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与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
1
作者 刘帆 奉娅 +2 位作者 黄艾晶 胡再程 肖祥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并发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2年10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MHD患者血管通路情况进行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并发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2年10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MHD患者血管通路情况进行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血管通路使用和并发症发生资料,以及患者的生存数据。分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通路并发症将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n=324)和有并发症组(n=176),分析血管通路并发症对MHD患者预后的影响,并通过亚组分析评估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以全因死亡作为研究的终点事件。结果共纳入并评估MHD患者500例,其中发生通路并发症患者176例(35.5%)。随访期间82例(16.4%)患者发生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并发症组患者相比,有并发症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17.8%(HR=2.178,95%CI:1.232~3.860,P=0.00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年龄(Z=-1.689,P=0.091)、体质量指数(Z=-1.357,P=0.175)及不同血管通路类型(Z=0.863,P=0.172)患者、女性患者(Z=2.834,P=0.005)以及无糖尿病(Z=-2.347,P=0.019)的患者发生血管通路并发症对MH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作用显著。结论是否发生通路并发症可以用于筛选高死亡发生风险的MHD患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过通路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全因死亡 风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p38 MAPK/NF-κB通路及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罗阳燕 高芳 +1 位作者 魏梦婷 毛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764-767,I0002,共5页
目的:探究鸢尾素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厄洛替尼组、低中高剂量鸢尾素组(n=6)。给... 目的:探究鸢尾素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肾损伤的影响。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厄洛替尼组、低中高剂量鸢尾素组(n=6)。给药结束后腹主动脉抽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含量,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p38 MAPK、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水平、p38 MAPK、NF-κB、MMP-9和TNF-α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FBG、Scr及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并出现肾小球肿胀、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现象,肾脏中p38 MAPK、NF-κB、MMP-9、TNF-α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厄洛替尼组、低中高剂量鸢尾素组血清FBG、Scr及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肾小球肥大、肾小球硬化和胶原沉积程度逐渐减轻,肾脏中p38 MAPK、NF-κB、MMP-9及TNF-α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鸢尾素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通路表达,降低肾小球炎症及纤维化水平,达到改善DN的目的,可能作为DN潜在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鸢尾素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自发缓解概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婷 赵晓珊 +2 位作者 熊嫚 王少清 汪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033-1034,共2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种疾病,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余为无症状蛋白尿。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一般人群中占20%到37%,而在6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高达40...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种疾病,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余为无症状蛋白尿。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一般人群中占20%到37%,而在6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高达40%[1]。膜性肾病在儿童中是罕见的(根据1%~7%的活组织检查证实)[2]。IMN自然病程长,存在着肾功能恶化及自发缓解两种相反的结局,发病机制亦尚不明确。以下就IMN的自发缓解率、自发缓解机制、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案予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基底膜 特发性膜性肾病 活组织检查 自发缓解 肾功能恶化 自然病程 肾病综合征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青年人肾脏磁共振T1 mapping成像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富碧 唐芳 +4 位作者 车梦娇 李燕 杨甜 王少清 杨茹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61-664,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健康青年人肾脏不同位置T1值定量特征,并评价参数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为肾脏疾病研究提供参数依据。方法对19名健康青年志愿者行肾脏T1mapping成像,评价T1mapping图的图像质量。使用Bland-Altman法分析同一测量者内及两位... 目的初步研究健康青年人肾脏不同位置T1值定量特征,并评价参数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为肾脏疾病研究提供参数依据。方法对19名健康青年志愿者行肾脏T1mapping成像,评价T1mapping图的图像质量。使用Bland-Altman法分析同一测量者内及两位测量者间T1值测量的一致性,并比较肾脏上、中、下水平皮、髓质T1值差异。结果 19名志愿者肾脏T1mapping图的图像质量得分为(3.87±0.66)分,两名观察者间一致性好(Kappa=0.731,P<0.01)。