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105钻杆在不同氢离子浓度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本生 卢东华 +2 位作者 姜涛 张俊 宁扬忠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4,102,共5页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与电化学试验,研究了G105钻杆在不同氢离子浓度HAc/NaAc缓冲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了SSRT试样的断口形貌及应力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氢离子浓度增大(即随着pH减小),G105钻杆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和自腐蚀电...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与电化学试验,研究了G105钻杆在不同氢离子浓度HAc/NaAc缓冲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了SSRT试样的断口形貌及应力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氢离子浓度增大(即随着pH减小),G105钻杆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和自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增大;断口形貌均呈脆性断裂,主裂纹有明显的分支裂纹;应力腐蚀机理为阳极溶解型,酸性溶液中的部分氢原子进入裂纹,加速了应力腐蚀开裂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105钻杆 氢离子 应力腐蚀开裂 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分散制备ZnO量子点及其光谱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林 庄稼 +4 位作者 冷帅 王辛喻 江涛 邹剑 刘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13,共5页
以ZnAc2·2H2O为原料,在非水条件下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散剂,通过80℃回流3h形成前驱物,然后在50℃与LiOH·H2O反应,制备出小尺寸、单分散、稳定性高的ZnO量子点。探究了PVP包覆ZnO量子点的形成机理,以及PVP加量、体系温... 以ZnAc2·2H2O为原料,在非水条件下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散剂,通过80℃回流3h形成前驱物,然后在50℃与LiOH·H2O反应,制备出小尺寸、单分散、稳定性高的ZnO量子点。探究了PVP包覆ZnO量子点的形成机理,以及PVP加量、体系温度、陈化时间与ZnO量子点的半径大小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采用TEM和XRD对制备产物的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研究了所合成ZnO量子点的光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量子点 分散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光学特性 非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加气站BOG用于站内生活用气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廖晓梦 张昀 伍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前国内大多数LNG加气站产生的BOG都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和安全风险。在LNG加气站工艺流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LNG加气站内BOG的来源,对BOG回收作为站内自用气(采暖、做饭、淋浴)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例计算,从经济角度论证了... 目前国内大多数LNG加气站产生的BOG都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和安全风险。在LNG加气站工艺流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LNG加气站内BOG的来源,对BOG回收作为站内自用气(采暖、做饭、淋浴)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例计算,从经济角度论证了BOG回收作为站内自用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将LNG加气站BOG回收作为站内自用气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对LNG站场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G 回收利用 站内生活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一体化标准表法压缩天然气加气机检测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硕 张泽宏 张俊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3,共2页
为解决目前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机现场检测中涉及流量范围及安全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一体化标准表法加气机检测装置。该装置具有便携性、一体化操作、可操控性等优点,装置的研制成功为加气机的计量检测带来更高的计量准确性和更大的安... 为解决目前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机现场检测中涉及流量范围及安全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一体化标准表法加气机检测装置。该装置具有便携性、一体化操作、可操控性等优点,装置的研制成功为加气机的计量检测带来更高的计量准确性和更大的安全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一体化 压缩天然气加气机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