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交联明胶基载药水凝胶构建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宽 覃淮 +3 位作者 伍静 秦兰 蔺子凡 秦蓓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6,共5页
针对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的构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和分析了常见的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构建方法,近年来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在创面修复、骨修复、神经修复、组织工程支架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前... 针对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的构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和分析了常见的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构建方法,近年来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在创面修复、骨修复、神经修复、组织工程支架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前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交联 明胶 水凝胶 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基石——抗凝药物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小莉 高秀容 +2 位作者 何琴 骆竹媚 蒋倩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6-772,共7页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T)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既往研究表明,CAT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与其他VTE预防、治疗方式一致,CAT的主要...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T)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既往研究表明,CAT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与其他VTE预防、治疗方式一致,CAT的主要防治手段仍是抗凝,但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由于肿瘤患者在肿瘤类型、分期、并发症、肿瘤治疗和预后方面的不可控性,导致CAT预防和治疗较为复杂且具挑战性。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常用抗凝药物分类,聚焦预防和治疗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药物应用现状及进展,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 抗凝药 肝素 低分子肝素 新型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蒲公英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星 李琪 +2 位作者 吴天菊 袁木兰 李羿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0,共6页
蒲公英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对其提取工艺研究报道较少。本论文开展酶解法对蒲公英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以萜类化合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酶解pH... 蒲公英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对其提取工艺研究报道较少。本论文开展酶解法对蒲公英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以萜类化合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酶解pH为5.03,乙醇浓度为73.79%,超声时间为65.13 min时,蒲公英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可达4.71%。论文所优化的蒲公英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其生物活性研究和资源开发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萜类化合物 响应面法 酶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花糖苷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BV-2细胞炎性损伤
4
作者 黄文静 程芳 +5 位作者 杜敏 陈佳艺 向维 石珂 谢兴亮 盛艳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73,共7页
目的:探讨桂花中的主要成分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VB)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BV-2细胞炎性损伤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糖氧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法诱导BV-2细胞建立炎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OGD模型... 目的:探讨桂花中的主要成分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VB)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BV-2细胞炎性损伤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糖氧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法诱导BV-2细胞建立炎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OGD模型组、桂花乙醇提取物(Osmanthus fragrans ethanol extract,OEE)处理组(OGD+OEE)、VB处理组(OGD+VB)。采用MTT法检测BV-2细胞活力;使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细胞毒性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上清中LDH释放量,评价其对细胞膜的影响;利用Hoechst33342/PI双染技术检测其对细胞焦亡的影响;此外,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研究VB对NLRP3、Caspase-1、IL-1β及TNF-α等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法结果表明,OEE和VB均能显著促进BV-2细胞存活(P<0.001);LDH检测结果显示,OEE和VB均能极显著地减少培养液上清中LDH的释放(P<0.001),可减少细胞膜损伤;采用Hoechst 33342/PI双染后,OEE和VB组中BV-2细胞的PI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荧光强度明显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VB干预后,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细胞焦亡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VB能够改善OGD诱导的BV-2细胞炎性损伤,可能是OEE抗炎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其机制与抑制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桂花 BV-2细胞 NLRP3炎性小体 OG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被引量:25