同侧肾脏上、中、下三个水平和双侧肾脏相同水平皮、髓质间T1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肾脏不同水平皮质T1值均小于相应水平髓质T1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同一测量者自身及两位测量者间T1值测量的一致性较好。结论肾脏T1mapping成像能够定量反映肾脏皮、髓质的组织特性,并且T1值测量可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T1mapping T1值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腹膜透析置管术式对不同年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高芳 王少清 +1 位作者 马欣 毛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82-785,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和传统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两种手术方式对不同年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和传统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两种手术方式对不同年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18~59岁)各50例。老年组腹腔镜置管术13例,开腹置管术37例;中青年组腹腔镜置管术14例,开腹置管术36例;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置管手术资料及1年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中青年组在开腹置管术中发现腹膜菲薄的比例低于老年组发现的比例(P=0.024);2)使用开腹置管术式,老年组术后大网膜包裹、再次手术的比例低于中青年组(P=0.025);3)使用腹腔镜置管术式,老年组术后漏液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0.033),且高于开腹置管术(P=0.001);4)中青年组腹腔镜置管术发生的本次住院费用较开腹置管术高(P<0.001)。结论腹透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和置管手术方式有关。老年患者因腹膜菲薄发生率高,在腹腔镜置管术后漏液的发生率较中青年患者高,且高于传统开腹置管术,更适宜选择传统开腹置管术;中青年患者在开腹置管术后大网膜包裹及再次手术发生率较老年患者更高,更适宜选择腔镜下置管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置管术 传统开腹置管术 终末期肾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祥 毛楠 +3 位作者 陈琪 张敏 汪涛 王少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661-665,669,共6页
世界范围内,慢性肾脏病(CKD)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16位原因。CKD具有高发病率、低知晓率和低诊断率特点,其呈进行性、不可逆性进展,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一旦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只能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 世界范围内,慢性肾脏病(CKD)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16位原因。CKD具有高发病率、低知晓率和低诊断率特点,其呈进行性、不可逆性进展,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一旦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只能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极大负担。目前,必须建立并完善CKD防治及管理体系,形成符合国情及地区特点的模式,政府(社保)对CKD管理投入需要加大,改进相应付费制度,鼓励各区域建立涵盖各级医院的专科联盟体系,各级医院建立CKD管理团队,实施整体肾脏照护,以防止CKD相关的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管理 防控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赖玮婧 黄艾晶 +1 位作者 高芳 王少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12-615,620,共5页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22例次...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22例次,病原菌培养阳性84例次(68.85%),共检出菌株88株,包括G+菌63株,G-菌21株,真菌3株,抗酸杆菌1株。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G-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均敏感,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42.86%。G-菌对美罗培南、莫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均敏感,对头孢唑肟的耐药率为12.50%。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性已发生很大变化,虽然G+菌仍为主要致病菌,但头孢唑林已不再适合经验性治疗,可考虑选择万古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致病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总酚酸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周萍 马欣 +2 位作者 高芳 樊均明 毛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195-199,I0001,I0002,共7页
目的:观察丹参总酚酸通过调控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12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Nor)、模型组(Mod)、丹参总酚酸组低剂量组(TSA-L)、丹参总酚酸组中剂量组(TSA-M)、丹参总酚酸组高剂量组(T... 目的:观察丹参总酚酸通过调控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12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Nor)、模型组(Mod)、丹参总酚酸组低剂量组(TSA-L)、丹参总酚酸组中剂量组(TSA-M)、丹参总酚酸组高剂量组(TSA-H)及福辛普利组(Fos)。模型组,丹参总酚酸低、中、高剂量组,福辛普利组均通过腺嘌呤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丹参总酚酸组建模后分别按照低、中、高剂量给予丹参总酚酸灌胃,福辛普利组大鼠建模后予以福辛普利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大鼠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所有大鼠于建模后给药2周后采集血液标本行血肌酐、尿素氮检测;处死前收集24 h尿液行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收集肾脏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及纤维化情况分析,且分别行Real 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肾脏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丹参总酚酸中、高剂量组和福辛普利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丹参总酚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评分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丹参总酚酸中、高剂量组病理评分及纤维化面积低于模型组(P<0.05),与福辛普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丹参总酚酸低、中、高剂量组,福辛普利组的ZO-1、occludin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丹参总酚酸中、高剂量组,以及福辛普利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以丹参总酚酸高剂量组增加最为显著。