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哪吒IP动画作品改编的历史源流
1
作者 徐锦博 李慧悦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4期118-122,共5页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是哪吒动画创作与改编的基本依据。自20世纪以来,我国创作者便将哪吒故事搬上了动画银幕,自此便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影视化改编,乃至今日仍焕发着无限创新可能,成为我国动画史上较为成功的IP范本。研究哪吒IP动画...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是哪吒动画创作与改编的基本依据。自20世纪以来,我国创作者便将哪吒故事搬上了动画银幕,自此便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影视化改编,乃至今日仍焕发着无限创新可能,成为我国动画史上较为成功的IP范本。研究哪吒IP动画改编现状,需以我国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历史参照点,才能发现创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为今后受众与创作者提供更为直观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创作理念,也为我国动画IP改编提供更多的历史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动画IP 动画改编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当代哪吒动画 历史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动画的创作、生产、服务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娟 周红亚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40-48,共9页
中国动画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过辉煌的历史成就。步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后,受外部竞争环境和本土创作能力下降的双重影响,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程。21世纪后,国家自上而下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大大加快了中国动画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在... 中国动画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过辉煌的历史成就。步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后,受外部竞争环境和本土创作能力下降的双重影响,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程。21世纪后,国家自上而下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大大加快了中国动画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助力之下,其逐渐找到了发展节奏。在20余年的市场化探索中,中国动画日渐形成了多方机制。创作上,以面向受众的类型化建构为主流,坚持传统文化改造的现代化及打开国际视野,注重IP联动和个人化表达;生产中,多样资本形成了各具优势的商业布局,联动协作的工业化体系正在构建,产业链在品牌思维下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政策、平台、人才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各方机制的优化情况,决定着中国动画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 创作 生产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时代困局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从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商业成功,引发国产动画电影投拍热潮,为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带来起色和希望,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迎来国产动画电影的高光时刻,点燃观众对本土动画的热情和信心,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从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商业成功,引发国产动画电影投拍热潮,为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带来起色和希望,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迎来国产动画电影的高光时刻,点燃观众对本土动画的热情和信心,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但期间却历经沉浮,不易形成全面的观察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考验,动画电影市场也成为首当其冲的领域,产业观察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为分析的精准性带来更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中国动画电影 本土动画 优化路径 严峻考验 精准性 时代困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电视动画的现状与产业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向朝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20,共5页
自1926年万氏先贤完成首部动画作品《大闹画室》以来,在近百年岁月里中国动画历经了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从抗日战争时期佳作频现,到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学派”动画杰作的名震四方,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低迷不振,几代中国动画先辈始终在坚... 自1926年万氏先贤完成首部动画作品《大闹画室》以来,在近百年岁月里中国动画历经了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从抗日战争时期佳作频现,到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学派”动画杰作的名震四方,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低迷不振,几代中国动画先辈始终在坚持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探索求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 抗日战争时期 电视动画 改革开放初期 动画作品 发展历程 计划经济时代 动画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史云梅耶实验动画里的身体意象表达
5
作者 李婷 刘晓萍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3年第8期126-129,共4页
