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OC的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探讨 被引量:53
1
作者 黄坪 李红松 +1 位作者 潘克俭 张晓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106,109,共4页
在应对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建立开放式、共享性医学实验教学平台,是实现医学教学资源集约化的主要途径。该文以成都医学院为例,研究了医学实验教学受制于客观条件限制的问题,提出建设基于MOOC平台的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解决思路,... 在应对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建立开放式、共享性医学实验教学平台,是实现医学教学资源集约化的主要途径。该文以成都医学院为例,研究了医学实验教学受制于客观条件限制的问题,提出建设基于MOOC平台的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解决思路,对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原则和建设内容作出进一步说明,在应对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努力中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室 MO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内镜新入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鸿 谢拥军 +2 位作者 徐义全 李超 刘兴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522,共8页
目的通过对气道联合舌下的解剖通路、层次及毗邻结构的实验研究,为经此入路完全内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例(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受捐)结构完整经防腐固定的头颈部成年标本上参照气道联合舌下入路... 目的通过对气道联合舌下的解剖通路、层次及毗邻结构的实验研究,为经此入路完全内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例(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受捐)结构完整经防腐固定的头颈部成年标本上参照气道联合舌下入路行口腔底、咽部及颈前部解剖,确定经此入路的解剖路径及层次。15例结构完整未经防腐固定的新鲜头颈部成年标本,运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丁酮溶液行左右颈总动脉预灌注,分别作血管铸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及薄层冰冻铣切等方法,对甲状腺及毗邻术区的解剖结构作定性和定量研究,并运用Autodesk3ds Max 2010(32位)对喉部动脉进行三维重建。在5例结构完整未经防腐固定的新鲜头颈部成年标本上模拟经气道联合舌下解剖路径完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结果经舌下的内镜通道为自舌下正中区,依次穿行颏舌骨肌、下颌舌骨缝、颏下三角区至颈阔肌深面,经封套筋膜、舌骨体前缘、舌骨下肌群至甲状腺术区。经气道的操作通道为自固有口腔,依次经咽峡、会厌下缘、喉咽、喉中间腔,移行至气管颈部,在气管软骨环前壁作矢状切口至甲状腺术区。结论完全内镜气道联合舌下入路行甲状腺切除术在解剖上有其安全操作层次和范围可循,在临床上对甲状腺外科领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内镜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乳杆菌CRISPR/Cas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廖彩羽 汤科 +5 位作者 程道梅 赵长菘 高睿 王铎蓉 肖宇涵 韩云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31,I0003,共9页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系统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为开发基于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工具,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gasseri菌株的CRISPR/Cas系统的结构及作用机制进...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系统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为开发基于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工具,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gasseri菌株的CRISPR/Cas系统的结构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得了142株L.gasseri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CRISPRViz软件查找菌株中存在的CRISPR位点,CRISPROne对Cas蛋白的种类及tracrRNA的位置进行预测、RNAfold预测CRISPR区重复序列的二级结构、CRISPRTarget查找间隔序列的同源物及对前间隔序列邻近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序列的预测。结果显示,在142株菌株基因组中有31株含有CRISPR序列,共包含54个CRISPR位点,其重复序列大小为28~38 nt,间隔序列大小为26~38 nt,数量为3~32个不等。29株基因组中含有Cas蛋白编码基因,包括Ⅱ-A亚型(26株,89.66%)和Ⅰ-E亚型(9株,31.03%),且其中有6株同时携带这2种亚型的Cas蛋白编码基因。24株Ⅱ-A亚型菌株包含2个tracrRNA基因,分别位于cas9基因上游和cas1与cas9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区。在456个独特的间隔序列中有109个靶向噬菌体,93个靶向质粒,其余都未识别到靶向物种。L.gasseri Cas9蛋白识别的PAM序列是5′-AAAA-3′。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基于CRISPR/Cas9的L.gasseri基因编辑工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杆菌 CRISPR/Cas 重复序列 间隔序列 tracrRNA 前间隔序列邻近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FJS31-2外分泌物的挖掘及活性分析
4
作者 李钰宇 郭雨悦 +6 位作者 王雪梅 王卓灵 苏夏雨 刘冰欣 韩继明 杨梦 岳昌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通过培养基优化、核糖体工程对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JS31-2外分泌物产生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高分辨质谱(HRMS)技术对其主要活性产物的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测定了外分泌物对肝癌细胞MHCC97H的抑制活性。... 通过培养基优化、核糖体工程对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JS31-2外分泌物产生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高分辨质谱(HRMS)技术对其主要活性产物的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测定了外分泌物对肝癌细胞MHCC97H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经链霉素多代胁迫结合培养基优化诱导链霉菌FJS31-2产生了分子式为C 28 H 40 O 2的四环萜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可抑制肝癌细胞MHCC97H的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为从链霉菌FJS31-2获取新型抗生素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核糖体工程 活性产物 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尧 邱有波 +7 位作者 杨拯 李禹呈 谢少华 龚都 曹德琦 江明礼 梁楠 张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应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大鼠均制成T9水平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疏密波电针组(A组)、连续波电针组(B组)、断续波电针组(C组)、造模组(D组)4组,每组12只。于术... 目的:比较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应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大鼠均制成T9水平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疏密波电针组(A组)、连续波电针组(B组)、断续波电针组(C组)、造模组(D组)4组,每组12只。