5
作者 何渊 周琴生 +1 位作者 张晓 昝加禄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49,共3页
20世纪以来,传统医学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教育理论上和实践中人文精神存在不足。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分离的结果。因此,着重从医学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医学... 20世纪以来,传统医学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教育理论上和实践中人文精神存在不足。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分离的结果。因此,着重从医学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医学的本质和目的,探讨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文化 人文精神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教学心得 被引量:8
6
作者 游元元 李羿 +1 位作者 钟世红 李晨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68,共2页
药学专业课程生药学与中医中药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生药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与中华传统人文知识及精神的相互渗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情怀与素养,... 药学专业课程生药学与中医中药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生药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与中华传统人文知识及精神的相互渗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情怀与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药学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 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酸的药理作用及制剂开发研究进展
7
作者 胡月 谢兴亮 盛艳梅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2-517,共6页
积雪草酸是主要来源于积雪草的乌苏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大量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抗纤维化、保护神经、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积雪草酸在临床前实验中还表现出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缺血等疾病的治疗潜力,具有... 积雪草酸是主要来源于积雪草的乌苏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大量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抗纤维化、保护神经、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积雪草酸在临床前实验中还表现出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缺血等疾病的治疗潜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以积雪草酸为主要成分的片剂、软膏等已作为烧伤、外伤、疤痕疙瘩、硬皮病的有效治疗药物被广泛使用,纳米粒、聚合物胶束、凝胶剂等的开发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本文概述了积雪草酸的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及制剂研究,可为积雪草酸及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药理活性 制剂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敏 李敏惠 黄坪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9-183,共5页
现阶段医学本科教育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医学人才质量要求精英化的矛盾突出,存在医学教育模式陈旧、医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缺失及医学教育缺乏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等诸多弊端。成都医学院构建了开放、共享、规范、导师化的创新实践平台... 现阶段医学本科教育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医学人才质量要求精英化的矛盾突出,存在医学教育模式陈旧、医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缺失及医学教育缺乏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等诸多弊端。成都医学院构建了开放、共享、规范、导师化的创新实践平台,对于解决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兼顾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提高以创新素制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深化医学生的专业与自我认识、形成良好人格与稳定心理以及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 创新实践平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菜籽多酚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9
作者 刘慧玲 徐颖 +1 位作者 付桢 李羿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7-894,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菜籽饼中提取菜籽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研究菜籽多酚对DPPH·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评...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菜籽饼中提取菜籽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研究菜籽多酚对DPPH·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菜籽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菜籽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33%,料液比1:50,超声时间40 min,该条件下总多酚提取率为6.9600 mg·g^(-1),与回归模型预测值(7.0240 mg·g^(-1))接近,该工艺稳定可行。所得菜籽多酚对DPPH·、·OH、ABTS^(+)·的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增高而增强,IC_(50)分别为1.75μg·mL^(-1)、194.00μg·mL^(-1)、3.05μg·mL^(-1),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多酚 菜籽饼 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反应探讨绞股蓝皂苷对高脂血症豚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戴天艺 刘冬恋 +3 位作者 秦兴敏 高成玲 李佳乙 邝海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57,共9页