结论:丹参总酚酸可能通过调控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从而干预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的发生,延缓肾功能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总酚酸 慢性肾衰竭 肾纤维化 ZO-1 OCCLUD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早中期和晚期患者的疗效安全性比较及对肾功能和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利佳 臧丽 +1 位作者 毛楠 王少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比较非布司他治疗早中期和晚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其对肾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CK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66例,分为早中期CKD组和晚期CKD组。两组均口服非布司他40 mg/次,... 目的:比较非布司他治疗早中期和晚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其对肾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CKD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66例,分为早中期CKD组和晚期CKD组。两组均口服非布司他40 mg/次,1次/日,随访6个月。(1)比较治疗前后的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2)比较两组UA、ALT、AST、TBIL治疗前后变化值。(3)比较两组UA达标率及ALT、AST、TBIL异常比例。(4)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治疗后UA、TC、TG较治疗前下降,eGFR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AST、TBIL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UA、ALT、AST、TBIL治疗前后变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UA达标率及ALT、AST、TBIL异常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非布司他能有效安全地降低CKD早中期和晚期患者的尿酸,有一定的肾脏保护及降血脂作用,用于晚期CK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早中期CKD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慢性肾脏病早中期 慢性肾脏病晚期 疗效 安全性 肾功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生物反馈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利佳 王少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58-60,共3页
失眠是普通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发病率约为4%~29%[1],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或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病率更高,约达到50%~75%[1~3]。失眠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是损害植物神经功能、增大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 失眠是普通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发病率约为4%~29%[1],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或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病率更高,约达到50%~75%[1~3]。失眠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是损害植物神经功能、增大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疗法 血压变异性 血液透析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患者自发性肾出血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利佳 臧丽 王少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6期548-549,共2页
自发性肾出血(spontaneous renal hemorrhage,SRH),也称作Wunderlich,s综合征[1],其特征是自发的非外伤性肾出血进入囊下和肾周间隙,是一种罕见的病症,且病因较多。尿毒症行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发生SRH的报道更为罕见。SRH起病隐匿... 自发性肾出血(spontaneous renal hemorrhage,SRH),也称作Wunderlich,s综合征[1],其特征是自发的非外伤性肾出血进入囊下和肾周间隙,是一种罕见的病症,且病因较多。尿毒症行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发生SRH的报道更为罕见。SRH起病隐匿,危害大,应尽早诊治,已为临床医师所重视。我们报道1例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发生SRH,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替代治疗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 临床医师 肾周间隙 尿毒症 HEMORRHAGE 维持性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血透转腹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芳 王少清 罗阳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初始血液透析(HD)转腹膜透析(PD)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规律随访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为初始HD转PD组(A组30例),初始PD治疗组(B组82例... 目的:探讨初始血液透析(HD)转腹膜透析(PD)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规律随访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为初始HD转PD组(A组30例),初始PD治疗组(B组82例)。分析两组患者残肾功能、透析充分性、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生存率等临床指标。结果:(1) A组在开始行PD治疗时RRF及尿量较B组明显减少(P <0.05)。(2)截止随访时间时,两组患者总KT/V、总CCr、Hb、Alb、Ca2+、P3-、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A组患者1年生存率略高于B组(95%vs 93.8%);3年生存率(83.1%vs 89.5%)、5年生存率(55.4%vs 62.1%)分别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 A组中死亡患者的Charlsons积分高于非死亡组,总KT/V、总Ccr低于非死亡组,合并糖尿病的比例更高(80%vs 16%)(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A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合并症评分(Charlsons积分)。结论:初始HD转PD的患者透析充分性、并发症的控制以及早期(1年、3年)生存率与初始PD患者基本相当。合并症评分可能是影响HD转PD患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脏病分级管理中服务关键要素研究