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后肢功能的BBB评分、斜板试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天,A、C组BBB评分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组优于造模组(P<0.05)和C组(P<0.01);第3天,BBB评分A、B、C组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组显著优于造模组(P<0.05);第7天,BBB评分A、B、C组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B、C组均优于造模组(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天,SOD活性A、B、C组较造模组明显增高(P<0.05),MDA含量较造模组显著降低(P<0.01);第3天,A、B、C组较造模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A组明显高于C组(P<0.05),A、B、C组MDA含量低于造模组(P<0.05);第7天,A、B、C组SOD活性优于造模组(P<0.05),MDA含量低于造模组(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波形电针对于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疏密波能明显通过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加快自由基的清除,加强血液循环,减少脊髓损伤的继发损伤等方面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疏密波 连续波 断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何秋兰 谢光科 +2 位作者 杨拯 徐艳 张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78,共3页
脊髓损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脊柱脊髓疾患。其治疗至今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它带来的劳动能力丧失、功能障碍、经济困难等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研究脊髓损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随着对脊髓损伤治疗的深入研究,... 脊髓损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脊柱脊髓疾患。其治疗至今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它带来的劳动能力丧失、功能障碍、经济困难等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研究脊髓损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随着对脊髓损伤治疗的深入研究,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是继甲基强的松龙(MP)之后临床上治疗脊髓损伤的常用药物,其中以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的应用最为广泛。以下即对GM1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 脊髓损伤 药物治疗 甲基强的松龙 人类健康 劳动能力 功能障碍 经济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性肺炎及其诊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敏惠 冯军 +4 位作者 邓峰美 胡晓松 林友胜 张奇兰 杨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99,共4页
为提升呼吸系统实践教学效果,提出大叶性肺炎及其诊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方案。基于成都医学院在虚拟动物及虚拟标准化病人方面的技术与软件系统积累,开展呼吸系统虚拟动物及虚拟标准化病人实验。该项目建设包括资源建设、流程建... 为提升呼吸系统实践教学效果,提出大叶性肺炎及其诊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方案。基于成都医学院在虚拟动物及虚拟标准化病人方面的技术与软件系统积累,开展呼吸系统虚拟动物及虚拟标准化病人实验。该项目建设包括资源建设、流程建设、内容建设、平台建设和共享服务建设,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基础与临床有效衔接,开辟了临床思维训练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性肺炎 虚拟仿真实验 标准化病人 实验项目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拯 何秋兰 +8 位作者 唐伟 谢光科 李巧惠 丁红霞 李向莲 包旭 陈建敏 田芸 张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E(VitE)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采用Allen法(10g×12.5mm)在T9造成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VitE治疗组(B组)、... 目的:观察维生素E(VitE)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采用Allen法(10g×12.5mm)在T9造成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VitE治疗组(B组)、GM1治疗组(C组)和VitE+1/2GM1治疗组(D组),每组12只。伤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分别用BBB评分和斜板试验观察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大鼠SCI后B、C、D组BBB评分和斜板试验优于对照组,第1天、第7天BBB评分和斜板试验D组明显优于B、C组(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使用VitE联合GM1对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效果优于VitE或GM1单独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 维生素E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气管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姜恒 刘鸿 +1 位作者 谢拥军 徐义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经气管的解剖通路及毗邻的解剖结构,探讨经此路径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在5具固定标本上参照气管入路对口腔、咽部及颈前部逐层解剖,并确定其解剖路径及层次。15具(未经防腐固定的)标本上运用动脉预灌注血管铸型... 目的通过研究经气管的解剖通路及毗邻的解剖结构,探讨经此路径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在5具固定标本上参照气管入路对口腔、咽部及颈前部逐层解剖,并确定其解剖路径及层次。15具(未经防腐固定的)标本上运用动脉预灌注血管铸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薄层冰冻铣切等方法,对甲状腺及毗邻术区的解剖结构作系统研究。结果经气管的操作通道为自固有口腔,经咽峡、会厌下缘、喉咽、喉中间腔区域,移行至气管颈部区,在气管软骨环前壁作矢状切口至甲状腺术区。声带在外展位通过CT扫描,其形似梯形,矢状位高(长)男性为(20.12±3.25)mm,女性为(15.68±2.56)mm,前部宽为(2.10±0.50)mm,后部宽为(9.00±0.80)mm,中部上下厚为(5.00±0.85)mm,声门裂外展位横径为(5.50±1.45)mm是喉腔最狭窄之处。结论完全内镜行甲状腺切除术经气管入路作为在人体自然通道中实施的有创性操作,具有解剖学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内镜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家兔血管插管术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鸿 谢拥军 +5 位作者 万刚 刘秀卿 冯巧灵 李通 李鹏昊 刘思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85-1886,共2页
