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中梁山三叠系飞仙关组三段风暴沉积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志水 赵永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4-90,共7页
本文根据重庆中梁山毛家沟三叠系剖面飞三段(T_1f^3)中的沉积序列和沉积构造特征,阐明了该段中具有两个比较完整的风暴岩序列。讨论了风暴作用造成的独特的沉积物类型和沉积标志,并划分出近积风暴岩与远积风暴岩两种类型。本区风暴岩形... 本文根据重庆中梁山毛家沟三叠系剖面飞三段(T_1f^3)中的沉积序列和沉积构造特征,阐明了该段中具有两个比较完整的风暴岩序列。讨论了风暴作用造成的独特的沉积物类型和沉积标志,并划分出近积风暴岩与远积风暴岩两种类型。本区风暴岩形成于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的陆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流 风暴沉积 三叠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童崇光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9-17,共9页
四川盆地是地台内通过深断裂活动而形成的构造—沉积盆地。这些深断裂卷入了上地幔或壳内低速层。深部构造作用控制盖层内的断褶构造发育。川东南高陡背斜带的形成和隐伏的深断裂活动有成因联系。海相致密的碳酸盐岩内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四川盆地是地台内通过深断裂活动而形成的构造—沉积盆地。这些深断裂卷入了上地幔或壳内低速层。深部构造作用控制盖层内的断褶构造发育。川东南高陡背斜带的形成和隐伏的深断裂活动有成因联系。海相致密的碳酸盐岩内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断褶构造发育程度及储层内后生孔洞缝发育程度的控制。低缓的及隐伏的构造圈闭以及后生孔洞缝系统是天然气聚集的场所。川东南及川西区已知的气藏基本上是分布这类的圈闭中。龙门山前隐伏的古逆冲断褶带伴生的构造及裂缝圈闭是重要的油气聚带。近年来的钻探证实了这一预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断裂 圈闭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及其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数球 邓恂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文中介绍了数学地质的一个独立新分支——地质统计学及其原理、方法与计算步骤,并举出实例说明它在油气田开发中所起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 地质纺计学 油气田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气藏排水采气动态规律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匡建超 史乃光 杨正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4-69,64-69,共6页
本文介绍了应用物质平衡法进行水驱气藏排水采气动态规律预测的方法。通过对中坝须二气藏在不同开采速度、不同排水方式、不同排水规模下三方面10个开发指标的预测,揭示了水驱气藏排水采气的动态规律,为排水采气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 本文介绍了应用物质平衡法进行水驱气藏排水采气动态规律预测的方法。通过对中坝须二气藏在不同开采速度、不同排水方式、不同排水规模下三方面10个开发指标的预测,揭示了水驱气藏排水采气的动态规律,为排水采气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规律预测 排水方式 水驱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H法计算气井平均地层压力 被引量:3
5
作者 匡建超 史乃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64-67,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压力恢复曲线计算气井平均地层压力的MBH法。通过对威远气田42井次地层压力的计算,表明NBH法不仅适合于气井地层压力的计算而且是较为精确的方法。
关键词 MBH法 气井动态 平均地层压力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中的构造-埋藏热液白云化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锡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6期41-47,共7页
上扬子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中,不同程度地发育一种中—粗晶白云岩或云灰岩,人们俗称为“糖粒状”白云岩。80年代以来,其成因多被解释为淡水透镜体模式形成的混合水白云化。笔者1987—1988年对黔中织金、清镇、黔西等地十余个剖面详细... 上扬子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中,不同程度地发育一种中—粗晶白云岩或云灰岩,人们俗称为“糖粒状”白云岩。80年代以来,其成因多被解释为淡水透镜体模式形成的混合水白云化。笔者1987—1988年对黔中织金、清镇、黔西等地十余个剖面详细观察和室内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有序度、包体均一温度的综合研究,结合该区地质演化分析,认为这类白云岩的成因当属埋藏过程中受构造活动影响的热液作用所致。一、“糖粒状”白云岩的产状与分布规律黔中地区下二叠统中—粗晶白云岩或云灰岩,多以似层状、巨厚块状(可达4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二叠统 碳酸盐岩 白云岩化 热液作用 均一温度 铁白云石 上扬子 地质演化 透镜体 茅口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早三叠世晚期织金拉张盆地原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锡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8-322,共15页
根据沉积作用、火山活动与构造变动的关系分析,织金地区早二叠世晚期为地裂拉张背景下的张性盆地原型;盆内“破裂台地相带”可划分为4个亚带;盆地的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其中间台槽及两侧台地和缓(陡)坡区均经历了两次由深至浅的沉积旋回... 根据沉积作用、火山活动与构造变动的关系分析,织金地区早二叠世晚期为地裂拉张背景下的张性盆地原型;盆内“破裂台地相带”可划分为4个亚带;盆地的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其中间台槽及两侧台地和缓(陡)坡区均经历了两次由深至浅的沉积旋回,具有一定生、储油气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地裂运动 拉张盆地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龙女寺隆起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和条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锡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1-368,共8页
地质、物探、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乐山—龙女寺隆起是受加里东期历次构造运动影响和边界断裂控制的侵蚀型古隆起.该区下古生界具良好的生油气条件,尤其隆起东南缘,由于频繁的海水进退、多次沉积间断及断裂活动,可能找到较好的储集... 地质、物探、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乐山—龙女寺隆起是受加里东期历次构造运动影响和边界断裂控制的侵蚀型古隆起.该区下古生界具良好的生油气条件,尤其隆起东南缘,由于频繁的海水进退、多次沉积间断及断裂活动,可能找到较好的储集岩类和各种岩性圈闭、微不整合圈闭及其它隐蔽圈闭.它们是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界 油气勘探 隆起区 储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汉王场香二成岩圈闭气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12,共6页
