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色列野生燕麦物候及农艺性状与起源生态地理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范昱 赖弟利 +4 位作者 王佳俊 何凤 赵钢 EVIATAR Nevo 严俊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3,共8页
为探讨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对野生燕麦物候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对种植于成都金堂试验地的源自以色列不同地区7个野生燕麦群体70个基因型的19个物候和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相关性网络(Correlation-based ne... 为探讨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对野生燕麦物候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对种植于成都金堂试验地的源自以色列不同地区7个野生燕麦群体70个基因型的19个物候和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相关性网络(Correlation-based network analysis,CNA)、斯皮尔曼秩相关(Spearmanp’s Rho Correlation)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和基因型间的物候期和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全生育期最短的群体是Sede Boqer,来自该群体的SB14-07的生育期仅170.0d;最大单株生物产量出现在Caesarea群体中,达268.1g;而千粒重最大的是来自Tabigha群体的Tg-09,为28.8g。起源地水分、温度、地理等因素对野生燕麦的物候及农艺性状起不同程度的关键性影响。以上结果说明,野生燕麦物候及农艺性状差异的实质是其长期与环境相互作用,在自然选择压力下进化形成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野生燕麦 物候期 农艺性状 生态地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开花后籽粒多组分营养物质积累动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梁勇 陈月星 +3 位作者 甘琴 程剑平 赵钢 严俊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8,24,共7页
为探究小麦开花后籽粒中多组分营养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六倍体栽培小麦中国春和贵紫1号为材料,对开花后10、15、20、25、30、35、40d的籽粒总类黄酮、总酚、植酸、无机磷、总淀粉、氨基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单... 为探究小麦开花后籽粒中多组分营养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六倍体栽培小麦中国春和贵紫1号为材料,对开花后10、15、20、25、30、35、40d的籽粒总类黄酮、总酚、植酸、无机磷、总淀粉、氨基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单粒重进行了动态测定及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相关性网络(Correlation-based network analysis,CAN)和斯皮尔曼秩相关(Spearmanp’s Rho Correlation)等分析。结果表明,在籽粒发育过程中,氨基、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无机磷含量逐渐降低,淀粉含量升高后逐渐趋于稳定,总酚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总类黄酮含量及单粒重先升高后降低。2个小麦品种籽粒中各营养物质含量及单粒重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但各营养物质含量的高低及其差异显著性却各有不同。不同阶段的单粒重与对应阶段营养物质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即使是同一种营养物质,在籽粒发育的不同阶段与单粒重的相关性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营养物质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