目的: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绞股蓝皂苷(Gynostemma pentaphyllum saponins,GPs)对高脂血症模型豚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GPs低剂量组(85mg/kg)、 GPs高剂量组(170 mg/kg)和辛伐他汀组(1.5 mg/kg),每组8... 目的: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绞股蓝皂苷(Gynostemma pentaphyllum saponins,GPs)对高脂血症模型豚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GPs低剂量组(85mg/kg)、 GPs高剂量组(170 mg/kg)和辛伐他汀组(1.5 mg/kg),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5周,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同时将8只豚鼠设立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从第6周开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4周。每周测量各组豚鼠的体质量、体长,并计算Lee's指数。实验结束时,测定豚鼠血清中脂质(TC、TG、HDL和LDL)水平;豚鼠肝质量、肝体比与空腹血糖;肝脏中氧化应激(SOD、MDA、CAT和GSH-px)水平;采用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豚鼠肝脏组织的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豚鼠肝脏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结束时,与模型组比较,GPs高、低剂量组豚鼠的体质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GPs低剂量组Lee's指数显著降低(P<0.05);GPs高剂量组Lee's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GPs低剂量组血清中TG和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GPs高剂量组血清中TC、TG和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GPs低剂量组肝组织中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GPs高剂量组肝组织中SOD水平显著上升(P<0.05),MDA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病理观察发现,GPs高剂量组可缓解肝脏的脂肪变性,减少脂滴聚集。GPs高、低剂量组Nrf2和HO-1蛋白的荧光表达均极显著增强(P<0.01)。结论:GPs可通过激活肝脏的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高脂血症豚鼠肝脏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高脂血症导致的豚鼠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 高脂血症 豚鼠 肝脏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可注射pH/温度双响应载药水凝胶的制备及抗肿瘤应用
11
作者 蒋力 唐昭敏 +5 位作者 赵健清 李世杰 李昊宇 杨怡宁 潘皛 王新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248,共7页
传统化疗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然存在非靶向治疗、副作用严重等缺陷,急需一种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本工作开发了一种可注射pH/温度双响应水凝胶。以季戊四醇(PETP)为引发剂、氯化亚锡(SnCl_(2))为催化剂,对ε-己内酯(ε-... 传统化疗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然存在非靶向治疗、副作用严重等缺陷,急需一种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本工作开发了一种可注射pH/温度双响应水凝胶。以季戊四醇(PETP)为引发剂、氯化亚锡(SnCl_(2))为催化剂,对ε-己内酯(ε-CL)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合成四臂星型聚己内酯(4PCL)。利用4PCL与4-羧基苯甲醛(p-CBA)的酯化反应制备4PCL-CBA,再将4PCL-CBA、普朗尼克F127以及聚乙烯亚胺(PEI)水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功制得F127/PEI/4PCL-CBA(FECC)水凝胶。FECC水凝胶在37℃响应交联成胶,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负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的FECC水凝胶在肿瘤弱酸环境中168 h的DOX释放率为45.3%,释放平稳,无突释,而在模拟血液循环的中性环境中DOX累积释放率仅19.8%,表明DOX@FECC水凝胶实现了药物缓释。在细胞实验中,FECC水凝胶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EC)无明显毒性,而DOX@FECC载药水凝胶能显著杀死人源乳腺癌细胞(4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治疗 原位水凝胶 PH响应 温度响应 可控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茶多酚对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
12
作者 郝军莉 郭昱汝 +6 位作者 徐启财 赵蝶舞 张蓝月 李菲 熊宇涛 刘秀敏 王丹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3,共8页
