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拔梯度上川西高山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光谱特征
被引量:
17
1
作者
秦纪洪
王姝
+3 位作者
刘琛
孙辉
唐翔宇
刘堰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321-4328,共8页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方法(FRI),研究川西高原3200~4000m高寒土壤DOM特征及其在海拔梯度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寒土壤DOC含量为0.47~0.81g/kg,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表层...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方法(FRI),研究川西高原3200~4000m高寒土壤DOM特征及其在海拔梯度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寒土壤DOC含量为0.47~0.81g/kg,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表层土中含量多高于亚表层土;土壤中DOM组分均呈5个组分,即芳香蛋白类物质I(酪氨酸类,Peak I)、芳香蛋白类物质II(BOD5,Peak II)、富里酸类(Peak III)、微生物代谢产物(色氨酸类,Peak IV)和腐殖酸类(大分子腐殖酸,Peak V);高山土壤DOM中以富里酸类有机质和腐殖酸类有机质组分为主,FRI值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川西高山土壤DOM荧光特征参数(荧光指数FI、自生源指数BIX、腐殖化指数HIX、新鲜度指数β:α)表明,土壤DOM的稳定性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生物有效性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因此,气候变暖可能将导致高海拔土壤DOM分解加剧而含量降低,但稳定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土壤
三维荧光
溶解性有机质
平行因子分析
荧光区域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分梯度下若尔盖高寒泥炭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光谱特征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姝
秦纪洪
+4 位作者
谢冰心
刘琛
陈玉雯
唐翔宇
孙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6-685,共10页
川西高寒泥炭地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高寒土壤碳库之一,目前正经历着干旱化和植被退化的影响。水溶性有机质(DOM)是有机碳中活性较高的组分,对土壤碳动态平衡乃至源汇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联系陆地土壤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碳交换的...
川西高寒泥炭地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高寒土壤碳库之一,目前正经历着干旱化和植被退化的影响。水溶性有机质(DOM)是有机碳中活性较高的组分,对土壤碳动态平衡乃至源汇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联系陆地土壤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碳交换的主要载体,对水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为了解干旱化对若尔盖高寒泥炭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及结构特征的影响,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高寒泥炭地不同水分环境下表层土壤(0-10cm)水溶性有机质(DOM)为对象,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以及荧光区域积分(FRI)等方法,对其数量和光谱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干旱化程度加深,若尔盖泥炭地土壤总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而显著降低,降低程度分别为55.36%、28.77%;(2)川西高寒泥炭地DOM的荧光光谱特征参数表明,DOM的芳香性与腐殖化程度随着水分的增加而降低,土壤DOM稳定性降低,微生物可利用性降低;(3)平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若尔盖泥炭地土壤DOM中以小分子类腐殖质组分载荷最高,微生物活动和转化过程中蛋白物质类组分最低;(4)高原泥炭地土壤DOM中富里酸类有机质和腐殖酸类有机质占比最高,漫岗草甸土壤中腐殖酸占比高于湿地土壤,而湿地土壤富里酸组分占比高于漫岗草甸土壤。总之,若尔盖湿地干旱化将导致泥炭地土壤碳含量显著性降低,可能导致土壤有机碳将大规模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泥炭地
三维荧光
可溶性有机质
平行因子分析
荧光区域积分
若尔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高寒土壤DOM荧光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姝
秦纪洪
+2 位作者
谢冰心
孙辉
刘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0-289,298,共11页
【目的】研究高寒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和光谱学特征,为川西高原区域水陆碳循环以及高寒土壤资源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川西3种高寒生态系统(亚高山森林、高寒泥炭湿地和高寒草甸)中0~10 cm的表层土壤中的DOM,利...
【目的】研究高寒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和光谱学特征,为川西高原区域水陆碳循环以及高寒土壤资源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川西3种高寒生态系统(亚高山森林、高寒泥炭湿地和高寒草甸)中0~10 cm的表层土壤中的DOM,利用三维荧光分析仪测定了DOM荧光特征,采用平行因子法(EEM-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等对DOM光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亚高山森林土壤中DOC、DON、TOC和TN含量明显高于高寒泥炭土和高寒草甸;亚高山森林土壤DOM芳香性与腐殖化程度最低,DOM稳定性最低,微生物可利用性最高;平行因子分析显示所有土壤DOM呈4个荧光组分,以蛋白类组分载荷最高,富里酸类组分载荷最低;亚高山森林土壤DOM中芳香蛋白类有机质占比最高,高寒泥炭湿地和高寒草甸土壤DOM中则是富里酸类有机质比例最高。【结论】3种高寒土壤的DOM及荧光组分差异显著,亚高山森林土壤DOM不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土壤
溶解性有机质
光谱特性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三维荧光积分(F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拔梯度上川西高山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光谱特征
被引量:
17
1
作者
秦纪洪
王姝
刘琛
孙辉
唐翔宇
刘堰杨
机构
成都大学环境工程系
四川
大学
环境
科学与
工程
系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成都
山地灾害与
环境
研究所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321-432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900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94
41771521)
文摘
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方法(FRI),研究川西高原3200~4000m高寒土壤DOM特征及其在海拔梯度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寒土壤DOC含量为0.47~0.81g/kg,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表层土中含量多高于亚表层土;土壤中DOM组分均呈5个组分,即芳香蛋白类物质I(酪氨酸类,Peak I)、芳香蛋白类物质II(BOD5,Peak II)、富里酸类(Peak III)、微生物代谢产物(色氨酸类,Peak IV)和腐殖酸类(大分子腐殖酸,Peak V);高山土壤DOM中以富里酸类有机质和腐殖酸类有机质组分为主,FRI值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川西高山土壤DOM荧光特征参数(荧光指数FI、自生源指数BIX、腐殖化指数HIX、新鲜度指数β:α)表明,土壤DOM的稳定性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生物有效性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因此,气候变暖可能将导致高海拔土壤DOM分解加剧而含量降低,但稳定性升高.