本文对汉王场构造香二段儲层特征、汉1井成岩圈闭气藏的形成过程作了论述。之后,利用Hobson公式对本区致密砂岩的封堵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
关键词 晚三叠世 圈闭 气藏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型压力恢复曲线导数图版及其在致密气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文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9-34,共6页
本文提出了凹型压力恢复曲线的一阶导数图版和二阶导数图版。综合使用这两种导数图版,提高了匹配的精度,使匹配结果准确。无量纲起始压力梯度D很难确定。本文提出的两种导数图版综合匹配法能准确确定D值,是致密储层动态评价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储层评价 致密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 T 油田新沟嘴组成岩流体及流体/矿物反应热力学
11
作者 倪师军 罗雨田 +4 位作者 刘丽华 王绪本 李素娥 罗杨棣 韩定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47-355,共9页
对江汉盆地 T 油田主要的工业储层——下第三系新沟嘴组沉积岩石的成岩流体进行了热力学研究。实测的成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10—139℃,属于该区中成岩阶段的温度范围(67—155℃)。成岩流体的压力为10.2—56MPa。成岩流体中阳... 对江汉盆地 T 油田主要的工业储层——下第三系新沟嘴组沉积岩石的成岩流体进行了热力学研究。实测的成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10—139℃,属于该区中成岩阶段的温度范围(67—155℃)。成岩流体的压力为10.2—56MPa。成岩流体中阳离子的活度出现 Ca^(2+)>Mg^(2+)>Na^+>K^+>Fe^(3+)>Fe^(2+);阴离子的活度出现 HCO_3^->SO_4^(2-)>F^->Cl^->CO_3^(2-);气相成分出现 CO_2>CO>H_2S>CH_4>H_2的变化趋势。热力学计算表明,成岩流体的 pH 值为5.86—6.47,Eh 值为-0.73V—-O.64V。这种成岩流体与沉积岩中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后,可导致长石的溶蚀或被其它矿物交代,以及粘土矿物高岭石不稳定而向伊利石和绿泥石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流体 流体 江汉盆地 矿物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仓房沟群火山砂岩的成岩作用
12
作者 楼章华 赵霞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0-42,共13页
吉木萨尔凹陷是天山山前坳陷区的一部分。南以天山为界,北西以北三台隆起、东泉堤隆为界,东以奇台凸起为界(图1)。天山山前的大龙口剖面出露有吉木萨尔凹陷的盖层沉积。 仓房沟群地层及沉积环境如表1所列。
关键词 仓房沟群 火山砂岩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三维数值模拟的最优变松驰法(OVSOR)
13
作者 冯文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文提出了双重介质三维数值模拟的最优变松驰法定理,给出了最佳变松驰因子的计算公式。该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都很好,使复杂的双重介质三维模拟能在微机上实现,便于在油田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双重介质 油藏 最优变松驰法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凹型压力恢复曲线的分析与应用
14
作者 冯文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1-199,共9页
本文根据非达西低速渗流的理论,提出了凹型压力恢复曲线的基本公式,并提出了直线分析的两种方法。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使用这两种方法分析凹形压力恢复曲线,可以获得原始地层压力、渗透率、起始压力梯度、流动系数等储... 本文根据非达西低速渗流的理论,提出了凹型压力恢复曲线的基本公式,并提出了直线分析的两种方法。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使用这两种方法分析凹形压力恢复曲线,可以获得原始地层压力、渗透率、起始压力梯度、流动系数等储层参数。这两种方法既简便又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凹型 压力恢复曲线 酸化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腹区长兴礁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心如 刘效曾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11-119,T002,共10页
川东地腹区长兴组生物礁的主要成岩作用为泥晶化、填积、胶结、白云化和溶蚀作用。其中白云化和溶蚀作用对次生孔隙发育起控制作用。上覆致密碳酸盐岩、泥质岩类等是很好的盖层,因此,礁气藏是典型的岩性-成岩圈闭型气藏。对北部、东部... 川东地腹区长兴组生物礁的主要成岩作用为泥晶化、填积、胶结、白云化和溶蚀作用。其中白云化和溶蚀作用对次生孔隙发育起控制作用。上覆致密碳酸盐岩、泥质岩类等是很好的盖层,因此,礁气藏是典型的岩性-成岩圈闭型气藏。对北部、东部的“干死型”和南部、西部的“淹死型”生物礁成岩序列也有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岩 成岩作用 孔隙 演化 天然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飞仙关组储层识别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正元 徐春春 包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52,共5页
本文对川东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的常规测井曲线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排除影响储层识别因素的方法,建立了储层识别的定量判别式,为试油气选层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早三叠世 储集层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油藏模拟松弛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仓虎 冯文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文以点显式定常逐次超松弛法和块隐式定常线松弛法为基础,分析了在6种不同特性的二维油藏模式中最佳变松弛法和全变参数松弛法的适应性。
关键词 二维 油藏 模拟 松弛法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阳新统试油层位的选择
18
作者 李鸿智 陆正元 +1 位作者 游莉 徐春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0-55,共6页
本文总结了阳新统缝洞储层的特点,找出了储层定性识别标志和定量判别方法。经16个井层的试油检验,符合率为87.5%。该方法推广应用后,将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试油 储层 层位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