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时间运动对正常大鼠体温和LPS发热反应的影响与IL-6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涛 孟立 +2 位作者 沈字玲 韩琴 杨永录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6-19,23,共5页
目的探讨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对正常大鼠体温和细菌酯多糖(LPS)引起发热反应的影响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用无线遥测技术测量大鼠的体温和活动。使用转轮训练8周后,观察长时间运动训练对正常大鼠体温和LPS(50μg/kg)引起发热反... 目的探讨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对正常大鼠体温和细菌酯多糖(LPS)引起发热反应的影响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用无线遥测技术测量大鼠的体温和活动。使用转轮训练8周后,观察长时间运动训练对正常大鼠体温和LPS(50μg/kg)引起发热反应的影响。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IL-6。结果①大鼠进行自愿转轮运动训练8周后,白天和夜间的体温均明显提高。在白天,运动组大鼠的体温平均较对照组升高0.4℃;在夜间,运动组较对照组升高0.5℃。②长时间运动训练可明显提高动物对LPS的发热反应,即在白天给LPS均能提高运动训练组和对照组动物的体温,但运动训练组的发热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③在白天,运动和对照组的活动几乎是相同的;但在夜间,运动组的活动略高于对照组。④长时间运动训练能明显提高血浆中IL-6水平,尤其是给LPS后提高更明显。结论实验证明,长时间运动训练可明显提高大鼠的正常体温和对LPS的发热反应,其作用与血浆中IL-6提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 运动训练 白细胞介素-6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精氨酸加压素对大鼠PO/AH区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瑜 王念 +3 位作者 杨永录 沈字玲 张洁 孟立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应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精氨酸加压素对大鼠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和膜片钳技术实时观察57只雄性SD大鼠下丘脑PO/AH区神经元形态,鉴定温度敏感性。精氨酸加... 目的应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精氨酸加压素对大鼠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和膜片钳技术实时观察57只雄性SD大鼠下丘脑PO/AH区神经元形态,鉴定温度敏感性。精氨酸加压素(AVP)和V1a受体阻断剂胞外给药,观察对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红外可视条件下,下丘脑PO/AH区神经元的胞体清晰可见。AVP引起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P<0.01),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下降(P<0.01);V1a受体阻断剂能降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P<0.01)和提高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P<0.05)。结论 AVP通过V1a受体影响PO/AH区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放电活动,而引起体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膜片钳 PO/AH区神经元 精氨酸加压素 温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中凝血因子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倩 唐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38-242,共5页
荨麻疹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每周发作两次且连续六周以上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病理机制不明,临床治疗棘手,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凝血功能的改变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的病理机制之一,但就其在改变的程度与慢... 荨麻疹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每周发作两次且连续六周以上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病理机制不明,临床治疗棘手,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凝血功能的改变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的病理机制之一,但就其在改变的程度与慢性荨麻疹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国内外观点不同。本文就慢性荨麻疹中凝血因子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凝血因子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在正常大鼠下丘脑视前区的表达
4
作者 谢爽 孙燕泥 +6 位作者 徐润 唐雅雪 袁平 夏欢 杨明 杨铠瑞 唐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61-165,187,共6页
目的:研究促离子型谷氨酸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R2A、NR2B、NR1)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Gl... 目的:研究促离子型谷氨酸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R2A、NR2B、NR1)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GluR3、GluR4)在正常大鼠下丘脑视前区(Preoptic area,POA)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成年SD大鼠(n=12)视前区促离子谷氨酸受体亚基。结果: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所有大鼠视前区均可检测到Nr2a、Nr2b、Nr1、Glur1、Glur2和Glur3mRNA,但未检测Glur4 mRNA。在视前区,NMDA受体亚基NR2A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NR1(P<0.01),而NR2B和NR1的mRN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PA受体亚基Glur1和Glur3mRNA表达显著低于Glur2 mRNA(P<0.01),而Glur1和Glur3 mRNA的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AMPA受体亚基GluR3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GluR2(P<0.05),但GluR1和GluR2亚基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正常大鼠下丘脑视前区中有促离子型谷氨酸NMDA受体和AMPA受体表达,其主要亚基为NR2B、NR1、GluR1、GluR2和Glu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前区 NMDA受体 AMP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