关键词
高寒土壤
三维荧光
溶解性有机质
平行因子分析
荧光区域积分
Keywords
alpine soil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
fluorescence regional integration(FRI)
分类号
X13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分梯度下若尔盖高寒泥炭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光谱特征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姝
秦纪洪
谢冰心
刘琛
陈玉雯
唐翔宇
孙辉
机构
四川
大学
环境
科学与
工程
系
/四川省土壤
环境
保护
工程
技术中心
成都大学环境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成都
山地灾害与
环境
研究所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6-68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900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94)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一三五”方向性项目(SDS-135-1702)。
文摘
川西高寒泥炭地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高寒土壤碳库之一,目前正经历着干旱化和植被退化的影响。水溶性有机质(DOM)是有机碳中活性较高的组分,对土壤碳动态平衡乃至源汇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联系陆地土壤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碳交换的主要载体,对水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为了解干旱化对若尔盖高寒泥炭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及结构特征的影响,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高寒泥炭地不同水分环境下表层土壤(0-10cm)水溶性有机质(DOM)为对象,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以及荧光区域积分(FRI)等方法,对其数量和光谱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干旱化程度加深,若尔盖泥炭地土壤总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而显著降低,降低程度分别为55.36%、28.77%;(2)川西高寒泥炭地DOM的荧光光谱特征参数表明,DOM的芳香性与腐殖化程度随着水分的增加而降低,土壤DOM稳定性降低,微生物可利用性降低;(3)平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若尔盖泥炭地土壤DOM中以小分子类腐殖质组分载荷最高,微生物活动和转化过程中蛋白物质类组分最低;(4)高原泥炭地土壤DOM中富里酸类有机质和腐殖酸类有机质占比最高,漫岗草甸土壤中腐殖酸占比高于湿地土壤,而湿地土壤富里酸组分占比高于漫岗草甸土壤。总之,若尔盖湿地干旱化将导致泥炭地土壤碳含量显著性降低,可能导致土壤有机碳将大规模排放。
关键词
高寒泥炭地
三维荧光
可溶性有机质
平行因子分析
荧光区域积分
若尔盖湿地
Keywords
alpine peatland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fluorescence regional integration
Zoige wetland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高寒土壤DOM荧光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姝
秦纪洪
谢冰心
孙辉
刘琛
机构
四川
大学
环境
科学与
工程
系
成都大学环境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成都
山地灾害与
环境
研究所
出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0-289,29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94)。
文摘
【目的】研究高寒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和光谱学特征,为川西高原区域水陆碳循环以及高寒土壤资源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川西3种高寒生态系统(亚高山森林、高寒泥炭湿地和高寒草甸)中0~10 cm的表层土壤中的DOM,利用三维荧光分析仪测定了DOM荧光特征,采用平行因子法(EEM-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等对DOM光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亚高山森林土壤中DOC、DON、TOC和TN含量明显高于高寒泥炭土和高寒草甸;亚高山森林土壤DOM芳香性与腐殖化程度最低,DOM稳定性最低,微生物可利用性最高;平行因子分析显示所有土壤DOM呈4个荧光组分,以蛋白类组分载荷最高,富里酸类组分载荷最低;亚高山森林土壤DOM中芳香蛋白类有机质占比最高,高寒泥炭湿地和高寒草甸土壤DOM中则是富里酸类有机质比例最高。【结论】3种高寒土壤的DOM及荧光组分差异显著,亚高山森林土壤DOM不稳定性更高。
关键词
高寒土壤
溶解性有机质
光谱特性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三维荧光积分(FRI)
Keywords
alpine soi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fluorescence regional integration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拔梯度上川西高山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光谱特征
秦纪洪
王姝
刘琛
孙辉
唐翔宇
刘堰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分梯度下若尔盖高寒泥炭地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光谱特征
王姝
秦纪洪
谢冰心
刘琛
陈玉雯
唐翔宇
孙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西高寒土壤DOM荧光特征研究
王姝
秦纪洪
谢冰心
孙辉
刘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