13
作者 臧丽 张敏 +5 位作者 鞠梅 张学翠 孟德姣 傅小娟 李根 王少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基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慢性肾脏病(CKD)的管理经验,以该医院为中心,联合新都区三河街道卫生院(社区医院)、新都区中医院(二级医院)建立CKD管理中心,通过分级诊疗实践,不断优化CKD的管理流程、团队构成、医护能力要求以及设... 目的基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慢性肾脏病(CKD)的管理经验,以该医院为中心,联合新都区三河街道卫生院(社区医院)、新都区中医院(二级医院)建立CKD管理中心,通过分级诊疗实践,不断优化CKD的管理流程、团队构成、医护能力要求以及设施设备,为有效管理和预防老年CKD提供实践经验。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明确CKD分级管理中服务关键要素内容。建立老年CKD防治中心,形成分级诊疗,加强对社区医院医护人员有关老年CKD诊疗指南的培训及指导1年。开展一系列老年CKD社区防治培训活动,为老年CKD患者建档,进行动态随访,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患教。通过分级管理实践,不断优化老年CKD管理的服务关键要素。结果通过分级诊疗1年后,新都区三河街道卫生院CKD病人筛查人数增长了28.39%,CKD确诊率从1.16%提升至2.72%,新都区中医院门诊量增加20.11%,出院人数增加13.16%,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量增加3.05%,出院人数增加14.16%,3个医院之间转诊率明显提高。通过培训,新都区三河街道居民CKD健康知识得分高(P<0.05);新都区三河街道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新都区中医院医护人员对CKD相关知识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明确了老年CKD分级管理中服务关键要素包括团队构成、医护能力要求以及设施设备,该模式建设标准及职责明确,软硬件配备齐全,可操作性强,CKD筛查人数、转诊率均较分级诊疗前明显提高,健康宣教效果明显,区域内居民CKD知晓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分级诊疗 服务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腹膜透析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琪 马欣 +3 位作者 高芳 刘苗苗 樊均明 毛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腹膜透析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腹膜透析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口服阿... 目的探讨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腹膜透析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腹膜透析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和试验组(口服血滞通胶囊+阿托伐他汀钙),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脂、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围,但试验组AS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改善腹膜透析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微炎症状态,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高脂血症 血滞通胶囊 临床疗效 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蔺小霞 陈朝晖 +2 位作者 毛楠 李琴 江莉萍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在腹腔镜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行腹腔镜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在腹腔镜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行腹腔镜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患者实施肾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RAS。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初次进水、进食、通气、下床活动、通便时间等康复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初次进水时间、进食时间、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通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应用于腹腔镜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有助于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度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益处发现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郝珏 冯玉 +5 位作者 张莉娟 李琴 李蓉 叶娜 余爱英 曾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益处发现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成都市某6所三甲医院治疗的70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益处发现评定量表、症状负担调查量表、肾...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益处发现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成都市某6所三甲医院治疗的70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益处发现评定量表、症状负担调查量表、肾脏病生活质量简明量表调查其益处发现水平。结果 MHD患者益处发现总分(34.94±4.79)分。MHD患者益处发现评分与症状负担评分呈负相关(r=-0.394,P<0.05),而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r=0.408,P<0.0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症状负担及生活质量是MHD患者益处发现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益处发现水平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MHD患者的心理干预,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其益处发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益处发现 症状负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疼痛现状及生活质量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饶茜 曾兢 +2 位作者 李琴 余爱英 余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40-243,252,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慢性疼痛现状、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590例MHD患者进行慢...