作为捷克新浪潮电影的异类,杨·史云梅耶以先锋艺术介入的影像方式继续着对捷克国家命运议题的关注。他的作品不讲究叙事,更偏重通过对身体修辞的重构,以行为艺术式的形式,将日常生活中人类的普通行为--吃、观看电视等进行奇异化、... 作为捷克新浪潮电影的异类,杨·史云梅耶以先锋艺术介入的影像方式继续着对捷克国家命运议题的关注。他的作品不讲究叙事,更偏重通过对身体修辞的重构,以行为艺术式的形式,将日常生活中人类的普通行为--吃、观看电视等进行奇异化、疏离化、傀儡化的再现,呈现出达达主义式的破坏姿态,从而引起观众的紧张不安,继而生发出对社会生存样貌的反思。从艺术史、电影史和身体美学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结合捷克新浪潮电影创作的社会语境、普遍作品特征,对杨·史云梅耶实验动画里的身体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史云梅耶 身体意象 现代化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动画的字幕翻译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识瑞 《大众标准化》 2020年第8期143-144,共2页
一个国家、地域、民族最具特点、最具传承力、最具传播性的是文化。近些年,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了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对外的传播。在种类繁多的传播媒介中,影视作品以受众群体多、传播速度快、效果显著好... 一个国家、地域、民族最具特点、最具传承力、最具传播性的是文化。近些年,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了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对外的传播。在种类繁多的传播媒介中,影视作品以受众群体多、传播速度快、效果显著好、影响力持久等优势走在各类传播媒介的前列。影视传播为中国动画走向世界、推进中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有效、快捷、强力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动画片的中译英(含其他国家语言,下同)的字幕翻译和跨文化传播来探讨字幕翻译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促进中国动画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 字幕翻译 跨文化传播 观众需求 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军事电影的创作与传播策略
7
作者 韦庠 董攀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8-63,共6页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军事电影既要关注战争场面的宏大叙事,也需深入挖掘战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博弈与人性的展现,从而获得更为立体且深入的国家认同感。同时,通过转换创作思路,将民族性话题转换为具有全球共通情感的世...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军事电影既要关注战争场面的宏大叙事,也需深入挖掘战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博弈与人性的展现,从而获得更为立体且深入的国家认同感。同时,通过转换创作思路,将民族性话题转换为具有全球共通情感的世界性话题,中国军事电影有望打破文化壁垒,唤起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近年来,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呈现出类型延展与范式升级、军事题材与国家形象同构为“命运共同体”、国家战略与民族认同的特征。随着时代进步,中国军事题材电影逐渐走向国际化视野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融合,更加注重类型延展与国际化战略升级,积极吸收全球电影市场的先进元素,丰富叙事手法与美学风格,提升作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扩大中国军事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军事电影 创作策略 传播策略 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的社交化认知、逻辑与构成
8
作者 朱婧雯 彭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20,共6页
短视频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媒介语法和认知机制,近年来,基于短视频效果的实证量化研究在长效或内隐的社会认知层面的解释力存在一定局限。短视频作为一种社交媒介,无法脱离以“行为意向”为中心的认知动机溯源、感知价值和情绪关... 短视频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媒介语法和认知机制,近年来,基于短视频效果的实证量化研究在长效或内隐的社会认知层面的解释力存在一定局限。短视频作为一种社交媒介,无法脱离以“行为意向”为中心的认知动机溯源、感知价值和情绪关联效应,同时媒介化、平台化发展趋势下形成了非线性、多尺度、整合性的“认知-行为”关联加工机制,有待于借助新的模型加以解释。本文通过对抖音流量短视频的在线民族志观察,确立“内容感知-技术知觉-情景认知”的短视频耦合认知机制,以期从社会认知的视角为短视频为代表的媒介化具身认知机制提供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认知传播 社交化 逻辑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机制·层次:《温柔壳》的情感叙事表达
9
作者 刘香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4期149-152,共4页
《温柔壳》是由导演王沐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其叙事主线围绕精神病患者主动追求爱情、相互救赎展开。本文将从影片叙事铺陈和角色饰演方面寻求情感认同,通过立足真实的视听文本,赋能情感机制,通过爱情、亲情、友情等多重情感的交融,丰富... 《温柔壳》是由导演王沐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其叙事主线围绕精神病患者主动追求爱情、相互救赎展开。本文将从影片叙事铺陈和角色饰演方面寻求情感认同,通过立足真实的视听文本,赋能情感机制,通过爱情、亲情、友情等多重情感的交融,丰富情感层次,旨在使鉴赏主体在对影片文本解码的过程之中,更易于产生共鸣,为其它同类型电影的创作实践提供较为优秀的创作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认同 情感机制 情感层次 温柔壳 叙事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妮·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片美学探赜——以《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为例
10
