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成年期腭咽结构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鲁勇
石冰
+2 位作者
宋庆高
郑谦
李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分析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VPI)患者成年期腭咽结构形态特征与腭咽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3例初期腭成形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年龄16~36岁,平均年龄18.3岁,男10例,女13例,男∶女=1∶1.3)与20例健康对照组...
目的:分析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VPI)患者成年期腭咽结构形态特征与腭咽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3例初期腭成形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年龄16~36岁,平均年龄18.3岁,男10例,女13例,男∶女=1∶1.3)与20例健康对照组(年龄在16~24岁,平均年龄18.6岁,男∶女=0.82∶1)分别拍摄静止时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比较2组间软腭长度、咽腔深度、咽腔高度、adequateratio=软腭长度/咽腔深度的差异;分析咽三角(由翼颅基点,第一颈椎,后鼻棘构成)以及软腭与咽后壁相接触点(PPW)在咽三角的位置关系。结果:VPI组患者软腭长度、adequateratio小于健康对照组,PPW点在咽三角的位置相对于正常组偏上(P<0.05);翼颅基点和第一颈椎位置在2组间并无差异(P>0.05)。结论:腭裂术后VPI患者在成年期表现出软腭长度过短,ratio值<1.0,整个咽三角相对于正常组微呈逆时针偏转,PPW点位置上移的形态特征。提示:腭裂修复应选择重建软腭功能长度、保留正常腭咽结构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腭咽闭合不全
测颅法
腭咽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技术修复重建颏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应彬彬
胡静
+2 位作者
李继华
祝颂松
王大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技术修复重建颏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其方法。方法:选取4只成年恒河猴,通过下颌前份骨截除术形成颏部正中联合骨缺损。在两侧下颌体部各制备一个输送盘,并用自行研制的可调式多平面牵张装置使双侧输送盘向前...
目的:探讨应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技术修复重建颏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其方法。方法:选取4只成年恒河猴,通过下颌前份骨截除术形成颏部正中联合骨缺损。在两侧下颌体部各制备一个输送盘,并用自行研制的可调式多平面牵张装置使双侧输送盘向前内方向缓慢移动,并在颏部正中对接以修复重建颏部骨缺损。通过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双侧输送盘移动与新骨形成情况。在牵张结束的第8和16周分别处死2只动物,取下颌骨牵张区标本作组织学检查。结果:牵张结束后,4只恒河猴的颏部形态接近正常猴,X线片与螺旋三维CT片显示两侧输送盘远心端在正中成功对接。牵张结束的第8周,螺旋三维CT与实验组织学观察发现牵张间隙内均有新骨形成;两侧输送盘在下颌正中呈纤维连接,并可见活跃的成骨和改建活动。牵张结束的第16周,牵张间隙内新骨成熟,两侧输送盘下颌正中逐渐呈纤维骨性连接。结论:用可调式多平面牵张装置进行三焦点牵张成骨可以作为修复重建颏部骨缺损的一种选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恒河猴
颏部缺损
重建
颏部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颊黏膜鳞癌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景捷
孙钢
+1 位作者
夏辉
李龙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分析45例颊黏膜鳞癌HIF-1α的表达,同时,明确HIF-1α表达与性别、年龄、病史、肿瘤直径、病理分级...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分析45例颊黏膜鳞癌HIF-1α的表达,同时,明确HIF-1α表达与性别、年龄、病史、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复发、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核分裂数、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等指标的关系。结果:HIF-1α表达阳性者31例(69%),阴性者14例(31%)。HIF-1α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癌巢的中央部分。肿瘤直径、区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这3个指标与HIF-1α阳性表达程度有关:肿瘤直径较大者(T3+T4)明显高于肿瘤直径较小者(T1+T2)(P=0.008);已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未出现转移者(P=0.037);高临床分期者(III+IV期)高于低分期者(I+II期)(P=0.011)。另外,HIF-1α表达呈阳性的颊黏膜鳞癌的肿瘤厚度为4.87mm,明显高于呈阴性表达者3.81mm(P=0.046)。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明随着生存月数的增加,HIF-1α阳性表达的程度下降。结论:颊黏膜鳞癌HIF-1α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HIF-1α的高表达者既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分期。另外,HIF-1α也可作为一个判断颊黏膜鳞癌术后生存时间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
鳞状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下颌髁突后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永清
祝颂松
+2 位作者
胡静
李继华
应彬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研究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下颌髁突后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3~4月龄健康幼年雄性山羊16只,手术切除右侧髁突(保留关节盘),在右下颌升支行反"L"形骨切开术形成骨输送盘,并安置牵张器。以每日2次,每次0.4mm...
