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16家大型禽类养殖场抗生素残留调查和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吕华 刘玲 +10 位作者 宋涛 林家富 褚以文 刘蒙 沙菁洲 周雅靓 程涛 吴怡 张力 杨嵩 马兴换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评估禽类养殖场粪便中抗生素的残留及细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以四川省16家大型规模化禽类养殖场为监测点,重点分析粪便中抗生素残留特征和肠杆菌耐药特征,并对粪便中抗生素的选择性耐药风险熵进行评估。16份粪便样品中共检出18种抗生素... 为评估禽类养殖场粪便中抗生素的残留及细菌耐药性情况,本研究以四川省16家大型规模化禽类养殖场为监测点,重点分析粪便中抗生素残留特征和肠杆菌耐药特征,并对粪便中抗生素的选择性耐药风险熵进行评估。16份粪便样品中共检出18种抗生素,抗生素检出浓度0.54~2780.00μg·kg^(−1),其中,ZJZX中多西环素检出浓度最高,达到2780.00μg·kg^(−1);抗生素的选择性耐药风险熵为0.0040~10561.13,呈现出高选择性耐药风险;其次,从粪便中共筛选鉴定出14株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均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且有33种耐药基因被不同程度检出。畜禽粪便中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较为严重,且养殖环境中肠杆菌科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畜禽养殖中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等抗生素的管控,同时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企业中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养殖场 抗生素残留 风险评估 肠杆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流域土壤抗生素残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尧 马晓黎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38-40,共3页
抗生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微生物、动物以及人类的抗性基因,但长此以往会导致机体抗药性增强,造成抗生素对动物、微生物以及人类的效用降低,影响某个种群的长远发展,因此,抗生素的大量残留也被认为是一种环境污染。本研究以岷江上游... 抗生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微生物、动物以及人类的抗性基因,但长此以往会导致机体抗药性增强,造成抗生素对动物、微生物以及人类的效用降低,影响某个种群的长远发展,因此,抗生素的大量残留也被认为是一种环境污染。本研究以岷江上游寿溪河流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土壤中抗生素污染现状、抗生素来源、抗生素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降低土壤中抗生素的措施等几个方面,以期为降低抗生素对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流域 抗生素 土壤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促进剂用于提高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毅 周洪彬 +2 位作者 赖可 刘源 任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01-509,共9页
口服给药是一种便利的,不需要使用针头等其他器械的给药方式。然而由于中药制剂的胃肠道消化吸收往往不尽人意,而导致其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也较低。为了能够改善中药制剂的吸收,提高其临床使用价值,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致力于提升中药制剂... 口服给药是一种便利的,不需要使用针头等其他器械的给药方式。然而由于中药制剂的胃肠道消化吸收往往不尽人意,而导致其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也较低。为了能够改善中药制剂的吸收,提高其临床使用价值,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致力于提升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或胃肠道渗透性以期达到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目的。本文将着重介绍通过使用口服吸收促进剂来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文中探讨了合成的和天然的口服吸收促进剂的促吸收作用,并且也探讨了利用中药配伍机制作用来增加成分之间的相互吸收的"药对"。我们期待能够通过对近期中药制剂口服吸收促进剂的研究综述,为吸收促进剂在中药中的使用提供一个有力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吸收促进剂 分类 作用机制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殖酵母中不稳定遗传耐药菌株的筛选及其运用
4
作者 但露凤 褚以文 +1 位作者 王欣荣 何向伟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9-599,共11页
发生在DNA序列水平或表观遗传水平的可逆遗传突变可以调控不稳定遗传的表型,其可逆性使得生物体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外界多变的环境,但也正是因为其遗传的不稳定性,在传统研究(尤其是针对耐药性调控的研究)中往往被忽略。本研究利用雷帕霉... 发生在DNA序列水平或表观遗传水平的可逆遗传突变可以调控不稳定遗传的表型,其可逆性使得生物体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外界多变的环境,但也正是因为其遗传的不稳定性,在传统研究(尤其是针对耐药性调控的研究)中往往被忽略。本研究利用雷帕霉素(+咖啡因)对野生型裂殖酵母菌株进行了耐药突变株的分离,共得到173株耐药突变株,经传代培养和子代耐药性试验,发现14株耐药株存在遗传不稳定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其中部分菌株的不稳定遗传耐药性受到ssp1位点可逆的DNA序列改变调控。本研究对雷帕霉素作为临床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易产生不稳定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相关的科学依据,并为解决其耐药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新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不稳定遗传 可逆突变 雷帕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杜乐 蒋欣 +5 位作者 小红 丁始安 赵经伟 贾爱琼 苟小军 朱新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结核病病例一般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抗结核领域一直以来未受到学术界和制药企业的关注,随着多药耐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不断出现,以及艾滋病患者感染结核杆菌的病例逐渐增加,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成为药物研发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本文... 结核病病例一般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抗结核领域一直以来未受到学术界和制药企业的关注,随着多药耐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不断出现,以及艾滋病患者感染结核杆菌的病例逐渐增加,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成为药物研发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已上市抗结核药物及正处在研发阶段的新型化学实体,根据其作用机制划分为4个大类,同时结合近期文献报道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阐述。在过去40年中,只有两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新药:贝达喹啉与德拉马尼上市,以ATP合成酶抑制剂为代表的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药物将有望成为抗结核药物研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抗结核药物 药理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内生链霉菌SIIA-H10156产生的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的研究