目的评价改进组和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的效果。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实验组采用新型引导式家兔血管插管装置及方法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并对两组家兔插管... 目的评价改进组和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的效果。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实验组采用新型引导式家兔血管插管装置及方法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并对两组家兔插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及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70.0%、75.0%,所用时间分别为8~18(12.0±0.5)min、6~15(10.0±0.8)min;改进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2.5%、90.0%,所用时间分别为5~12(8.0±0.4)min、4~14(7.0±0.7)min,2组插管成功率和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常规组和改进组行家兔插管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5%,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组比常规组不但提高了实验动物血管插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具有安全、微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颈总动脉 颈外静脉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及其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章 杨拯 +1 位作者 徐艳 张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6-769,共4页
近几年来.干细胞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增殖能力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因具有易于分离、培养、扩增、... 近几年来.干细胞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增殖能力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因具有易于分离、培养、扩增、长期培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免疫原性低、遗传背景稳定等特性,使之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焦点。最近的研究表明BMSCs在体外能被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且植人体内能改善神经损伤症状。因此.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就体外诱导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及其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神经修复 BMSCS 多向分化 长期培养 体外诱导 干细胞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丹 宋海星 何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21,共3页
为了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从申请的学生中挑选5位06级的生物技术本科、1位06级临床专业的本科生。学生自查文献、自选方案、自行设计,并具体实施,最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原始记录点评。通过对未知细菌16... 为了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从申请的学生中挑选5位06级的生物技术本科、1位06级临床专业的本科生。学生自查文献、自选方案、自行设计,并具体实施,最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原始记录点评。通过对未知细菌16SrDNA的克隆等实验操作,学生基本掌握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验技能。所以,开设开放性实验是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可促使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显著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开放性实验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AD169的作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永洪 兰婉莹 陈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21-2127,共7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AD169的作用。方法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后,用细胞病变法(CPE)评价甘草酸的抗病毒作用。并计算甘草酸的半数中毒浓度(TC_(50)),病毒半数抑制浓度(IC_(50))以及治疗指数(TI),并与更昔洛韦... 目的探讨甘草酸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AD169的作用。方法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后,用细胞病变法(CPE)评价甘草酸的抗病毒作用。并计算甘草酸的半数中毒浓度(TC_(50)),病毒半数抑制浓度(IC_(50))以及治疗指数(TI),并与更昔洛韦抗病毒作用相比较。结果甘草酸的TC_(50)为7.65 mg/m L,IC_(50)为311.55 mg/L,TI为24.55;更昔洛韦的TC_(50)为0.98 mg/m L,IC_(50)为44.15 mg/L,TI为22.20。结论甘草酸的TC_(50)比更昔洛韦的TC_(50)高出将近8倍,其治疗指数也优于更昔洛韦,故甘草酸具有较好的抗人巨细胞病毒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人巨细胞病毒AD169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丽 张幸平 +2 位作者 杨鸿捷 周涛琪 饶明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humanendostatin,rh-ES)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疗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肿瘤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NP方案组(A组)、rh-ES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humanendostatin,rh-ES)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疗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肿瘤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NP方案组(A组)、rh-ES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10只。A组给予NP方案化疗1周期,B组给予rh-ES 2周期,C组给予rh-ES两周期加NP方案1周期,D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其中,rh-ES连续用药14 d为1周期,间隔7 d后重复1周期。计算各组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法染色,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表达。结果:A、B、C 3组抑瘤率分别为61.80%、64.79%、88.95%,C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C组与A、D两组比较VEGF表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为0.001)。C组与A、B、D 3组比较MVD,P值分别为0.000,0.006和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ES联合NP方案化疗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且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CF-7细胞株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诱发小鼠焦虑样行为及其对前额叶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浩慧 樊泽 +2 位作者 王旭 武胜昔 邝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焦虑样行为与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关系密切,但M1型小胶质细胞如何作用于神经元导致焦虑样行为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诱发产生焦虑样行为,并探讨其对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方法:实验组... 