.794、1.000和0.75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720、1.000和0.87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94、0.897和0.911。结论:决策树、随机森林和Logistic线性回归三种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均可用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风险预测,随机森林法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决策树 随机森林 Logistic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临床-影像学联合列线图模型早期识别TACE抵抗肝细胞癌 被引量:5
16
作者 章娜 植彪 +3 位作者 何晓峰 赵玮 向军英 牛翔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267,共5页
目的建立预测TACE抵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影像学联合列线图模型,评价其早期识别TACE抵抗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接受TACE的HCC患者临床资料,以其中137例作为训练集,81例作为验证集。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基于训练集临床及影... 目的建立预测TACE抵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影像学联合列线图模型,评价其早期识别TACE抵抗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接受TACE的HCC患者临床资料,以其中137例作为训练集,81例作为验证集。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基于训练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筛选预测TACE抵抗HCC的独立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评价其判断训练集与验证集中TACE抵抗低、高危HCC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的差异;并以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及临床价值。结果回归分析显示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肿瘤最大径、边界及病灶数目是影响HCC患者中位OS的独立因素。列线图模型判断的训练集及验证集TACE抵抗低、高危HCC患者中位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显示临床-影像学联合列线图模型校准度良好,可使患者净获益。结论临床-影像学联合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早期判别TACE抵抗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ADS v2与adjusted-PSAD联合运用对前列腺高级别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林 牛翔科 +2 位作者 陈志凡 蒲冰洁 彭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2-45,76,共5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PI-RADS v2)与调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adjusted-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ensity,adjusted-PSAD)联合运用在前列腺高级别癌中的... 目的 :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PI-RADS v2)与调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adjusted-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ensity,adjusted-PSAD)联合运用在前列腺高级别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9月168例前列腺磁共振扫描的患者资料,其中高级别癌52例(Gleason评分≥7分)和非高级别癌116例(前列腺良性病变+低级别癌)。由两名观察者运用盲法分析对所有多参数磁共振图像进行PIRADS v2评分,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名观察者独立对病灶PI-RADS v2评分的一致性,ROC曲线分析PI-RADS v2法(PR法)、PI-RADS v2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法(PP法)、PI-RADS v2联合adjustedPSAD法(PA法)在前列腺高级别癌中的诊断价值,利用Spearman分析各参数与高级别癌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两名观察者采用PI-RADS v2法对于高级别癌评分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0.633);ROC曲线分析表明:三种方法中以PI-RADS v2联合adjusted-PSAD法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P<0.05),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5%、87%、75%、93%。PI-RADS v2评分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475,P=0.001)。结论:PI-RADS v2联合adjusted-PSAD法对于前列腺高级别癌的诊断价值较为理想,且PI-RADS v2评分可作为评价前列腺高级别癌侵袭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