在制备藏茶水提物冻干粉的基础上,提取藏茶多酚,探究其对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利用饮食诱导,构建高脂高糖小鼠模型,而后灌胃干预8周,检测各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开展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受验证实验;检测血清血脂四项(LDL、HDL、TG、... 在制备藏茶水提物冻干粉的基础上,提取藏茶多酚,探究其对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利用饮食诱导,构建高脂高糖小鼠模型,而后灌胃干预8周,检测各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开展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受验证实验;检测血清血脂四项(LDL、HDL、TG、TC)、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等;制作肝脏、白色脂肪等组织切片并染色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产生了胰岛素抵抗;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小鼠血糖显著降低(p<0.01),胰岛素抵抗得到缓解,HOMA-IR值显著下降(p<0.01)。藏茶多酚处理的小鼠肝脏质量显著下降,且石蜡切片分析显示,各干预组白色脂肪组织减少;血脂四项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血脂中的TG、TC、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炎性因子检测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的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IL-6和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藏茶水提物和藏茶多酚对高脂高糖小鼠的糖脂代谢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茶水提物 冻干粉 藏茶多酚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程凯 王欢 +4 位作者 杜春晓 马雪 商磊 胡志强 漆婷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 分析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针对性完善审核规则,为提高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数据来源于医院美康合理用药... 目的 分析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针对性完善审核规则,为提高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数据来源于医院美康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由临床药师对相关问题进行点评,对点评结果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问题9 325条,其中门诊处方6 279条(67.3%),住院医嘱3 046条(32.7%);适应证不适宜6 153条(66.0%),药物禁忌证1 933条(20.7%),给药途径不适宜449条(4.8%),药品配伍不适宜345条(3.7%),用药频次不适宜177条(1.9%),用药人群不适宜133条(1.4%),单次剂量不适宜74条(0.8%),药物相互作用不适宜39条(0.4%),药品总量不适宜22条(0.2%)。临床药师点评结果为合理的4 459条,假阳性率为47.8%,假阳性问题包括:适应证不适宜2 264条(50.8%),药物禁忌证1 933条(43.3%),给药途径不适宜231条(5.2%),用药人群不适宜31条(0.7%)。结论 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可有效拦截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升处方和医嘱的审核质量,但抗肿瘤药物循证医学证据更新快,药师应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维护和完善审方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信息系统 前置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糖尿病小鼠皮肤创口愈合及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冬恋 赵玉玺 +4 位作者 秦星宇 张倩 龙莞茜 甘星灵 王嘉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7-4163,共7页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皮肤创口愈合及Nrf2/HO-1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雄性KM小鼠经注射STZ和背部全皮层圆形切除构建DM创口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10 mg/kg)和黄芩苷低、高剂量...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皮肤创口愈合及Nrf2/HO-1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雄性KM小鼠经注射STZ和背部全皮层圆形切除构建DM创口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10 mg/kg)和黄芩苷低、高剂量组(50、 150 mg/kg),每组10只,同时将10只仅做了背部全皮层圆形切除的小鼠设为正常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12 d。每4 d测量各组小鼠体质量、创面大小和空腹血糖值(FBG)。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皮肤创面形态;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小鼠皮肤创面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血红素氧合酶-1 (HO-1)和8-氧鸟嘌呤脱氧核苷(8-oxo-dG)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高剂量组小鼠第4、 8、 12天FBG值降低(P<0.01);第12天创口面积缩小(P<0.01);血清MDA水平降低(P<0.05),GSH-Px、 CAT活性升高(P<0.05,P<0.01);皮肤创面组织表皮层增厚,真皮层胶原纤维增生,且排列相对有序;皮肤创面组织Nrf2、 HO-1蛋白荧光阳性表达升高(P<0.01)。结论 黄芩苷可促进DM小鼠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糖尿病 创面愈合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血红素氧合酶-1(HO-1) 8-氧鸟嘌呤脱氧核苷(8-oxo-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茯苓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琪 李盈盈 +1 位作者 罗姣姣 李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7-794,共8页
采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茯苓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得到优化工艺参数为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4000,聚乙二醇质量分数28.46%,硫酸铵质量分数20.60%,此时多糖的萃取率为97.57... 采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茯苓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得到优化工艺参数为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4000,聚乙二醇质量分数28.46%,硫酸铵质量分数20.60%,此时多糖的萃取率为97.57%。在此条件下,测定茯苓多糖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茯苓多糖质量浓度的提高,其抗氧化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茯苓多糖 萃取率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俊伟 凌保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909,共9页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种内与种间传递信息的重要通讯机制,是细菌感染防治的重要靶点。然而,QS网络复杂多样,信号分子种类繁多,含量低,其检测是QS系统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QS信号分子结构和相应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种内与种间传递信息的重要通讯机制,是细菌感染防治的重要靶点。然而,QS网络复杂多样,信号分子种类繁多,含量低,其检测是QS系统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QS信号分子结构和相应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QS系统通路与机制,药学、食品、临床、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信号分子 生物传感器 仪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橙新品种“蜀枳一号”多点品种比较试验