6
作者 吕维勋 林家富 褚以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对具有热休克蛋白90抑制活性的生姜内生链霉菌株SIIA-H10156进行分类鉴定及活性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多相分类技术鉴定活性菌株。菌株发酵液经有机溶剂萃取和制备型HPLC反相色谱分离获得两个单体,通过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 目的对具有热休克蛋白90抑制活性的生姜内生链霉菌株SIIA-H10156进行分类鉴定及活性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多相分类技术鉴定活性菌株。菌株发酵液经有机溶剂萃取和制备型HPLC反相色谱分离获得两个单体,通过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的测定及天然产物数据库检索,确证化合物结构,并采用高通量荧光偏振检测法测定化合物的热休克蛋白90结合活性。结果与结论马来西亚链霉菌SIIA-H10156产生两个苯酚安莎菌素类化合物autolytimycin和reblastatin,其与热休克蛋白90的亲和力是17-烯丙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放线菌 马来西亚链霉菌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 Autolytimycin Reblasta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季青水煎液体外抗内毒素、抗菌和体内抗炎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程强 周杨杨 +3 位作者 唐炯 孙文霞 刘昆 鲁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65-771,共7页
目的研究四季青水煎液的抗内毒素、抗菌和抗炎作用,揭示四季青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效学特点。方法采用体外鲎试剂凝集实验方法检测其抗内毒素作用;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四季青水煎液以及与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联合使用时对25... 目的研究四季青水煎液的抗内毒素、抗菌和抗炎作用,揭示四季青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效学特点。方法采用体外鲎试剂凝集实验方法检测其抗内毒素作用;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四季青水煎液以及与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联合使用时对25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大肠埃希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四季青水煎液在生药浓度6.25~100mg/m L时具有抗内毒素作用;对受试菌株MSSA、MRSA的MIC范围均为8~33mg/m L,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范围均为33~>133mg/m 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33~133mg/m L;与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联合使用时抗菌活性有相加作用,分级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指数范围为0.5<FIC≤1;在小鼠口服给药剂量1,280~2,000mg/kg时对小鼠耳肿胀具有抗炎作用。结论四季青水煎液具有较强的抗内毒素作用和一定的抗炎作用,对MSSA、MRSA、产ESBLs大肠埃希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与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联合使用时抗菌活性具有相加作用;其清热解毒功能主要以清热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青 水煎液 抗内毒素 抗菌 抗炎 清热解毒 体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达霉素活性降解产物的制备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露 褚以文 +5 位作者 王海燕 王欣荣 高月麒 马瑛 任风芝 张雪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 制备非达霉素活性降解产物.方法 以非达霉素为起始原料,研究其活性降解产物的制备条件,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分析鉴定降解产物的结构.结果 非达霉素在碱性溶液中易发生水解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碱水浓度0.1~0.2mol/L,温度20... 目的 制备非达霉素活性降解产物.方法 以非达霉素为起始原料,研究其活性降解产物的制备条件,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分析鉴定降解产物的结构.结果 非达霉素在碱性溶液中易发生水解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碱水浓度0.1~0.2mol/L,温度20℃~30℃,时间20~24h;水解产物经ODS纯化后色谱纯度大于98.5%;经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分析鉴定为去丁酰化的非达霉素.结论 建立了非达霉素活性降解产物的制备方法,并进行了结构鉴定,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霉素 水解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及紫外复合诱变选育达托霉素高产菌株 被引量:7
9
作者 高芳霞 俞岩青 +4 位作者 王昆蓉 谢云 张洪兰 冉启平 田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以期获得达托霉素高产菌株。方法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技术,结合紫外诱变技术对达托霉素产生菌玫瑰孢链霉菌进行复合诱变,并以谷氨酸钠耐受为选择压力进行理性筛选。结果经诱变选育... 目的通过对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以期获得达托霉素高产菌株。方法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技术,结合紫外诱变技术对达托霉素产生菌玫瑰孢链霉菌进行复合诱变,并以谷氨酸钠耐受为选择压力进行理性筛选。结果经诱变选育获得一株达托霉素产量达到3.9g/L的突变株Q12-63#,发酵单位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7%。结论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及紫外复合诱变方式,结合谷氨酸钠耐受性筛选模型,达托霉素产生菌正突变几率高,可有效提高菌株的达托霉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托霉素 ARTP 谷氨酸钠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晒醋功能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雪娇 刘超兰 +4 位作者 王李 章宇丹 张小辉 李丽 付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1-144,149,共5页
以市售8种晒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总酸、还原糖、总黄酮、抗氧化能力、总酚、游离氨基酸、有机酸、挥发性成分等功能特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还原糖、总酸、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都分别达到了2.7~3.3g/dL,5.2~7.0g/dL,3.1~4.0mg/mL,1.0~... 以市售8种晒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总酸、还原糖、总黄酮、抗氧化能力、总酚、游离氨基酸、有机酸、挥发性成分等功能特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还原糖、总酸、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都分别达到了2.7~3.3g/dL,5.2~7.0g/dL,3.1~4.0mg/mL,1.0~1.2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30%左右;17种游离氨基酸;5种有机酸;晒醋中挥发性成分中酯类、醇类、酸类、吡嗪类分别为23,16,11,6种;由此可以看出晒醋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醋 功能特性 抗氧化 游离氨基酸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