作者 张聪 徐锦博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德国纪录片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作为曾为纳粹党服务过的极具争议性的女性传奇人物,其作品呈现出毁誉参半的政治美学色彩,代表影片《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中袒露出的身体美学,既是扭曲政治语境下的身体规训,又是电影诗歌笔墨... 德国纪录片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作为曾为纳粹党服务过的极具争议性的女性传奇人物,其作品呈现出毁誉参半的政治美学色彩,代表影片《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中袒露出的身体美学,既是扭曲政治语境下的身体规训,又是电影诗歌笔墨下的身体赞美。她还在20世纪40年代就展现出创新性的技术美学革新,极致追求画面的形式美,严格掌控声音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妮·里芬斯塔尔 纪录美学 《意志的胜利》 《奥林匹亚》 身体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扶贫题材网络电影的农民形象塑造与创作反思
11
作者 徐锦博 张聪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网络平台涌现出一批以乡村扶贫为题材的网络电影,对我国农民形象的塑造、乡土情感话语的表达以及新农村故事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类电影对农民形象“模范化”、性格单一化等塑造特征进行了全...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网络平台涌现出一批以乡村扶贫为题材的网络电影,对我国农民形象的塑造、乡土情感话语的表达以及新农村故事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类电影对农民形象“模范化”、性格单一化等塑造特征进行了全新改变:通过设置与农民具有自然联系的乡土诗性空间,来观照农民个体的情感话语;通过生动的平民喜剧化农民形象,让观众了解乡土文化。但农民形象边缘化、标签化,新式农民形象模式化等也成了目前乡村扶贫题材网络电影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网络电影 乡土诗性空间 平民喜剧化 农民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泊·异域·他者:东南亚元素的香港银幕抒写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5-120,共6页
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是仅次于好莱坞的电影生产基地。20世纪30年代起受到南下上海电影人的影响,开始发展壮大起来,1949年以后,香港更跃升成为中国电影的新中心地带。香港于是天生地背负着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使命,... 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是仅次于好莱坞的电影生产基地。20世纪30年代起受到南下上海电影人的影响,开始发展壮大起来,1949年以后,香港更跃升成为中国电影的新中心地带。香港于是天生地背负着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使命,在好莱坞的类型片里面注入中国人独有的品格,成为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港味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类型片 好莱坞 地域特色 港味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阶段电影教育与课程思政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星 刘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11,共8页
中国电影学派创作的优秀电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受众,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电影学派”景观。中国各个层面的影视教育,不能忽略价值观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是人才培养必须强化的重要因素。随着新文科建设的不断深入,跨学科和守正创新等... 中国电影学派创作的优秀电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受众,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电影学派”景观。中国各个层面的影视教育,不能忽略价值观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是人才培养必须强化的重要因素。随着新文科建设的不断深入,跨学科和守正创新等观念进入学科专业和课程教育之中,而课程思政的逐步落实,使得中国式电影教育进入一个独特阶段,即一方面应坚守课程的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掌握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让课程思政的国家要求有机地融合在课程的知识教化、教师讲授和培养目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教育 课程思政 专业思政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恒和一日》的边界跨越与生命隐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倩 刘安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9-41,共3页
希腊,被视为西方文明的起点,也是西方文学、西方戏剧的发源地,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是希腊著名导演,他同波兰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和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一同,构成了欧洲电影的最后一道"大师阵线",因其... 希腊,被视为西方文明的起点,也是西方文学、西方戏剧的发源地,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是希腊著名导演,他同波兰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和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一同,构成了欧洲电影的最后一道"大师阵线",因其对人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而成为世界电影巨匠,为世人所熟知。本文将以电影《永恒和一日》(1998)为例,从主题探讨、叙事手法与隐喻方式三个方面对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导演的电影风格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方式 基耶斯洛夫斯基 生命 边界 欧洲电影 阿尔莫多瓦 西方文明 西方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桌面电影:互联网语境下的电影语言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53,共3页
随着技术的革新,社交媒体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碎片化,也催生了一批依托新媒体叙事的电影。《网络谜踪》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悬疑故事,将观众置于思考当中,现代社会的公域和私域之分是... 随着技术的革新,社交媒体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碎片化,也催生了一批依托新媒体叙事的电影。《网络谜踪》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悬疑故事,将观众置于思考当中,现代社会的公域和私域之分是否还明显,网络社会带来了更多便捷还是隐患。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也在持续关注媒介变革给社会结构和人际交往带来的变化,并持续在电影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做出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桌面电影 影像空间 公域 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镜头的当代美学价值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27,共5页