17
作者 谢芯玥 许世亮 +5 位作者 魏家欣 薛慧玲 王欢 罗超 李羿 夏燕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代代”酸橙(Citrus aurantium‘Daidai’)是传统中药材枳壳(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实(干燥幼果)极其重要的来源。“蜀枳一号”新品种是由广安市邻水县收集到的“代代”优良资源选育而来,于202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代代”酸橙(Citrus aurantium‘Daidai’)是传统中药材枳壳(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实(干燥幼果)极其重要的来源。“蜀枳一号”新品种是由广安市邻水县收集到的“代代”优良资源选育而来,于202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四川省资阳市、泸州市、广安市和重庆市潼南区开展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蜀枳一号”有良好的丰产性能,单位面积的枳壳、枳实和代代花(干燥花蕾)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系和对照品系(广安地方种质)中最高,2020年度分别比对照品系平均增产5.78%、5.44%和5.50%,2021年度分别比对照品系平均增产6.12%、5.60%和5.58%;枳壳的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和枳实的辛弗林、浸出物含量均最高,2020年度分别比对照品系高56.92%、60.46%、35.42%和49.68%,2021年度分别比对照品系高55.05%、86.28%、56.41%和27.99%;枳壳和枳实的水分和总灰分与对照品系无显著差异。“蜀枳一号”产量高,品质突出,在川渝两地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橙 代代 蜀枳一号 新品种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与TAK1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验证
18
作者 成佳聪 李智慧 +4 位作者 刘鳐 李成 黄鑫 田颖鑫 沈富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6,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与TAK1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使用Rosetta软件,采用比较建模的方法,构建TAB1蛋白的三维模型;在PDB数据库中检索PML蛋白二级结构,并解析其晶体结构...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与TAK1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使用Rosetta软件,采用比较建模的方法,构建TAB1蛋白的三维模型;在PDB数据库中检索PML蛋白二级结构,并解析其晶体结构和三维结构。Zdock3.0.2软件进行PML与TAB1的蛋白-蛋白对接,并提取最佳构象进行对接模型的分子结构分析。α-MMC处理的M1炎性巨噬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两种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以PML的6IMQ为对接部位时,PML蛋白与TAB1蛋白能形成3个盐桥、6个氢键和6个疏水作用;以PML的5YUF为对接部位时,PML蛋白与TAB1蛋白能形成1个氢键、3个静电相互作用和9个疏水作用,两种对接模式皆能形成良好的分子对接和相互作用;在α-MMC处理4h后,其PML-IP组的细胞裂解沉淀液中分别能检测到显著的PML和TAB1阳性蛋白条带。结论PML蛋白与TAB1蛋白能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B1蛋白 PML蛋白 生物信息学 蛋白-蛋白对接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感应介导细菌-噬菌体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高苗 凌保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9,共6页
群体感应系统作为微生物间至关重要的通信机制,与细菌-噬菌体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综述群体感应系统在介导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细菌各种表面蛋白的形成、原核生物适应性免疫系统来抵抗噬菌体感染的作用和调控噬菌体裂解-溶源决策... 群体感应系统作为微生物间至关重要的通信机制,与细菌-噬菌体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综述群体感应系统在介导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细菌各种表面蛋白的形成、原核生物适应性免疫系统来抵抗噬菌体感染的作用和调控噬菌体裂解-溶源决策以优化噬菌体自身生存与繁殖的作用。通过对群体感应系统在细菌-噬菌体间相互作用研究结果的整理和总结,期望能够为全面深入探索群体感应系统在细菌-噬菌体间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为噬菌体控制耐药病原菌的传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群体感应 生物被膜 CRISPR-Cas系统 裂解-溶源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银花”类药材的鉴定
20
作者 罗姣姣 李旭东 +11 位作者 赵豆豆 彭芳 李琪 吴宇 徐皖菁 米亚东 苏志强 毛常清 陶珊 廖海浪 李羿 张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0-996,共7页
本文通过探究金银花、山银花和川银花3种“银花”类药材次生代谢物种类与含量的差异,为鉴定“银花”类药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G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模式识别。成功构建OPLS... 本文通过探究金银花、山银花和川银花3种“银花”类药材次生代谢物种类与含量的差异,为鉴定“银花”类药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G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模式识别。成功构建OPLS-DA模型并筛选得到19种差异代谢物,且3种“银花”类药材代谢物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基于GC-MS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适用于3种“银花”类药材的鉴定,为该类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金银花 山银花 川银花 GC-MS “银花”类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