目的:研究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下颌髁突后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3~4月龄健康幼年雄性山羊16只,手术切除右侧髁突(保留关节盘),在右下颌升支行反"L"形骨切开术形成骨输送盘,并安置牵张器。以每日2次,每次0.4mm的速率向上牵引输送盘至关节窝。在手术后当天、牵张结束后当天、牵张结束后4、12、24、48周时行三维CT检查评价输送盘改建及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情况,并分别于12、24、48周3个时间点各处死动物2只对新生髁突做组织学检查。牵张结束后48周时处死剩余10只动物,对下颌骨及重建髁突形态进行观察与测量。左侧下颌骨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三维CT显示新生髁突形态逐渐改建并接近正常髁突,牵张间隙新骨生成良好。大体观察发现新生髁突体积较正常侧明显增大,但下颌骨的生长与正常侧无显著差异。新生髁突表面有一层纤维软骨覆盖,组织学结构与正常关节软骨类似。结论:输送盘牵张成骨重建髁突未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下颌运动产生的功能刺激是下颌骨继续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盘
牵张成骨
生长
下颌髁突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成年期腭咽结构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鲁勇
石冰
宋庆高
郑谦
李盛
机构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498,共4页
基金
教育部行动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00-26)
文摘
目的:分析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VPI)患者成年期腭咽结构形态特征与腭咽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3例初期腭成形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年龄16~36岁,平均年龄18.3岁,男10例,女13例,男∶女=1∶1.3)与20例健康对照组(年龄在16~24岁,平均年龄18.6岁,男∶女=0.82∶1)分别拍摄静止时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比较2组间软腭长度、咽腔深度、咽腔高度、adequateratio=软腭长度/咽腔深度的差异;分析咽三角(由翼颅基点,第一颈椎,后鼻棘构成)以及软腭与咽后壁相接触点(PPW)在咽三角的位置关系。结果:VPI组患者软腭长度、adequateratio小于健康对照组,PPW点在咽三角的位置相对于正常组偏上(P<0.05);翼颅基点和第一颈椎位置在2组间并无差异(P>0.05)。结论:腭裂术后VPI患者在成年期表现出软腭长度过短,ratio值<1.0,整个咽三角相对于正常组微呈逆时针偏转,PPW点位置上移的形态特征。提示:腭裂修复应选择重建软腭功能长度、保留正常腭咽结构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关键词
腭裂
腭咽闭合不全
测颅法
腭咽形态
Keywords
Cleft palate
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
Cephalometry
Velopharyngeal morphology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技术修复重建颏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应彬彬
胡静
李继华
祝颂松
王大章
机构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5-298,共4页
基金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3教技函)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技术修复重建颏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其方法。方法:选取4只成年恒河猴,通过下颌前份骨截除术形成颏部正中联合骨缺损。在两侧下颌体部各制备一个输送盘,并用自行研制的可调式多平面牵张装置使双侧输送盘向前内方向缓慢移动,并在颏部正中对接以修复重建颏部骨缺损。通过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双侧输送盘移动与新骨形成情况。在牵张结束的第8和16周分别处死2只动物,取下颌骨牵张区标本作组织学检查。结果:牵张结束后,4只恒河猴的颏部形态接近正常猴,X线片与螺旋三维CT片显示两侧输送盘远心端在正中成功对接。牵张结束的第8周,螺旋三维CT与实验组织学观察发现牵张间隙内均有新骨形成;两侧输送盘在下颌正中呈纤维连接,并可见活跃的成骨和改建活动。牵张结束的第16周,牵张间隙内新骨成熟,两侧输送盘下颌正中逐渐呈纤维骨性连接。结论:用可调式多平面牵张装置进行三焦点牵张成骨可以作为修复重建颏部骨缺损的一种选择手段。
关键词
牵张成骨
恒河猴
颏部缺损
重建
颏部骨缺损
Keywords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Rhesus
Mandibular symphseal defects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颊黏膜鳞癌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景捷
孙钢
夏辉
李龙江
机构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2-855,共4页
基金
宁夏教育厅---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文摘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颊黏膜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分析45例颊黏膜鳞癌HIF-1α的表达,同时,明确HIF-1α表达与性别、年龄、病史、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复发、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核分裂数、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等指标的关系。结果:HIF-1α表达阳性者31例(69%),阴性者14例(31%)。HIF-1α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癌巢的中央部分。肿瘤直径、区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这3个指标与HIF-1α阳性表达程度有关:肿瘤直径较大者(T3+T4)明显高于肿瘤直径较小者(T1+T2)(P=0.008);已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未出现转移者(P=0.037);高临床分期者(III+IV期)高于低分期者(I+II期)(P=0.011)。另外,HIF-1α表达呈阳性的颊黏膜鳞癌的肿瘤厚度为4.87mm,明显高于呈阴性表达者3.81mm(P=0.046)。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明随着生存月数的增加,HIF-1α阳性表达的程度下降。结论:颊黏膜鳞癌HIF-1α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HIF-1α的高表达者既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分期。另外,HIF-1α也可作为一个判断颊黏膜鳞癌术后生存时间的指标。
关键词
颊
鳞状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因素
Keywords
Chee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IF- 1α
Immunohistochemistry
Clinic-pathological factors
分类号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下颌髁突后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永清
祝颂松
胡静
李继华
应彬彬
机构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基金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资助(编号:教技函2002-48)
文摘
目的:研究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下颌髁突后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3~4月龄健康幼年雄性山羊16只,手术切除右侧髁突(保留关节盘),在右下颌升支行反"L"形骨切开术形成骨输送盘,并安置牵张器。以每日2次,每次0.4mm的速率向上牵引输送盘至关节窝。在手术后当天、牵张结束后当天、牵张结束后4、12、24、48周时行三维CT检查评价输送盘改建及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情况,并分别于12、24、48周3个时间点各处死动物2只对新生髁突做组织学检查。牵张结束后48周时处死剩余10只动物,对下颌骨及重建髁突形态进行观察与测量。左侧下颌骨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三维CT显示新生髁突形态逐渐改建并接近正常髁突,牵张间隙新骨生成良好。大体观察发现新生髁突体积较正常侧明显增大,但下颌骨的生长与正常侧无显著差异。新生髁突表面有一层纤维软骨覆盖,组织学结构与正常关节软骨类似。结论:输送盘牵张成骨重建髁突未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下颌运动产生的功能刺激是下颌骨继续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输送盘
牵张成骨
生长
下颌髁突
重建
Keywords
Transport disc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Growth
Mandibular condyle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R78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成年期腭咽结构特征的分析
鲁勇
石冰
宋庆高
郑谦
李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技术修复重建颏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应彬彬
胡静
李继华
祝颂松
王大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颊黏膜鳞癌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临床意义
景捷
孙钢
夏辉
李龙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下颌髁突后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永清
祝颂松
胡静
李继华
应彬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