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实践育人体系:困境、价值与路径——基于成都医学院的实践思考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晓庆 王计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2-625,共4页
红医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珍贵的医学教育资源,具有强烈的引领性、启发性和渗透力、感染力,将其融入医学生实践育人体系,可以有效纾解当前医学院校实践育人内涵挖掘不够、价值取向偏失、创新特色... 红医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珍贵的医学教育资源,具有强烈的引领性、启发性和渗透力、感染力,将其融入医学生实践育人体系,可以有效纾解当前医学院校实践育人内涵挖掘不够、价值取向偏失、创新特色欠佳等难题。成都医学院发挥自身传统优势,积极探索以“红色+资源”为载体、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以“红色+专业”为支撑的红医精神实践育人新路径,勠力擦亮医学教育的鲜红底色,致力于为党和国家输送更多政治可靠、情怀深厚、医德高尚的优秀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医学生 实践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叶成浩 张首先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884,共6页
医学院校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提升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关键在于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 医学院校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提升传播效率,巩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基础,凝聚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精神力量,关键在于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高校培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困境,溯源红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思考二者结合后的深层价值内涵,从而为未来寻找适宜的培育方式和方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空间理论视域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挑战、内蕴与进路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洋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2期1295-1301,共7页
资本对全球空间的渗透与掌握塑造了同质性与断裂性、压缩性与扩张性、消解性与重塑性并存的人类卫生健康空间。资本通过控制权力场域、扩大流动范围、垄断资源分配等手段加剧对全球空间中卫生健康资源的剥夺,制约人类总体卫生健康水平... 资本对全球空间的渗透与掌握塑造了同质性与断裂性、压缩性与扩张性、消解性与重塑性并存的人类卫生健康空间。资本通过控制权力场域、扩大流动范围、垄断资源分配等手段加剧对全球空间中卫生健康资源的剥夺,制约人类总体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聚焦全球空间中卫生健康的良性发展,展现出浓厚的人类情怀和深刻的空间意蕴,旨在破除空间中资本力量对人类卫生健康的支配、科学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空间危机、构筑人类卫生健康均衡持续发展的全球空间,是重塑全球正义空间,守护人类卫生健康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实现全球空间中的卫生健康价值,必须以马克思空间理论为指引,从个体微观、区域中观、全球宏观三维空间持续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打造卫生健康正义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全球化 全球空间 空间正义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机制建构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若雪 江先文 +1 位作者 蒋丽 张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既是立德树人目标下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医学院校思政课攻克的难点,更是医学院校推动“三全育人”工作落实、落细的现实需要。它蕴含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提高课程育人质量、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德艺双馨...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既是立德树人目标下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医学院校思政课攻克的难点,更是医学院校推动“三全育人”工作落实、落细的现实需要。它蕴含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提高课程育人质量、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德艺双馨医学人才、彰显医学本质肩负救死扶伤使命和转变教学理念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价值意蕴。当前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仍面临育人理念滞后、条件保障不足、考核手段欠佳等诸多现实困境。为有效推进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亟需抓取教、学、管、医等关键影响要素,做好校院协同育人顶层设计、夯实院内协同育人基础工程、破解院院协同育人老大难问题,打通医教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医术精湛、情怀深厚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搭好台、服好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精神 融入 思政课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除网络历史虚无主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辉源 李云雀 张俊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7,共6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历史虚无主义借机通过网络发声,以此影响甚至左右舆论,形成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该思潮表现为借助网络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借助网络巧立名目"解读"和"重构"历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历史虚无主义借机通过网络发声,以此影响甚至左右舆论,形成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该思潮表现为借助网络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借助网络巧立名目"解读"和"重构"历史、任意臧否,扰乱网络舆论生态。这种思潮具有动摇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弱化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消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扰乱思想,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危害。因此,要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要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强化唯物史观的主导地位;要加强网络立法,净化网络空间;要积极引领广大网络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祛除网络历史虚无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 唯物史观 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俊 蒋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2期255-259,共5页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医学职业的特点与担负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决定了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应具有一颗“仁心”和家国情怀。如何将医学人文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以增强...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医学职业的特点与担负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决定了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应具有一颗“仁心”和家国情怀。如何将医学人文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以增强其教学的针对性、认同感与亲和力,既是当下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当下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难点与痛点。