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经气管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姜恒 刘鸿 +1 位作者 谢拥军 徐义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经气管的解剖通路及毗邻的解剖结构,探讨经此路径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在5具固定标本上参照气管入路对口腔、咽部及颈前部逐层解剖,并确定其解剖路径及层次。15具(未经防腐固定的)标本上运用动脉预灌注血管铸型... 目的通过研究经气管的解剖通路及毗邻的解剖结构,探讨经此路径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在5具固定标本上参照气管入路对口腔、咽部及颈前部逐层解剖,并确定其解剖路径及层次。15具(未经防腐固定的)标本上运用动脉预灌注血管铸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薄层冰冻铣切等方法,对甲状腺及毗邻术区的解剖结构作系统研究。结果经气管的操作通道为自固有口腔,经咽峡、会厌下缘、喉咽、喉中间腔区域,移行至气管颈部区,在气管软骨环前壁作矢状切口至甲状腺术区。声带在外展位通过CT扫描,其形似梯形,矢状位高(长)男性为(20.12±3.25)mm,女性为(15.68±2.56)mm,前部宽为(2.10±0.50)mm,后部宽为(9.00±0.80)mm,中部上下厚为(5.00±0.85)mm,声门裂外展位横径为(5.50±1.45)mm是喉腔最狭窄之处。结论完全内镜行甲状腺切除术经气管入路作为在人体自然通道中实施的有创性操作,具有解剖学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内镜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内镜新入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鸿 谢拥军 +2 位作者 徐义全 李超 刘兴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522,共8页
目的通过对气道联合舌下的解剖通路、层次及毗邻结构的实验研究,为经此入路完全内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例(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受捐)结构完整经防腐固定的头颈部成年标本上参照气道联合舌下入路... 目的通过对气道联合舌下的解剖通路、层次及毗邻结构的实验研究,为经此入路完全内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例(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受捐)结构完整经防腐固定的头颈部成年标本上参照气道联合舌下入路行口腔底、咽部及颈前部解剖,确定经此入路的解剖路径及层次。15例结构完整未经防腐固定的新鲜头颈部成年标本,运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丁酮溶液行左右颈总动脉预灌注,分别作血管铸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及薄层冰冻铣切等方法,对甲状腺及毗邻术区的解剖结构作定性和定量研究,并运用Autodesk3ds Max 2010(32位)对喉部动脉进行三维重建。在5例结构完整未经防腐固定的新鲜头颈部成年标本上模拟经气道联合舌下解剖路径完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结果经舌下的内镜通道为自舌下正中区,依次穿行颏舌骨肌、下颌舌骨缝、颏下三角区至颈阔肌深面,经封套筋膜、舌骨体前缘、舌骨下肌群至甲状腺术区。经气道的操作通道为自固有口腔,依次经咽峡、会厌下缘、喉咽、喉中间腔,移行至气管颈部,在气管软骨环前壁作矢状切口至甲状腺术区。结论完全内镜气道联合舌下入路行甲状腺切除术在解剖上有其安全操作层次和范围可循,在临床上对甲状腺外科领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内镜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静脉系变异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鸿 谢拥军 刘兴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7-597,共1页
笔者在教学标本制作中,发现1例中年男性尸体(身长165.0cm)标本的奇静脉系变异,此类变异极为罕见,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奇静脉系 变异 标本制作 男性尸体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家兔血管插管术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鸿 谢拥军 +5 位作者 万刚 刘秀卿 冯巧灵 李通 李鹏昊 刘思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85-1886,共2页
目的评价改进组和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的效果。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实验组采用新型引导式家兔血管插管装置及方法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并对两组家兔插管... 目的评价改进组和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的效果。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实验组采用新型引导式家兔血管插管装置及方法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并对两组家兔插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及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70.0%、75.0%,所用时间分别为8~18(12.0±0.5)min、6~15(10.0±0.8)min;改进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2.5%、90.0%,所用时间分别为5~12(8.0±0.4)min、4~14(7.0±0.7)min,2组插管成功率和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常规组和改进组行家兔插管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5%,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组比常规组不但提高了实验动物血管插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具有安全、微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颈总动脉 颈外静脉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式实验动物血管插管装置在家兔肝动脉插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鸿 周恩亮 +2 位作者 姜恒 谢拥军 刘兴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直视下新型引导式实验动物插管装置及改良术在家兔肝动脉插管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45只白家兔随机均分为3组,组Ⅰ在剖腹直视下用常规插管装置经肝总动脉按常规法行肝动脉插管术,组Ⅱ在DSA监视下经股动脉按Seldinger穿刺法... 目的探讨直视下新型引导式实验动物插管装置及改良术在家兔肝动脉插管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45只白家兔随机均分为3组,组Ⅰ在剖腹直视下用常规插管装置经肝总动脉按常规法行肝动脉插管术,组Ⅱ在DSA监视下经股动脉按Seldinger穿刺法行肝动脉插管术,组Ⅲ在剖腹直视下用新型引导式插管装置经胃十二指肠动脉采取改良术式逆行肝动脉插管术。对3组家兔肝动脉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时间及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组Ⅰ、Ⅱ、Ⅲ家兔肝动脉插管术的成功率分别为60.0%、73.3%、86.7%,组Ⅲ与组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用时间分别为(42.0±0.5)、(31.4±0.8)、(25.2±0.6)min,组Ⅲ与组Ⅰ和组Ⅱ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6.7%、33.3%、20.0%,组Ⅲ与组Ⅰ和组Ⅱ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剖腹直视下,用新型引导式插管装置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行改良术式逆行肝动脉插管术提高了实验家兔肝动脉插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安全、简便等优点,对临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肝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喉部血管的应用解剖与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鸿 姜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通过对人体喉部各结构的解剖定位及毗邻关系与三维可视化的研究,为喉部病变的诊治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2例(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受捐,男女各半)喉部结构完整的尸体标本,运用ABS丁酮溶液行左右颈总动脉预灌注,分别... 目的通过对人体喉部各结构的解剖定位及毗邻关系与三维可视化的研究,为喉部病变的诊治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2例(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受捐,男女各半)喉部结构完整的尸体标本,运用ABS丁酮溶液行左右颈总动脉预灌注,分别做血管铸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薄层冰冻铣切、大体和显微解剖,并对喉部血管及毗邻结构作定性和定量研究,并运用Autodesk 3ds Max 2010(32位)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喉上动脉入喉处在甲状软骨上角的前下方左侧为(14.60±2.45)mm、右侧为(15.58±2.58)mm,两侧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喉下动脉入喉处在甲状软骨下角后下方左侧(4.78±1.08)mm、右侧(6.25±1.68)mm,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地重建了喉部血管及毗邻结构,喉部毗邻结构的位置和关系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也可在三维空间上以任意层面多角度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右动脉、胆囊动脉及肝圆韧带变异1例
7
作者 呙金海 胡鸿保 +2 位作者 顾丽华 张艳 雍刘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91-991,共1页
关键词 肝右动脉 胆囊动脉 肝圆韧带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