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慢性疼痛现状、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590例MHD患者进行慢性疼痛筛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疼痛量表、健康调查简表对存在慢性疼痛的152例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MHD患者慢性疼痛发生率为26.95%,常见疼痛部位为下背(67.76%)、下肢(48.03%)、头部(30.26%),其中37.50%的患者未采取任何措施缓解疼痛,而接受疼痛治疗的患者其疼痛平均缓解程度仅为39.00%。患者生活质量总分(52.44±13.90)分,总体生理健康得分(46.18±16.18)分、总体心理健康得分(58.71±14.10)分。MHD慢性疼痛患者的总体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疼痛总体影响程度、经济负担、年龄是影响MHD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的因素(P<0.05)。结论MHD患者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生活质量状况不佳,生活质量水平受疼痛总体影响程度、经济负担、年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疼痛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与慢性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琪 马欣 +1 位作者 毛楠 樊均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67-272,共6页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为一类主动控制免疫耐受的抑制性T细胞,负调控自身反应T细胞活化及增殖,在自身免疫病、机体免疫平衡、移植物耐受及肿瘤免疫调节方面均有其重要作用,可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降低病原体控制力[1]...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为一类主动控制免疫耐受的抑制性T细胞,负调控自身反应T细胞活化及增殖,在自身免疫病、机体免疫平衡、移植物耐受及肿瘤免疫调节方面均有其重要作用,可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降低病原体控制力[1]。Treg细胞在体内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1)大多数CD4^(+)Treg来源于胸腺,称为天然性Treg(natural Tregs,nTreg),其表面持续性表达CD25、CTLA4、GITR等膜分子,负责内源性抗原耐受,可阻止自身免疫反应;2)还有一部分由外周成熟CD4^(+)CD25^(-)T细胞受到特异性抗原或细胞因子刺激转化而来,称为诱导性Treg(inducible Treg,iTreg)细胞,也能抑制体外CD4^(+)T细胞增殖和体内免疫应答,通过高表达细胞白介素10(inter 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间接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慢性肾脏疾病 中医药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图的构建 被引量:22
19
作者 马国婷 向雨荷 +3 位作者 杨芹 李琴 辛军国 杨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
目的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图并评价预测效能。方法便利选取成都市6所血液净化中心13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n=1030)和营养不良组(n=325),并回顾性收集营养状况评估前1个月营养... 目的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图并评价预测效能。方法便利选取成都市6所血液净化中心13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n=1030)和营养不良组(n=325),并回顾性收集营养状况评估前1个月营养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 4.1.2软件划分营养不良风险等级节点并绘制风险评估图,使用Bootstrap自助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99%;年龄≥60岁、并存糖尿病、尿素清除指数<1.2、近1个月内有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史、甲状旁腺激素>600 pg/mL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发病概率0.231、0.537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低危、中危、高危的分级节点。构建的风险评估图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2,灵敏度为72.80%,特异度为91.50%。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在10%~94%的阈值概率具有临床净收益。结论风险评估图可以帮助护士简便、早期识别维持性血液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人群,为进一步开展分级、分类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评估图 透析中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在慢性肾脏病管理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霞 陈利佳 +1 位作者 臧丽 王少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多合并高血压,且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动脉硬化发生率高,而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1],同时心血管疾病又是CKD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管理好CKD患者血压,评估CKD患...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多合并高血压,且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动脉硬化发生率高,而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1],同时心血管疾病又是CKD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管理好CKD患者血压,评估CKD患者心血管危险程度,及早干预,将有利于降低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2006年研究者[3]提出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评估动脉硬化,尽管对于AASI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仍有争议,但AASI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及死亡率,尤其是卒中方面的预测能力得到一致认同。近年来随着肾病科医师对CKD患者血压管理及动脉硬化的重视,AASI在CKD患者中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就AASI在CKD患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慢性肾脏病 动态血压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