某高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育医”的使命担当,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三层次递进式育人,切实提供组织、队伍、物质和制度四大保障,确保了医学人文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之中,实现了健全人格、职业道德、家国情怀三大思政课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医学人文教育 健全人格 职业道德 家国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精神探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虎成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红医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医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环节。弘扬红医精神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厘清其产生发展的源头。马克思主义是红医精神产生的理论之源、中国优秀传统医学文化是... 红医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医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环节。弘扬红医精神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厘清其产生发展的源头。马克思主义是红医精神产生的理论之源、中国优秀传统医学文化是红医精神产生的文化之源、革命斗争实践是红医精神产生的实践之源。三个源头汇聚成流,最终孕育形成了红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红医精神 医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染病防控视域的卫生应急管理政府干预权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曾恩泉 曾本强 陈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6-970,1031,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传染病防控视域的卫生应急管理政府干预权的优化配置。方法:对传染病防控视域下我国卫生应急管理政府干预权的变化过程进行梳理,以2019年新冠疫情为例,探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政府卫生应急管理干预的实践与经验。结论:尚未... 目的:探究基于传染病防控视域的卫生应急管理政府干预权的优化配置。方法:对传染病防控视域下我国卫生应急管理政府干预权的变化过程进行梳理,以2019年新冠疫情为例,探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政府卫生应急管理干预的实践与经验。结论:尚未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待提升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亟需强化的综合管理能力容易导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下政府管理混乱,进而导致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应对能力较弱。建议:一是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将突发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应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法定形式与程序平衡各方综合统筹;二是强化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责任,提高政府公共卫生管理效能的同时,消除因政府专责可能产生的弊端;三是完善以公共卫生保障体系为支撑,以公共卫生源头治疗为方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应急管理机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防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政府干预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养成秘籍
9
作者 毛洁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1期213-215,共3页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人才结构较不合理、培养较不匹配、政策有待完善的突出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才...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人才结构较不合理、培养较不匹配、政策有待完善的突出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然后梳理了当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希望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创新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 持续推进 人才支撑 有待完善 养成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政党逻辑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保国 邱高会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24,共10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深刻的政党逻辑,主要体现在党的领导、文明自觉、使命担当和自我革命四个方面。党的领导使党能够以自身新政治文明,引领创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总体性新文明;文明自觉使党始终珍视、传承和创新中华文明,并在现... 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深刻的政党逻辑,主要体现在党的领导、文明自觉、使命担当和自我革命四个方面。党的领导使党能够以自身新政治文明,引领创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总体性新文明;文明自觉使党始终珍视、传承和创新中华文明,并在现代化建设中赋予其新意涵,奠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坚实文明根基;使命担当赋予党创造新文明的内在动力,并且以使命担当贯通中国与世界,使填充着中国特殊内容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世界意义;自我革命展现了党的鲜明政治品格,确保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味,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坚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 中华文明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书包在智慧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路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丽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101-103,共3页
电子书包自从被引入我国以来,因其天然地符合青少年学生的阅读模式与认知模式,在智慧教学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它对于转变学生的课堂参与方式、学习方向、个性化学习内容、自主化学习方式都有帮助。可以通过利用电子书包,搭建智慧... 电子书包自从被引入我国以来,因其天然地符合青少年学生的阅读模式与认知模式,在智慧教学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它对于转变学生的课堂参与方式、学习方向、个性化学习内容、自主化学习方式都有帮助。可以通过利用电子书包,搭建智慧学习流程;借助动态反馈机制和评分机制,调整完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校校联合,搭建云上教育资源库,来保障电子书包在智慧教学体系构建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书包 智慧教学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安全与政治认同的辩证关系、生成基础及运行场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首先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50,共7页
"政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命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政治表达和政治运行来展现的。政治安全与政治认同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相互转化。政治安全与政治认同的生成基础主要体现在思想基础、物质基础、... "政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命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政治表达和政治运行来展现的。政治安全与政治认同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相互转化。政治安全与政治认同的生成基础主要体现在思想基础、物质基础、群众基础、能力基础、道德基础和法治基础六个方面。政治安全与政治认同在一定条件的政治系统中有自身的运行场域,主要表现在政治承诺与政治期待、政治能力与政治权力、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效能感等运行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安全 政治认同 生成基础 运行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