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霉素调控MRP1/Nrf2通路诱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自噬
1
作者 陈鹏 马雨贤 +2 位作者 昌潇 周宗元 张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 探究阿霉素(Adriamycin,ADM)调控MRP1/Nrf2通路诱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自噬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ADM和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对K562和K562/ADR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Gene Expression Omnib... 目的 探究阿霉素(Adriamycin,ADM)调控MRP1/Nrf2通路诱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自噬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ADM和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对K562和K562/ADR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收集ADM敏感株K562和耐药株K562/ADR的基因集各三组并进行mRNA表达水平分析和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ADM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丹酰戊二胺法检测胞质酸化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耐药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DM对K562和K562/ADR细胞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且量效和时效递增趋势较为一致;GEO数据库结果显示K562和K562/ADR细胞含有较高的LC3-Ⅱ,P62,Nrf2和MRP1 mRNA表达水平;分子对接显示ADM与P62,Nrf2和MRP1呈现较高的结合活性(结合能<-7.0 kcal·mol^(-1));ADM抑制MRP1和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促进LC3-Ⅱ/LC3-Ⅰ的比值上升和抑制P62的表达;CQ拮抗自噬后,ADM对耐药株K562/ADR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细胞内MFI增强。结论 ADM抑制Nrf2和MRP1的表达并诱导细胞自噬,自噬抑制提高K562和K562/ADR细胞对ADM的敏感性,促进了ADM的摄取和减轻细胞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MRP1 NRF2 自噬 耐药 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液中炎症因子网络评价地黄的抗热射病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冀欣业 马绍壮 +2 位作者 张晏源 王晓琴 张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4-651,共8页
目的热射病(HS)是高温高湿环境引起急性热损伤的一种复杂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血液中多种炎症因子密切相关,清热凉血药地黄潜在抗热射病作用尚不明确。方法中国知网、PubMed跨库检索“热射病,Heat stroke”文献,在统计学指导下人工挖掘HS... 目的热射病(HS)是高温高湿环境引起急性热损伤的一种复杂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血液中多种炎症因子密切相关,清热凉血药地黄潜在抗热射病作用尚不明确。方法中国知网、PubMed跨库检索“热射病,Heat stroke”文献,在统计学指导下人工挖掘HS显著性变化的血液炎症因子标志物并构建无标网络(Scale-free-network);收集地黄的活性成分,预测相关靶点并将其与热射病血液炎症因子网络进行关联分析;人工气候箱制作热射病小鼠模型:温度41℃±0.5℃,相对湿度60%±5%,评价地黄粗提物抗HS药效,q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分子对接进行药-靶关联验证。结果地黄与热射病之间的相关生物学过程和通路主要集中在炎症反应和凋亡反应。生物学验证结果显示,地黄能够延长热射病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减轻肝肾肿胀等急性反应,显著改善肝脏和肾脏的损伤(P<0.05)。qRT-PCR结果显示地黄粗提物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6、IL-1β、IL-17A、NF-κB、TNF-α的mRNA的表达水平(P<0.05),发挥抗炎作用,这些因子在热射病血液炎症因子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地黄具有抗热射病的药理活性,作用于热射病血液中炎症因子网络的中心区域,可以改善热射病引起的小鼠肝脏和肾脏损伤、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炎症因子网络 地黄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里祛寒中药方剂抗寒活性成分筛选及药效学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卫贺 苗艳丰 +3 位作者 张静 李照雪 王晓琴 张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8-497,共10页
目的基于中医“治寒以热”辨证理论和温里祛寒方剂温中散寒的功效,对温里祛寒方中抗寒活性成分筛选并进行体外药效学验证。方法基于大数据分析温里祛寒方剂药材分布特性;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进行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和关键靶点的富集分析... 目的基于中医“治寒以热”辨证理论和温里祛寒方剂温中散寒的功效,对温里祛寒方中抗寒活性成分筛选并进行体外药效学验证。方法基于大数据分析温里祛寒方剂药材分布特性;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进行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和关键靶点的富集分析。建立体外BCPAP细胞低温联合缺氧模型,通过代表成分的细胞活力及调控活性氧水平、抗凋亡/坏死情况进行体外药效学验证。结果共收集到温里祛寒方剂147方,涉及中药材153味,药性主要为温/热、辛/苦,归脾肾肝经,具有生热、发散风寒之功效;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参与细胞对外界物质及环境刺激的反应、体温调节等生物过程和HIF-1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甲状腺激素合成等信号通路的调节。体外药效学结果显示,代表成分阿魏酸、姜黄素、肉桂醛、6-姜酚、甘草苷能够有效抑制低温联合缺氧诱导BCPAP细胞活力的降低,改善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凋亡/坏死情况(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合能<-5.0 kcal·mol^(-1))。结论温里祛寒方剂及其活性成分能够帮助机体应对低温刺激,其抗寒作用与改善包括甲状腺在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里祛寒方剂 大数据 成药性评价 抗寒 缺氧损伤 BCPAP细胞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