长镜头伴随着电影的诞生而出现,写实主义是其最本真的特点。安德烈·巴赞将长镜头的美学内涵总结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影像的时空统一性”。克拉考尔认为,长镜头是最能体现电影作为“物质现实的复原”的基本功能的美学形式。然而,... 长镜头伴随着电影的诞生而出现,写实主义是其最本真的特点。安德烈·巴赞将长镜头的美学内涵总结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影像的时空统一性”。克拉考尔认为,长镜头是最能体现电影作为“物质现实的复原”的基本功能的美学形式。然而,在影像表达碎片化、多元化的今天,长镜头逐渐被商业电影所边缘化。长镜头作为一种电影语言,需要不断拓展功能和边界,和当下的社会文化、受众心理相结合,与互动游戏、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齐头并进,在一次次突破中为观众创造新奇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镜头 时空 美学 电子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题材电影中的生活流与非线性叙事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3-66,共4页
现实题材电影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由于其强烈的社会期待,又被称为指涉推动社会变革的"行为电影"。新世纪以来,儿童拐卖、性侵、枪支管控等社会问题常常成为现实题材电影的表现主题。格斯·范·桑特的电影《大象》将镜... 现实题材电影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由于其强烈的社会期待,又被称为指涉推动社会变革的"行为电影"。新世纪以来,儿童拐卖、性侵、枪支管控等社会问题常常成为现实题材电影的表现主题。格斯·范·桑特的电影《大象》将镜头对准了青少年犯罪这一敏感的社会问题,采用长镜头的纪实手法和电子游戏的半主观视角记录了11位高中生的普通日常生活,用看似轻描淡写的笔墨,谱写了温情与残酷的对立,编织了对美国枪支问题的无声控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 生活流 长镜头 非线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艺术专业人文素养培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婷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14期166-167,共2页
新文科建设是当前高校推进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跨学科整合,使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文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广阔视野、独立人格和质疑精神,对于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文科建设是当前高校推进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跨学科整合,使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文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广阔视野、独立人格和质疑精神,对于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艺术专业应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避免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艺术专业 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作为媒介场域的影像呈现与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综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婧雯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08-112,共5页
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村作为一种乡土之上的社会形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源,也是最能反映和体现民俗特色的场域所在。作为以影像艺术反映和呈现乡土文化、书写乡土民众生活、还原乡土人文形态的农村题... 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村作为一种乡土之上的社会形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源,也是最能反映和体现民俗特色的场域所在。作为以影像艺术反映和呈现乡土文化、书写乡土民众生活、还原乡土人文形态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既是我国电视剧重要类别之一,也为我国电视剧发展做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电视剧 影像呈现 民俗特色 电视剧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 费孝通先生 乡土文化 影像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基因与艺术谱系:革命历史电影情感史考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婧雯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78-87,共10页
我国表现革命斗争与反抗的历史主题的电影,自20世纪30年代“新兴电影运动”以来已成为一个独特且重要的电影类型。但无论是“红色”所代表的历史语境,还是其具象化的政治修辞,都还未充分强调“红色电影”特别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作为电... 我国表现革命斗争与反抗的历史主题的电影,自20世纪30年代“新兴电影运动”以来已成为一个独特且重要的电影类型。但无论是“红色”所代表的历史语境,还是其具象化的政治修辞,都还未充分强调“红色电影”特别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作为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质。电影艺术的诉求在于对观众的“情绪唤醒”,而这种鲜明的意识导向和创作范式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独特的影像价值甚至审美意义。寻求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对民族艺术基因的跨时代承续,离不开“情感史”视角下对其价值体系的再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电影 情感史 红色基因 艺术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