目的:焦虑样行为与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关系密切,但M1型小胶质细胞如何作用于神经元导致焦虑样行为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诱发产生焦虑样行为,并探讨其对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方法:实验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脑内注射诱导C57小鼠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内一氧化氮合酶(i NOS)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m PFC内i NOS、致炎因子白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变化,以i NOS、IL-1β和TNF-α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作为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的标志。采用高尔基(Golgi)染色观察m PFC内神经元树突棘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小鼠mPFC内小胶质细胞i NOS、IL-1β和TNF-α表达量均升高,提示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2)实验组小鼠在旷场内的中央活动距离和中央活动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01);实验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开臂停留时间比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3)Golgi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mPFC内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相较于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mPFC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可诱发小鼠产生焦虑样行为,并伴随mPFC内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增多,提示脑内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可诱导焦虑样行为,可能与内侧前额叶皮质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极化 焦虑样行为 前额叶皮质 树突棘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蛋白质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呙金海 袁章 +3 位作者 杨拯 陈兵 朱文文 张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42-4243,共2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所造成的外伤性截瘫是最严重的外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SCI的发病率大约20—40例/(100万人·年)。大多数损伤源于交通创伤、坠落伤、暴力和运动损伤。SCI患者多是健康青壮年,常给社...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所造成的外伤性截瘫是最严重的外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SCI的发病率大约20—40例/(100万人·年)。大多数损伤源于交通创伤、坠落伤、暴力和运动损伤。SCI患者多是健康青壮年,常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SCI所致外伤性截瘫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体惰”和“痿证”范畴。近几年来采用电针治疗,已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治疗 蛋白质表达 外伤性截瘫 中国传统医学 SCI 世界范围 交通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极化与负性情绪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陆浩慧 武胜昔 邝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3-877,共5页
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对人类工作生活影响巨大,而且通常伴随许多疾病产生。情绪的产生主要是脑内神经环路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的作用已经成为神经科学关注的热点。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小胶质细胞可以活化为促炎(M1)和... 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对人类工作生活影响巨大,而且通常伴随许多疾病产生。情绪的产生主要是脑内神经环路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的作用已经成为神经科学关注的热点。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小胶质细胞可以活化为促炎(M1)和抗炎(M2)两种状态,即极化现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同极化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情绪的产生,并参与许多伴有负性情绪的疾病过程。文章对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条件下的极化现象、极化后行使的功能以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小胶质细胞对情绪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极化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工程本科教学中师生讨论式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丹 何浪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将师生讨论式互动教学(Seminar)引入生物技术专业的微生物工程课,形成师生讨论式互动教学模式。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为这种教学模式在我校本科教学中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本科教学 SEMINAR 微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光科 何秋兰 +2 位作者 杨拯 徐艳 张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期46-47,共2页
随着对脊髓损伤治疗的深入研究,一系列新药被开发用于实验和临床。本文就治疗脊髓损伤药物研究现状及联合用药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治疗 联合用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分析及改良肝动脉插管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鸿 冯巧灵 +4 位作者 张玮 谢拥军 李超 姜恒 周恩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植瘤方式制备兔肝癌模型的成瘤率,并评估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前期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制备兔VC2肝癌模型,后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tio... 目的:探讨不同植瘤方式制备兔肝癌模型的成瘤率,并评估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前期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制备兔VC2肝癌模型,后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tion angiography,DSA)定位下,以Seldinger穿刺插管术经股动脉行兔选择性肝动脉造影;Ⅱ组前期行直视下开腹肝穿刺瘤组织块注入法制备兔VX2肝癌模型,后期DSA定位下,循新型插管装置以改良插管法经股动脉行兔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结合DSA及病理检查分析肿瘤的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并对两组兔肝癌模型复制的成功率,以及插管操作时间、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Ⅰ组与Ⅱ组兔肝癌模型制备的成功率分别为60.0%和93.3%,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分别为66.7%和92.8%,行股动脉插管所用时间分别为(35.6±5.8)min和(27.4±5.3)min,行肝动脉插管造影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2.8%和14.3%,上述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组织块种植法与瘤细胞悬液种植法相比,成瘤效果更佳。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较用常规装置以Seldinger法经股动脉行肝动脉造影,大幅提高了实验家兔肝动脉插管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